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团游三国 第0115章 五木 流行版檄文

作者 : 闹心

曹操的脾气是啥都敢想,想了就要干。

打徐州的事情,很快就被提到日程上了。

开会!

曹操开会,绝对和刘备不同。

自初平二年底(190年)至今,五木在曹营待了已经三年多了,曹操说话是有讲究的,听了第一句话,五木已知道曹操的意图了。

如果曹操说:咱们今天研究下徐州的事。那就是要大家商议,要不要打徐州。

而今天曹操说:咱们商量下打徐州的事,那就说明,打徐州已经是既定战略了,众人要商议的只是怎么打的问题。

荀彧进言:“凡战,必师出有名。某已草拟檄文,请明公阅

曹操见下属们工作主动性如此之高,十分开心:“念来听听

荀彧念道:“……徐州陶谦,外慕声名,内非真正;贪利赖宠,背道任情;刑政失和,多害良善;彗星流陨,天怨于上;山崩土震,地怨于下……”云云。

若是在前两年,这种文章对五木而言绝对是天书,不过近几年,五木的古文造诣已经是一日千里。有一个现象:任何擅长唱歌的人,语言天赋都比较高。若要探讨原因,也许“歌”本身就是一种语言,一种浓缩成精华的语言,常唱歌也许对语言能力是个提升吧。当然,凡事都有个别,据闹心估计,唱“一无所有”的崔老爷子可能是例外。

又扯远了。

荀彧的檄文不外乎是臭骂陶谦一通,讨伐檄文嘛,本就是要声讨、揭发敌人的丑陋,不会有好听的词,而且必定会添油加醋一番。

荀彧作的檄文文法也算是中规中矩,语言足够阴损恶毒,可是曹操并不十分满意。

曹操的意见很直接:意思全对,但讨伐檄文,不仅是给读书人听的,更是给广大百姓听的,这样文绉绉不成。

曹操道:“五木那种言词好,百姓们都听得懂(五木同志自己曾说,姓邓名森林字五木,因此曹操喊他五木也是表示尊重。)

五木听了曹操的话,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该羞愧。高兴的是曹董欣赏自己说话的方式,羞愧的是:这不是埋汰我没文化嘛!

曹操想了想:“这样吧,五木你按文若的檄文再拟一篇,一定让所有人都看得懂,散发给徐州百姓。另外,文若所写的这一篇,直接发给陶谦

曹操又指示:在发给陶谦的文绉绉的檄文里,另外加上几句,意思就是告诉他,我就是要打你,你爱咋地咋地。

五木暗自佩服曹操:曹董就是牛!这样做是要彰显一种霸气,从心理上先击垮敌人。

五木也暗自高兴:看来曹董是真喜欢我的文采,不是埋汰我没文化啊。噢耶!小白文终于有出头之日了!

接下来便是各种分工:负责战略策划的、负责战术设计的、负责后勤供给的、负责留守内政的,五木除了写“小白文”任务之外,还要和马钧一道负责整治军械,准备随大军出征徐州。

……

受到领导重视,让五木兴奋不已。

可是提起笔来,五木开始犯愁了:如果原原本本地把荀彧的檄文翻译成“小白文”,倒是简单,可那样真就显示自己没文化了。如果不翻译,自己搞原创,还真的很难啊。

骂人损人,五木不是不会,可是把这些东西落到纸面上,还真是头一次。

看着脏话连篇草稿,五木摇摇头。不行啊,给老百姓看,也不能只写国骂啊,这不要说“小白文”了,看着比“小黄文”还恶心啊,可怎么办啊?!

丑时了,五木望着新写的一稿,还是摇摇头。

要不然就把荀彧的翻译过来?不行,一定要出色完成曹董交给的任务。五木下定决心,这是领导交办的第一件和军械制造无关的工作,一定要干得漂亮。

五木用冷水洗了把脸,拾起一地废稿,走出房门。

五木将废稿裹成一团,用力向远处抛去。

天上下起毛毛细雨,五木张开双臂,高仰着头,让雨滴洒在脸上。

冰冷的雨水,让五木感觉清醒,他哼唱道:

