觅觅 第一章 壮别

作者 :

(一)壮别

渤海湾的海滩是宁静美丽的,又是温柔细腻的。它不同于黄海岸边,常常是惊涛拍岸,游泳的人们若光脚向海边走去,常会被那嶙峋的滩石硌得哇哇叫。而这里却永远是平坦柔软的沙滩,在阳光的照耀下金黄耀眼,两脚踩上去,细细的沙粒从脚趾缝向脚面溢出,象孩子女敕女敕的小手在给你轻轻地搔痒,舒服极了。

叶丽阳拎着塑料凉鞋跑在大家的前面,两条小辫象小刷子一样在肩膀上边甩动着。她不算个漂亮女孩,可匀称饱满的身材处处绽放着青春的活力,加上天生热情爽放的性格,所以男女同学都愿和她交往。她一边跑一边往海的远处望去,蓦地,她被这海上落日的美丽深深打动了。浩淼的海面上,就在水天相接的那一线,橙红色的太阳好像半透明的大火球,眼看就亲吻到大海,它把那耀眼的橙红涂抹给身边的白云、身下的大海,于是,海与天都成了橙红的一片,海面的波光跳跃着,泛起沸腾的红浪。叶丽阳感到自己的心被这橙红的太阳和海水点燃了。

“等等我,你这个野丫头,怎么现在就想插翅膀飞呀!”叶丽阳的好朋友李娟从后面撵上来,抓住她的一只胳膊,急切地问:“你真的确定了去内蒙?你知道那儿什么样?去了能受得了?”

“有什么受不了的?那儿不是有人吗,人家能受我就能受。”叶丽阳还沉浸在被大海引发的激情中,向往地说:“越是偏僻荒凉的地方,越需要我们去建设,你想想,当因为我们的手改变了那里的面貌,那该有什么样的成就感!”

李娟放缓了语气:“唉,你总是那么浪漫,不过你想得也没错。要不是我妈有病,指着我照顾,我就豁出来去跟你作伴。”

这时,走在后面的男生柳斌赶了上来,他已报名去四川,可他的父母说什么也不同意让他去。他问叶丽阳:“你是怎么说服你爸妈的,有什么绝招教咱两手,是绝食还是上吊?”他开上玩笑。

“我可没那么费劲,我爸妈都是知识分子,心里不愿意也不会强迫我,我妈呀,一遍遍给我讲边疆的艰苦,我爸给我摆出一大堆可能遇到的困难,可我一句话就把他们说没词儿了,我说,你们当年从大城市北京来到这海边小城,不就是好儿女志在四方吗!”

“其实我的动机还真没你那么高尚,一个大男人总不能在一个地方待一辈子吧,换个环境,换个活法挺有意思的,你们说呢?”

“我可不像你们那么野,在哪儿也不如家跟前好。”班里最小的向荣荣说。

叶丽阳回过身,往学校的方向望去,同学们也跟着转过身来。从他们脚下的海滩往前看,是一条防护林带,钻天杨笔直的树干顶着一片浓绿,林带过去就是他们学校的操场了,而从操场后面的教学楼顶再往远望,便是绿树满坡的案子山。记得三年前刚来这座师范学校报到的时候,他们一下子就被这里绝美的环境惊呆了,感叹建校的始祖们怎么就能找到这么好的地方,“背负青山面临海洋,有着我们的好课堂。”校歌里的这两句,他们成天哼着,还每每向初中时的同学炫耀。现在,他们很快就要告别这里,奔向四面八方,心里都有点儿不知是咸孜孜还是酸溜溜的感觉。

“唉,说实在的,现在这学校已经没什么好留恋的了。”李娟叹了口气。是啊,从去年开始,他们提前结束了毕业前的实习,回校搞特殊时期。一年过去了,旧的东西全被打碎,新的世界不知在那里,倒是一向肃静的校园变成了各个派别的群众组织互相争斗和攻击的阵地,广播喇叭天天震耳欲聋,今天是这个组织的代言,明天又成了另一个组织的喉舌。教室、走廊挂满了大字报,原来亲密无间的同学一夜间变成了仇敌,互相攻击不算,还经常动起了拳脚,而且有迹象向更严重的武斗升级。一想到这里,大家都沉默了。

“你们看,那是不是贺建军来了?”向荣荣手指着树林那边一个人影。

“没错,就看那大步流星的走相,还能是谁?”叶丽阳挥着手里的凉鞋喊:“哎——贺建军,你怎么才来?我们要往回走了!”贺建军听到喊声,放缓了脚步。

贺建军是他们班的班长,又是校团委委员。他长得细高个,脸上棱角分明,一双眼睛不自觉地透出和他的年龄不太相称的成熟和自信。和一般的同学相比,他显得倔强而有主见。“特殊时期”一开始时,学校工作组把一些学生干部当作骨干,贺建军不愿意被工作组当作控制运动的枪使,但又不赞成那些造反派们的过激做法,干脆哪个群众组织也不参加。叶丽阳他们钦佩贺建军的头脑、才气和正直义气,把他当作好朋友,有什么弄不准的问题总愿意听听他的意见,就连造反派们在不断对他进行攻击的同时,也不得不信服他在同学们中的威信。

