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魂笔记 第六十六章 :寻龙道人彭泽渊

作者 : 亚赫头人

我们几个人坐在了酒店大堂的咖啡厅里,看看手表已经是凌晨一点多,这些天来,光听故事就让我感到自己的孤陋寡闻了,虽然现在个个都有点睡意朦胧了,但是在刚才咖啡的作用下,还能勉强支起眼皮,想要知道究竟在那向王墓里发生了什么。

那六叔“四季红”之后为什么分道扬镳了,六叔自此对于感情一事也逐渐淡薄,尤为痛恨男欢女爱,也难怪日后见到了那在东北见到了那绿色钱夹中照片后边,那男人为女人誊抄的顾城的诗,大为反感!我心想:要是那六叔知道了顾城跟他自己一样是对感情偏执的人,后来在新西兰激流岛用斧头砍死了自己的妻子,又该做何感想呢?

我很迫切的看着胖子:“你家渔鼓佬究竟怎么样了?”胖子从怀里模模索索的掏出了钱夹,模出了一张泛黄的处方笺来,我顿时明白过来。

当初跟胖子见面的时候,我们在地摊上吃烧烤,他喝的人事不省,将钱包扔给我的时候,我在他的钱夹里发现过这张处方笺,上边写道:有神气不宁,每卧则魂魄飞扬,觉身床而神魂离体,惊悸多魇,通夕不寐,此名失魂症。

我问道:“你是说渔鼓佬也得了失魂症?”胖子恻然的点点头,我接着问道:“那他现在人在什么地方?不是听说跟你也来了上海吗?”胖子叹了口气摇摇头道:“你要知道,在当时,盗墓可是死罪,张扬不得,出这个主意的,其实其实就是那个郑六和,六叔”我突然恍然大悟,那日在杜长生的私人会所里初次见到六叔的时候,胖子那脸上阴晴不定的神情,我现在全明白了!

我将这些全部串联了起来:鸣镝说自己自从续魂以来老是做一些千奇百怪的梦,那梦境应该就是向王墓里的情景了,也就是说龙驼其实在这之前就已经失魂了,跟那渔鼓佬一样是在那向王墓的地宫里失魂的,而并不完全是后来在义庄里被那黄郎化身的三姨娘用圆光之术而摄取的。

作为搬山道人的“油鬼子”六叔郑六和,虽然盗亦有道,自己也时常信奉钱能通神的理念,当时以为自己的一番说辞打动了这白衣观的老道彭泽渊一同发掘这向王陵,但是却万万没有料到这老道其实就是这座陵墓主人的直系后人,作为土司王的后人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祖坟被人盗掘呢?

于是就提出了需要用血祭於菟,而非得要亥年亥月亥时生人,本来这样做就是缓兵之计,自己也在想着一劳永逸的方法将这个秘密继续世代延续下去,可那六叔端的不屈不饶,还果真让他给找着了两个人牲,就是唐辣生跟渔鼓佬。

而唐辣生其实被彭泽渊给放了,之后便下落不明,很有可能误闯了荨麻田,死于非命,彭泽渊虽然是宿土形势宗的寻龙道人,但是涉猎的范围也不仅仅局限于风水堪舆寻龙,也知道些正一宗的旁门左道,于是将那湘西尸王给起了出来,想籍此来让郑六和死了盗掘之心,却不成想让那画棺佬当场命丧黄泉,当日,六叔手下其他的一些“油鬼子”也做了酆都鬼城里的枉死游魂,有的被尸王杀死,有的误闯了荨麻田致死!

六叔见到还没有出师就损兵折将的,心下不岔,避开了尸王的风头绑架了老道从水道进入了向王陵,来到了那白虎祭台旁边,右手紧握了三枚釘魂镖,彭泽渊见到事已至此,没有挽回的余地了,就挽起了袖子,掏出了一柄师刀,在自己的手腕上一划!

随着手腕上的汩汩鲜血流进了那白虎的嘴巴里,约莫流出了小半碗的鲜血,那白虎像是活了一般,随后听到一阵喳喳的绞盘的声响,整个於菟祭台全然陷了进去,整个浮屠地动山摇起来,头顶上的灰尘擞擞抖落了下来,众人赶紧趴了下来!

过了半晌,众人睁开眼睛一看,发现那十三层的浮屠已经随着那於菟祭台也逐渐的沉入了地底一层,浮屠的一个石门的豁然洞开,这石门应该是通往地宫的,一股往事愈千年的幽远的气息从里边扑面而来。

彭泽渊走在最前边,“四季红”拿着六叔给他的釘魂镖走在老道彭泽渊的身后,只要发现有什么不轨的举动,就给他戳上一镖,六叔在最后殿后,其实这样的组合蛮奇怪的,寻龙道人是为了给人定金分穴找到牛眠吉穴,而这搬山道人却反其道而行之,是要找到那寻龙道人选择的吉穴,将里边的明器掏模一空!

