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权力的崛起 第十一章

作者 : 李银河

第三,被迫出卖与自愿出卖现象并存,即拐卖妇女现象同妇女自愿的婚姻流动现象掺杂在一起,后者有时会起到混淆罪与非罪的界线的作用,为解救工作带来困难。特么对于+我只有一句话,更新速度领先其他站n倍,广告少据山东省有关部门统计,最近几年流人山东省的妇女有8万人,其中被拐卖的有3万多人;江苏省徐州市所属六县1985年至1983年流人外地妇女25347人,其中被拐卖的5991人,占24拓;山西省浑源县1988年下半年,28个乡中有23个乡流人外来妇女509名,屑拐卖的有456名,占89%。不少婚姻淹人地区的乡村干部不以拐卖妇女为犯罪行为,甚至认为买媳妇是解决本地大龄未婚男青年婚姻问题的好办法,是成人之美,能使地方治安稳定。因此,在公安人员去解救被拐卖妇女时,村干部给买主通风报信,串通一气,横加阻挠。部分买方地区的公安机关和基层党政部门也以维护所谓当地群众利益为名,抵制侦破和解救工作,甚至回避、刁难、围攻觯救人员,转移被拐卖妇女,使解救工作更加瑕巨。有的地方,公安人员去解救妇女,抓人販子,就像迸人敌占区工作一样,群众普遍不理解,有的还将公安司法人员强行扣留作人质。

面对猖獗的拐卖妇女犯罪活动,中国政府采取了强硬措施,已经起到遏制犯罪的作用,1989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坚决疗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活动的通知》;1991年,全国人大裉据有关党派、团体的建议,又制定了《严惩拐卖、绑架妇女、儿童的犯罪分子的决定》。这一决定是对刑法有关规定的补充和修改,对下列罪行的惩处办法作了详钿规定:拐卖妇女儿童的罪行;以出卖为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考麻醉方法绑架妇女儿童的罪行;收买被拐卖、绑架的妇女儿童的罪行;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工作人员解救被收买的妇女儿童的罪行等。规定还强调,各级人民政府对被拐卖、绑架的妇女儿童负有解救职责,解救工作由公安机关会同有关部门负责执行。

经过努力,1992年,中国拐卖人口的案件立案数比1991年下降了,1993年又比1992年下降了95%。1991和1992两年,中国公安机关破获了5万多起拐卖妇女儿童的案件,抓获了7万多名人瓯子,近4万名遭受拐卖的妇女儿童获得解救,处理各类严重残害妇女案件数十起。♀1993年和1964年上半年,中国各级人民法院受理和判决的对妇女暴力侵害案件分别为:案30763件和14179件;拐卖妇女儿童案6544件和3138件;绑架妇女儿童案391件和254件。

广西在93和1994两年共侦玻拐卖妇女案件1674起,其中大案951起,抓获人販子2310人,解救被拐卖迫女儿童1865人:贵州从1994年起先后派出6个工作组共100多人,侦破拐卖妇女儿童案件450起,被解救妇女150多人,捕获人畈子429名;湖南从1993年起,查处残害妇女儿童的大要案774起,惩处犯罪分子2035人,解救被拐卖妇女儿童2546人;四川1993年的发案率比1962年下降41,比1991年下降60%。近年来,山东先后组织了4次大规模的统一打击行动,共处理拐卖人口的犯罪分予14000多人,其中判刑的3100多人。他们还采取了县市包乡镇、乡镇包村庄的办法,逐村逐户地对外地流入的妇女徘查模底,当面核实,凡是应该解救的,采取措施解救。3981年至19拟年,全省共解救受害妇女16000多名,儿童900多名。

在社会的变革中,针对妇女的暴力问题不容忽略。应当分析暴力形成的结构和意识形态根源,待别注意暴力与阶级、性别压迫之间的关系。为了战胜针对妇女的暴力,还应提高社会经济水平,制定有关法律,改进詧察素质,增加教育和救助项目的投入。

家庭暴力

赛募暴力是一般公、众和学者近年来最为关法的问题。甚至有入认为人由于家弯鬲力沄于普遍它已经成为常牵而非例乐艮赏现泰。这管有遙律憚护妇穹不受虐待但是庭一案件很少能得到起辟,哮聶打难翼伤或出现致邳人命许爹受虐妇女0此丧矣了运诉的勇气,不得不继续维秘暴力的婚关系。有些入甚至去走极端,主张只有用暴力和谋杀的手段才能寧束这种系9

