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科员绯色升迁:校长风流 权色官路 162

作者 : 某九

目光环视几个副手的表情,林建军继续说:“一旦打破了校舍不足这个束缚,学校招生人数三年之内就能翻倍,住进楼里以后住宿费也要相应提高,我简单算过,一年住宿费差不多就有三十六万,如果学生更多,住宿费更多一点也有可能,那么十五年保守估计也有五百万!”

林建军的话音一落,几个副校长就议论开了。

“耿天宝这个要求太过分了,投资一百五十万,收回五百万,到底是商人,心太狠呀。”周跃辉说。耿天宝是黄在刚联系的人,周跃辉不介意在言语上打击一下。

“正常,耿天宝在省城开发房地产,给人家一百五十万,十五年的话都可能变成一千五百万呢!”黄在刚冷声回应。周跃辉对耿天宝的批评,让黄在刚很不满意。

“虽然天宝集团要求的回报有点多,但宿舍楼还是要修,不修宿舍楼,县里就不会拨款帮我们修教学楼,这是个连锁反应。扩招对咱们还是有好处,王政考上了清华大学,这个社会热点还没过去,我们还是要好好利用。”钱云龙说。

宋大雨心想,学校搞建设,好处多多,大头儿肯定被林建军吃了,自己作为主管后勤的副校长,也能捞些好处。俗话说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趁着自己还是后勤副校长,还是要尽力促成。

“林校长,我觉得天宝集团的要求虽然略苛刻,但还是可以接受,就像钱校长说的,王政考上清华,五中成了社会焦点,趁热度还没退下去,还是要尽快把楼盖起来。”宋大雨说,“一旦这一级高三高考成绩不够理想,再想吸引别人投资建楼,到时就怕没人理我们了。”

“关于宋校长说的明年高考问题,我想没有担心的必要,我们要对自己的工作有信心。”林建军微笑着,自信满满的说,“今年高三,虽然没有王政那样天资聪颖并且勤奋到拼命的学生,但复课班的学生们,成绩还是很好的,我们在教学方面一直抓得很紧,几次**,成绩也都比较理想,因此今年可能没有清华、北大,但一类重点、名校肯定比去年多。”

几个副校长听了,心里都暗暗赞叹林建军的信心:因为我做得好,所以我信心十足。

几个副校长各抒已见,讨论了一阵,黄在刚首先发言,说:“林校长来了五中以后,五中逆境中崛起,林校长对学校大方向的掌控力可见一斑,我完全服从林校长的意见。”

“靠!”周跃辉心里暗骂,黄在刚这个不要脸的,以前要架空林建军的是你,现在拍马屁拍得最快的也是你,真是没立场,不要脸!

“我想林校长肯定有妥善的办法了,我们就听林校长的指示,绝对不会错。”周跃辉说。

钱云龙想了想,一味的拍马屁,只会被林建军看不起。林建军这个人,虽然也爱听奉承话,但他还是个干事情的人,谁能做事,他才重用谁,于是说道:“国家在未来的三到五年内,大学将大规模扩招,届时高考升学将比现在容易得多,更多高中毕业生能得到上大学的机会。我们现在扩大办学规模,正逢其时,如果错过了大学扩招的机会,那才是真的可惜!到时候再想扩大我校的办学规模,就有些晚了。”

林建军听了钱云龙的话,心想几个副校长当中,还真是以钱云龙最有思想,对教育的大体走势看得也比其他几个人清楚。

“扩招这个话题,谈论的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有人说应该扩招,也有人反对扩招,现在还没有定论。”黄在刚说。

“扩招势在必行!”钱云龙很肯定的说,“这几年经济发展越来越快,人们手里有钱了,会选择怎么花?一是子女教育;二是防老、防病;三是吃喝住行。大学扩招,国家教育收费将大笔增加,教育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更多学生进入大学,等于晚就业四年,也能缓解目前紧张的就业压力!”

