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风云 19.第二十回 陈玉成延津就义 李秀成苏浙鏖兵(上)

作者 : 若愚

第19节第二十回陈玉成延津就义李秀成苏浙鏖兵(上)

第二十回陈玉成延津就义李秀成苏浙鏖兵(上)

慈禧太后重用曾国藩的举措,引起了朝中部分满族官僚的嫉妒和不满。为了平衡满汉官员之间的权力格局,慈禧太后又封僧格林沁、胜保二人为钦差大臣,督率五万旗兵,前往淮河流域剿灭捻军。原来,自安庆失守后,陈玉成率领余部退回合肥,派部将扶王陈德才、遵王赖文光率军远征西北,招兵买马,扩充势力。当时,在安徽北部、河南、山东、陕西等省共有数十股大小不等的捻军起义,他们声势虽大,但各自为政、互不统属,可谓群雄并起,不断打击着清朝的地方官府。其中,安徽的捻军首领张洛行主动投靠太平天国,接受太平天国的封号,与太平军共同作战。陈德才、赖文光所部与捻军紧密配合,采取灵活机动的战术,避实就虚,不和清军打硬仗,经常流动奔袭;很快打入河南,逼近陕西,威胁西安。僧格林沁、胜保带领八旗兵前后堵截,却总是疲于奔命,处处扑空,被动挨打。

英王陈玉成在合肥坚守了四个月,与湘军数次血战,难以取胜,处境日渐危机。城中粮尽,陈玉成率残部二千多人弃城突围,拼死冲破湘军防线,向北撤退;打算北上河南、陕西,与陈德才、赖文光部会合,以图日后东山再起。

当陈玉成的部队到达寿县时,驻守寿县的太平军主将奏王苗成田出城迎接,把陈玉成请进县衙,设宴款待。苗成田满面含笑,举杯敬酒:“英王一路辛苦,属下为你接风洗尘。”陈玉成忙道:“多谢、多谢”;接过酒杯,一饮而尽。苗成田热情洋溢,连连请让:“英王用菜、用菜。”陈玉成远道而来,又饥又渴;便不再谦让,大口吃喝。酒过三巡,菜供五道。把酒言欢之间,苗成田突然凶相毕露,猛一甩手,摔碎酒杯;早已埋伏在帐后的刀斧手一拥而上,把陈玉成及其数名随从当场抓捕。陈玉成大吃一惊,问道:“奏王此举,意欲何为?”苗成田哈哈大笑道:“你已经成了我的俘虏。”陈玉成怒道:“此话怎讲?”苗成田道:“我已经归顺了朝廷,是大清的地方官员。你是太平天国的主帅,大名鼎鼎的英王,今天落在了我的手里。把你献给皇上,能给我换来高官厚禄。”陈玉成大骂道:“你这个反复无常的小人,如此卑劣,真是猪狗不如。”苗成田笑道:“我是反复无常,但不是卑劣。当此乱世,有女乃便是娘,给官就是爹。我这是聪明,真正的聪明。”陈玉成怒斥道:“呸!无耻,畜生。”苗成田厚颜无耻地道:“臭骂由你臭骂,好官我自为之。”稍停,又大喝道:“押下去。”随即将陈玉成关进监牢。

