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怀宋抱 正文 第一百六十四章 李彦仙

作者 : 刺缘

秦申骑着白马,飞驰在官道上,想到李纲可能已经看到那张纸了,心中暗叹一声,来到这个异世,如果此行真有难,自己能做的,也只能到这种地步了。[虫不知小说网]

他收拾起心情,快马扬鞭,向长安方向奔去。两天后,三人来到陕州,陕州地处黄河南岸,相传大禹治水之时,用神斧将高山劈成“人门”、“神门”、“鬼门”三道峡谷,河道中由鬼石和神石将河道分成三流,如同有三座门,三门峡由此得名。

进了陕州城,已是黄昏,城中不算很萧条,在完颜娄室的铁蹄下,陕州也不能幸免,但是幸运的是,陕州出了一个名人,叫李彦仙,硬是没让不可一世的完颜娄室占到一点便宜,秦申专门落脚陕州,就是想会会这个牛人。

李彦仙,初名孝忠,宁州彭原人。他出身在边疆,从小耳闻目睹的,就是金戈铁马,一直希望能有一天横刀立马于沙场上。所以,打小时候开始,他就一直做着高风险的勾当,一个人在边界瞎转悠,观察山川地势,或者偷偷溜到西夏人的月复地,捞上几匹好马,胆子肥得很。

靖康年间金国入侵,宋钦宗发诏勤王,他应征入伍,后来宋钦宗派李纲宣抚两河,李孝忠一听跳起了三丈高:一介书生也能领兵打仗?!当即上书说李纲不知军旅之事,会误国事。

宋钦宗那个气啊,好不容易把李纲弄到前线去,居然又冒出个李孝忠七嘴八舌!暴怒之下,下诏革职查办,李孝忠毕竟道上混的,一见事情不对劲,马上脚底抹油很爽快地溜了,还改了个名字,从此,李孝忠变成了李彦仙。

丢了官职的李彦仙跑到河东路,当了个小小的校尉,后来河东失陷,他又跑到了陕州,从没想到有一天,会变成这座城市的守护神。

陕州的守臣李弥大,发现李彦仙有些本事,留为了自己的裨将。金国南侵,永兴范致虚带着四万陕西精锐东出潼关勤王,李彦仙曾建议他留一半军队以保存实力,范致虚没听,结果四万精锐还没到汴京,就给完颜娄室给灭了,而且灭得相当无语,完颜娄室仅仅用了三千精兵,就把范致虚的队伍打得落荒而逃。[虫不知小说网]

于是陕州陷落,李彦仙留了个心眼,知道陕州刚刚陷落,守卫必不严密,于是派了很多暗探潜入,趁其不备,里应外合,光复了陕州。

金兵不甘心入口的肥肉又吐了出来,马上派兵来攻,结果连陕州的影子都没看到就给李彦仙收拾了。完颜娄室大奇,亲自带军来见识见识这个不知哪里突然冒出来的家伙,结局更惨,连李彦仙的面都没见着,军队就崩溃了,完颜娄室只身潜逃。这是完颜娄室一生中最大的耻辱。

完颜娄室可不是个脓包,若论军事才华,金国能超过他的还真没几个,他和另一个名将完颜银术可号称金国的双子将星!此人似乎天生为战而生,绝对一个狠角色。当年辽国的末代皇帝天祚帝就是被他拿下的;天祚帝被俘后,把北宋折腾了一两百年的西夏人带着三万大军来为他报仇,硬是被完颜娄室几千金兵给打残废了,只好乖乖收回了帮助天祚帝复国的想法;对宋屡战屡胜的辽国名将耶律大石,每次和完颜娄室对阵,结局都极其凄惨。

可见金国自崛起之日起,吞辽灭宋,绝不是偶然,名将之多,随便拉一个,都够大宋喝一壶的。

可是这次,完颜娄室在陕西,遇到了生平最大的两个对手,李彦仙和曲端。李彦仙以孤城孤军独抗金军近两年,硬是拖住了金军西路军,陕州这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要害之地,固若金汤。

天色已晚,秦申三人先找了个客栈,歇息一晚再说,躺在床上,他一阵头大,倒不是因为见了李彦仙如何说,而是该如何处理陕西这混乱的局面。

南宋初年,真是个相当奇怪的时代,一方面名臣名将陈出不穷,一方面一个个又极其自负,矛盾不断,陕西就是这样,这里一下子出现了三个名人,一山不容二虎,一公一母都不行,更何况一下子冒出来三个!

