0-6岁敏感期,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 第五十四章

作者 : 张振鹏

除了模仿父母,孩子还会模仿他熟悉的人,比如爷爷女乃女乃、外公外婆等人的动作。寻找网站,请百度搜索+比如,孩子可能会模仿爷爷抽烟袋,可能会模仿女乃女乃喂小鸡,等等。故事1中的辰月模仿女乃女乃做烙饼就属于这种情形。当然,孩子还会模仿他的同龄人,如果有个小朋友比较优秀,孩子就会模仿他的言行举止。

当然,大多数孩子的动作模仿敏感期是在2岁左右,但有的孩子这个敏感期会滞后一些,甚至到3岁左右才出现,还有的孩子到五六岁甚至是上小学后才出现动作模仿的现象。父母应该知道,这些情形都是很正常的。

引导小妙招

1.不要抑制孩子的模仿行为

对于孩子来说,模仿别人的动作行为是他模仿敏感期的正常表现。所以,父母不要以为孩子是在“淘气”地模仿父母或他人的动作而加以抑制。这样做是不合适的。父母应该知道,正是孩子通过这些模仿的行为学会了很多的本领,增长了自身的智慧,而且他也在动作模仿中探索了世界,让自己的身体动作变得协调,变得灵活,从而让自己迈出了健康成长的一步。所以,父母一定不要抑制孩子的模仿行为,而且还应该做适当的引导。

2.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模仿环境

可能父母会发现,孩子在模仿父母或他人的动作时,并不加以辨别,不管是好的动作,还是不好的动作,他都统统模仿。很多父母见孩子模仿的动作不良,就会非常生气,以为孩子在学坏,其实没那么复杂。因为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还不能真正辨别好与坏,对与错。所以父母不应该以好坏对错来衡量孩子模仿的动作。当然,父母也不要生气,更不要呵斥与打骂孩子。♀

父母要做的就是尽量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模仿环境。不论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来说,还是对孩子未来的人格形成来说,环境都是最为主要的影响因素。而父母是孩子最亲近的人,所以一定要从自身做起,自己的动作应该健康、文雅,要做到自制。当然,还应该注意让孩子接触行为举止比较良好的人,远离那些言行举止不端的人。

3.利用孩子的模仿培养好习惯

孩子在动作模仿敏感期,除了模仿一些所谓的“不好”的行为,他还会模仿一些优秀的行为。比如,看到父母收拾房间,他也会模仿着收拾;看到父母起床后要刷牙洗脸,他也会学着父母的样子去做;看到父母洗衣服,他也要尝试去洗;看到父母择菜洗菜,他也要去做……

所以,父母可以利用孩子的这些好的动作的模仿,培养他良好的生活习惯。也就是说,父母要时刻允许孩子模仿这些好的行为动作,当孩子模仿得多了,就会养成习惯。即使度过了动作模仿的敏感期,孩子也会模仿父母的言行成长,因为他已经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幼小时候养成的良好习惯将会让孩子一生受益。

6.剪、贴、涂:开始很自然地、有意识地使用一些工具(3—4岁)

——允许孩子自由剪贴涂,给孩子一些剪贴涂的书、工具,与孩子一起玩耍

孩子在三四岁的时候,他就很喜欢剪、贴、涂等动作,而且会比较自然地、有意识地使用一些工具,如剪刀等。一开始,他可能剪得杂乱无章,毫无秩序,就像搞小破坏一样,但慢慢地,他就开始剪得有秩序,知道该按照什么样的模式去剪。剪完后,他可能把小纸片贴到某个地方,或是在小纸片上涂上颜色。当然,开始涂色的时候也是比较随心所欲的,根本不会注意到是否合乎情理,是否有美感,但他会逐渐学会搭配色彩,最终把颜色涂得很漂亮。这里的涂,不仅是涂色,还指涂鸦。其实,这些都是孩子在动作敏感期的正常表现。

身边小故事

故事1:

娜娜3岁5个月了。就在4个月前,她突然迷上了剪纸,不过剪得一点也不好,可以说是乱剪一气。她早晨起床后的第一件事不是上卫生间,而是去拿剪刀,剪一堆的纸;而且从幼儿园回到家的第一件事也是剪纸。

妈妈知道,女儿酷爱“剪纸”,一定是有原因的。于是,妈妈每隔几天就买回一大卷纸,让女儿去剪。大概过了一个月,女儿突然不乱剪了,而是喜欢按照某个线来剪了。而且,她还要求妈妈在纸上画出各种线、各种各样的图案,然后她就顺着线,用剪刀剪出各种比较简单的图形。再后来,她就能剪的图形越来越复杂。而且,娜娜把她剪的各种图案都贴到了她自己房间的墙上。

就在1个月前,娜娜对剪纸的兴趣已经淡了,她开始喜欢涂色了。刚一开始,她是想怎么涂就怎么涂,没有一点章法,完全是随心所欲。后来,她就能把所有的物体都能涂成五颜六色的了。现在,娜娜已经能够很好地搭配颜色了,涂出来的“作品”也很像那么回事了。

`11`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0-6岁敏感期,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最新章节 | 0-6岁敏感期,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全文阅读 | 0-6岁敏感期,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