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魂笔记 第二十八章 :关外离奇翻尸葬

作者 : 亚赫头人

可就在这个时候,那原本就以结实耐操而著称的大无畏却变得明灭甫定起来,每个人都用手使劲拍着自己的手电,那手电愣是不争气的闪吧闪吧了几下就熄掉了,顿时所有的人都陷入了一阵恐慌,但是这些山匪早就过惯了刀口上舌忝血的日子,善于应对这突发事件,也就是那么一瞬间,所有人又重新安静下来!

就在这时,却先是听到闷哼了一声,随之噗通一下便又万籁俱寂了,是同伴中就有人着了道,像是触动了什么陷阱的机关,掉了下去,这时那手电又像是好了一般,全部都亮了起来,几支大无畏齐刷刷将那人失足的地方照的通亮。

只见那人失足的地方原来端的是一个陷阱,那挖土方的社员们显然还没有挖到这里,用几根支离破碎的木板之类的东西遮挡了一下,意为前方情况不明,那人掉下去正好落在一个陷阱里,戳在了一连排尖锐的露出地面的铁签子之上,有一根从腰间穿进,从脸颊处穿出,锈迹斑斑的铁签头上还滴滴答答的挂着血珠,难怪喊都没来得及喊一下,就命丧黄泉了,众人面面相觑!

还没有见到真主,就损兵折将,这是极不吉利的,依照刀疤脸赵宝的秉性,但凡盗墓发丘,定要用孙军师搬山道人的手法,这搬山道人一贯以破坏为主,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其实搬山道人的前身与茅山略有渊源。

但是因为理念的原因,他们之间也是互相排斥。因为创派的时间比较晚的缘故,继承风水法术并不多,对传统行规彻底无视,被其他门派所排斥,所以极少表露真实身份,以道士的身份周游国内各地,探取舌头,没有太强烈的善恶与民族观念。

他们大都扮成道士活动,正由于他们这种装束,给他们增加了不少神秘感,好多人以为他们发掘古冢的“搬山分甲术”,是一种类似茅山道术的法术。从称谓上便可以看出来,“搬山”采取的是喇叭式盗墓,是一种主要利用外力破坏的手段,任凭你再坚实的墓穴也经不起搬山道人的折腾,莫说普通的墓穴,就是连那传说中用铁汁浇铸的武则天乾陵也是不在话下。

只是在那个特殊的年月,如果用那人多势众依靠蛮力的搬山分甲术,势必引起政府的注意而导致引火烧身,所以赵宝听取了油鬼子孙先生建议,以巧取胜,没成想还是棋失一招,于是暗暗传语下去大家先用脚探探前边的路面的虚实之后再下脚!于是,这帮人如履薄冰,谨小慎微亦步亦趋的走在这段即将坍塌的甬道之上。

其实孙先生这次的人物是前去探探虚实,找到那主棺的所在地,探明了那陪葬品的位置跟数量,之后等候在上边的赵宝会在工地现场制造一场混乱,然后伺机进到地宫与那孙先生汇合,将那些值钱的物件趁乱搬运出去!

这赵宝依照孙先生的计策,山匪们装扮成另外一个公社的社员,成立了所谓的造反司令部,每个人都准备了红色的袖章,上除了印制了黄色的伟人头像之外,还有捍卫伟人的标语,此外还每人分发了梭标。

造反在当时可不是贬义词,造反派是文革时期以“造反”自称、标榜的一种群众组织,

文革初期在红卫兵之后走向社会,以下犯上,对当时的领导体制和具体负责人持对抗、批判态度,并采取实际对抗行动的群众组织。

到了后来,伟人在**城楼接见了各地造反的“红卫兵”的时候,造反成了当时的时髦运动,在这类组织中,组织成员的品类更加芜杂,派性更为严重,组织的松散程度更大,造反动机的功利性更明确─就是要瓦解、摧毁各层势力,占山为王,“掀翻金銮殿,轮番来加冕”。也就是说任何人都可以造反,进而成立所谓的造反司令部。

潜伏在黄羊司附近的赵宝见到孙先生进去大半天了,还没有任何动静,早就等得不耐烦了,拎着杆梭标跳将出来,一声号令下,众山匪也跟着冲了上来,留守在工地现场的也就不到十来人,见到拉拉杂杂冲出这么一干人,再一看袖章,顿时心里明白:这些人是来抢夺革命的胜利果实来了,就像当年国民党下山摘桃子一样,这八口大瓮是我们发掘的,凭什么要白送给你们。

于是在那个阶级觉悟高于一切的年代,那些社员也毫不犹豫的拿起锄头铁锹与几倍于自己的山匪们搏斗起来,先前收了孙先生贿赂的那人,的确能见风使舵,一见这架势,那岂不是拿鸡蛋与石头碰嘛,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于是一溜烟跑回了自己的公社搬救兵去了

控制住了现场的赵宝,担心起了孙先生,于是一头扎进了那甬道之内,却见到了满头满脸全是血的孙先生浑身湿漉漉的在几个手下的搀扶下,跌跌撞撞的走了出来,一边走还一边冲赵宝摆手,示意他赶紧往后退。

就在那电光火石间,只听得轰然一声,那整个红土岭像是被抽去了脊梁的怪兽一般,原本中间隆起的山岭,顿时凹塌下去了,孙先生被一股巨大的气浪将他连同几个小喽啰像是被怪兽呕吐物一般飘到了半空中,之后重重的摔在了地面上,孙先生哇的一声吐出了一口鲜血来,昏死过去了,那赵宝幸好有所防备,低着头卷缩着身子趴伏在一个挖土方形成的坑道里,所以没有被气浪带上天空!