曲端,后世号称“岳飞第二”,历史上与岳飞的经历极其相似,名震天下、连取死之道都如出一辙。曲端的泾源军,是唯一可以和金国铁骑互砍的队伍。他同岳飞一样,都喜欢和上头对着干,而曲端更胜一筹,他不仅喜欢和领导对着干,有时甚至想干掉上司。他们都只考虑军事因素,从来不或很少去考虑政治因素。其实很多时候,军事只是政治的延续。

还有一个后来川陕的支柱吴?,这三人基本谁也不鸟谁,历史上,曲端坐视李彦仙孤战在陕州,不出兵救援,李彦仙城破投河而亡,后来吴?又和张浚合谋,曲端冤死在狱中。

张浚也是一个强硬的主战派,历史上也曾落井下石,陷李纲于不义。只是被秦申一搅合,历史的走向发生了偏差,李纲怒杀宋齐愈的事情终究没有发生,张浚和李纲之间的矛盾也没有出现。

每每想起南宋君与臣,臣与臣之间的这一滩烂事,秦申就忍不住头痛,主和不是铁板一块,主战也不是铁板一块,至于那些武将,更不是铁板一块……整个就是一锅粥。

想着想着,一路风尘的困意袭来,他转了一个身,沉沉睡去。

第二天,秦申带着周伟和马扩,一起来到李彦仙的治所,门卫见了枢密院的招牌,话都没说一句,马上前去通报,不多时,一个三十岁的汉子走了出来,浓眉大眼,一张国字脸上透露着狡黠和精明,身躯相当魁梧,一看就是打仗的料。

李彦仙走到秦申的跟前,疑惑地抱拳道:“这位大人,前来陕州有何贵干?”

秦申笑着回礼道:“在下秦申,久闻将军大名,特来拜会,冒昧冒昧。”

李彦仙从没见过秦申,但对他的名头还是屡有耳闻,年纪轻轻就已经是殿前都指挥使,定有过人之处,马上惊道:“原来是秦大人,失礼失礼,快快有请。”

进了大厅,两人落座,寒暄了一阵,李彦仙依然疑惑道:“秦大人只身到陕西,不知朝廷是不是有些动作?”张浚作为川陕宣抚使刚刚上任,朝中另一个巨头秦申又悄悄前来,由不得李彦仙一阵纳闷。

秦申微微一笑,道:“秦某奉陛下之命,秘密入陕,是想了解一下川陕局势,将军有何高见?”

李彦仙沉吟了一下道:“自古得关中者得天下,川陕乃必争之地,目前陕西已丢了大半,现在陕西堪忧,兵马毫无节制,各自为战,前些日子听闻张大人宣抚川陕,末将心中甚喜,朝廷终于将川陕作为一个重点。”

秦申点头道:“将军所言有理,失去川陕,江南再无屏障,顺江而下,后果难料,陕州扼黄河天险和函谷关要隘,事关重大,陕州军马如何?”

李彦仙苦笑一声:“陕州全是义军,仅五千余人,军马还不是关键,唯粮草和装备接济不上,末将实在不知如何是好。”

“此事将军勿忧,稍后秦某书信一封,派人送至张大人手上。”

李彦仙闻言大喜:“谢秦大人。”

闲聊了一阵,见李彦仙面有难色,秦申道:“李将军有何难处,尽管明言,秦某力所能及,定给将军一个交代。”

李彦仙讪笑了一声,道:“秦大人有所不知,末将是个武人,对军中之事,尚得心应手,但对于政事,就有些力不从心了,大人能不能奏请皇上,派一文职前来?”

战乱之时,各地多军政一体,陕州地处前线,知府早不知跑到了什么地方,确实有些难为一个武将了。秦申想到这里,笑道:“这个我一并写给张大人吧,城中到底有什么事儿,竟让将军愁眉苦脸成这般模样?”

李彦仙忧郁道:“也不是什么难事,只是一直没个头绪,前些日子,城中常常传出闹鬼,还有人无故失踪,搞得人心惶惶,末将也没个办法。”

闹鬼?秦申一下来了兴趣。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投怀宋抱最新章节 | 投怀宋抱全文阅读 | 投怀宋抱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