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做对了,孩子才优秀 第四章

作者 : 田科钦

6.《黄金棍子出好人的时代已经over了》

做孩子朋友的第一步是没有惩罚的威胁

——it界名人李开复

管教孩子的方法有千百种,打骂孩子可以说是最直接的。♀特么对于+我只有一句话,更新速度领先其他站n倍,广告少几乎每次妈妈们聚在一起谈论如何教育小孩时都可以听到这样一句话“黄金棍下出好人”。“打孩子是为孩子好”——相信许多妈妈的出发点是这样,但结果却往往事与愿违。

当被问到为什么要打骂孩子时,许多妈妈的回答都是“不听管教”。当妈妈在打骂孩子的时候,总是把原因全部推到孩子身上,认为是孩子逼自己这样去做,却很少去寻求其他的方式来教导孩子。其实,不管用什么管教方式来对待孩子,其责任都要由妈妈来担起,而不是孩子。正是因为妈妈不愿意花心思去寻找其他的教育方法,所以才会有打骂的草率表现。

难道所谓的“好孩子”就出自于“黄金棍”吗?难道教育小孩只能靠武力来解决问题吗?

不是的,当我们在打孩子的时候,伤害的不仅仅是孩子的身体,还有孩子幼小的心灵,身体的伤害很快就会痊愈,可是心灵的伤害却很难愈合,不要轻易地去打你的孩子。打骂孩子的后果相当可怕:孩子越挨打,越容易养成叛逆的个性,越想摆月兑家庭的约束。产生了排斥妈妈的心理,也体会不到家庭的温馨,很容易结交不良伙伴。想想看,那么多缺少家庭温暖和关爱的孩子走向了网吧,拉帮结派和打架斗殴。

也许妈妈会感到疑惑,如果把棍子收起来,是不是就会宠坏孩子?其实,当孩子犯错时,以尊重的态度让孩子自己负责,反而更能培养孩子**而理性的人格。♀

妈妈的手应该充满关爱与温暖,而不是让孩子感到陌生和恐惧。一个在战战兢兢中长大的孩子,会渐渐发展出负面的行为,例如不敢表达自己真实的感觉就说谎,有需求不敢说就偷窃等。

其实当孩子犯错时,除了打骂外,还有更有效的教养方法。

昨晚下班回家的时候,看到小区门口聚集了一群人,我好奇地凑过去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只见邻居王女士的孩子跪在地上不停地哭泣,王女士手里拿着扫帚被众人拉着,可是王女士还是不住地试图用扫帚去打孩子,她一边挣月兑众人一边说道:“今天一定要让这孩子长长记性,他要再逃学去玩游戏不好好学习,我就打断他的腿。”

原来事情是这样的,邻居王女士有个14岁的孩子正在重点中学读初三,这个孩子从小到大成绩都是特别优秀,每次考试基本都在班里名列前茅。可是,最近迷恋上了网络游戏,开始这孩子还能克制自己,不耽误自己的学习。后来,这孩子网瘾越来越大,竟然逃学去玩游戏,学习成绩急剧下滑,而王女士一直不知道。

今天孩子又逃学去打游戏,班主任发现他逃学就打电话来告诉王女士了……所以,才有了今晚的这一幕,孩子跪在地上不停跟王女士认错,王女士的怒气才渐渐平息了,最后将孩子领回了家。

我估计王女士认为孩子尝到了一顿“竹笋炒肉丝”的滋味后就变乖了,就不会在沉迷网络。但是我却不这么认为,我相信这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我也不相信王女士的孩子就真的不沉迷于网络了……

果不其然,一个月后的一天,我又听见了王女士大声责骂孩子为什么又逃课玩游戏的声音。

孩子心理分析:

小孩子几乎都很贪玩,调皮,这也是他们的天性,难免会犯错误,或闯祸。不过究竟应该怎么对待犯了错误的孩子呢?打一顿或是骂一顿能解决问题吗?

打孩子或是骂孩子确实是能很快见效,但是妈妈们往往都忘记了孩子害怕的是被打这个结果,并不是认识到错误的行为,他们心里都会想:现在我没有办法反抗,但是我会找机会反抗的。一次又一次的挨打,只会让亲子关系越来越紧张,沟通越来越少。

这种处理方法并不能从本质上解决问题,只能让他暂时记住“教训”。就像例子中的王女士,她儿子并没有一顿打骂而告别网络游戏,兴许他儿子还觉得自己玩游戏有理呢。因为通过打骂是很难让孩子从思想上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的,不从思想上解决问题,就不会一劳永逸。

那究竟如何对待犯错的孩子呢?