有调查表明,家庭暴力是一个不为人知的传染病,是妇女致伤的一个主要原因。在美国的家庭暴力中,95的受害者是妇女;在美国妇女的一生中,每4人有1人会遭受其家庭伴侣的暴力侵犯?每年都有约600万妻子受到丈夫的虐待;每年约有2000至4000名妇女被殴打致死;美国警察有1/3的时阆花在应付因家庭暴力打来的电话上;所有警察受伤的40和死亡的20%是被卷入家庭纠纷的结果;被谋杀的妇女中有60%是死于熟人之乒,最常见的情况是分居和离婚的妇女被男方设陷阱加以谋杀;因伤住院的妇女中有20—30%是被性伴侣伤害的;产妇中有17报告说在怀孕期间受过暴力侵犯。一个样本容量为2000人的随机抽样调査表明,在1979年,有的夫妻之间发生过暴力行为从打一巴掌到真正的殴打、整个婚姻关系期间平均约有沈外的夫妻之间有暴力行为。关于婚内的普遍程度的一项调查表明,在美国旧金山地区,12%的婚妇女报告自己曾经历过婚姻关系中被强迫进行**。

在法国,有200万妇女经常遭受男人的虐待;在德国有棚万妇女遭受丈夫的虐待。有调查表明,在犹太家庭中,丈夫对妻子的暴力行为很普遍,其实犹太教义并不赞成家庭暴力,也是主张对施暴者加以惩罚的,同时应当对受害者给以补偿。以色列的一项调查表明,受虐妇女的生活环境同监狱极其相似:与世隔绝,受害人被割断了与外界的信息联系,丧失了来自外界的物质与精神支待。

传媒掲露的一个印度妇女个案引起公众的关注:她被姻亲杀害,原因是婚后八年其父仍不能交齐嫁妆钱约159美元八这一案件使人们对在印度计对妇女的暴力状况有了认识。

移民妇女中的家庭暴力状况也非常严重。每年有数以千计的南亚妇女到达美国,由于丈夫的虐待,她们对新生活的梦想很快就被噩梦毁掉了。这个群体所处的困难环境使这些妇女比其他人更难寻求帮助。在过去10年当中,巳成立了十几个支持南亚妇女的团体它们的愿望就是要关心和帮助这些妇女。

北京市婚姻家庭研究会在1994年主办的一次婚姻质量调查表明,不论程度频率如何,丈夫打过妻子的占21%。妻子打过丈未的占1.5%。中国目前正在展开关于婚内问题的讨论,尝试从立法和司法的角度确认这一针对妇女的暴力罪行,许多人提出疑问:为什么这些受虐的妇女还要继续留在充满暴力的家庭里,答案是她们的自信心被暴力摧毁了。有调查表明,被动接受和麻木不仁是受虐妻子的典型特征。妇女挨打一般要经过三个阶段:挨打时,她们感到吃惊,竭力躲闪;然后感到恐惧,竭力讨好丈夫;最后感到抑郁,躲到一边自责。一旦挨打成为习愤,其后果可能导致丧生。妻子挨打的社会后果除了伤害、致死之外。还可能成为下一代的效仿行为。妻子的挨打还常常伴随着子女的挨打和受**;待子女长大成人后,有可能继续这种受虐的生活模式。

有不少学者就家庭暴力的一些具有规律性的现象做了研究。例如,有人将暴力分为三类:家外暴力,对配偶的暴力和亲子暴力,并认为,社会舆论更反对非家庭成员的暴力,而对家庭成员的暴力反对不力。据美国1985年全国家庭暴力调查样本为6002户,那些家外暴力倾向强的人,家内暴力也很强;反之,只是家内暴力倾向强的人,较少有家外暴力的行为。

其他形式的暴力

除了社会暴力和家庭暴力之外。威胁妇女安全的其他暴力形式还有多种。首先是交友与求婚暴力。近年来,交友和求婚过程中的暴力侵犯问题已经成为传媒关注的热点。在1935年,有31的黑人妇女和32的白人妇女曾受到过男性伴侣的**暴力侵犯。有一项研究调查了求婚过程中的暴力与婚后夫妻间暴力的关系,样本为82位在家庭暴力避难所中借住的妇女。研究发现,这些妇女在求婚过程中柙婚内遒受暴力的经历十分相似。

