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江颂 3.第二章 生死祁家渊

作者 : 兴利

第3节第二章生死祁家渊

这一年6月16日,洪湖新堤进入设防水位,19日燕窝虾子沟堤段内发生翻沙鼓水险情,洪湖县长刘干亲自组织力量,经三昼夜拼死抢护方才月兑险。这是最早发生的重大险情。

6月24日,洪湖丁家堤发生严重内月兑坡,滑动堤长近200米,滑动面接近堤顶,下矬陡坎1.1米,堤脚出现口径10厘米的清水漏洞。

6月25日,洪湖新堤上下堤段纷纷报险,余家湾、蒋家码头等堤段内坡由严重散浸发展为月兑坡险情。

6月30日,监利堤段散浸普遍发生,部分堤段成为浓泡。杨家湾首次发生月兑坡……

江陵堤段也在告急。

继7月5日沙市出现第一次洪峰后,22日沙市又迎来第二次洪峰,水位高达44.39米,明显高于第一次洪峰7月8日的43.89米。

特大险情出现了!

7月21日,随着洪峰逼近,在江陵县祁家渊冲和观荆江大堤桩号720+240—250堤顶下八米处,内坡先后发生浑水漏洞7个。7月22日晨,在堤顶下约二米处发现进口洞1个,直径1.2米,水向内涌出,水面已形成漩涡。在桩号320和350堤顶下内坡5——7米处发现浑水漏洞3个,直径0.8米左右。

这里正是去年饶民太一行重点检查的防汛险段。

早在汛前,祁家渊至冲和观堤段发生坦坡下滑险情,崩岸长达一千多米。因内外无土可取,时间紧迫,长江修防处副处长唐忠英亲率数千民工赶赴现场,架设轻便铁道,从远处取土,并于对岸取卵石装笼抛护堤脚,才及时稳住了滩岸。

6月中旬,江陵县长郑顺炎、副县长李大汉率领全县一千多名干部,七万多农民、工人、解放军战士、教师和学生奔赴荆江大堤和各干、支民堤查险、护堤、抢险。郑言顺和李大汉分别在孙家屏墙和祁家渊险段驻防。

7月7日,荆江大堤孙家屏墙堤身险情突变,危险万分,民工惊慌,阵容混乱。江陵县长郑顺炎赶赴险地后,立即制定抢护方案,表明领导决心,坚决抢救。经过一天一夜鏖战,使险情转危为安,鼓舞了全县防汛大军的斗志。

7月22日晨,江陵副县长李大汉巡堤查险到了祁家渊至冲和观堤段,首先发现特大险情。他遇险不慌,沉着应战,一边紧急向防总报告,一边带领民工进行抢护。

只见堤内洪水如泉水般涌出,堤外水面已形成漩涡,险情万分危急,大堤危在旦夕,随时可能溃口。见此险情,胆小的民工吓得面如土色,退缩不前。

在这关键的时刻,只见李大汉抓过一床棉絮,大声呼喊:“不怕死的跟我来!”奋勇跳进漩涡中,用双手死命将棉絮堵向洞口。声音惊天动地,威震滔滔洪水。

在最危险的时候,是人民的县长于自己的生死而不顾,表现出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谱写了抗洪抢险的赞歌!

在他的英勇行为激励下,许多干部挺身而出,奋不顾身抱着棉絮接连跳进漩涡……总共塞进棉絮17床之多。

从他们身上,仿佛看到无数个黄继光拿起爆破筒,向敌人的碉堡扑上去……

英雄是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的!

后人四湖工程管理局副局长姚治洪作诗赞曰:

江陵县长李大汉,抗洪抢险祁家渊。

堤内翻砂浑水涌,江外漩险浪波翻。

危急时刻舍身跳,特大管涌用絮拶。

洪滔恶魔何所惧,英雄浩气千秋赞。

防汛总部副指挥长饶民太及时带援兵赶到了险段现场,指挥抢险。民工们不顾疲劳,扛起麻包土袋一涌而上,奋力抢险。

7月23日晨,又在外坡堤顶下二米处发现进口洞3个,直径0.6米左右。上午,在桩号721+500的堤外肩处,发现了极为罕见的跌窝险情2个,直径达2米左右,险象环生……

滂沱大雨中,饶民太高举拳头,大声呼喊道:“同志们!我们要像李大汉那样,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决不退后!誓与大堤共存亡!”

慷慨激昂的声音犹如战鼓擂响,震撼人心。

军民们采取在堤内肩取土作围井反滤的抢护办法,挖的挖,挑的挑,搬的搬,扛的扛,只见大堤上人烟如潮,人头涌动,个个奋勇当先,冲锋陷阵,激战了三天三夜,由于措施得当,终获成功,大堤安全月兑险了。

千里大堤,溃于蚁穴。事后检查,这里出现的漏洞、跌窝险情主要是白蚁隐患造成的!

7月28日,**湖北省委向全省通报表扬李大汉,并号召全省防汛干部向他学习。

多年后,长江修防处副处长袁玉波作诗赞祁家渊抢险:

抗洪五四斗翻天,量大峰高超百年。

堤上加堤筑子埂,险中特险祁家渊。

翻沙管涌淘基脚,反滤导围堵漏源。

奋战军民终胜利,指挥得宜颂专员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荆江颂最新章节 | 荆江颂全文阅读 | 荆江颂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