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怀宋抱 正文 第一百六十三章 你到底是什么人

作者 : 刺缘

李纲望着远方的山峦,长叹了一声,忧心道:“宗老将军一死,江北一带再无人可节制,我大宋半壁江山去矣。|我|搜小|说网”

宗将军虽去了,可一颗将星正冉冉升起,长江后浪推前浪,中国,从来不缺乏能臣武将。秦申望了他一眼,宽慰道:“李相不必忧心,国破家难之时,总有更多的热血男儿会站出来。”

两人停下脚步,对望了一下,继续默然前行,李纲道:“秦申,你说汴京该如何处置?”

对于汴京,在秦申的眼里,仅仅是个象征,汴京自古为四战之地,周围又没有山岭险阻,建都于此,遇强兵入侵时如何防守就成为严重的问题。汴京的地理环境虽然四通八达,水陆交通方便,作为经济中心一点问题都没有,但作为政治军事中心就免其为难了,实在是一个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毫无战略价值。

早在太祖赵匡胤当政之时,就已经意识到了这个巨大的隐患,燕云十六州一失,汴京基本上直面北方游牧的铁蹄,一度想迁都洛阳或长安,可惜遭遇到了群臣的反对,说什么开封府漕运四通八达,安邦在德不在险……赵匡胤提出了“士大夫共治国家”的超前一步理念,可惜又受制于士大夫,最终没有迁都,可以说,定都汴京也是酿成靖康之耻的一个因素。

历史上后来的蒙古灭金战争,金国也象北宋一样死守在汴京,最后的结局是几十万人活活饿死!

秦申思想了一阵,小心道:“如果没有形成野战的能力,守汴京这种四战之地,实在太难了。”

经过这么多年的战争,李纲何尝不明白这个道理?自从金国“搜山检海捉赵构”之后,他就明白了,金国,还没有完全吞灭大宋的能力,只是想剿灭赵宋皇族,再扶持一个傀儡皇帝,而赵构的身份,已经决定了他很难让金国放心,在金国的眼里,谁去当这个儿皇帝都比赵构要合适,因为别人都可以喊出“大宋气数已尽”,唯有赵构不能。()

他听了秦申的话,并没有多大的反应,望着前方叹道:“汴京,可是京师啊!”

“李相何必计较一城一池的得失?在平原上,清理周边州县,猎杀驱逐军民,对于骑兵军团很容易做到。汴京不可守,这是连太祖皇帝都明白的事情。强守这种无险可守的地方,只会耗尽天下的元气,根本无助于抗金大业。更何况,守到现在,汴京的粮草几乎已经枯竭。”

目前黄河以北,全部落在了金国手中,陕西和山东大部地区也已沦陷,受战争破坏,农业生产几乎停顿。两河的百姓多流亡至河南、江淮,而中原、山东的百姓为逃避战乱,也在大量南流。“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只有保住了农业生产,保住了大宋子民的活路,才能保住抗金战争的经济基础,也惟有如此,才能保住赵构新生的政权。否则,外不能养兵抗敌,内无法平息盗贼,天下必然大乱。

战争已经重创了大宋的经济,金兵的抢掠、战争带来的消耗、以及农时的耽误,已经让宋朝的粮食储备量急剧下降。难道用这有限的资源,再大量屯兵在这个毫无战略价值的地方,生生把大宋拖垮?

手里无粮,心里岂能不慌?时间对于大宋弥足珍贵!

想到这里,秦申继续道:“李相,靖康元年到建炎二年的三次南侵,不仅打垮了我们的军队,更为重创了我们的经济,汴京的粮草,已经难以为继了。”

李纲转过头,诧异道:“你的意思是又放弃?”

什么叫又?秦申一阵恶汗,道:“宋金已经议和,这短短的时间,对我们弥足珍贵,晚辈的意思,是汴京没必要屯兵无数,而是返农于田,战争,最终拼的是消耗啊。”

李纲叹了口气:“老夫何尝不知道,大量流民南渡,朝廷的负担越来越重,照这样下去,等不到北伐,也得被流民拖垮。而且秦申,千万不要对议和抱有幻想啊。”

秦申点头道:“我从来没抱过幻想,金国狼子野心,绝不会等到陛下羽翼丰满,绝不会给我们更多的时间,但是我们真的需要喘息喘息,今年溃散,明年又溃散,一点家底马上就散光了。”

对于经济,秦申是个外行,除了那些大道理,实在提不出一点建议。想想后世的中国,养活了十三亿人口,而他的印像中,宋朝鼎盛时期,也才一亿的人口,战乱之后,肯定更少了,虽然生产水平远不能跟后世相比,但靠江南和川蜀,养活这不到一亿的人口,理应问题不大,遂道:“李相,农桑是基础,首先得让他们活下去,否则,又是盗抢风起,内乱频生……”

李纲点头道:“老夫也是这样想的,陛下对边军、私军也是睁只眼闭只眼了,但是这个不能长久,长此以往,必留下无穷的祸患。”

秦申心中一紧,尾大难掉,历史上也是岳飞悲剧的原因之一。可这种情况现在实在无解,朝廷无力供养和制约军队的时候,为了维护国家的安危,家军体制的形成成为了历史的必然,虽然这很危险,但比之于亡国灭种,其危险依然微不足道。这不是岳飞的错,而是这个混乱时代的必然选择。

他思想了好一阵,心中一声叹息,走一步算一步吧,以后的事只能以后再说。两人走到了路口,李纲停下脚步,道:“送君千里,终有一别,老夫就送到这儿了,此番北去,音讯不通,你要小心为上,尽快回来。”

秦申转过身:“谢谢李相。”

“秦申,还有什么要交代的吗?”

秦申掏出早已准备好的两封书信,递给李纲,笑道:“有书信两封,一封是给您的,一封烦李相带给公主……”

带给柔福公主!李纲心头一紧,隐隐猜到了什么,失声道:“秦申,你这是为何?!”说完就想掏出留给自己的那一封。

秦申微微一笑,阻止了他,道:“李相,等我上路了再看吧。”

李纲眼眶顿时热了起来,道:“秦申,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你一定要回来,别忘了宗老将军的夙愿!”

想起宗泽的话,秦申的眼睛一湿,道:“李相放心,秦申定不负所托!告辞,李相保重!”他说完,朝后面一招手,大声道:“周伟马扩,我们走!”

“是!”两人应声上马,追了上来,秦申向李纲抱拳一拜,翻身上了白马,掉转马头,“驾”地一声大喝,向前疾驰而去。

李纲一动不动站在路口,直到三人的背影消失在视线,才拿起信封,抖开了信笺,一眼瞄过,双手一阵颤抖,差点把信笺扔在地上,只见上面赫然写着:“秦申若有不测,诛秦桧,举岳飞,扶农助工,兴商强军,伺机北伐,灭金抗蒙。”

李纲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哆嗦着嘴唇,望着他消失的方向,喃喃道:“秦申,你到底是个什么人?”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投怀宋抱最新章节 | 投怀宋抱全文阅读 | 投怀宋抱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