苗成田原是安徽凤台的一个歪秀才,在家乡组织团练,立寨自卫,曾数次击退捻军的进攻。清安徽巡抚翁同书见苗成田积极参加剿捻,便保举他获得了一个候补道台的官衔,令他督办安徽省团练。苗成田得此官衔后,立即拜翁同书为义父;又竭尽全力,四下活动,把皖北的团练都控制在手,成为独霸一方的恶棍。他自以为功劳很大,却没有得到更高的官职,因而牢骚满月复,时常大骂朝廷:“有眼无珠,不识英才。”当英法联军打入北京,咸丰皇帝逃到热河的消息传来时,苗成田大喜:“皇帝完蛋了。造反的时机到了。”于是,他指挥手下的武装围攻寿县,活捉了自己的义父——安徽巡抚翁同书;并派使者到天京表示归顺太平天国。洪秀全对其既不考查,亦不怀疑,立即封苗成田为奏王,驻守寿县,协助英王陈玉成镇守安徽。当太平军在安庆会战中失败,湘军进逼天京时,又传来了同治皇帝回京登基的消息。形势看来不妙,苗成田决定脚踩两只船,左右都逢源。他从监狱中放出翁同书,予以热情招待,并经过翁同书向清廷表示愿意投降。其时,清廷派出的钦差大臣胜保正在河南延津附近督师;翁同书立即派人与胜保联系,报告了苗成田投降朝廷之事。胜保回函答应了苗成田之投降事宜,并许诺如能擒获陈玉成,即可保奏苗成田高官厚禄。关于苗成田第二次投降清廷之事,陈玉成并不知晓,因而误入寿县,落入叛徒之手。

抓住了陈玉成,翁同书、苗成田如获至宝;亲自押送陈玉成至河南延津清军大营,交给钦差大臣胜保。胜保传令立即审讯,遂与翁同书、苗成田端坐中军大帐内;陈玉成披枷戴锁,大步而入,昂首挺胸,横眉冷对。胜保喝道:“给我跪下。”陈玉成怒目斥责道:“你本是我手下的败将,岂敢要我跪你?真不知世间有羞耻二字。”胜保满脸通红,嘿嘿一笑,道:“将军息怒。请坐下,有话好说。”陈玉成道:“我与你乃不共戴天之仇敌,今日落入你手,有死而已;又何必坐下。”胜保和颜相劝道:“将军乃军事奇才,令胜保钦佩不已。为将军计,若能归顺朝廷,前途不可限量。”陈玉成怒不可遏,厉声喝道:“大丈夫死则死耳,何饶舌也!”言讫转身,大踏步走向刑场,英勇牺牲。何以见得,有诗为证。诗曰:

坚贞不屈陈玉成,慷慨就义为太平。凛冽寒风知劲草,艰难岁月识英雄。

须臾,刀斧手献上陈玉成的首级,胜保连声叹道:“惜哉,壮士。传令下去,把陈将军遗体盛装厚葬。”苗成田插话道:“大帅不必惋惜,此等逆贼,实属罪该万死。”不料,胜保突然大怒,指着苗成田的鼻子骂道:“你这条没骨头的狗,你才真是罪该万死。来人,把苗成田给我拿下。”刀斧手一拥而上,把苗成田当堂擒获。苗成田急急惊呼道:“大帅,大帅息怒;我,我立有大功。”翁同书接口道:“忠臣不贰,贰臣不忠。像你这种势利小人,反复无常。今日不除,必为后患。”胜保喝道:“推出辕门,斩立决。”苗成田自恃聪明,两头变节,终落得辕门问斩,身首异处;可谓是罪有应得。随后,翁同书昼夜兼程,赶回安徽寿县,接管了苗成田的部队,改旗易帜,把数万兵力变成了清军。

合肥失守、陈玉成牺牲、寿县易帜,太平军在皖北的势力丧失殆尽,天京以西各军事重镇全部落入湘军之手。消息报来,曾国藩喜得手舞足蹈,向左右幕僚道:“我军已无后顾之忧,可以放开手脚剿灭洪氏逆贼。”他以钦差大臣的名义发布檄文,申斥拜上帝教为异端邪说,太平天国为叛匪逆贼:“把中国数千年礼仪人伦、诗书典籍扫地荡尽,不孝父母、不祀祖先、不礼孔孟、不敬关庙和岳庙,违背了中国人之传统道德,已为鬼神所公愤,天地所不容。”此檄文大量印刷,广为张贴,就连天京城内都随处可见,在太平天**民中引起了极大的思想混乱。同时,曾国荃率领湘军经过多次血战,攻陷铜陵,逐步逼近芜湖。天京以西的太平军丢城失地,全面溃败。

一日,洪仁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晚清风云最新章节 | 晚清风云全文阅读 | 晚清风云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