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权力的崛起 第三十八章

作者 : 李银河

女权主义研究的方法论在伦理方面提倡调査者帮助被调查者,这在传统调査方法中是被完全忽略了的。♀言情穿越书更新首发,你只来+在30年代,女权主义学术研究的特点就在于,它是与社会活动相结合的。与过于强调价值中立的研究相比,女权主义研究是有价值导向的研究以研究的前提是为了改善妇女的状况。大多数女权主义学者都有这样一个特征,那就是,她们汄为目前的社会状况是需要改变的。

妇女研究在传统的研究方法之外。创造出一些新的方法,如口述史的方法。口述史的方法可以在了解事实与行为的同时,发现被调查者的情感与主观性。这一方法促使女权主义者们去了解象征互动主义,使她们更加关注过程,而不太强调结构,拒绝那些貌似中立和客观的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使女性从单纯的客体变成研究的主体。历史上最早记录女性生活史的作法始于1890年,它的第二次浪潮是本世纪60年代末期。但是,口述史的方法在主流社会学中处于边缘地位,这种凭主观抽取调查对象的个人研究被主流社会学认为价值很低。

女权主义研究偏爱口述史方法的原因有以下几种:首先,为了发展女权主义理论。第二,为了表示对他人的敬意,例如,有些俄裔的移民喜欢用口述史的方法来记录她们祖辈人的生活;第三,为了社会正义,为了让人们通过这种叙述听到那些在某一社会中被大多数人忽视的人们的声音;第四,它有助于社会各阶层之间的理解与沟通。能够使中上层妇女加强对下层妇女的了解;最后,它能够揭示出某些事件在女人眼中的意义。

对妇女个人生活史的访问和记录受到女权主义的高度重视,认为使用这种方法能够打破已有的边界,创造出新的公众话语。由于在过去的公众话语中,男性为主的色彩很重,因此女人的生活史在公众话语中的出现比起一般的个案生活史更具有特殊的意义。它有助于打破以男性话语为主的公众话语,使两性的话语在公众话语中都占有一席之地。

在传统观念中,定量的研究方法一向被视为硬方法,如大型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相反,定性硏究方法则彼视为软方法,如民族学方法出叨识,深入访谈方法和观察法。女权主义者批评统计学,视之为男权文化中所谓硬**实的僵硬定义的一部分喻,并主张女权主义的研究只应采用定性方法,不应采用定量方法。例如,心理学家格拉汉和劳玲就断然否定任何自称属于女权主义研究的定量研究。她们将研究分为三类:女权主义的,性别主义的和非性别主义的。女权主义的研究视角以定性为主,一旦采用了定量的技术,女权主义研究者总会感到需要为此表示歉意;而性别主义和非性别主义的研究视角却是以定量为主的,一旦采用了定性技术,研究者也总会为其研究将缺乏科学的严谨性而表示歉意。

但也有人忧心忡忡地提出,如果女权主义社会科学家们拒绝使用定量的方法,将会使她们自己被迫处于这一学科的边缘地位。据统计,美国的心理学研究目前有71%采用实验的方法;在美国的主要社会心理学杂志发表的文章中,采用实验方法的占到如果完全否定实验方法,女权主义心理学将不可避免地处于心理学研究的边缘地位。因此,不少女权主义学者反对完全排斥量化方法的倾向,认为不应该排除量化和实验方法,她们指出,女权主义方法论与男权主义的方法论的区别只不过在于,前者乐于承认和采纳范围更广的方法和技术,其中包括那些并非不严谨只是不那么僵硬的方法和技术。

总之,女权主义的方法论不仅不标榜价值中立,而旦还认为,每个人做硏究时都不可避免地要在三个方面受到价值观的影响:如何选题;如何作这项研究;如何解释研究结果。应当指出的是,持有这种观点的并不仅仅是女权主义者,不少方法论专家也同意这种看法。

其实,女权主义首先是一种观点,而不是方法。但是的确有一些研究方法是女权主义所看重的,它也创造了一些新的方法。在我看来,即使是由女权主义者或从女权主义立场出发创造出来的方法,也都应当以进人整个研究方法的武库为目标。换言之,它应当努力成为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方法,所谓普遍意义有两个内涵:其一是它也可以适用于除妇女研究领域之外的各种研究;其二是它可以由女权主义者之外的其他研究者普遍使用。

第十二章妇女发展前景预测

如果没有重大的结构变革或技术突破,人们可以预斯,21世纪的发展趋势基本上将会是目前发展趋势的延伸和调整。

首先看妇女参政方面。联合国制定的《到2000年为提高妇女地位前瞻性战略》简称《内罗毕战略》认为,除非采取某些重大措施,否则妨碍妇女参与政治生活、参与制定影响到她们本身的政策和参与制定国家的妇女政策的各沖障碍无疑将会继续存在。这也可以适用于对21世纪妇女参政水平发展前景的预测。

