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岁敏感期,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 第七章

作者 : 张振鹏

3.主动与孩子讲悄悄话

当然,作为父母,也可以主动与孩子讲有声的悄悄话,这种说话方式很容易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而且孩子也会愿意以同样的方式与父母交流。友情提示这本书第一更新网站,百度请搜索+这样,孩子也会在悄悄话中与父母沟通情感,感受到父母对他的爱,更能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6.接电话:拿起电话,一口气说完“请问你找谁?好的,再见!”(3—4岁)

——孩子发现语言也会从机器里出来,他会兴奋不已,要引导孩子与电话那边的人进行语言沟通

对三四岁的孩子来说,语言带给了他无穷无尽的乐趣。就在孩子还没有完全结束悄悄话的敏感期时,另一个敏感期——打电话也悄然而至了。在这个敏感期内,孩子会对电话非常感兴趣,因为他发现语言也能从机器里传出来,于是他就会非常兴奋。当电话铃一响时,他就立刻拿起电话,把大人接电话时说的最多的话一股脑地说出来,然后心满意足地挂上电话。

身边小故事

故事1:

一家人正在吃晚饭,突然电话铃响了。大人还没来得及去接,3岁半的洋洋就放下碗筷,立即跑向电话,拿起电话就连珠炮似的说:“喂,你好!请问你找谁?好的,好的,拜拜!再见!”说完,就放下了电话。

然后,他又回到饭桌前,高高兴兴地吃起饭来,样子就像是一个打了胜仗的大将军。

故事2:

苗苗今年3岁了,她只要一听到电话响,就必须要接。即使爸爸妈妈接起电话来,苗苗也一定要凑到电话跟前,把耳朵贴在电话上听电话。♀

大部分电话都是爸爸妈妈的朋友的,所以,爸爸妈妈不想让这个小家伙捣乱。结果,爸爸或妈妈接电话,苗苗就在旁边又哭又闹。害得不接电话的另一半还得去哄苗苗,可哄得效果也微乎其微。

看到苗苗这么想接电话,妈妈有点不忍心了,于是就想满足她的愿望。突然,电话铃响了,是妈妈在另外一个房间用无绳电话拨打的主机。这下,可没人跟苗苗抢电话了,她拿起电话来说:“喂,你好!请问你找谁?”当听到是妈妈的声音,苗苗乐坏了。于是,她们母女俩煲起了电话粥。

妈妈发现,电话那头的苗苗几次忍不住欢快的心情,发出了银铃般的阵阵笑声。当然,妈妈听到后,也感觉到了无比的快乐。用她自己的话说,“就仿佛看到了笑得像美丽的花朵一样的苗苗!”

敏感期分析

在这个敏感期,很多孩子都会对接电话产生浓厚的兴趣。所以,一旦他听到铃声响,就会飞奔到电话旁,拿起电话:“请问找谁?再见,拜拜。”然后就挂断电话,根本就不关心电话那头是谁,想说什么,因为兴奋的孩子都不给对方说话的机会。对孩子来说,这是十分正常的,这也是在探索语言。当然,有的孩子也会跟电话里的人聊上几句,如果是熟人,比如像故事2中,是妈妈打来的电话,那孩子可能就会非常享受与妈妈在电话中聊天的那段时光。

引导小妙招

1.正确看待孩子接电话

电话里也能传出语言来,当孩子发现这个情形后,就会为这个奇妙的发现兴奋不已。所以,他就会非常喜欢接电话,但因为孩子并不懂得怎样与电话那端的人进行沟通,对于接电话的话过程和礼仪并不了解,只是模仿父母或成人接电话时说的最多的话,所以才会闹出连珠炮一样地把他所知道的话都说出来。对于这一点,父母一定要正确看待。即使因为孩子的行为错过了非常重要的电话,父母也不应该冲孩子发火,而应该欣赏孩子的这种行为,并考虑自己应该怎样教孩子学会接打电话。

2.教孩子正确接电话的方法

当然,作为父母,有责任把正确地接电话的常识教给孩子,然后再有意识地去引导孩子接电话,让孩子学会与电话那头的人进行良好的沟通。其实,这也是在训练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对孩子以后的交往、沟通能力的提高也有很大帮助。

3.尝试教孩子打电话

教孩子学会正确接电话后,父母也可以有意识地教孩子学习打电话,一方面是让孩子充分享受这个敏感期带给他的快乐,另一方面也是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升他与人沟通的能力。比如,可以让孩子跟爷爷女乃女乃打电话,问候一下老人,也是对老人想念孙子的一种弥补;对儿女来说,这也是对老人尽孝。当爸爸或妈妈加班晚回家时,另外一半也可以让孩子打电话问问情况,这对于亲子之间的情感交流是大有裨益的。

`11`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0-6岁敏感期,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最新章节 | 0-6岁敏感期,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全文阅读 | 0-6岁敏感期,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