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做对了,孩子才优秀 第二十九章

作者 : 田科钦

给妈妈的小建议

尊重孩子,让孩子自由发展。♀友情提示这本书第一更新网站,百度请搜索+但是在家庭教育实践中,尊重孩子却有一个“度”的问题:只有讲究好分寸,把握好尺度,才能使妈妈的有意引导和孩子的自主发展达到和谐的统一。而要解决这个问题,妈妈应该怎样做呢?

首先,要处理好平等地位与主导作用的关系。

平等地对待孩子是尊重孩子的首要条件。妈妈努力营造一种民主、和谐,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允许孩子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选择,鼓励孩子自己作一些决策,经常与孩子保持同一视平线谈话。

但强调平等,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妈妈的主导作用。孩子年龄小,是非辨别能力差,时时处处都需要妈妈的悉心引导才能进一步获得有价值的经验和知识,才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但妈妈的这种主导作用不是通过强制性的手段来体现的。针对孩子的特点,采用游戏的方式,往往更能体现平等与主导的结合。

其次,处理好自由发展与遵守规范的关系。

每一个孩子都有其自身成长规律,只有尊重这一规律,给孩子充分的自由发展空间,才能调动孩子内在的发展积极性,发挥其主动性,更好地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在家庭中,只要无碍孩子的健康、安全和他人利益的活动,都可以让孩子尽情探索、自主选择、自由创造。

当然,尊重孩子的自由需求并不等于放任孩子。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自由与规范相结合的教育才真正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3.《支持孩子的个性发展,培养了不起的孩子》

幼小的孩子往往是通过别人的眼睛来认识自己的,妈妈的表扬、肯定、评价对孩子的志向、情感,行为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著名资深心理学家周正

当葫芦长出来的时候,它并不知道自己以后的用途是什么,也许可以做一个瓢,也许可以做一个酒壶,还可以帮助人漂浮在水面上。

儿童也和这个葫芦一样,他们的将来有无数的可能性,要尊重孩子自己的个性发展选择,不要过早的为他们贴上标签,为他们的人生设下模式,抹杀了他们成长的其他可能性。

我认识一个小店的店主,她的孩子叫婉婉,是一个很可爱的女孩。而她因为店里生意太忙,孩子才刚出生没多久就交给婆婆带。孩子满周岁的时候,婆婆给孩子抓周,所谓抓周就是把很多代表各种职业的小物体放在孩子面前,让孩子来抓,抓到什么就表示孩子以后会做什么。婉婉抓到了一个算盘,代表她以后会成为一个生意人。其实这只是妈妈对孩子的一个美好的愿望,但是老人对这个事情非常迷信,坚定的认为孩子以后就一定会成为一个商人。

从那天以后,婉婉的女乃女乃每天都教孩子关于商人的一些东西,让她被乘法口诀、练珠算,而且也不让孩子再做其他事情了。

婉婉其实从小就很喜欢画画,常常看到她很认真的在画什么。但是由于女乃女乃认为她以后就是一个商人,做其他事情会让婉婉分散注意力,于是女乃女乃渐渐的不让婉婉画画,只要有时间就要去算算术、学珠算。婉婉刚开始还觉得很有趣,但是慢慢的就开始厌烦,常常因为这个发脾气不吃饭。

女乃女乃拿这个孩子没办法,就来和婉婉的妈妈诉苦。婉婉的妈妈听了以后明白事情的问题出在女乃女乃的思维限制住婉婉的活动,让婉婉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所以婉婉的脾气越来越坏。

婉婉的妈妈最后决定抽出更多的时间来照顾婉婉,帮助婉婉走过这个让她痛苦的时期。

从那以后。婉婉的妈妈一遍又一遍地观察婉婉喜欢做什么,对什么反感。她发现,婉婉其实并不是讨厌背乘法口诀,也不排斥练珠算,但是她不喜欢女乃女乃不让她画画,所以她就用自己的方式来进行抗议。

婉婉的妈妈决定改变这种状况,她开始鼓励婉婉去画画,还给婉婉请了一为美术老师,专门指导婉婉画画。渐渐的婉婉的脾气好了很多,不再乱发脾气,自己也会认真地背乘法口诀。

可是没过多久,婉婉又不喜欢画画了,她又迷上了玩魔方。婉婉的妈妈又给婉婉买了魔方,带她到卖魔方的店里认识更多喜欢魔方的小朋友。婉婉的妈妈给婉婉创造了非常好的环境让去做她感兴趣的事情。

