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风云 12.第二六回 李鸿章出卖主权 左宗棠收复新疆(下)

作者 : 若愚

第12节第二六回李鸿章出卖主权左宗棠收复新疆(下)

第二六回李鸿章出卖主权左宗棠收复新疆(下)

再说阿古柏得知北路全线失败的消息后,十分惊慌,急忙拼凑了近三万兵力重点设防,企图凭借天山之险,负隅顽抗。阿古柏命白彦虎守吐鲁番,次子海古拉守托克逊,派大将爱伊德尔守达坂城。此三城互为犄角,形成的三角地带,乃北疆进入南疆之门户。

1877年4月,西征军经过四个月的休整,各营将士情绪高涨,斗志旺盛。左宗棠调兵遣将,命刘锦棠率军由乌鲁木齐出发,越岭而南,直攻达坂城;命张曜率军自哈密西进,经盐池攻取吐鲁番;命徐占彪率军自巴里坤出击,进攻托克逊。三路大军,同日并发,一路征战,迅速扫清敌人的外围据点,向达、吐、托三角地带逼近。

刘锦棠挥军杀出乌市,万骑腾跃,飞兵突袭,半日之间便攻占了柴窝堡。时近黄昏,天降大雾,刘锦棠当机立断,决定连夜进军。他督率万名铁骑衔枚疾走,一夜奔驰,黎明时分突至达坂城下,四面合围。天明雾散,城上敌军发现被围,疑是神兵天降,无不惊慌失措,乱放枪炮。刘锦棠命令将士挖掘战壕,修筑炮台,围而不攻。

围困三日,城中一片混乱。原来,阿古柏匪徒在新疆实施的野蛮统治极不得人心,致使各族百姓痛恨万分,听到清军到来,暗自欢欣鼓舞,不断在城中制造骚乱,闹得敌军惶惶不可终日。是夜,十多名维族同胞冒险缒城逃出,到清军中报告:“城中敌人因久盼援军不至,已经绝望,准备弃城逃跑。”刘锦棠得知此情,立即命令各军加强戒备,严密防守。各营得令,迅速点起无数火把,照耀如同白昼。清军四面鼓噪,制造声威;吓得城中守敌恐慌万状,坐卧不安。黎明,守敌疲惫,防守懈怠。刘锦棠一声令下,清军上百门大炮一齐开火,弹雨倾泻,城头开花,敌人的炮台旋即被摧毁,城墙多处被轰塌。清军炮火持续猛轰,城中硝烟弥漫,血肉横飞。突然,一枚炮弹击中城中弹药库,一声巨响,如同山崩地裂,引燃了库中的开花炮弹隆隆爆炸;顷刻之间,城中浓烟滚滚,大火冲天而起。其时,西北风正猛,火借风势,迅速蔓延开来,四处烈焰飞腾,弹片狂舞。城中敌人死伤惨重,残存着丧魂失胆,纷纷奔向东门,企图逃窜。但城外官军围的铁通相似,排枪齐放,弹无虚发,打得敌人死伤一片,又匆忙退入城内。官军乘势发起进攻,鼓角齐鸣,枪声大作;前后堵截,沿街追歼。激战半日,毙敌三千,俘获二千,生擒敌守将爱伊德尔,缴获战马千余匹,枪炮无数。刘锦棠入城坐定,立即出榜安民;派人打开敌军库藏,救济各族百姓,分发粮食衣物,扑灭各处余火;对一千余名被胁附敌者,一律释放,发给路费,准其返回原籍。

达坂城的攻克,是一次闪电式的攻坚战,也是左宗棠“缓进急战”方针之成功典范。消息传开,南疆之敌大为震骇。次日,刘锦棠分兵两路,一路由大将谭拔萃率领夹攻吐鲁番,他自己亲率七千精骑直捣托克逊。半路上接到数名维族同胞报信:“托克逊守敌准备逃跑,正在各处村庄烧杀掳掠。望官军速进。”刘锦棠闻报,认为事不宜迟,命令全军轻装疾驰,杀奔托克逊。其时,托克逊城外,徐占彪正与敌军列阵大战。刘锦棠接应大军及时赶到,分成数路冲入敌阵,杀声震天,刀剑翻飞,血雨扑面。敌军主帅海古拉率先逃跑,残余敌军纷纷溃散。刘锦棠分兵追歼,自己率大军突入城内,解救了城中各族同胞二万余人。

当刘锦棠进攻达坂城时,张曜所部官军亦进展神速,穿过茫茫戈壁,逐步扫清了吐鲁番外围各个据点,直逼吐鲁番城下。城中守敌倾巢而出,列阵迎战。不料刘锦棠派来的谭拔萃所部突然从北路攻来,宛如飞兵从天而降;敌人猝不及防,惊骇万分,军心大乱,在官军的两面夹击之下,大败亏输,弃城而逃。张曜挥军入城,缴获了敌人大批军械弹药、粮食财物。至此,南疆门户达、托、吐三角地带全部收复。

