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似一梦 第057回:战争受害者是百姓

作者 : 田园风光

史青竹和司马青山离开家,手牵手地在村路上漫散地走着,由于刚才讲抗美援朝时的故事,心情很压抑,出屋来他就抬头看远方星空,在思索着……

史青竹本想把他的情绪;从八年前那段历史中拉出来,又找不到合适的话题,一时两人在默默无语中。原意到竹兰家坐一坐,信马由缰地走出了屯子,又来到小溪旁,听到小溪冰面上狗踩雪的唰唰声。

青山终于开口说:“青竹姐,您想往哪里领我呀?咱都出屯了还走吗?”

“小弟,是你把我牵着手领到这里来的。说去竹兰家,到她家门口你也不站脚啊。一直走一直走,这不就到这里来了吗。”

她俩那天晚上谁家也没去,在腊月冰天雪地夜晚,眉毛头发都被自己呼出气体给结成霜,愣是没覚出冷来。一个情字,有人说过能溶化昆仑山冰雪,看来是真的。史青竹今天体会到了。

第二天晚上青山又早早地来到史青竹家,常了,也没有太多客套话,青山看史青竹和爸爸都把笔本准备好时,他笑着看看史青竹和爸爸说:“老师,青竹姐,我接昨晚的说吧,您看可以吗?”

爸爸只是点点头,并沒有象以往那样去欣赏他这位关门弟子。

青山没有理会,他接着说起来:“那些年我妈妈对囯家事,和这个屯外面的一些事,从来不感兴趣,谁说也不插话,也不问。妈妈只记得爷爷经常开导大家的一句话;‘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在国破山河碎年代,平民百姓没有和时局抗衡能力,一切都随遇而安吧。’

第二天拂晓前,爸爸赶着马车带着草料,和乡亲们去土山修公事,是后方战备机场,当我醒来时候,妈妈一人坐在炕沿上在吸烟。爸爸已经走了一个多小时,妈妈两眼望着窗外自言自语:‘刚刚过上两年好日子,这咋又打仗,什么时候是个头。’

那年我家二爷爷从辽南地区迁来,住在北炕,二爷爷在北炕很早就坐起来,老人家也在劝妈妈说:‘听你俩昨晚说的,依我看,这场战争时间不会太长。美国帮着南朝鲜,中国帮着北朝鲜。中美又在第三国开辟战场,必须在短时间内解决战争,不然的话美国的后勤就成了问题。他们打不进中国来,不用害怕……

其实妈妈根本没想战场上谁胜谁负的事,妈妈说:‘那些大事我不懂,也不想懂,我担心他爸身体吃不消,天儿一天天凉了下来。他那老病一年比一年重,一旦在工地犯了毛病那可惨了,身边没人照顾他,不知道该怎么办?’

爸爸那年才四十岁,但看外表体征足有五十开外,头发已经花白,从三十多岁就开始解顶,眼边的鱼尾纹开放的散落在整个脸上。虽然两只大眼睛闪烁着慈祥光芒,但眼黛像两个水泡泡,因常年咳嗽,眼球有些外凸,看上去非常苍老。

妈妈常年担心爸爸的身体,一旦垮下来,上有老人,下有孩子,生活重担能把妈妈压垮。二爷爷知道妈妈心里想的什么,有什么办法能扭转家里处境,知道劝也没法解开妈妈的愁苦,也只好跟着仰天长叹。

早晨我起来洗把脸后,从桌上抓起一个玉米饼子,拿起包着书和本的小布包,一边和妈妈打着招呼一边吃着饼子往学校走去。

那时学校没准确时间,用太阳升起高度做标准。学生到的差不多开始上课,上午两节,中午休息一个多小时,在今天上课时全体师生都集中在院里站成队,由薛老师给讲朝鲜战场上事。

接着王宝军老师,把昨天在区上学的歌曲教给学生唱:“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为祖国,就是保家乡……”学了一个课时,就在学校院子里唱了一上午。接着薛老师要学生在放学路上列队唱、起宣传鼓劲作用。

朝鲜自开站以来,咱清辛庄男性强壮劳力没剩几人。家里仅剩一些老弱病残其实更苦,这部分人要负责后方一些事务,家出工和军属一些他家做不了的活,村干部统一安排家里这些留守人员,每天都闲不着。

爸爸托着病体出工已有半月余,听工地回来取衣服人说爸爸已经病倒两次。咳嗽吐血,听到这坏消息妈妈整夜吸烟,饭也少吃许多。

其实妈妈也病了,但她没有倒下,也不能倒下,这个家她得撑着。又过了几天,工地领导看爸爸实在支撑不住,派褚大伯赶着爸爸的马车给送回家。

那天晚上司马青山说到他爸爸修机场那段时,有些伤感表情,妈妈又心疼地说:“好了吧凤來?别让青山往下说了好吗?明天再说吧,你看行吗?”

爸爸有些不情愿的放弃,这样有代表性家庭,在特殊年代的遭遇,又看出来妈妈对青山的关怀,只好终止了讲诉。

史青竹又和司马青山手拉手,在夜色伴随中走在乡间街道上,去享受那份友谊温情……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恰似一梦最新章节 | 恰似一梦全文阅读 | 恰似一梦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