婉婉的兴趣一直在变,后来她又喜欢上了舞蹈、书法、拼图。婉婉的妈妈始终给她一个宽松的环境,为她创造一个全面丰富多彩的环境。婉婉的妈妈认为孩子的兴趣和才能是在不断地改变中发现的。过早的决定孩子人生要走的方向,就等于把孩子其他的道路选择给堵住了,也许一个很有天赋的画家、钢琴家就这样被埋没了。

孩子心理分析:

每一个孩子都能成功,关键在于如何及早培养孩子具备对事物的权衡能力,并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的最佳发挥区。家庭教育是适合孩子个性的教育,而不是让孩子去适合教育。但是目前,很多妈妈依旧日复一日地做着一件蠢事: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期望值前进。

孩子能够成功,在于选择了适合自己做的事情,只有找到了自己的最佳发挥区,孩子才能发挥最大潜能。每个孩子的思维方式、学习习惯、兴趣爱好以及遗传因素等都各不相同,妈妈何必强求一致呢?如果我们追求整齐划一,那么就没有千差万别、姹紫嫣红、五彩缤纷的世界了。

就像婉婉妈妈对待婉婉一样,将自主选择的权利教给孩子,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妈妈们应该懂得每个孩子都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他们的宝贵之处就在于他们的与众不同。

教育是一种个性化很强的艺术,没有一种通用的方法可以适用于所有的孩子。只有承认孩子认识的合理性,了解孩子认识的独特性,才能因材施教,开发孩子的潜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给妈妈的小建议

任何一个孩子的未来都有无数的可能性,作为一个好妈妈,你要做的不仅是帮孩子决定他要怎么走,更重要的是帮助他发现自己喜欢什么、适合什么,然后告诉孩子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这种环境下的孩子会有更渊博的知识和更开阔的视野。

4.《请妈妈放手,让孩子自己拿主意》

我们给子女最好的遗产就是放手让他自奔前程,完全依靠他自己的两条腿走自己的路。

——美国联邦教育部长邓肯

在一场让孩子运动的亲子活动上,中国妈妈始终担心孩子颠倒、撞伤、玩耍弄脏衣服,时时刻刻都护着孩子,反倒缩手缩脚;而来自美国的父母却让孩子肆无忌惮地奔跑、嬉戏、摔倒,真正度过了开心一刻……

妈妈不愿放手,因为怕孩子不会,或受到伤害。可是妈妈老是帮孩子决定、拿主意,但是却不能了解孩子的需要,于是本来可以办好的事情反而会一事无成。

让孩子从小就学会由自己来决定自己的事情,对孩子的后天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注意让孩子从小就养成自己拿主意的习惯,这样的妈妈也不必为孩子大包大揽,孩子也因之得到自由发挥的空间。

让孩子自己拿主意是培养孩子**自主能力的良好方法,如果妈妈什么事情都帮孩子安排好再让他做的话,那样孩子永远也不会**、万事依赖别人,遇到意外的事情更是不知道如何应对。

雷女士是我的一个学生的妈妈,她的女儿自主意识比别的孩子都强,不免让我有些好奇,向她讨教了原因。雷女士说为了培养孩子的自主意识,女儿三岁之后,雷女士便开始放权(掌握好度),试着让女儿自己拿主意。

平时烧菜,雷女士让女儿帮忙,比如,炒丝瓜,就让她削皮;炖豆角,就让她择豆角……在帮妈妈搞了几次卫生之后,女儿就知道了要先擦高处的东西,最后再扫地,这样才不会“返工”。为了鼓励女儿自己拿主意,去超市买东西的时候,雷女士会征求女儿的意见,允许她挑一至二件自己需要的东西。

对于雷女士的放权,女儿是很赞同的。渐渐地,她开始习惯自己拿主意。每天晚上听完天气预报后,她便准备明天的衣物;班上的小朋友同学过生日送什么礼物,只要合理,雷女士一般都对她的主意给予支持。

当然,让小孩参与“政事”,自己拿主意,着实费了我们许多时间。有时孩子会帮倒忙,但想一想,孩子一天天**,一天天成熟,付出摔破几个碟子、弄脏几块地毯的代价,还是划算的。

`11`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妈妈做对了,孩子才优秀最新章节 | 妈妈做对了,孩子才优秀全文阅读 | 妈妈做对了,孩子才优秀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