哑女训夫记 第五十三章 大家一齐来忽悠

作者 : 懒喵肥肥

殿中一片寂然。卫若子虽然早已决定听天由命,但依然忍不住怀惴着忐忑等待着最后的宣判。

殿中响起一阵哈哈大笑。笑得那叫一个畅快淋漓。

卫若子眼睛不由得瞪圆了。

笑?大笑?皇帝老子居然在大笑?究竟哪里好笑了?

动笔之初,卫若子做好了几种准备:比如皇帝老子觉得她这通鬼画桃符给咱大周朝丢了大脸了,恼羞成怒后一声大喝:拖出去斩喽……

再比如皇帝老子尴尬于自己的识人不明,冲着莫安之一顿狂吼:赶紧把你老婆领回去教好后再放出来,别搁这儿现眼了……

或者干脆厚着脸皮装近视,无视于她的莫名其妙,敷衍几句把她打发了,送走使者后再给来个秋后算帐,把她和她所代表的莫安之揪出来一顿死整……

好吧,反正她从一开始就想着要拖莫安之下水。她可不傻,这种情形下,她当然一定必然绝对是跟莫安之绑在一条船上的。不管莫安之出于什么目的要她出来现,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结果是摆在眼前的。难道许莫安之不安好心,就不许她卫若子一通乱画?

所以无论怎样糟糕的结果卫若子心中都有备案,但她实在没有想到皇帝老子的反应居然会是——哈哈大笑?

她可不相信皇帝老子会是跟她一样,从另一个时空的二十一世纪穿越而来的。所以她绝对不相信皇帝老子会懂得欣赏二十一世纪卡通漫画的幽默讽刺天真童趣。但可是,可但是——有哪个脑子正常点的能来给她解释一下,这个诡异的“哈哈大笑”,究竟是TM怎么一回事?

卫若子的眼神在殿中各位的脸上一路扫视下去。笑声中,除了太子、二皇子、杜沛然、莫安之等少数几个脸上的神色莫测高深之外,其余围观众们基本也跟她一样,被皇帝老子笑得一头雾水,除了茫然还是茫然。

小公主嘟着嘴不满地打断父皇的笑声,道:“父皇,若姐姐的画很……很是新奇有趣呀?父皇究竟在笑甚么?”

皇帝缓住笑意,环视了一圈场下的茫然众,把目光停在莫安之身上,道:“莫爱卿,你来代你家夫人为众位解释解释。”

莫安之闻言出列,面色平静,语调谈定:“回禀陛下,内妇所画,是二桃杀三士的故事。”

二桃杀三士?这也能扯上?我了个去……卫若子心中做吐血状。她那么混乱的思维,如此前后不搭的格子画,居然能给他瞎掰成那么经典一故事。更让人无语的是……二桃杀三士?那个时空的古老故事,为毛这个时空也可以有?

更让人觉得诡异的是,莫安之此言一出,满堂俱静。众人一时莫名所以,面面相觑。皇帝陛下双眼微眯,目光幽深里透着一丝欣赏。

微静过后,殿中渐渐又响起一阵低声窃议之声。

莫安之轻轻咳了咳,压下场中渐次趋大的低语声,从容走到画作之前,负手而立,轻声背诵道:“《晏子春秋.谏下二》中有云: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事景公,以勇力搏虎闻。晏子过而趋,三子者不起。晏子入见公曰……”(注一)

莫安之漫语轻言,语速不疾不缓,一派名士风范。这人本就长得漂亮,此时因先前略喝了点酒的关系,面色微醺,在众人环视之下,神色谈然地徐徐背诵着人人熟知的那篇名章,光是那份清逸月兑尘的风姿气质,便将刚刚在殿中震住一众凡夫俗子的“杜半仙”给比了下去。

诵到适时,只见他以手指着画上开篇的第一个格子,停在那两只兔子处,流畅地背诵道:“……公使人馈之二桃,曰:‘三子何不计功而食桃?’……”很明显,这丫在指兔为桃。

然后手指移向第二格中抓着老虎的兔子,继续背诵:“公孙接仰天而叹曰:‘……接一搏猏而再搏乳虎,若接之功,可以食桃而无与人同矣。’援桃而起。”

卫若子瞠目结舌,这丫居然把抢兔子的老虎给生生说成了公孙接在抢表功劳。

忽悠还在继续,第三格:“田开疆曰:‘吾伏兵而却三军者再,若开疆之功,亦可以食桃,而无与人同矣。’援桃而起。”

好吧,画上明明是一只狼抓着兔子在流口水,结果却被这丫说成了田开疆在抢桃子。

然后第四格:“古冶子曰:‘吾尝从君济于河,鼋衔左骖以入砥柱之流。当是时也,冶少不能游,潜行逆流百步,顺流九里,得鼋而杀之,左操骖尾,右挈鼋头,鹤跃而出。津人皆曰:‘河伯也’。若冶之功,亦可以食桃而无与人同矣。二子何不反桃’抽剑而起。”

卫若子说画上这只憨熊是杜沛然在装神弄鬼忽悠群众,莫安之却偏偏要说这货是古冶子在自表其功义愤填膺,你又能奈他何?