岂知祸不单行福无双至,还没来得及让惊魂甫定的赵宝稍作喘息,就听到一片喊打喊杀的声音由远及近,那赵宝抹去了头上的浮土,就见到不远的地头小跑着一队人,男女老幼拉拉杂杂约莫几百号人,手中舞动着锄头,镰刀,铁锹朝这边小跑而来!

这定当是先前那看守现场的社员回去搬来的救兵了,这武威可是当年霍去病抗击匈奴的战场,所以当地也是民风剽悍,一听到说要械斗,家家户户敲锣打鼓的像是要过节分肉一般,只要振臂一呼,就有应者云集,不管男女老幼抄上家伙拉拉杂杂就赶了过来!

赵宝这边满打满算也就三十来人,虽然年富力强,装备精良,但刚刚被那气浪一掀,早就失去了锐气,前边的山匪已经跟那公社的社员交上了火。

一个山匪举着梭标刺向跑在最前边的社员,那社员是个中年妇女,煞是生猛,浑然不顾径直刺过来的梭标,兀自往那梭标上迎了过来,却将那山匪骇的怔了怔了,就在这一怔之间,那中年妇女徒手拨开了梭标头,抡起手中的板凳就是一下,兜头砸在了那可怜山匪的天灵盖上,哼都没哼就软软的瘫倒在地上。

俗话说:横的怕狠的!狠的怕楞的,楞的怕不要命的,不要命的怕精神出了问题的!那平素横行霸道惯了的山匪此刻见到那些愣头愣脑的村民不要命的向自己扑将过来,像是遇到了克星,不战自溃了,赵宝心如死灰,现在眼见就要被这些个村民拾掇去了。

而就在这时,一个敦实的身影拖着一柄关山刀,加入了这场混战,没错!此人正是从陕西出逃而来的刀客传人黑娃,他一路北上,当年对于流动人口管制的十分严格,况且还拖着一柄管制刀具,所以一路上形同惊弓之鸟,所幸是在夏天,于是白天在田间地头随便找一些干草垛子睡上一觉,到公社食堂偷一些吃剩下的馒头果月复,到了晚上才兼程赶路,饥餐露宿的以躲开各个公社的关卡盘查。

时间一久,黑娃发现高度的紧张让自己的神经都快崩断了,却没地方宣泄,他平素走的路线也飘忽不定,没有设定任何的目的地,那里人少就走那里,他是尽量的避开人多地方赶路的,当他路过红土岭的时候,却发现那地面突然塌陷了,一时好奇心起,待要过来看个究竟,就发现了这场械斗!

这好比吸毒的人见到了毒品,那畅快淋漓的打斗场景将黑娃刺激的像过电似得,全身居然不由自主的颤抖起来了,于是拖着关山刀,不由自主的加入了械斗,刀客不仅遗传了荆轲的明知不可为而之的二杆子精神,还继承了锄强扶弱的侠义精神,当见到赵宝被社员们打的抬不起头来,那侠义精神一下子就上来了。

轮着关山刀,将靠近的村里社员砍瓜切菜一般,那些村民见到了横空出现的这一个黑面神,全部都嗤喇喇围了过来,那黑娃视若无物,村民像是被砍瓜切菜般一个个在他面前倒下,不像是在跟人械斗,而像是在宣泄着什么,被他放倒的人跪地求饶还不算,非要一刀一刀将那人大卸八块,像是有着不共戴天的仇恨,没过多久,这局势一下子发生了根本性的***。

尽管那些村民人多势众,但是见到像是精神出了问题的黑娃,都被他的这般砍杀阵势给骇住了,围成一圈却谁都不敢上前了,那黑娃像是没有过足瘾头,还撵了上去,不管男女老幼劈头盖脸就是几刀,村民见到这疯子的举动,先前形成的包围圈呼啦一下就散了,那些散的慢的人一下子就成了黑娃的刀下亡魂!这也就应了那句话:横的怕狠的!狠的怕楞的,楞的怕不要命的,不要命的怕精神出了问题的!

这一切,躺在地上的赵宝都看在眼里,有心将这黑娃纳入自己的麾下,此刻那黑娃如梦方醒,知道经过这么一顿砍杀也知道闯下了天大祸事,虽然他武艺高强,却不谙人世间做人的游戏规则,平素就随心所欲,恣意妄为。

赵宝是软硬兼施,很快就收服了他,黑娃也抱着士为知己者死的心态,除此之外,他似乎也没有可去的地方,因为黑娃的敢打敢杀因而很快成了赵宝的“武胆”,一时风头无两,不遑多让“文胆”孙先生,当然那是后话,当然这黑娃算是解了赵宝的围,纳了入伙的“投名状”!

且说经过这么一番恶斗,赵宝清点了一下人数,发现损失惨重,也知道此地不宜久留,看那社员们的势头是还要返回的,届时要是被揭穿了身份那就不是文攻武卫那般简单了,那孙先生已经被摔得昏死过去了,也不知道他在那地宫中究竟遭遇到了什么,但是无功而返不是山匪们的作为,本想抬着那八口大缸回去的,但是试了试,实在太过狼犺笨重了。

0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换魂笔记最新章节 | 换魂笔记全文阅读 | 换魂笔记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