几个人都看着钱云龙,林建军内心惊讶,钱云龙对扩招如此肯定,不愧是教政治的,政治敏感度比较强。

钱云龙看诸人都关注的听着自己的言论,内心也有点得意,接着说:“比如咱们学校,假期补习是最大的额外收入来源,国家扩招,收入肯定多得难以想象,这么大笔收入,国家怎么会放弃呢。所以不管人们说扩招有什么弊端,都不可能阻止扩招的发生。”

“好,精彩。”林建军首先对钱云龙的观点表示赞同和肯定。

受到老大的表扬,钱云龙是洋洋得意,黄在刚和周跃辉心里哼哼了一声。

“就如钱校长所说,大学肯定要扩招,机会不容错过,我们必须早作准备,抓住这次难得的机遇,让五中更上一个台阶。”林建军说。

“扩招的前提,是学校有足够的教室、宿舍和教师,而只有先解决了宿舍,才可能从县里争取拨款修建教学楼,有了足够的宿舍和教室,县里才会考虑分给我们更多老师。第一步就是解决宿舍的问题,在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上,我们要做多种准备,不能死守着天宝集团。”林建军说。

“林校长的意思,是我们找其他投资商合作?”周跃辉问。

“我们可以和耿天宝合作,当然也能与其他人合作,谁投资对我们都一样,谁的要求低,对我们有利,我们就选择谁。”林建军说,“此外,我还有一个方案。”

“林校长的思路转得太多,我们都跟不上呀。”黄在刚笑着说,“林校长,你就不要卖关子了,赶紧告诉我们得了。”

林建军目光环视诸人,缓缓吐出两个字:“集资。”

“集资?”

“集资!”

几个副手相互看看,周跃辉这次抢到了前头:“哎呀,林校长的思路确实转得快,嘿,咱们几个都没想到吧?还是林校长厉害。”

“我们现在可以两手准备,一是继续和耿天宝谈判,要求他降低收费年限,如果他不同意,那我们就采取集资的办法,大家谈谈看法。”林建军说。

“我是坚决拥护林校长的决定的。”周跃辉立即表明态度。

“学校必须修建宿舍楼,至于钱由耿天宝出,还是采取集资的模式,都是次要的,林校长拿主意就行了。”宋大雨说。

“如果耿天宝同意十年的收费期,与他合作还是合适的。”钱云龙冷静的分析,“目前国家已经叫停了集资,真要搞集资,也有不少麻烦,如果耿天宝不同意十年收费期限,那就只能走集资的路子,或者联系其他投资者。”

“关于这件事,我还要向县里汇报,具体意见方面,我们也要参考县里领导的想法和意见。”林建军说。

林建军挺能折腾,上任以后,搞起了优秀毕业生校友会,校友会时,县里好些领导都来了,极大扩大了五中的政治影响力。王政考上清华以后,林建军又组织了校友会,并且极其重视宣传,让五中大大的火了一把。教育管理现场会、天宝奖学金和助学金捐赠仪式、周跃辉助学捐赠仪式,林建军都请了县里领导。学校活动多、来学校的领导多,一方面说明学校有活力,另一方面说面校长人脉宽。

对于林建军的折腾能力,几个副手还是比较佩服,林建军到底是县里人,关系比他们几个宽得多,与管教育的副县长、教育局长关系很深,得益于林建军的关系,五中今年在评优、晋级的指标上,都沾了便宜。

谈完了事情,林建军随意的开玩笑:“如果学校集资,你们几个能集多少?”

“那要看林校长给多少利息钱了。”宋大雨笑着说。

“我初步的想法是百分之七。”

“百分之七没多大意思,比存在银行也多不了许多。”宋大雨说,“银行固定存一年的,现在是百分之五点六七。”

“总是比银行多嘛,再说集资不必缴税。”林建军说,“如果学校老师集资,也可以给百分之八的利息。一百五十万的话,一年光利息就要十多万,学校全年办公经费才五十万,压力很大呀。”

林建军的话,让几人都笑起来,一年十万多的利息,只暑假补课就能赚回来,五中和林建军刚来时候真是不一样了,那时候一万元都能愁煞林建军。

几个人里边,林建军是最年轻的,但只要林建军在场,几个副手就感觉很稳,这是林建军给予他们的内心的一种感受。有些人就是这样,很有担当,也总有解决问题的法子,总能让身边的人觉得他可以依赖,林建军便是这样的人。

下午,林建军听了今年新分来的教师王浩然的一节课,林建军对这节课不大满意,觉得王浩然准备得不充分,内容就是围绕着书本上的那点东西,干干巴巴的毫无意思,他讲得没激情,没力气,学生听得也是暮气沉沉,要不是校长在听课,估计就要睡着了。亅亅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基层科员绯色升迁:校长风流最新章节 | 基层科员绯色升迁:校长风流全文阅读 | 基层科员绯色升迁:校长风流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