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团游三国 第0116章 蔡鹏 解开心头结

作者 : 闹心

高唐县界,黄河岸边,一支队伍,百余人,全部身着黑衣,在朦胧月色中潜行。

“统领,小人有个提议一个什长低声说道。

“说

“统领,我觉得您该用黑巾把脸蒙上

“嘎哈啊?”听说话,便知道是蔡鹏,哦,不对,是蔡伯飞。

“统领,您当年虎牢关一战成名,近几年又屡次率队清缴山贼盗寇,可谓声名远播,咱现在越境到了高唐地界,你蒙上脸,不就没人认识了嘛

“靠,咱这次是清缴水贼,又不是偷鸡模狗,蒙脸干哈,主公说了,什么平原高唐,都是大汉地界。他们高唐不修军务,黄河北岸水贼不断,百姓深受其苦,咱这次,既是为大汉朝廷出力,也是替他们高唐维护治安,怕啥?这是政治,你懂不?”

什长听得瞠目结舌:“不、不懂,还是您懂得多,要不您能当统领呢……”

“拉倒吧,别拍马屁了,小心搜索

“统领,远处有动静!”

“全队隐蔽!”

随着蔡鹏一声低喝,队伍迅速潜伏在道路两旁。

马蹄声渐渐清晰,微弱的月光下,一人一骑有远处疾驰而来。

骑者一提缰绳,坐下马嘶鸣一声,前蹄踢起,在半箭地外停了下来。

骑者横担大枪,朗声喝道:“前方蟊贼,滚将出来吧!”

“发现咱们了什长低声说道。

“你们不要动蔡鹏吩咐一声,长身站起,走到道的中央。

一步一步,蔡鹏缓缓向来人走去。

幽暗的月色下,蔡鹏渐渐看清来人的身形。

蔡鹏心头一惊:难道是他?!

虽然看不清容貌,但这是一个埋在蔡鹏心里多年的身影,那个曾让蔡鹏羞愧难当、无地自容的身影。

蔡鹏觉得自己的心跳在不断加速。

终于又遇到他了,这些年来,披星戴月,酷暑严寒,蔡鹏勤修苦练,内心念头之一便是再遇到他,在自己正沉醉于击败吕布的喜悦之中时,在黄河岸边,用言词和行动给了自己极大侮辱的那个人。

今天,还是在黄河岸边,竟然又遇到了他——太史慈。(参见第0045章)

蔡鹏也曾想过,当日太史慈未必是有心之举,自己当时击退吕布,也确属侥幸,但这些想法都无法劝慰自己,唯一能令蔡鹏释怀的,那便是遇到并击败太史慈。

上次交手至今,已过去四年了,蔡鹏对太史慈的记忆犹新,而太史慈早已忘记世上还有这么一号人,不用说相貌了,连名字都懒得记。这也难怪,谁会有闲心去记住手下败将,想让别人记住,最好的办法就是战胜他。

蔡鹏一步步向前走着,不断调整着呼吸,尽量让自己平静下来:虽然是那么渴望再次和他交手,可现在,自己毕竟是带兵的将领,是主公之命执行军务。

“嘿嘿”太史慈冷笑,“那些埋伏着的怎么不一起上来?一个人来找死,爷爷我杀着可不过瘾呢!”

太史慈的冷言讥讽,如钢针般刺痛蔡鹏的心。

蔡鹏想出声询问,却感觉张不开口,只能感觉到一股热血直冲头顶。

蔡鹏再也控制不住,喉咙里憋出一声低吼,蹭地窜起,直奔太史慈而去。

太史慈见对方好似只拿着一根短短的棍子,有些奇怪,也未加注意。可就在一刹那间,太史慈看到对方抖开手中短棍,那短棍如蛇蝎般向自己缠绕过来。

几年来,蔡鹏全心侵浸在三节棍的技法之上,加上关羽张飞两位当世名将做陪练,再经过多次清缴贼寇的实战演练,蔡鹏已经月兑胎为“蔡伯飞”了。

太史慈暗叫不好,这蟊贼怎如此厉害!慌忙挺枪格挡,“嘡啷”一声,大枪挡住了三节棍中节,末一节棍子,绕过枪杆,砸向太史慈的臂膀。

太史慈用尽全身力气,使劲抖了一下大枪,将三节棍横扫之力卸下一些,赶紧向另一侧闪身……

如果换上别人,蔡鹏这一击必中。

太史慈不是别人,自然不会被击中。

虽没被击中,太史慈也狼狈不堪,滑跌到马下,半跪着伏在地上。

名将毕竟是名将,太史慈跪伏在地,惊出一身冷汗,却并未慌乱,双肩一耸,手腕猛抖,将大枪舞成圈,护住周身。只这一招交换,太史慈已然清楚了对方的实力,绝非等闲,自己下意识发出的这一招,不过是为败里求生,未必能躲过敌人的再次攻击。

蔡鹏一击占了上风,终于吐出胸中恶气,没有就势猛攻,否则,即便是太史慈再勇,恐怕也要命丧“蔡伯飞”之手了。

太史慈怎能错过对方迟疑之机,纵身跃起,向后退了两步,挺枪凝神,眼角暗扫周边地势,既是搜寻一下周边是否有敌人伏兵,也是想为自己找条退路。今日的对手实在强悍,而且后面埋伏着帮手,面子问题事小,先保住性命才是关键。