叶丽阳是班里的学习委员,平时就和贺建军常接触,除了研究班里工作外,她更喜欢同贺建军神聊,大到国际国内形势、对当前运动的看法,小到校里班里的人和事。贺建军有时会给叶丽阳奔放又有些激进的观点泼点冷水,两人经常争得面红耳赤,可最后往往是叶丽阳心服口服,或口不服但心服。尤其是从运动开始以来,学校的秩序已经打乱,作息时间也自由了,两人常常一聊就到半夜。

同学们以为他俩在谈恋爱,除他们自己外,也只有好朋友李娟知道他们的友谊是多么纯洁。19岁的叶丽阳,好像比其他一些女同学更单纯,更“傻”,他把贺建军当作值得信赖的好朋友,几天不见面就觉得缺点什么,却从没想到要把自己将来的生活同他联系起来。贺建军欣赏叶丽阳的气质灵性和开朗热情的性格,觉得她是个与其他女生不太一样的女孩子,特别是她的聪慧善良令他心仪。在毕业的前夕,他真想向这个令他心动的女孩表明心迹,让她留下来。但一想到自己目前家庭的状况,认为自己现在没资格谈情说爱,更不愿把这个满怀理想热情上进的好同学拉进自己那艰难残缺的家里来。

“贺建军,我就要远走了,你会不会到车站送我?”

“那还用说!我还得送你一件好礼物,让你一辈子不能忘了我。”贺建军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

“我们要回去收拾东西,先走了,你俩慢慢聊吧。”李娟和同学们加快了脚步。

这时,天已经黑下来了,杨树林挡住了身后的海潮声,林边的铁路上驶过来一列客车,这正是他们每次周末回家时要乘坐的那趟列车。

“我佩服你的勇敢,可你得有充分的思想准备,都说社会复杂,很难预料会碰到什么困难。”

“我知道,既然去了,就准备好了吃苦,我相信我自己。只是你家里现在怎样了?”

“我爸还被关着,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出来,后妈本来就对我两个弟妹不好,现在脾气更坏了,我三天两头得回去给他们调节矛盾。”

“你这个当大哥的,够难为了,幸亏是你,两面和稀泥,要是我,早跟后妈闹翻了。”

“闹翻有什么好处,那样我爸不是更为难了,冲我爸,我也得把这个家维持好,谁叫我是老大呢。”贺建军带着忧郁和无奈。

突然,贺建军把话题一转:“哎呀,时候不早了,咱俩得快回宿舍。”

“回宿舍干什么?大家都忙着各奔东西,还能见着几个人啊?”

“回去就知道了,你不想要我给你的礼物吗?”。贺建军狡猾地眨了眨眼睛。

“好啊,咱俩赛跑,看谁先到宿舍。”叶丽阳穿上塑料凉鞋,趁贺建军没准备,抢先撒腿往学校跑去。

到了女生宿舍跟前,叶丽阳奇怪起来,虽然现在学校人不多,但每到晚上各屋都有人,可现在天已经黑了,不但他们班的宿舍没有灯光,而且连点声音都没有。

叶丽阳正要喊,贺建军从后面赶上来,只见他使劲拍了三下手,突然,三间女生宿舍和前排平房的男生宿舍的灯同时亮了起来,三三两两的同学拥出自己的宿舍,挤进了叶丽阳她们的房间,好像在谁的暗示下,大家齐声喊道:“壮士出征,祝君凯旋!”

叶丽阳和几个报名去外地的同学顿时明白了。要知道,这可是在经过一年无秩序的动乱,见解各异,人心最散的时候,能把这么多同学召集起来,为他们开这个难得的送别会,只有贺建军能想得到,也只有贺建军有这个号召力。

贺建军首先致辞:“同学们,将近二十年了,父母养育了我们,祖国培育了我们,现在,到了我们报效祖国、回报父母的时候了。我们向奔赴边疆的勇士致敬!不管分隔千里万里,我们的心永远相连,不管遇到千难万险,我们忠于毛主席,忠于党和人民的心永不会改变!”

大家唱起歌:“我们这一代,豪情满胸怀,走在大路上,东风扑面来……”,接着,一首又一首歌从这帮满怀革命豪情的青年们心底发出:“我们年轻人,有颗火热的心……”“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毛主席的战士最听党的话,哪里需要到哪里去,哪里艰苦哪安家……”“我们走在大路上,意气风发斗志昂扬……”。歌声把其他班和一些低年级的同学也吸引过来了。

叶丽阳激动得脸通红,她喊道:“走到天涯海角,我忘不了这一天,忘不了你们!”

叶丽阳没去成内蒙古大草原,因那边的形势太乱,暂时无法接收人员,他们被改派到黑龙江。曾想去四川的柳斌改变了主意,和叶丽阳同行。隆隆的列车把叶丽阳他们一行五人带到东北靠近女敕江的一个中等城市。

在南方还闷热难耐的季节里,他们沐浴着初秋的艳阳,享受着凉爽的秋风,走进了一个大型重工企业的大门。

由于同时分配了两届毕业生,剩下的低年级同学待在学校没了劲头,回家的回家,出去串联的出去串联,学校突然间沉静了下来。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觅觅最新章节 | 觅觅全文阅读 | 觅觅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