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做对了,孩子才优秀 第三十章

作者 : 田科钦

“让孩子自己拿主意”只是培养孩子自主意识的方法之一。♀+言情内容更新速度比火箭还快,你敢不信么?只要妈妈留心,生活中能够培养孩子自主意识和能力的机会还是很多的。

宏宏才七岁,却像个男子汉,遇到事情,一般都能自己想办法解决。这与妈妈平时放手让他自己做事不无关系。

一般妈妈对小孩子做事不放心,无论购物、外出,还是遇到其他事情,多是妈妈代劳。宏宏的妈妈却反其道而行之,只要孩子能做的事,大人绝不代劳,让儿子亲自去体验,自己能拿的主意让他自己拿。如果遇到举棋不定时,妈妈就会在一边当参谋,给他讲明道理,而后仍然让他自己决定。

有一回,妈妈带宏宏去南京游玩,在玄武湖公园时找不到他了。妈妈虽然也感到有些害怕,但知道宏宏记得妈妈的手机号码,即使找不到他们,也会想法和他们联系的。果然,一会儿爸爸的手机响了,是一个陌生的当地号码,果真是宏宏,他说他在一家小报亭前打的公用电话。

爸爸问他:“你身上有钱吗?”宏宏说打电话的钱是向报亭主人央求借来的。不知什么原因,电话断了,爸爸心想坏了,要是宏宏身边有钱就好办了。爸爸又把电话拨过去,想让宏宏不要走,等在那儿,然而却打不进去,电话一直占线。

就在妈妈着急时,手机又响了,这时宏宏在电话里说,到公园大门口等他。妈妈刚到公园门口,宏宏从一辆出租车里钻了出来。

回家后妈妈把这事讲给亲友听,有人惊讶,有人称赞。

孩子心理分析:

现在有许多妈妈事事都不让孩子干,不让孩子有自己作决定的权利,究其原因是怕孩子做不好或避免孩子遇到挫折后的伤心,但对孩子来说,不经历失败,怎能从错误中学到东西。况且,孩子在将来的某一天,终究要面临人生的重大抉择的,如果现在没有培养孩子的**能力,他便无法自己把握将来。♀

雷女士的做法是对的,对孩子放手,让他们自己拿主意处理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当遇到意外事情的时候他们就会想办法处理,而不是像那些一贯依赖妈妈的孩子遇事毫无举措。

日常生活中妈妈们一定要给孩子自己做主的机会,这样他们才能快速成长,遇事才能有自己的主见。当孩子能自己处理事情时,会让做妈妈的更放心。因此妈妈一定要学会大胆地放权给孩子,只有在生活实践当中积累经验,孩子才能掌握应对意外事情的能力。

这么看来,让孩子总是对妈妈言听计从并不是什么好事,相反,妈妈应尽早培养孩子自己做主的能力,让孩子早日成材。同时,让孩子自己拿主意,还可以培养孩子自己承担责任的意识。妈妈要让自己的孩子意识到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这样可以促使他早日学会与其他的孩子相处,更可以从小培养出他们的责任心。

名人示范榜样

著名作家萧乾自幼没有父亲,生活艰辛,从小就开始自己决定自己的事。他十余岁的时候,做家长的三堂兄要他辍学去当邮递员,他坚决不从,最后不惜与家庭决裂仍坚持走自己的路。他后来感慨地说,他的一生都是自己一步步走出来的;如果自己的什么事都由家里决定,他很可能只是一个邮递员。

给妈妈的小建议

孩子的自主性最主要体现为他有能力为自己的行为进行自由的选择。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妈妈应该这样做。

(1)给孩子空间,让他自己往前走。

作妈妈的,应根据孩子自身的特点和能力,扩大孩子自由活动的空间,如鼓励他自己找朋友玩,让他在这个空间里自己当主人。

(2)给孩子时间,让他自己去安排

不少妈妈以为,孩子还小,不懂得安排自己的活动。但如果成人完全包办了孩子的时间安排,孩子只是去执行,那么孩子的自主性就永远培养不出来了。

(3)给孩子条件,让他自己去锻炼

培养孩子用拔苗助长这种违反客观规律的做法,肯定是要失败的,但采取消极地完全“顺其自然”的态度,也不利于孩子的成长。遵照客观规律,积极创造条件,让孩子去锻炼,这才是我们应该采取的正确做法。

(4)给孩子问题,让他自己找答案

孩子提出问题,成人通常的做法是立刻告诉他答案。这样看起来简单又省事,但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就不会想问题,总希望别人能提供现成答案。这直接妨碍了孩子在智力劳动上的自主性。

5.《尊重孩子的**权》

尊重孩子的**与以保护个人**为借口拒绝妈妈管教、帮助的行为是两回事。亲子间的关系是与生俱来的,妈妈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有教育孩子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尊重孩子的**,在家庭教育中应当表现为更多的契约精神和民主、协商的方法、方式。

——首位拥有黑人血统,并且童年在亚洲成长的美国总统奥巴马

任何人都是有**的,当然包括孩子。作为妈妈不要企图了解孩子的**,那样做会伤害了孩子的心。每个妈妈都想在家庭中与孩子建立亲情乐园,这就要从尊重孩子开始,尊重孩子的**开始。