地下宫有一道石门,隧道有三道石门,构造形式和关闭的方法皆相同。每道门都是二扇,用铜包裹门枢,按在铜制的坎上。在门坎的平行线内面汉白玉石铺成的地上,紧挨着石门下角里面,凿有两个约有半个西瓜大小的石坑;

对着这两个石坑里边约二尺之地面上,也凿有两个浅坑(仅是两个凹舀),并在这深浅坑中间凿出一道内高外低的浅沟。另外每扇石门都预制好西瓜大小的石球一个,放于石门里面的浅坑上。当历代土司王奉安(下葬)礼成、关闭石门的时候,二扇门并不合缝,中间离有三寸空隙。

然后用拐钉钥匙从石门缝伸进去,将浅坑里的石球向外钩拉,这石球就沿着已凿好了的小沟滚进了门边的深坑,合了槽,恰好顶住了石门。从此,除非设法破坏,这石门就不能打开了,如果非要用蛮力破坏其中一道石门。

由于这三扇石门都是用精钢打造的绞盘链接的,只要其中一扇石门受损,其他的石门就像是生了根一般,再也没有办法开启了,作为搬山道人的六叔也暗暗庆幸自己没有莽撞行事。

三人走过了这三道石门,就来到了一面金刚墙前边,两旁依旧是土家族人信奉的白虎拱卫,在金刚墙的正中央,矗立了三座虬髯怒目的神像,神像的脸分为白、红、黑三色,且白脸居中、红脸局左、黑脸居右。

这种习俗的产生也源自土家族廪君—白虎的神话。神话中记载湖广天子洲本有五姓,皆生于武落钟离山赤黑二穴。廪君原本生于赤穴,因为他被推举为五姓君长,死后幻化为白虎神,白虎之白也就造成了白面廪君为主神居于正中的局面;红脸则代表赤穴氏族首领,他与廪君同族,自然是居于左位;黑脸则代表黑穴四姓氏族首领,他们臣服于廪君,因此居于右位。

这个廪君就是后来神化了的向王天子,湘西土家人相信历代的湘西土司王死后魂魄化为白虎,众所周知,而自然界的虎是要食人的,那么虎神定是要饮人血的,祭祀虎神也就理所当然的要“以人祠焉”,所以那土司后人彭泽渊要六叔去找那人牲饲虎,也是情理之中的事,而实际是只有土司王血脉的直系后裔的鲜血才能启动这菟祭台!

六叔见到了金刚墙,四下查看了一下,确定没有其他的盗洞,心中大喜过望,就掏出了一个物件来,我跟胖子还以为是那专门用来开墓道的拐钉钥匙,却像是一柄类似旧时木工的手工钻,也就是传说中的“金刚钻”。

六叔的这金刚钻也是木质的,却比普通木工手工钻要大上两倍,用的是坚硬度极高的紫檀木,紫檀木百年不能成材,一棵紫檀木要生长几百年以后才能够使用。而且十檀九空,剥开树皮之后也就胳膊粗细的树心可以使用。

紫檀木的木性极为稳定,不管寒暑都不变形、不开裂、不弯曲,有一定的韧性,适合作各种异形家具,如三弯腿,其弯曲度很大,而且由于稀少,这些年价格也逐年攀升,有着“寸木寸金”的说法。

在横杆的两端用的是上好的青海牦牛筋,最上端连接竖杆,在竖杆末端用的是用镔铁锻造的钻头,与木工钻头不同的是这种钻头的形状像是张开的爪子,在每个爪子的爪头都焊接镶嵌了一颗金刚石,众所周知,在自然界中,金刚石的硬度是最高的,比其他任何材质都耐磨,所以这杆钻子也被称作金刚钻!

那金刚墙是用青砖砌成,然后用糯米石灰跟鸡蛋清混合成的三合土勾缝而成,历经了八百余年的光阴,依旧是坚不可摧,只见六叔将爪子在选择好的地点固定住,然后转动着横杆,将牦牛筋缠在了钻杆之上,然后让“四季红”扶住了钻头,他跟彭泽渊一人拽住了横杆的一端猛的往前用力一推,那钻杆就呼啦一声钻动了起来,钻头上的金刚石将成片的青砖“嗖嗖”给带了下来。

倆人将横杆推到底之后,那钻杆上的牦牛筋又是一阵收缩,形成第二次的动能,就这样循环往复“呼啦呼啦”约莫半盏茶的功夫,一个碗口大小的洞口就出现在这金刚墙之上,六叔拔出了钻杆,只见还没有打通的迹象。

其实六叔也没有想过要打通,只见他从背包里再次掏出了一个黑色防水油布包裹,层层打开之后,众人发现里边原来是一筒筒的黄色烈性**,里边还插着根用细小绝缘细铁丝链接的雷管。

彭泽渊见到之后大惊失色:“你想要炸开这里?”六叔没做理会,只是揶揄道:“不炸开这里,难道你能咬开这里?”六叔给“四季红”使了个眼色,“四季红”掏出了釘魂镖,将彭泽渊赶到了甬道里,防止他出来生事!