当孩子有了过失的时候,恰好是教育的良机。因为,内疚和不安使孩子急于求助,在这样的时刻,他们明白的道理更能刻骨铭心。此时,妈妈应保持冷静,既不要简单粗暴地训斥,也不要毫不在意,而应当讲清道理,指出弥补过失的方法,让孩子吃一堑长一智,从过失中学到有价值的东西。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妈妈首先应该平息自己的情绪,让自己冷静下来,才有可能睿智地处理孩子的问题,不要让情绪左右你对孩子的处理方式。

(2)给孩子解释的机会。有的妈妈性子特别急,当孩子犯错时,不给孩子解释的时间和机会,先打骂一顿再说。其实妈妈的这种做法是很自私的,打骂孩子仅仅是为了发泄自己的怒气,缓解自己的情绪,丝毫起不到教育的目的。有时孩子犯错并不是出于本意,而是想帮助妈妈做点事,只是由于自己的经验和能力不够才犯错的。比如有个小女孩本想帮妈妈洗碗,却不小心把碗打碎了。如果妈妈不听孩子解释而打了孩子,其结果是打击了孩子的积极性,以后孩子再也不会帮妈妈干活了。

(3)体谅孩子的过失。在生活中,有时妈妈也会出现这样那样的过失,更何况是不谙世事的孩子。因此,面对孩子的过失,妈妈要学会制怒,以一颗平常心来对待,把它看作是正常现象,是孩子成长中不可避免的。妈妈要心平气和地给孩子讲道理,帮助孩子分析过失所在,并指出改正的办法。如果妈妈能包容孩子的过失,那么孩子也会学会包容他人,这是一种多么可贵的品质啊。如果对孩子暴打一顿,也不可能起到教育孩子的目的,相反有可能让孩子从妈妈那里学会了用“武力”解决问题。

(4)区别对待孩子的过失。孩子的过失分为偶然性过失和主观性过失。偶然性过失,一般是由于孩子无心或无意间所犯的过失。对待这类过失,妈妈要原谅孩子,并帮着孩子分析和解决问题。而主观性过失,主要是指孩子由于故意或判断过失造成的过失。就像例子中王女士的儿子逃课玩网游,对待这类过失,妈妈一定要严肃认真,给孩子讲清楚过失所在以及危害,并要督促孩子改正。

(5)教孩子学会自我教育。有时孩子无意犯了错,还没等妈**评教育,自己已经开始后悔、反思并自我教育了。因此,当孩子犯错时,妈妈可以引导孩子自己寻找原因并加以改正,这样孩子对自己所犯的错会有更深刻地认识,改正过失的自觉性也会更高,以后就会少犯或不犯同类的错。

(6)辅以适当的惩罚。在面对孩子故意犯错或是屡教不改时,一定要加以适当的惩罚。但惩罚绝对不是体罚。比如:罚孩子读一本没有看过的书,让他讲给你听;比如将许诺带他去旅游的计划推迟到他不再犯错时等等。

当你面临的是不懂事的孩子时,只要妈妈们用一颗博爱宽恕的心去包容他们的过失,用更恰当的方式去处理问题,正确的引导他们的人生方向,那么他们就会踏入健康成长的光明大道上来。也许妈妈在他迷途往返的时候对他指点迷津的话语,会像冬日的炭火一样温暖他的一生,会像嗡鸣的警钟一样激荡在他的心头。

给妈妈的小建议

“黄金棍子出好人”的教子方法已经过时了,现在这个年代,由于早期教育等等,使得这些小孩子一个个都非常聪明,懂事。也就是说他们完全可以听懂大人对他们的教导,也完全有能力通过妈妈和老师认识到自己所犯的错误,知错就改。经常地打骂,唯一可以肯定地是,会造成损害孩子的个性发展以及健康的恶果。

孩子的成长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不断减少过失的过程。善待孩子的过失,其实也就是对孩子进行正确引导,使其避免再犯同类的过失或错误。作为妈妈,无论孩子所犯的过失是大是小,都应该努力以心平气和的心境来对待;暴怒对待孩子,不但于事无补,伤害了孩子,还会掩盖了过失的本质,可能会让孩子一错再错。

其实,孩子犯错是很正常的。面对孩子的错误,如果妈妈不注意教育方式,不分青红皂白地批评、责骂、惩罚,不但不能让孩子改正错误,相反会使孩子形成胆怯、退缩或者是叛逆、攻击等不良心理。所以,包容孩子的过失,以平静的心态对待孩子的过失,才是最好的教育方法。

孩子有自己的自尊心和**人格,要改正他的错误,也必须让他对错误有所认识、有改过的愿望,否则,即使是棒打责骂也起不到效果。

`11`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妈妈做对了,孩子才优秀最新章节 | 妈妈做对了,孩子才优秀全文阅读 | 妈妈做对了,孩子才优秀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