其次是校园暴力。这是针对妇女的暴力的另一个引人注意的形式,也梠当普遍。大学校园对女性来说已经不再是一个安全的地方。然而,校方对大学生中的施暴者无所作为,即使是校园也只会受到轻微的处罚,不会被起诉。因此有人提出,为了有效地控制这种情况,学校行政当局必须首先了解事实,了解他们所面临的是个什么样的问题,然后才能谈到解决问题的对策。在1990年美国的一项关于恐惧感的以大学生为对象的调查中,人们的恐惧感比15年前有所上升,而全部上升都是由女生恐惧感上升造成的,她们的恐惧感主要来自社会变迁和暴力。另一项对未婚大学男生的调查表明,有的人报告至少进行过一次侵犯行为,表现在强烈试图**达到了引起女伴挣扎或哭泣的程度。

第三是工作场所的暴力。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多地注意到工作场所的暴力,值有人称之为办公室暴力。在美国,没有一个月没有工作场所的暴力事件发生,谋杀已经上升为女性在工作场所死亡的箄一位原因。莠国女劳工委员会接到的关于在工作场所受到暴力威胁的投诉电话日益增多。女职工受到的攻击来自两个渠道,一个是配偶或男友到工作场所来寻仇;另一个是同事视女性为弱者,施加暴力。民意测验表明,有37%的美国人认为工作场所的暴力行为是一个正在出现的新社会问题。有人提议,雇主有责任为雇员提供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如果雇主不采取适当措施保护雇员的安全,雇员有权控告雇主安全措施不当。人们都注意到,在工作场所的暴力事件中,女人成为受害者的可能性比男人大。

第四是针对妇女中待殊人群的暴力。例如,针对怀孕妇女的暴力行为。怀孕妇女是否更容易受到暴力虐待?有人分析了美国第二次全国家庭暴力的调查数据,发现年龄在25岁以下的妇女比25岁以上的妇女更容易怀孕,同时也更频繁地遭到丈夫和男友的虐待,尽管怀孕妇女在受虐妇女中并不是待别脆弱、特别容易受攻击的一群,但是她们并不会由于怀孕而逃月兑受男**的命运。

再如,针对女同性恋者的暴力。有人批评了最近一个时期在报刊影视作品中频繁出现的女同性恋杀人犯杀男人取乐的精节,并且栺出,实际情況是,男女同性恋者大多是暴力的受害者而不是施暴者。在美国宾州大学所做的一项调查样本为125名男女同性恋者表明,有26%的人受过一次口头侮辱;50%的人受过两次以上的口头侮辱;26%的人受过暴力威胁;17%的人财物被毁;6人经历过严重的暴力侵犯。虽然总的看来,男同性恋比女同性恋遭到更多的暴力侵犯,但女同性恋者也难逃蔽运。最常见的施暴者为室友、其他同学和老师。同性恋者中预期的受騷扰率和受歧视率很高。有调查表明,由于暴力倾向、同性恋恐惧症、种族主义的交互作用,有色人种中的女同性恋者面临着更大的暴力侵犯危险。另有一类性质不同的暴力行为,即存在于同性恋者之间的暴力问题。据调査,有的男同性恋和31%的女同性恋关系中存在性伴侣强迫其发生性关系的情况。

此外还有针对卖婬妇女的暴力。有调查表明,妓女常常成为**虐待和**的受害者,施暴人包括蒈察,嫘客、妓院管理人和陌生人。社会和法律在受害妓女的问题上陷人两难处境,又要帮助她们,又要制裁她们,不知如何是好。

人们还注意到一些妇女遭受暴力侵扰的特殊境况。例如,研究表明,有性暴力内容的摇滚乐能增强男性的暴力倾向;接触重金属摇滚乐能够强化男性的性别角色定式,同时增强对女性的否定态度。

除了音乐,体育运动对男性的暴力倾向也有某种程度的影响。一项研究表明,在那些美式足球迷中,每当本队赢球时,妇女被打、被刀扎、被攻击、被物体扔在身上的频率就会上升,因此自己喜欢的球队羸球是男人伤害女人的导火索。对这种行为的解释是,男人用暴力行为表达自己统治周围事物的感觉。

`11`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女性权力的崛起最新章节 | 女性权力的崛起全文阅读 | 女性权力的崛起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