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似一梦 第056回: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作者 : 田园风光

又一个日落星稀时,司马青山嘴里啍着歌唱祖国,走进史青竹的家。爸爸和妈妈把他看做上宾,让坐倒茶。但到了正题时,还是那么严肃。刚坐好爸爸说:“青山,今天别说土改那段事了,那些片断,整个全东北都大同小异。

把抗美援朝一段,咱屯大事说说,你家在那一段时期中的事,也大体说一说吧。那两年,咱东北要比全国有特殊性,至少讲出一个典范。”

司马青山对爸爸笑着说:“老师,青竹姐,那我可又要信口开河了。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的秋冬交替时季,那时候我不知道世界上,又发生了什么大事。

一天下午大人刚刚走出屋子,去场院里收拾场上打完的大豆,听到村通信员拿着铜锣敲着,喊着:“开会啦,去工农会,十八岁至五十五岁男性公民都去。”

爸爸和妈妈放下手中工具听着,觉着不对劲。从去年到现在白天没开过会,预料可能又出啥大事了。他们已经猜出一些不测,几天来丰收给带来的喜悦,一下子又蒙上一层阴云。

爸爸边走边装好一袋旱烟,朝会场方向走去。场里剩下的活,妈妈继续做着。在那天下午,小学校里两名老师也去了区里开会,学生都放假在家。那时妈妈对我不再看的那么紧,我也随爸爸跑去看个热闹。

我跑着去村公所,发现气氛有点不对。今天开会和往天不一样,大人都站着或坐在村公所院子中间,没有进屋。小东屯、小西屯、三屯有二百人左右把院子挤的满满的。

第六区政府工作人员,分三路人马分别在同一天,开同一个大会。在清辛庄会场前面讲话的是六区区委书记老白,他的马车老板站在他身边。当时区领导下乡有急事时由区里马车接送。

好像在作战前动员报告那么严肃,会场鸦雀无声,静的有些恐怖。站在白区书记身后边一排是党支部及村干部,他们也那么严肃,会开的时间不算太长,白书记讲完话坐着马车去了下一会场。

支部书记罗方旭、村长午达子、村文书祝正祥三位继续说着,公布一些数字,有的是出国担架队每屯应去多少人,详细到人头名字,还有在本地去修工事车马数,也都落到各家各户,应该携带物资等。当场各自然屯人员名单已定,当村长午达子说散会时,人们才交头接耳的小声边走边议论着,大家心情都很沉重。

在那年代村领导指派任务时,没有任何人提出条件,或者要求换别人。大家已经习惯战乱年代生存方式。近两年清辛庄已先后十几人应征入伍,战争就有牺牲,小东屯已有两家接到烈士家属通知书。

清辛庄在役五名军人家属,每天把心托着度日。他们知道他的亲人在子弹穿梭般战场行进着,生死未卜。在家这些男性青年心理明白,这次壮年青年人没剩几个,男性基本都被动员出去担架队和修防空工事。

我家西院的乔家老二,乔喜贵,被分配到出国担架队。乔喜贵才刚刚办完喜事,结婚不到一个月。老大哥乔喜春心疼二弟,他忘记自己眼神不好,替新婚弟弟乔喜贵,带上五十天干粮,随民工队伍,走进援朝担架队行列中,他在后来有一段故亊。

傍晚,爸爸散会时迈着沉重的脚步,走回家吃罢晚饭,开始收拾行李,草料袋子,马车用具,边做事边和妈妈说着区委书记的动员报告。说明天天不亮就得上路,兴建后方机场,咱农民做的是挖防空洞。

并告诉妈妈说:“白区书记告诉大家,美国在朝鲜又打起仗来,他帮助南边打北边,战场就在咱东北附近,咱国家派军队参加作战,派担架队入朝,明天农民担架队也都上路。”

西院老二摊上了援朝民工,老大说替他去。真担心他眼神不好,他这老大哥也真够难为的,咱不说人家了,明天上路也不知道哪天完工。说是修后方机场,全民总动员,周围市县都有人参加。可见工程浩大,也不知道这场战争又得打多少年。”

青山又说了约一个小时,妈妈笑着对爸爸说:“凤来,让她俩出去走走吧。又讲一个多小时了,年青小孩也得有玩的时间。”

史青竹也放下了手中笔,拉着青山去王笑梅和李珊家走走,其实妈妈看出来史青竹有些焦虑,坐的时候老是在动。

进腊月,青年人都是在串动中,度过每个美妙的夜晚,农村青年人多数是在这个季节迎娶出嫁。

可是,听青山说近两年内,清辛庄没有一份结婚的青年男女,因为稍大一点的,都做盲流到外地自谋生路去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恰似一梦最新章节 | 恰似一梦全文阅读 | 恰似一梦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