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父母amp;amp;nbsp;amp;amp;nbsp;教安全 第五十一章

作者 : 张振鹏

杨柳通过一次夏令营学到了生存技能,这对他来说将是难忘的经历,也是一种知识的积累。言情穿越书更新首发,你只来+父母也可以让孩子参照杨柳的做法,来补充相关知识。一旦他身处野外,这些知识将对他的生存起重大帮助作用。

水被称为是“生命之源”,无论是在哪里,水都是保障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东西。旅游又是一件消耗体力与水分的事情,所以旅途中的补水工作就显得非常重要。而火的作用也不容人小觑,除了能够将食物煮熟,避免人吃生食生病之外,火苗释放热量产生暖意,会节省体内热量散失;还可以烘干衣服;更能吓跑危险的野兽;它的烟雾还可以驱走害虫,并能锻烧金属打制工具……可以说,在野外,学会正确取水和生火是十分有用的。

因此,父母要教孩子一些细节的东西,让他学会在野外环境中取水、生火,这也是在锻炼他的意志力,培养他的生存能力。

培养建议

建议一:帮孩子学会寻找水源

俗话说:“饥饿能挡,口渴难捱。”水在生存中比食物更加重要。科学研究表明,在没有食物的情况下,如果有充足的水供应,人的存活极限为90天。但如果没有水,在16c到23c的气温下,人一般只能存活10天,如果处在36c的高温下,则仅能存活3天。♀由此可见水的重要性。

在野外,首先要寻找溪流,如果找不到小河、溪流等水源的时候,也可以利用周围的植物来解渴。如白桦树的树汁、山葡萄的女敕茎、芭蕉茎、仙人掌,等等。若是实在寻不到可以解渴的植物,还可以将塑料袋套在生长旺盛的树枝端部,把袋口扎紧,树叶蒸发出的水分会聚集在袋中。气温较高时,利用这种方法每天也可以收集到一些水。此外,还可以在清晨收集凝结在植物上的露水,也能解干渴之急。

建议二:教孩子学会对水进行处理

尽管通过各种途径可以获得水,但是有时候一些河流、水潭中的水却并不能直接饮用。父母要提醒孩子注意,在野外无论多么口渴,也不能饮用未经处理的水。也许那些水看似清澈,但其中却含有多种细菌,人若是误饮就有可能因此患病。

某考察队正陷入缺水的境地,口干舌燥的队员们忽然发现前方有一个水潭,大家立刻都围了上去。尽管大家极度干渴,但还是想要给水消毒。可惜,净水药片用完了。

于是,几名队员开始在周围搜索,正好附近有榆树,大家摘了些榆树叶捣烂,投入了装满水的水桶中。♀搅拌3分钟后,又等了10分钟左右,浑浊的水变得澄清。接着,大家又往里加了些高锰酸钾,半小时后,尽管水变成了淡紫色还带了一点气味,但水已经可以喝了。考察队终于及时补充了水分。

这个考察队是使用榆树来净化水的,其他植物如仙人掌、霸王鞭等,也同样具有净化作用。或者是用竹筒或长管,一端蒙上一层干净的布,再其内铺上一层碎石、一层沙子、一层木炭粉,如此反复铺填,一个简易的净水器就做好了,用它就可以过滤水中的大块杂质。另外,净化后的水还必须要消毒,如使用高锰酸钾或漂白粉,最好煮沸后再喝。

建议三:将生火的技巧尽量完整地教给孩子

火对于一些野外旅行者来说不可或缺,这就需要人能掌握生火的技巧。父母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让孩子了解生火的步骤与要点,以此来帮助他学会在野外生火。

10岁的郑鸣一直认为,野营时的点火,不过就是用打火机点燃干树枝。但他和爸爸野营时,看了爸爸的做法之后,才算彻底明白该如何生火。

首先要找到易燃的引火物,像枯草、干树叶、纸、棉花等等东西都可以。然后是捡拾干燥、未腐朽的树干或枝条做干柴。不能用贴近地面的木柴,因为其湿度大,不易燃烧,且烟多熏人。

接下来要清理出一块避风、平坦、远离枯草和干柴的空地,中间放好引火物,上面放上细松枝、细干柴等,再架起较大较长的木柴,然后点燃引火物。如果引火物将要燃尽时干柴还未燃起,则应从干柴的缝隙中继续添入引火物,直到把干柴燃烧起来为止,而不要重新架柴点火。另外,点火最好选在近水处,或在火堆旁预备些泥土、沙石、青苔等用于及时灭火。

野外生火也算是一门学问,所以父母既可以如郑鸣的爸爸那样通过亲身示范来让孩子学会这个本事,也可以用其他方式来对孩子进行指导,让孩子学会这些技巧。

建议四:多教孩子几种生火的方法

在孩子明白生火的基本步骤后,除了使用火柴、打火机等直接的引火工具,父母可以多教他几种生火方法,以帮助孩子处理没有取火工具时的情况,让他能安全又快速地燃起火堆。

比如,放大镜或望远镜以及照相机里的凸镜,以及冰雪环境下中间厚、周边薄的冰块都可以代替凸透镜来聚光;在手电筒反光碗的焦点上放火种,向着太阳也能取火;击打石头,溅出火花可以取火;将电量大的电池正负两极接在削了木皮的铅笔芯的两端,也可以取火;用强韧的树枝或竹片绑上鞋带、绳子或皮带,做成弓子,在弓上缠一根干燥的木棍,用它在一小块硬木上迅速地旋转,通过摩擦生热可以取火;劈开干树干的一头,在裂缝中塞上火种,将藤条穿在火种后面,双脚踩紧树干,迅速地左右抽动藤条,使之摩擦发热,同样可以取火,等等。

其实,类似的方法还有许多,父母只要让孩子在平时多多学习知识,在必要的时候开动脑筋,就可以学以致用。

建议五:告诫孩子,取水生火不能破坏环境

大自然有其本身的固有法则,生命都是平等的,所以人类并没有资格去强行改变甚至破坏。所以,父母要告诫孩子,野外的取水、生火等行为,千万不能以破坏自然环境为代价。

若是在河流边取水,应该注意不要对河流造成污染,垃圾、排泄物都要及时做好有效的处理。若是由植物取水,则要注意,时刻抱有爱惜植物的心,若非必要,不要对植物造成过度的损伤,尽量不破坏植物的生态平衡。

而用火更要注意,除了适量取用适当的材料之外,不可乱砍乱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要引起火灾,因为火灾不仅是在毁坏环境,更可以威胁到人的生命,这点要时刻牢记。

金玉良言

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野外的取水与生火也是同样的道理。只有用沉着、谨慎的态度去对待,才能保证人在旅途中的基本用水、用火,才能保证人身的健康与安全。所以,父母要提醒孩子时刻注意这些细节,让他在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前提下,保证自己的生存安全。

`11`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好父母amp;amp;nbsp;amp;amp;nbsp;教安全最新章节 | 好父母amp;amp;nbsp;amp;amp;nbsp;教安全全文阅读 | 好父母amp;amp;nbsp;amp;amp;nbsp;教安全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