从世界范围着,北欧妇女参政将会继续处于领先地位,并逐步达到在各类选举结果中占到50%的比例。在世界上的其他国家,妇女参政虽然在妇女地位的各项指标中仍然会是最差的一项,但可望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中国政府在执行内罗毕战略国家报告中提出:就总体面言,中国妇女参政比例仍然偏低,机会不均等的状况仍然存在。因此,中国政府针对妇女参政比例较低的状况制定了培养选拔女干部的规划,要求在1的5年前,100%的县和50%的乡镇领导班子中至少有一名女干部;同时,加强了对女干部的培训;还规定了妇女参政的比例,即在各级人民代表换届选举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提出女代表比例要在20义以上,并要求逐步提高这个比例。进一步的规划是,在2000年以前,实现各级领导班子中至少要有一名以上的女性,以便能够代表妇女特殊利益和要求,对平等与发展方面的决策施加影响,据此我们可以预期,在21世纪,中茵妇女的参政水平可望有进一步的提高。

第二,妇女就业。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估计和预测,妇女占世界劳动力总数的35到,并会在2000年以前逐年增加。可以预期,这个比例在下个世纪将继续提高。然而,除非对现状做出深刻的改变,大多数妇女可能获得的工作类别和报酬将仍然偏低。妇女就业主要将集中于技术性较低、工资较低和职业保障最少的类别。虽然在21世纪妇女在正规与非正规部门中投入的总劳动量将继续超过男子,可是她们所得的世界资产和收入却仍会低于男子。在美国一个新出现的妇女就业趋势是由妇女**经营公司1972年,妇女经营的公司有4朴000家,毛收入达235亿美元,仅过5年之后,公司的数目便增加到1000家,毛收入达450亿美元:在私人企业总数只增加10的情况下,妇女经营的公闳增加了30%。目前,美国有近1/3的小型企业主是妇女,她们办企业的速度是男人的3倍,她们的特点是坚忍不拔,精力充沛,目标明确,**性、竞争性、自信心、灵活性都很强。从1980年到1986年,妇女独资的企业已由25万家发展到410万家,增加了5%,而由男性持有的企业只增加了33%在此期间,妇女持有的企业收益增加了近1倍,由360亿美元增至715亿美元。172年,在美国企业中,妇女持有的企业仅占5%,至1986年增至30%有入预测到本世纪末,妇女将持有美国小型企业的50%。在所有自主经普的人当中,妇女将占半数。鉴于美国小企业越来越多成为女性的产业,哈佛大学一位劳工经济学家预言:妇女走上高级经理的取位,将是今后20年里劳动妇女中的一个主要发展方向。这个趋势在21世纪还有继续存在的可能。

法国有1/5的小企业是妇女拥有的。西德自1984年以来,新公司的1/4到1/3是女性创立的。她们人际关系融洽,不像一些男人那样把同事看成是机器,所以可以激励人们更大的干劲。瑞典目前挂有主任之类头衔的管理人员约有76万人,其中1/3是女性。前苏联每4名经济管理者中有1名是妇女。在新加坡,从事商业的妇女占劳动力的313%。其中还有3:外的人担任了经理和总经理一类的高级职务。1985年5月,欧洲第一家女性银行在瑞士开始营业,从经理到职员全是妇女。沙特阿拉伯也在吉多设立了一家由妇女经营、专为妇女服务的银行可以预言,在21世纪,妇女就业水平还将有所提高,这不仅指就业比例的提高,还指就业结构的改善。

在中国,由干第三产业的比重在生产总值中还有增加的潜力,而已有的实践和就业漠式表明,第三产业对妇女劳力需求较大,因此可以预见,在21世纪,中国妇女的就业人数还会继续增加。以深圳这个新兴城市为例,全市32万多职工中,419%是女性。在以电子、皮鞋、手表、手袋、电器、花木等为主的宝安县龙岗工业区的4100多名职工中,女性占36名正副厂长中,31名是女性。全工业区83的干部是女性。在珠海的电子、轻纺、服装、塑料等轻、小、精、新型工业部门,女工占职工总数的90左右由此可以预言,随着新型工业部门的增加,女工就业的前景是乐观的。

虽然有人提出让一部分多佘劳力主要是女性回家,给就业者增加工资,使其一人的工资可以养活一家人,但从1949年以来,低工资、高就业的政策已经实行了几十年,即使要改变这一就业模式,也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因此,可以预期,在21世纪,夫妻双就业的模式仍将是中国社会基本的就业模式;男主外女主内的模式将不会有大规模的流行。

中国政府在执行内罗毕战咯国家报告中提出的支持妇女参与经济活动的措施有:第一,国家要逐歩增加用于支持妇女参与社会发屐和经济活动的资金;第二,加强和完善对妇女参与生产过程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从物质、信息、贷款等方面支持妇女参与经济活动。第三,到2000年前,在全国城镇基本上实现生育费用社会统筹。

针对女性职业结构不尽合理,在就业竞争中处干不利地位,在失业者中比例偏高以及在某些地方和单位仍存在的男女同工不同酬等情况,中国政府制定了如下措施:第一,在调整产业结构中,增加女性就业机会,逐步减少城镇妇女失业人数,到2000年使女性与男性失业人数比例基本持平;第二,2000年基牢消除招工、招考中对女性附加不合理条件,实现女性与男性在同等条件下,被录用的机会均等;第三,杜绝男女同工不同酬现象;第四,促进女性就业结构合理化;第五,加强社区服务,提倡男女共同承担家务劳动和哺育子女,减轻职业妇女负担。

`11`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女性权力的崛起最新章节 | 女性权力的崛起全文阅读 | 女性权力的崛起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