南疆门户之战,是一次关键性的战役,历时十二天,歼灭敌军二万余人,约占阿古柏总兵力的一半。消息很快传遍南疆各地,广大维族同胞对阿古柏匪徒的残暴统治,早就深恶痛绝,闻讯官军将到,无不暗自欢心,互相转告,准备配合官军随时起义。龟缩在库尔勒的阿古柏眼看着损兵折将,丢城失地,自知大势已去,日夜忧伤哭泣;终于彻底绝望,半夜服毒自尽。阿古柏死后,其子伯克胡里和海古拉为争夺汗位,彼此率军互相攻杀。内讧多日,伯克胡里杀死了弟弟海古拉,自立为汗。计点手下军兵,仅剩下不足一万人马,匆忙分兵驻守南疆八城,处处感到兵力单薄,军心涣散,逐步陷入绝境。

1877年9月,秋高气爽,草长马肥。西征军大举挺进,发起收复南疆战役。左宗棠派刘锦棠率三万兵力为先锋,张曜率五万人马为后续部队,董福祥专司粮草供应。数路大军相继开拔,浩浩荡荡向库尔勒进发。刘锦棠是位足智多谋的名将,善于两路用兵,出奇制胜;他亲率一路大军从正面进攻,另派手下将领余虎恩和黄万鹏率一支奇兵,沿博斯腾湖南岸潜行,从侧面包抄,准备一举歼灭库尔勒守敌。

再说库尔勒守敌约二千人马,由敌将马由布统领,早已成为惊弓之鸟;闻讯清朝官军大举进攻,遂决定弃城逃跑。马由布指挥匪徒在库尔勒和喀喇沙尔两城大肆洗劫后,胁迫城中居民近两万人向西逃走。刘锦棠大军杀到喀喇沙尔时,已是一座空城。躲在附近山中的数百名维族、蒙族同胞,听到清军收复喀喇沙尔,纷纷赶回城中报告敌情。次日,余虎恩和黄万鹏的奇兵也从小路赶到。两路大军会合后,一同赶到库尔勒,也只剩下一座空城。

大军入城,息兵歇马。入夜,不断有维族同胞前来报告:敌军人数不多,又裹胁大批百姓西窜,行动迟缓。刘锦棠当机立断,挑选精壮骑兵五千名,连夜追赶。到第三日拂晓,晨曦微露,曙光初照。前哨探马回报,远望前方黑压压一片,似有数万人马,正在向西缓缓移动。刘锦棠用望远镜观察,见武装匪徒只有千余人,其余都是扶老携幼、背包驱牛的维族难胞。刘锦棠命令部队纵马急追,只许赶杀叛匪,不得伤害百姓。五千铁骑风驰电掣,扑向敌军;枪声骤起,刀矛挥舞。匪首马由布见清军发起进攻,匆忙组织匪徒企图抵抗,不料官军气势正盛,人如猛虎,马似蛟龙,奔腾呼啸,势不可挡。匪军无心恋战,一触即溃,丢弃了裹胁的维胞,四散逃命;马由布眼见大势已去,率数十名匪徒向库车方向逃走。

刘锦棠收兵扎营,安抚难民;命部将陶生林护送百姓返回家园。适逢后军董福祥押运十万担军粮到来,刘锦棠下令把军粮分出一半,救济维、蒙难胞,难胞无不欢天喜地。部队就地休整数日,张曜带领大队人马也已赶到。刘锦棠下令大军开拔,向库车挺进。

当清军追到库车城外时,马由布拼凑了三千匪徒摆开阵势,准备接战。刘锦棠登高察看,见敌人队伍不整,神情慌乱,不由得心头一乐,自语道:“无知小丑,竟敢以螳臂挡车。”随即下令分兵五路,由部将黄万鹏、章洪胜、方友升、谭拔萃、罗长祜各领一万军马,齐头并进,压向敌军。刘锦棠坐镇中军,一声号炮,五路大军突然发起猛冲。敌军惊慌失措,不战自乱。清军如同排山倒海,勇猛向前,喊杀之声,震耳欲聋,枪击刀劈,血花飞溅。黄万鹏一马当先跃入敌阵,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匪首马由布猝不及防,被黄万鹏一刀挥为两段。敌军见主帅被杀,彻底丧失斗志,纷纷溃逃。清军四面赶杀,歼灭敌军二千余人,一鼓夺下库车城,解救出维、蒙同胞四万余人。