一次妈妈会后,一位母亲要求孩子将文章拿来给她看。孩子面带羞涩,显然有些不情愿。母亲直着嗓子问:“怎么,给我看也不行吗?”孩子扯着母亲的衣角,希望她别追究下去。可母亲不依不挠。面对这一情况,我说:“孩子不想给你看,可能是认为自己写得还不够好,你就尊重他的意愿吧!”没想到这位母亲暴跳如雷,指着孩子的鼻子说:“哦,原来,是写得不好不让我看,你为什么写得那样差?”面对这样的妈妈,我为孩子而感到悲哀。我真想大声告诉她:“别难为孩子了,请尊重孩子的**权。”

我不知那位孩子回到家会面临着怎样的狂风暴雨,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她的母亲,不可能成为他的朋友,孩子不可能将心理话讲给母亲听。长此下去,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

当然,不肯将作文给妈妈看的孩子很多,有的是怕写的文章不合妈妈的心意,看后遭打骂,有的是因为作文里有自己的小秘密,怕被妈妈发现。总之,原因多种多样。就像另一位学生,我认为他写母亲的那篇文章很真切,也很感人。我提议他将文章给妈妈看看。他说什么也不肯。后来,我与她的妈妈沟通时,讲了他文章的内容大意,有一次,孩子和妈妈去超市走散了。孩子找妈妈,妈妈找孩子,最终都没遇上。待孩子回到家里,发现妈妈正在哭。就是这样一个小故事,孩子的母亲听后居然落泪了。也许,孩子原本就知道母亲看文章后会勾起不愉快的回忆,所以不愿意将文章给母亲看吧。看来,孩子的想法是对的,孩子是理解自己的妈妈的。

孩子心理分析:

做妈妈的没有必要要求孩子把一切都给自己交代清楚,给孩子留一点空间,给孩子留一点秘密,他们会觉得妈妈很尊重自己。为了孩子的健康快乐成长,做妈妈的务必给孩子更多的自由空间,让孩子知道妈妈相信他的水平和能力。

我们要求孩子写真话,讲真事。所以,作文就像日记一样,记录着孩子的心路历程。我们理解做妈妈的心情,很希望孩子在自己面前是个透明的人。所以,自然希望能看到孩子所写的作文。这样的做法本身没有错。但既然孩子不愿意,就尊重孩子一回吧。当然,孩子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秘密。做老师的,还是很希望妈妈知道孩子的真实想法。有的妈妈就很明智,就像另一位妈妈,孩子不让看作文,她说不看就不看。待孩子转身出去玩了,再通过老师了解。当然,能处理得这样艺术的妈妈,即使看了作文之后,也不会让孩子难堪。

话虽这么说,但我们很多时候,就做不到那么明智。我自认为自己是很开明的母亲,但有时候面对孩子时,还是免不了因为着急而做出一些不明智的举动来。比如前几天,孩子告诉我他不想参加学校里举办的电脑绘画比赛,但他没有跟我说明一个班级只有3位同学参加,而且老师选中了他。直至老师给我打电话,询问他为什么没有交作品时,我才知道儿子没有将事情跟我说清楚。因为时间紧急,所以当天中午,我坐在电脑前,看着儿子画。一边看一边数落了几句。没想到当天中午儿子根本画不出好作品。下午儿子放学回来后,我因为工作没完成,叫他自己画。没想到儿子发出一声欢呼:“太好了,妈妈你站在身后,我紧张得没有一点儿灵感。”我当即检查自己的做法,我清楚地知道我是做错什么了,居然让儿子有种紧张压抑感。所以,我没有过问儿子画画的事,果然,当晚他画了一张很漂亮的画。

不去揭开孩子的**,让孩子有被人尊重的感觉,他便能懂得自尊,也会懂得怎样去尊重别人。那些对人彬彬有礼的孩子,肯定是在家里很受到尊重的孩子;那些蛮不讲理、行为粗野的孩子,在家里,一定得不到他人的尊重,甚至常常受到伤害。

如果你想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为高素质的人,成为有教养的人,那么,你首先要做这样的人。要让孩子尊重你,你便应当先尊重孩子,尊重孩子的**。

给妈妈的小建议

当孩子长到三四岁时,就开始萌发保护自己**的意识。尊重和保护孩子的**,其实就是尊重孩子的人格,保护孩子的自尊。孩子的**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呢,妈妈又应如何做呢?

妈妈不要当着孩子的面提及孩子的生理缺陷,如太胖、太瘦、结巴等,特别是不要用带有调侃、嘲讽的语气。

妈妈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议论孩子的性格缺点,比如:孤僻、胆小、羞怯等,在性格上存在缺点的孩子内心往往都比较脆弱敏感,那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妈妈不要不经孩子同意,随便翻他的抽屉,或者把他的玩具送人,那样孩子会很不高兴,甚至强烈抗议。在孩子看来,这是不尊重他,侵犯了他的**。

`11`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妈妈做对了,孩子才优秀最新章节 | 妈妈做对了,孩子才优秀全文阅读 | 妈妈做对了,孩子才优秀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