“昨天所有的荣誉

已变成遥远的回忆

勤勤苦苦已度过半生

今夜重又走入风雨

我不能随波浮沉

为了我致爱的亲人

再苦再难也要坚强

只为那些期待眼神

心若在梦就在

天地之间还有真爱

看成败人生豪迈

只不过是从头再来……”

突然,五木脑子里冒出个想法,兴奋得高高蹦起,头重重地撞倒边上的木架子。五木顾不得疼,窜回屋里,奋笔疾书……

……

曹操府内,五木挂着一对熬黑的眼圈,脸上异常兴奋。

“明公,在下已按明公吩咐,拟得声讨陶谦檄文

“哦?五木辛苦了,拿来我看

“明公,此檄文不是看的,是唱的

曹操十分感兴趣:“哦?哈哈,五木果然不同凡响,那便唱来听听

五木拿着两块木板击打着节奏,按着《开封有个包青天》的旋律,摇头晃脑地唱道:

“徐州刺史叫陶谦

假装铁面实则奸

徐州百姓被蒙骗

还以为青天在身边

贼陶谦生性贪婪

(噔噔嘀噔、噔嘀噔)

恶狗官不是好汉

(噔嘀噔嘀、噔嘀噔嘀、噔嘀噔)

刑政乱残害良善

(噔嘀噔嘀、噔噔)

抢钱财占人女眷

(噔嘀噔嘀、噔嘀噔嘀、噔噔)

杀人父惹得天怨

(噔嘀噔嘀、嘀嘀噔)

众百姓快快躲闪

兖州正义师、替天铲贼奸……”(中间加的“噔嘀”绝对不是灌水,没这些唱着唱着就乱了,不信你唱唱试试)

“哦?啊?哎!好好好!”曹操大喜,“哈哈哈,五木真乃吾之师延也!”

五木听曹操将自己比作著名乐师师延,心里的兴奋就甭提了。

荀彧咳了一声,说道:“明公玩笑了,五木先生可比师延高明啊

曹操一愣,随即大笑道:“哈哈,某说错了啊。文若啊,那你说说,该把五木比作何人啊?”

荀彧笑道:“某觉得,五木先生堪比宁戚

这个“宁戚”是谁啊?名气肯定不如师延大啊。五木虽不高兴,却不好说什么。

曹操一愣,随即哈哈大笑:“对,对,五木便是宁戚!”

五木见曹操笑得开心,也只好陪着笑了笑,躬身道:“某还有一计

“快快讲来!”

五木的计策是:选择嗓音嘹亮兵士,派去兖州徐州交界之处,搭起戏台,高唱这首曲子,先大搞舆论攻势。

“好计!”曹操大喜,“五木速去挑选兵士,教授于他们

荀彧也躬身道:“明公,此计还可用得更妙,来观看的百姓,只要学会唱此曲,便可领取一枚钱

“哦?哈哈,真妙计也,文若啊,你太小气了嘛,一枚不行,每人十枚!文若速速去府库办理此事。哎哎,回来回来,十枚太多了哈,三枚吧……”

……

五木独自从曹操府里出来,正好遇到郭嘉:“奉孝先生,在下有事请教,敢问那‘宁戚’是何人啊?在乐理上的造诣比师延更深嘛?”

郭嘉搞不懂五木此话何意:“乐理造诣嘛,宁戚如何能与师延相提并论郭嘉突然一愣,手指着曹操府邸低声问道,“五木先生,你不会在明公面前自称师延了吧?”

五木摇摇头。

郭嘉道:“如此就好,那师延乃商纣王的乐师,你若是师延,那明公岂不成了……”郭嘉拍拍五木肩膀,笑道:“你是宁戚才对嘛!”

“哦!”五木明白了,“那宁戚是谁的乐师啊?”

“齐桓公郭嘉说完,扭身走了。

“齐桓公?!春秋五霸之首啊!难怪曹董笑得那么开心

五木解开了心头的疑问,转身向军营走去,走了两步,突然站住,低声道:“这个死荀彧,找了个没什么名气的宁戚,就把曹董马屁拍得山响。唉,本来是我的头号功劳,却被他得了便宜

五木一边嘟囔,一边也暗自埋怨自己:唉,连拍马屁都需要学问啊,知识还真特么有力量啊……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组团游三国最新章节 | 组团游三国全文阅读 | 组团游三国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