六叔在那碗口大的洞里迅速的安放好了一定剂量的**,然后牵着绝缘的细铁丝推到了最里边的那道石门外,然后掏出了大无畏黄铜手电筒,拧下了灯泡,连接好了那细铁丝的正负极,准备停当三人就俯身趴了下来!

只听到轰然一声巨响,地动山摇,三人耳朵里也被震的嗡嗡作响,头顶上听到嗤喇喇的声响连绵不绝,想必是地面上的建筑因为年代久远,在稍微一点外力的作用下就纷纷倒塌了,这也就是后来渔鼓佬爬上了城垛明楼见到的景象!

过了良久,待到一切都尘埃落定的时候,众人站了起来拂去了身上的浮土,就在这个时候突然发现前边的石门在冲击波的撞击下,发出了嘎嘎的怪响眼见就要摇摇欲坠了,众人均是大惊失色。

说时迟那时快,六叔一个箭步跳了过去,然后将被坍塌墙体推开的神像推了过来,不偏不倚的卡在了那石门的中间,就在这个时候就听到噗通一声,那用铜包的石门就轰然落下,砸在了那神像之上,将那神像的脑袋给砸飞了。

下落石门的势头倒是给止住了,但砸飞了的神像头裹挟劲风从众人头顶飞过,再差分毫,这神头就要带着人头不知要飞向哪儿去了,众人死里逃生均是捏了把冷汗!

惊魂甫定的三人穿过了那坍塌的金刚墙,一股极其难闻的气味迎面扑来,众人被呛得一阵咳嗽,继而一阵昏昏沉沉的,南方瘴气横行,难不成受此启发,这向王墓也用这瘴气作为护陵的法宝,六叔赶忙从怀里掏出了一个小瓷瓶,揭开瓶盖,倒出了几颗溜圆的红色丹丸来,每人一颗含在嘴里,众人才觉得神清气爽。

唯独六叔心下暗喜,从这种迹象看来,这向王天子墓还从来没有被人盗掘过,历代的土司王的尸骸都是奉安于此处的,而在地面上修建了以假乱真的疑冢,难怪在一九六八年永顺的土司墓被盗掘之后,人们压根儿没有发现正真土司的尸首,从改土归流到最后一届土司王彭肇槐回到江西吉安算起,至今也已经有了两百来年的时间了,之后这座向王天子墓就再此销声匿迹在茫茫湘西的群山深处了!

过了金刚墙就是地宫的前殿,这是个长方形券顶石室,东西长二十来米,南北宽六七米,约三层楼那么高。地面铺砌当时方形澄浆砖(称为“金砖”),地上有一层腐朽的黄松木板,与甬道地面一样,板上有车轮痕迹,应该是下葬时为保护砖面而设。两壁以青石砌垒,顶部以石条起券。

其实心情更为激动的当属彭泽渊了,他想到了自己先祖在这蛮荒的湘西兢兢业业的为朝廷开疆拓土,然后兔死狗烹。想到末代土司彭肇槐黯然神伤的离开了这片曾经抛洒过头颅与热血的土地,想到现在即将就要完成了自己多年来的家族使命了,见到了历代湘西土司王的英姿了,跟六叔一样,心情激荡难以平复!

六叔掏出了事先准备的几只大无畏黄铜手电,就发现在地宫正中央陈设有三套汉白玉石宝座,宝座前有黄色琉璃五供,即一个香炉,两个烛台,两个花瓶;五供前各有一口青花云龙大缸,缸里装有牛油、铜瓢、灯芯,这就是当时所称的“长明灯”,亦称“万年灯”因时间长久油已凝固了,散发一股难闻的味道,空气中如同瘴气的味道应该跟这口大缸里的牛油也有关系吧

在手电的映照之下,一排排的朱漆大棺就映入众人眼前,全部都是流行西南的元宝棺,那鲜红欲滴的颜色仿佛就像是昨日刚刚下葬的,在手电的映照下反射着诡谲的光泽,作为搬山道人的六叔却不以为然,他丢开这些不祥的棺木去找那些金银财宝去了,“四季红”毕竟是女流之辈,只好紧随六叔的身后!

彭泽渊从怀里掏出了一个用红线纵横的罗盘来,彭泽渊心里想的是,这向王天子墓在修建的时候也是模仿赵宋官家的帝王陵墓的形制来修筑的,当时的宋朝最为出名风水大家当属司天监邢中和,他负责了大宋皇陵的堪舆设计规划,并提出了著名的“五音姓利”的说法。

1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换魂笔记最新章节 | 换魂笔记全文阅读 | 换魂笔记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