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蜀汉后主 正文 第二十五章胜利会师长安城,天子起驾群臣惊

作者 : 我命非天12

时年建安六年开春,雍凉之地尽入蜀汉之手。[全文字首发]蜀汉受皇帝诏命,兵出汉中,聚歼曹彰。曹彰兵败自杀在长安城下,从此,雍凉之地再无曹魏之兵。有的,只是蜀汉的兵。

虽然不多,却足够控制局面。雍凉之地城郡听闻,尽皆望风而降,打扫南门。一郡文武尽皆在南门列队等候朝廷招安天使,招安顺序十分麻烦。先要郡守手捧印玺跪地等候招安使者,其次还是迎天子仪仗,安放至太守府中,表明自己归顺之意。还要奉上这一郡地的人口、财政、农业等东西,以观自己的功劳。

不过这些麻烦事儿都有诸葛亮和姜维,诸葛亮乃蜀汉丞相,蜀汉建国几十年来都做的这些事情,所以万般麻烦事儿在他手中无一遗漏。姜维,天之骄子,其才文武双全又得诸葛亮亲自传授,所以这些琐事反而成了诸葛亮言传身教的好东西。

而蜀汉大功臣,乾义、穆顺、文雄三兄弟却尽情歌酒,把酒言欢。当然,这一切都是诸葛亮扫平西羌之后,胜利会师长安之后的场景。

话回半月之前,乾义拿下长安,派遣特使星夜赶往天水郡,报告此事。而张苞与关兴也恰时的平定了西羌之兵,接受了穆顺的建议,点兵十万,浩浩荡荡赶往长安。

这一路陇西、扶风、新平、北地皆望风而降,扫平南门等待诸葛亮大军。诸葛亮任命这些人还为原职,并不轻动,为的就是保留这些雍凉之地的官员的心,不让他们反了朝廷。

胜利会师长安之时,被雾霭掩藏了一月的天空突然大放晴空,那一日万里无云却笙旗蔽日。那一日虽寒风依旧凌冽,却人人脸泛红光。那一日,虽千军万马,却无一人开口说话。

诸葛亮自起兵以来,从未有过今日这般开心。夺取荆襄之地时,与东吴交恶,气死了周瑜。平定巴蜀时,死了无数人,最重要的是死了凤雏庞统。有两州之地,本要一展宏图之时,却又遭逢关羽大意失荆州。厉兵秣马想要挥师中原之时,却又遭逢夷城大败,白帝托孤。

仿佛天底下的什么坏事都摊到了诸葛亮头上,那一些岁月,诸葛亮白头增多。蜀汉中的老臣也死的死,告老的告老。终于,新上任的皇帝挥斥方遒,中兴之帝气象朝露无疑。平定南方,开科考恩科,得了三兄弟。建立天军府,打造了天下第一雄兵天兵。又出祁山,败夏侯,斩曹彰,收姜维,取雍凉之地在手。仿佛天底下最幸运的事都突然落在了自己头上。

如今君善臣贤,逐鹿中原,一统天下的大势竟然又起。(神座)这简直是太不可思议了,这以前呆头呆脑,成天只知嬉戏玩耍,斗蛐蛐儿,玩博具(一种赌博工具)用宦官取乐的白痴,竟然比刘备做的还要好十倍、百倍。诸葛亮满心赞叹,一点都不为自己可能被夺取兵权,然后被杀感到害怕。

蜀汉建国群臣出力,而最大的功劳却要记在诸葛亮头上。所以是诸葛亮一点点看着蜀汉建国,蜀汉就如同是他的孩子一般慢慢长大。如今孩子长大了,该有自己的打算,自己也从青年变成了如今的老匹夫,人生如此,夫复何求?

诸葛亮开了禁酒令,长安大军醉饮三天三夜。诸葛亮也是放下茶杯,拿起酒杯,在未央皇宫中,代表刘禅宴请群臣。自然,刘禅没到却也摆了他的酒席,就在皇位之上。

诸葛亮容光焕发,举起酒杯道:“此次平定雍凉,皆仗三军用命。来,吾代陛下敬各位一杯!”当下一饮而尽。

群臣皆站起,先告:“谢陛下!谢丞相!”也一饮而尽,这用的酒是乾义穆顺他们所造的蒸馏酒,酒香扑鼻,若不是诸葛亮军令如山,只怕早就有人偷偷去喝了。

如今尝到,真的是天下美味啊。

诸葛亮再斟满酒,举起酒杯道:“第二杯,但为我蜀汉先辈,为我蜀汉建功立业,攻城拔寨,不以生死为忧的先辈,干!”又一饮而尽。

群臣也道:“为我先辈!”