刘锦棠一面派人向左宗棠报捷,一面督促部队马不停蹄,连夜向拜城挺进,兵锋直指阿克苏。据守拜城的是维族领袖阿克奈木里,当残败敌军逃到拜城前时,又故伎重演,企图强迫维族同胞一起西逃。阿克奈木里出城谈判,义正词严地拒绝随敌西逃,被匪徒残忍杀害。城中居民闻讯十分愤怒,立即将城门紧闭,抗拒敌军进城。敌人数次攻城不克,清军又从后追来,便将城外村庄烧杀抢掠一空,仓皇向西逃走。清军进抵拜城,维族同胞大开城门出迎,人人欢欣鼓舞。刘锦棠听说残敌西窜,已成惊弓之鸟。当即决定亲率万名铁骑连夜急追,务求全歼残匪。其时正值深秋,南疆昼夜温差很大,一到夜幕降临,气温骤降,大地凝霜结冰。刘锦棠率军顶风踏霜,猛追八十余里,沿途歼灭残匪近千人。大军继续前进,昼夜兼程,越过百里戈壁,于第四日黎明追至阿克苏城下。旭日辉映,大地披金。刘锦棠举目观看,只见阿克苏城上枪矛林立,彩旗招展。原来,城中维、汉同胞早已举行起义,诛尽匪徒,上城守御。远远望见官军到来,守城百姓欢声雷动。忽听一声炮响,城门大开,维、汉同胞蜂拥出城,夹道欢迎官军。

大军入驻阿克苏,刘锦棠一面派兵攻占乌什,一面安抚百姓、救济孤寡。阿克苏维、汉同胞曾饱受阿古柏匪徒之百般蹂躏,一旦盼来官军,犹如月兑离虎口而投入慈母怀抱,喜悦之情难以言表,纷纷献粮、献马、提供情报、甘作向导。军民齐心协力,部队斗志旺盛。数日后,西征军后续部队陆续赶到阿克苏集结。刘锦棠会集众将计议道:“喀什噶尔乃敌酋伯克胡里之老巢。俗云:打蛇打七寸,擒贼先擒王。我军当迅速越过葱岭,飞兵奇袭匪巢,斩杀敌酋。则其余数城可传檄而定。”随即命令余虎恩、黄万鹏各率马步军兵一万,左右夹击,攻取喀什噶尔。余虎恩、黄万鹏得令即行,率军穿越葱岭,直捣喀什噶尔。

当是时,喀什噶尔城内一片混乱,原投敌清军将领何步云闻讯官军势大,又乘机率部反正,与伯克胡里匪军展开混战。城厢内外,双方彼此争夺,每日枪炮轰鸣,喊杀连天。血拼十多日,未能分出胜败;城中到处烟火弥漫,死尸堆积。正当何步云率部与匪军杀得难分难解之际,忽闻城外杀声震天,两路官军一齐杀到。何步云急令部下打开城门,引导官军呼啸而入。余虎恩一马当先,率领铁骑如同旋风般扑向敌阵,蹄声隆隆,弹雨纷纷,匪兵被冲得七零八落,迅速全线崩溃。清军分数路沿街赶杀,壮士奋勇,刀剑闪耀敌丧胆;战马腾跃,铁蹄践过尸狼藉。激战半日,敌军大部被歼灭。伯克胡里心惊胆寒,率数百残兵败将且战且走,窜出西门,逃往俄国境内。喀什噶尔被清军克复。

喀什噶尔乃西陲重镇,平日边境贸易往来兴盛,居住有英国、印度、阿拉伯等国侨民。南疆各族百姓和外国侨民都没有料到清军飞兵奇袭,攻势神速。于是,有人便绘声绘色,说西征军会飞,是从天上飞过来的。刘锦棠因此得了个“飞将军”的雅号。

官军占领喀什噶尔后,刘锦棠料到其余各城残敌已群龙无首,内部分崩离析,完全丧失了斗志,应趁其不备迅速袭击。于是,他命令余虎恩、黄万鹏分兵直捣叶尔羌和英吉沙尔,又派董福祥率部袭击和田。三处敌军闻知伯克胡里已败逃俄罗斯,皆无心守战,纷纷弃戈,如鸟兽散。三路官军所向披靡,几乎兵不血刃,便收复了叶尔羌、英吉沙尔、和田三城。南疆全部光复。

至此,沦陷十三年之久、面积达一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新疆,除伊犁地区外,全部回归祖国怀抱。而南疆战役,历时四个月;大军纵横三千余里,歼敌三万余人,收复大小城池十五座,缴获枪炮、弹药、马匹不计其数。其用兵之速,战果之硕,在中国近代史上前所未有。何以见得,有诗为证。诗曰:

四月驰骋三千里,大军横扫如卷席。光复新疆功勋著,缓进急战谋略奇。

捷报飞进肃州大营,左宗棠喜极而泣,挥泪奏报朝廷,称:“仰赖吾皇洪福,两宫太后圣佑,西征军将士用命,上下一心,终得大功告成,光复南疆。臣此次出师,旨在保国安民。贼以其暴,我以其仁;贼以其诈,我以其诚。不以多杀为功,而以妄杀为戒。故南疆定而贼党灭,百姓服而外夷畏。”伟哉,左公,功在华夏;雄哉,左公,千古一人。

不久,朝廷下诏称:“新疆沦陷,十有三年,朝廷恭行天讨,特命左宗棠以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该大臣运筹帷幄,剿抚兼施,知人善任,备历艰辛,卒能匡复河山,成此盖世大功。着加恩由一等伯爵晋升为二等恪靖侯。”这才是:为酬将军功勋重,晋爵示劝皇恩隆。要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晚清风云最新章节 | 晚清风云全文阅读 | 晚清风云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