“噌”太史慈挺身扑向蔡鹏,枪尖并不是指向蔡鹏胸月复,而是向下指着膝盖。

蔡鹏明白,这并非实招,直接攻击自己下盘,自然是想逼得自己后撤,然后借机逃跑的意思。

蔡鹏不敢大意,身子微侧,抖动手腕,三节棍如蟒蛇般顺着枪杆甩向太史慈。

太史慈想要撤抢夺路而走,大枪却被三节棍盘绕,勉强抖动枪杆,解开三节棍,可自己也已被带得向前踉跄了半步。

第一招交换,蔡鹏占了出其不意的便宜,而第二招交换,双方都有准备,这一招,显然蔡鹏占了上风。

“哈哈”蔡鹏高兴,自己的努力,终于换来武艺的提升,方才憋在心中的郁闷全部随笑声释放出来。

“太史子义兄,何故如贼寇般夜行啊?!”记人名本是蔡鹏弱项,但太史慈太史子义这些字,即使拆成一堆笔画,蔡鹏也会识得。

“你识得某?你是何人?”太史慈大惊,自己认识的人里,没有如此凶悍的一号人物啊。

“你忘记了在下,在下可是不敢忘记你

太史慈听对方言词,明显是与自己有过节。努力回想,不记得曾得罪过他啊,看相貌,恍惚有些印象,当太史慈看到蔡鹏手中的三节棍时,突然打了个冷颤,莫说这个稀奇古怪的兵器,就是用棍子的,太史慈也只遇到过一位。

“啊?难道是你?”

“嘿嘿,就是我!”

“你、你……”太史慈实在不敢相信,面前的人竟是当年自己不屑一顾的、不知交了什么狗屎运而击退吕布的那个家伙。

“不错,某就是当年的蔡鹏,哦,蔡鹏蔡伯飞蔡鹏觉得,还是把自己响亮的“字”说出来显得郑重一些。

“啊,某记起了,伯飞兄可是玄德公属下?”

“蔡某正是平原国相玄德公属下

“失敬失敬太史慈将大枪往地上一插,郑重施了一礼。

蔡鹏看着太史慈,心中暗道:上次你多狂傲、多牛b啊,今天才输了一招,怎么就熊了?不会又要施什么花招逃跑吧?

太史慈见蔡鹏警惕的样子,赶紧又施一礼:“某此番便是来寻玄德公

“啊?!”蔡鹏有些吃惊,“你是想……”蔡鹏想问太史慈是不是来投靠刘备的,突然想起了那些几乎快被自己遗忘了的三国知识(唉,还得替蔡鹏纠正,他所知道的算不上三国知识,顶多算“三国演义”知识),太史慈以后是江东孙策的人啊,不应该来投奔刘备啊。

“某是受人之托,专程来拜见玄德公,事情紧急,烦请伯飞兄帮忙引荐

蔡鹏听出太史慈并无投靠刘备的意思,心里有些失望,暗道:你不是来平原找工作的,我和你扯啥啊。但见太史慈言词恳切,态度谦恭,也不好回绝。

“子义兄来找我主公所为何事?”

“伯飞兄面前,某不敢隐瞒,某是受孔北海委托。北海受黄贼围攻,黄贼势大,北海危急,某特来求玄德公派兵解围

蔡鹏听得糊涂,什么乱七八糟的,又是北海又是孔北海的。有心开口问问,又怕被太史慈笑话自己无知。

蔡鹏只听明白一点:让平原帮忙打架。心道:俺们平原可懒得帮你,俺们这点兵招得不容易,去帮你们,死了伤了犯不上。

蔡鹏跟随刘备几年了,会开得多了,政治觉悟自然越来越高。帮忙打架这事,就属于政治问题,自己做不了主。一挥手,招呼起埋伏的士兵,带着太史慈,折返平原。

路上,蔡鹏东一句西一句地和太史慈闲聊,终于弄明白了,所谓北海是个诸侯国——北海国,孔北海就是北海国相孔融。

蔡鹏暗道:就是那个只会让梨的家伙啊。蔡鹏自幼习武,认为只有上阵拼杀的,才称得上真英雄。至于那些文臣谋士,除了诸葛亮司马懿那样的大腕,其余的只会耍耍嘴皮子而已。

兼程回到平原,见到刘备,太史慈说明来意。

刘备第一反应是睁大了眼睛,张大了嘴。随后,说出一句很是经典的话:“孔北海知世间有刘备耶?”

蔡鹏在旁边听着,觉得主公有点丢人,不至于这么激动吧!唉,主公真该学学人家闹心,人家的书涨了一个收藏,都没像你这样兴奋。

然而,对于刘备而言,这绝对不是涨一个“收藏”那样简单,这可是自己跨出平原,走出冀州,走向全国的重要一步啊。从平原迈向北海,只是刘备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中国历史的一大步!(应该没侵权,阿姆斯特朗说的是英格丽诗,这里写的是采妮诗)

刘备兴奋得只搓手。

太史慈在一旁莫名其妙:这玄德公怎么回事,同不同意您给个痛快话啊,瞎转悠什么呢?

蔡鹏在一旁也着急:主公啊,你可别答应啊,咱禁不起折腾啊。即使答应,也得讲讲条件啊,总得让他们给点粮食布匹啥的,最起码也得谈谈死伤弟兄的医保、丧葬费啊……

蔡鹏不停地给刘备使眼色。

刘备依旧搓着手,再有个一炷香功夫,应该就练成铁砂掌了。

终于,刘备下了决心:“点兵!”

太史慈松了一口气,躬身道:“玄德公高义,某还有一事相求

“请讲!”

“某恳请伯飞将军同往

蔡鹏一愣,想不到太史慈竟然说出这话,这是什么意思?佩服我了?什么情况?这难道就是传说中成神的节奏吗?!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组团游三国最新章节 | 组团游三国全文阅读 | 组团游三国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