第五,第六格:“公孙接、田开疆曰:‘吾勇不子若,功不子逮,取桃不让,是贪也;然而不死,无勇也。’皆反其桃,挈领而死。”

很显然,虎和狼是羞愧不已,自杀的。卫若子无语凝噎,心中哀叹:卫爹爹,安之夫君,死得其所哉?

第七格:“古冶子曰:‘二子死之,冶独生之,不仁;耻人以言,而夸其声,不义;恨乎所行,不死,无勇。’亦反其桃,挈领而死。”

唉,看来这憨熊不管是当杜沛然,还是做古冶子,无非就是神棍跟白痴的区别而已。这都是命啊

背诵完最后一句,莫安之一脸淡笑,手指划过最后一个格子,负手在后,华丽退场。

这样也行?卫若子简直要膜拜了:人才啊什么叫人才?这TM就叫人才

而在场众位,有那回味过二桃三士这典故背后所代表的意思的,纷纷做恍然大悟状,带着些微意味不明的挑衅微笑将目光看向南国使臣一方。也有不明所以的,被身侧同僚低声解释一番,也接二连三地悟了,看向南国使臣们的目光中也跟着带上了几分挑畔和意味不明。

更有那自始至终不明所以的,便跟着明白的或后来明白的,也把目光投向南国使臣方向,继续不明所以地保持围观。

南国国小积弱,虽两面临海,一面却是与世间第一高山大峰——玉山比邻相望。那玉山峰高山险,像平空而生一般,夺天地造化而成。南国原本因为地势之利,独居一隅安居生息本无后顾。可惜那玉山山后绵延数百里的原始森林和沼泽里,却养着一群化外之民。粗暴蛮横,彪悍难驯,几与蛮荒野人无异。每每结团成伙侵入国境,烧杀劫掠无所不为。南国百姓深受其苦,而南国王室不胜其扰。只奈何小国积弱,民富偏安,武力不举。每每一到此时,便需求助雄瞰天下的大周国出兵围剿,方能平息一段时日。

南国王室贵族们不是没想过以怀柔之策收服这帮化外蛮族,奈何若想示好于强国大周,长长的纳贡清单之上,玉山绝壁之上的金丝血燕却是不可或缺的必贡之物。本来以南国之富,这天下之物又有什么不能用银钱交换而来?偏偏就是这金丝血燕,却需得以命相换。

南国虽然国小,但临港通商,国民衣丰食足小富则安,谁会稀罕拿命去博那稀罕物儿?除了以巨大的金钱利诱那帮穷疯了的山蛮子,谁敢去登峰取燕?偏偏山蛮们因为摘取血燕要么一门三代一齐失足坠崖,灭门绝户,要么留下一些为此而丢了胳膊折了腿脚的,从而对南国贵族们仇恨更深。

大周是虎,山蛮是狼。山蛮子或许能以怀柔厚禄收为兵力,看家护院。周国皇帝天纵其才,胸怀大志,谁能猜得到,隔邻那只猛虎,有没有生出将南国这块肥肉一口吞下的心思?

居安也需思危。这些年来,南国皇室贵族们战战兢兢地,相继做了些许试探。几年来小心翼翼断断续续地,无非就是在尝试着看能不能停了金丝血燕的进贡。

但是似乎,这位大周皇帝,并没有南国君臣们所以为的那般好说话。

以大周国力之强,兵锋之盛,自不会去斤斤计较于小小贡品的得失。但今年朝周进贡的南国团队,却分明感觉到了来自大周朝中的某些阻力,所以也不再如往年那般,能在大周上京城中呆得顺心畅意。从最初鸿胪寺众官员们的刻意冷待,到大周朝中传出权势滔天的大周宰相千金病危难治,急需金丝血燕延命的消息,再到今日宴席之上皇帝对使团们挖空心思想出来的讨好之策无动于衷……种种迹象表明,大周皇帝,似乎并不像明面上表现的那般不在意。

然后再到现在的“二桃杀三士”,这便简直就是在赤luo果地打脸了。

大周皇帝和莫安之莫副使这是在用这个古老的故事告诉他们:看看你们上窜下跳的瞎蹦跶个什么劲儿啊?我们摆明了就是在用“金丝血燕”这只桃子,要将你们的防范之心扼杀于萌芽,你又能奈我何?

使臣们面色青白,有些目光中明显难掩敌意怒意。只有刚刚出言将杜沛然引荐给大周君臣的那南国使臣,脸上仍保持着淡然微笑,对在座的一众打量目光做无视状。

属于不明所以众的小公主一脸疑惑正待发问,却被一旁的二皇兄拉住制止,没有出声。

没有人在此时撕破脸面,毕竟这是关乎两国间友谊是否能够持继发展的事情。严格来说,是南国使臣们不敢当场发怒,毕竟他们今日所做的一切,无非也是为自己微弱的国家勉力争取一些说话的权力而已。只是结果,似乎并不尽如人意。

卫若子同样属于不明所以众,但没有人为她解释,所以她只能享受着大周众臣们或赞扬或佩服的目光,凌乱地不安地无措地……安坐于席上,直到宴席结束。

注一:设定是两个时空大同小异,差别只是名字而已。所以这里引用的,是一样的历史典故。原本还想着把人名书名改一改,反正大家都知道。后来觉得有点多余,便算了。希望没人说偶注水。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哑女训夫记最新章节 | 哑女训夫记全文阅读 | 哑女训夫记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