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父母amp;amp;nbsp;amp;amp;nbsp;教安全 第三章

作者 : 张振鹏

3.父母要教孩子学会自我保护

孩子是一个**的个体,虽然父母会最大程度上地保证孩子的安全,但孩子总有自己独处的时候。♀友情提示这本书第一更新网站,百度请搜索+此时,孩子是否具备自我保护能力对于他的安全而言就显得异常重要了。那么,孩子如何获得这种能力呢?当然通过学习和训练,父母就理所应当地成了孩子最好的老师。

9岁的黄小莉是一个伶俐漂亮的小女孩。她的父母也总是有意无意地给她灌输一些安全常识,并教导她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

一天下午,小莉放学后独自回家。半路上,一个中年妇女突然拦住她,并说:“你妈正忙着,让我来接你,汽车就在前面停着。”中年妇女一边说,一边就急着想把小莉抱起来。

小莉疑惑地向后退了几步后,突然机敏地说了一句:“你认识我妈,那她叫什么名字?”中年妇女顿时张口结舌,无言以对。小莉一看这位妇女根本不认识自己的母亲,就立即转身跑开,并向不远处的同学呼救。那个妇女见状,也慌慌张张地离开了。

黄小莉之所以能在关键时刻机智地应对一次危险遭遇,完全在于父母平时就常常对她经行安全防护的教育。这种教育中,就包括如何与陌生人打交道,尤其是有陌生人声称是父母的朋友时,该如何判断真伪。没想到父母的教导,这次真的派上用场了。♀

据有关部门的资料显示,我国目前每年有50余万人次学生遭受意外伤害,意外伤害已成为威胁学生安全的头号杀手。当然,有些事故应该由社会有关部门采取预防措施,但是,有些事故是可以通过孩子自我保护而避免的。实践证明,父母对孩子进行自我保护的训练和教育,让孩子学会面临危险时的月兑逃和应对技能,对于保护孩子的人身安全是非常重要的。

父母在希望孩子学会任何谋生技能之前,请先教孩子学会自我保护。因为安全是一切事项顺利进行的前提。

培养建议

建议一:教孩子熟悉自我情况,了解必要事项

父母教孩子自我保护的首要环节,是让孩子熟悉自我的基本情况。比如:孩子可以清楚地表述自己和父母的姓名、年龄、家庭地址、学校地址、父母的电话号码等信息。孩子最好能够写出以上的信息,确保准确性。

曾有一个警察问一个7岁的小女孩:“你叫什么名字?”

“陈家音。”小女孩说。

警察重复了一遍:“陈佳怡?”但小女孩摇头说:“陈家音,家庭的家,音乐的音,陈家音。”

这个女孩的表述就非常清晰,避免了很多麻烦。

同时,父母要让孩子牢记一些必要的电话号码,比如:匪警110,火警119,急救号码120,查号台114。另外,父母还应该让孩子知道辖区内或学校附近的派出所的位置等。

类似以上的必要事项,父母要帮助孩子熟记,有备无患。

建议二:教身处室内的孩子学会保护自己

室内并不是一个绝对安全的地方,也会有各种各样的安全隐患。作为父母,要教会孩子如何自我保护。比如,父母要告诉孩子在家里不能随便玩火,如果万一发生火患,该如何应对;另外,父母要教会孩子如何正确使用天然气灶,还要教给孩子预防煤气中毒的常识;此外,当遭遇陌生人来访时,孩子该如何应对,等等。只要父母与孩子在家庭中相处时,常常教给孩子一些常识和自保方法,孩子才会在关键时刻提起自我保护意识。

除了家庭环境之外,孩子还会进入一些室内场所,比如:图书馆、超市、博物馆等地方。那么,当孩子在进入这些场所活动时,首先要遵守场馆的相关规定。因为,看似死板而无用的规定中,往往有几条是为来访人的安全考虑的。因此,遵守规则也许是自我保护的好方法。另外,还要叮嘱孩子注意安全出口在哪里,当意外发生时,也好第一时间找到逃生的路。

建议三:当孩子在户外活动时,教孩子自我防护的方法

首先,父母要常常教育孩子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不逆行,不抢行,不闯红灯,不骑快车等,并且父母要以实际事例说明不遵守交通规则的危害。同时,父母要让孩子上学放学、外出办事尽量走大路,少走僻静小路。如走僻静小路,最好结伴而行。如遇坏人打劫,尽快避开,跑向人多的地方,同时大声呼救。

当孩子准备去郊外玩耍之前,父母要让孩子懂得一些必备的自护手段,比如:多关注一些安全警示牌;如果自己或伙伴有危险改如何自保或救人;与同伴外出,尽量不与其发生不愉快,因为坏情绪中往往会暗藏着潜在的危险。

总之,每当孩子要进行户外活动时,父母不妨多叮嘱几句,提起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

建议四:平时让孩子多做体育锻炼,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当孩子身体素质较差时,很容易在活动中磕磕碰碰,当遇到紧急情况时就更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而那些平时活泼好动、身体健壮的孩子意外受伤几率就很低。因为,一个经常锻炼身体的孩子,肯定比很少参加锻炼的孩子身体协调能力强。当特殊状况来临时,身体平衡能力强的孩子反应会很快,如果身体素质再好一些,很容易躲开意外的伤害。

因此,父母要重视对孩子的体能和身体灵活性的培养,这就是在为孩子自我保护打好基础。孩子一旦有了敏捷的反应力和强健的身体,意外伤害就很难会找上门来。

建议五:教孩子学会精神上的自我保护

古语言:“非圣书,屏勿视;蔽聪明,坏心志。”意思是,不是引发人积极向好的书籍或事物,不要去看,这种书不但会遮盖人的智慧,而且会污染人的心灵并误导人的志向。那么,父母就要教育孩子在精神领域学会保护自己。

当今社会,有很多报纸、图书、杂志、电影、电视和网络中,都有不健康的内容,会腐蚀青少年儿童。父母一定要经常和孩子讨论什么是健康的,什么是有毒害的,提高孩子的鉴别能力。这样,孩子有能力自觉抵制不健康的东西时,对精神世界就是一种保护。同时,父母更要以身作则,洁身自好,以良好言行保护孩子的纯洁心灵。

建议六:教育孩子敢于求助,但要注意时机

对于年小体弱的孩子而言,学会求助是自我保护的重要部分。孩子毕竟生活经验不足,适应环境能力差,遇到危险时凭自己的能力会很难应付,只有敢于求助的孩子,月兑离危险的可能性就会越大。因此,父母应培养孩子大胆求助的精神,同时提升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样才能更及时和准确地获得救助。

但是,父母要让孩子知道,很多求救是需要把握时机的,如果时机选择不当,反倒会弄巧成拙。因此,要把孩子培养成为有胆量、语言表达清晰、判断力强的孩子,这样他才容易在紧急时刻借助外力月兑离危险。

金玉良言

孩子自我保护是一种意识和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培养需要父母长期而耐心的教导。父母应该从最基本的生活常识中教给孩子一些经验,让孩子有意识在不同的时刻用不同的方法保护自己。只要父母持之以恒,孩子就会获得一个更高层次上的安全意识——自我保护。

`11`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好父母amp;amp;nbsp;amp;amp;nbsp;教安全最新章节 | 好父母amp;amp;nbsp;amp;amp;nbsp;教安全全文阅读 | 好父母amp;amp;nbsp;amp;amp;nbsp;教安全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