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父母amp;amp;nbsp;amp;amp;nbsp;教安全 第六章

作者 : 张振鹏

6.遇到重大变故后的心理干预

父母总是想保护孩子不受伤害,但是在突然发生的重大变故面前,孩子并没有豁免权。+言情内容更新速度比火箭还快,你敢不信么?意外事故、自然灾害都可能伤害到孩子。孩子的身心一旦受到伤害,就会影响以后的成长,甚至留下一生的心理阴影。父母需要注意,在发生重大变故后及时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以消除负面影响,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在一次大地震中,9岁的宁宁一家三口都活了下来。但是当地震过后,生活逐渐恢复平静时,父母发现一向学习优秀的宁宁成绩开始下滑,而且平时温顺乖巧的她开始变得爱黏人,动不动就和父母撒娇、哭闹,一定要缠着父母陪在她身边。

刚开始的时候,妈妈知道孩子被吓到了,还会安慰她,可是时间长了孩子还是这个样子,妈妈逐渐失去耐心了。孩子是不是为了让自己陪在她身边故意闹情绪呢?为此,妈妈带宁宁去了心理门诊。经过诊断,宁宁这种情况是创伤后出现的应激障碍,在医生的建议下,妈妈和爸爸开始对宁宁进行家庭心理辅导。

宁宁做作业的时候,妈妈在身边陪着她。晚上睡觉时,妈妈会给她跑一杯热女乃,握着她的手听她说话。爸爸妈妈尽量让家里的一切活动都十分有规律,来减轻宁宁的不安。同时妈妈还抽出时间和宁宁玩游戏《森林里的熊家族》,让宁宁通过扮演失去房子的小熊来重新体验自己的情绪,将内心深处的不安和恐惧表达出来。

在经过几个月的家庭辅导之后,宁宁逐渐平静了下来,以饱满的精神投入到学习之中。

妈妈在宁宁发生情绪问题时,并没有斥责宁宁不懂事、爱缠人,而是耐心地安慰她。当孩子长时间不见好转时,妈妈也没有敷衍了事地回避问题,而是及时地带孩子来到心理门诊。在心理医生的指导下对宁宁进行家庭辅导。可以说,如果不是宁宁的妈妈及时干预,宁宁的情绪问题会一直持续下去,可能造成更严重的学业问题和适应障碍。

在孩子遇到意外变故时,父母总是尽量去平息事件影响,让生活恢复正常,但是却忘了处理孩子内心深处的恐惧和不安。而孩子的经验少,表达能力差,往往不能将自己的感受清晰地表达出来,只能采取哭闹的形式来引起父母的注意。

父母若是不予理睬,或是认为孩子不懂事加以斥责,就会错过对孩子进行心理干预的最佳时期。因此,一旦发生意外变故,父母要对孩子多加关注,及时为孩子进行心理疏导,以免孩子留下心理阴影。

培养建议

建议一:重视对孩子的心理干预

在发生重大变故后,有些孩子会有很明显的创伤后应激反应,如:吃不下饭、噩梦、惊醒、哭叫、注意力难以集中。而另外一些孩子看起来并没有什么变化,这时父母会想:“我的孩子挺正常的,不需要做心理干预。”

其实,不管孩子是否表现出严重的应激反应,父母都应在重大变故后对孩子进行心理干预。因为伤害有时具有潜伏性,这种情况下孩子受到的影响会更深。父母要提高警惕,及时对孩子进行心理干预,让孩子远离阴影,健康成长。

建议二:引导孩子把情绪表达出来

发生重大变故后,孩子的内心震惊、混乱、痛苦、悲伤等情绪需要有一个渠道宣泄出来。如果父母经常对孩子说“别哭了”“不要难过”“坚强起来”等类似的话是不利于他心理健康的。孩子的情绪得不到宣泄,积郁在心中,时间长了就会导致儿童神经症和行为障碍问题。

正确的做法是引导孩子表达自己的情绪。对10岁以上的孩子,父母可以直接询问他们对事件的感受;而对10岁以下的孩子,可以用玩偶剧的方式模拟当时的事件场景,然后问孩子:“女圭女圭现在是什么感觉呢?”让孩子通过描述玩偶的感受而将自己的感受说出来。最重要的是父母要有耐心倾听孩子,接纳孩子的情绪,不要用大道理来否定他。

建议三:给孩子提供一个安全信任的环境

当孩子不幸遭遇抢劫、凶杀、、地震等重大伤害**件后,经常会对周围的环境失去信任。无论是孩子自己经历,还是目睹伤害**件,他都会受到惊吓,甚至在内心留下阴影。有些孩子充满恐惧感,把自己封闭在屋子里。

父母在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最重要的是让孩子有一种安全感。首先,父母可以带孩子去亲戚朋友家,让他感受到身边的人可以信任。其次,父母要多陪伴孩子,鼓励孩子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不管孩子说什么,父母都不要对他的想法作评价。最后,等孩子稍微平静些,再有针对性地进行疏导。另外,如果孩子的状况得不到好转,要及时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建议四:帮助孩子理性认识伤害

校园外,抢劫时有发生。当孩子遭遇抢劫后,有些孩子则产生报复心理,声称“要把那些抢我的人全杀掉”;还有些孩子会埋怨自己软弱可欺,对自己产生憎恶感。这些情况如果不及时地进行心理干预,会给孩子今后的学习生活造成严重影响。这时就需要父母协助孩子“消化”这些伤害。

首先,要让孩子了解到这是一个意外的事件,要反省,但也没必要太埋怨自己;其次,让孩子明白吃亏的是抢劫的人,他们做了错事,一定会受到惩罚,不要去报复他们,否则自己也会违法犯罪;再次,要让孩子明白,周围的人都在正常的生活,不要因为几个不良分子影响自己对世界的看法。

建议五:尝试与孩子做心理游戏

孩子受到惊吓后只是有哭闹、惊恐的反应,往往很难认识到自己的情绪。这时,父母可以尝试用心理游戏的方式对孩子进行疏导,让孩子在扮演游戏角色的过程中重新认识、体验自己的情绪,并从游戏的故事情节中获得启发,合理地认识、接纳自己的情绪。

不同的情况适合使用不同的心理游戏,父母需要咨询心理医生,针对孩子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游戏进行辅导。

金玉良言

重大变故往往来得突然,很难避免。孩子一旦受到伤害,就可能产生心理阴影,从而影响他的一生。因此,重大变故后的心理干预就显得尤为重要。父母一定要对心理干预重视起来,不要抱着“时间长了,自然会好”的想法,要及早处理孩子发生的问题,让孩子远离伤害造成的阴影,健康成长。

`11`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好父母amp;amp;nbsp;amp;amp;nbsp;教安全最新章节 | 好父母amp;amp;nbsp;amp;amp;nbsp;教安全全文阅读 | 好父母amp;amp;nbsp;amp;amp;nbsp;教安全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