诸葛亮再次斟满酒,刚想举杯,群臣道:“丞相,不可再饮了啊!”

诸葛亮眼丝有些红,笑道:“今日乃蜀汉建国以来最大之幸事,如此怎能不一醉方休?来来来,在痛饮此杯!”

群臣饮之,却说什么也不再让诸葛亮饮酒,诸葛亮也放下了酒杯,拿起了茶杯。摇着羽扇看着底下的将士把酒高歌。此时乾义醉醺醺的拿着剑道:“军中无酒乐,末将便来舞一剑,为各位将军庆贺!为丞相庆贺!为陛下庆贺!”

说罢,舞剑而歌:

“束发读诗书,修德兼修身

仰观与俯察,韬略胸中存

躬耕从未忘忧国,谁知热血在山林

凤兮凤兮思高举,世乱时危久沉吟

凤兮凤兮思高举,世乱时危久沉吟

茅庐承三顾,促膝纵横论

半生遇知己,蛰人感兴深

明朝携剑随君去,羽扇纶巾赴征尘

龙兮龙兮风云会,长啸一声抒怀襟

归去归去来兮,我夙愿,余年还做垅亩民

清风明月入怀抱,猿鹤听我再抚琴

(合唱)天道常变易,运数杳难寻

成败在人谋,一诺竭忠悃

丈夫在世当有为,为民播下太平春

归去归去来兮,我夙愿,余年还做垅亩民

归去归去来兮,我夙愿,余年还做垅亩民

清风明月入怀抱,猿鹤听我再抚琴”

当唱到最后的时候,诸葛亮已经含笑热泪盈眶。这首卧龙吟,赞的是诸葛亮一生的报复。扶汉、兴国、躬耕。这不是在拍他的马屁,而是这首卧龙吟可以用在任何人身上。忠于蜀汉的也一同忠于大汉,他们也有这样的心思。扶汉完毕,还做躬耕之陇亩民。

当夜,无数人在热泪与欢笑中度过。

当我在成都皇宫之中听到这首卧龙吟的时候,忍不住也是热泪一撒衣襟。想起了后世的那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千古名言。诸葛亮啊,诸葛亮,你要我拿你怎么办才好?

你的存在彰显了蜀汉的雄壮与伟大,但也是因为你的存在让我这个皇帝可有无可。我不是那种小气的人,但你的威胁确实太大了,大到我这个皇帝和你没法比。你是曹操那样的奸相吗?不,你的忠心谁都知道。但狡兔死,走狗烹啊。

我也久久的站在皇宫大殿门口,仰望天上后世不可能看见的满天繁星,寻找着什么,久久,久久不愿离去。

第二日,依旧朝会。

此时霍戈出班道:“陛下,今胡烈将军攻下长安,光复旧都。成都虽为先帝所立国都,却只为暂时。今次攻下长安,是否该移都长安?”

又在此时,廖化也出班道:“陛下,昔年董卓篡逆,将国都强迁往洛阳。但那本不是憨帝本意,此时陛下乃大汉正统,正当迁都长安,让天下思汉之人皆仰我蜀汉天威!”

李严出班道:“不可,陛下。潼关未定,曹魏随时有可能攻来。此时又有西凉羌族等辈未定,雍凉实为百战之地,切不可因为长安乃旧都就迁都啊!”

法邈出班道:“陛下,成都乃先帝所定之蜀汉国都,不可因为一时之利就迁都啊陛下!”法邈,法正的儿子,世袭法正爵位。

此时又有几个巴蜀的臣子出班道不可,但昔年刘备带到巴蜀的荆州臣子不肯了,也出班道为何不可。两者都嘶吼力竭,引经据典,道明原由,可是为何,不可也是为何。

我看着底下被我戏称为蜀派和荆派的两拨人马在吵架,心中有些高兴也有些无可奈何。皇帝不好当,六年来虽然我励精图治,还政于民,但苦于和赤壁之战之前的孙权一样,群臣皆以为皇帝年轻所以有的时候说话很是随便。要是吵起来就先帝如何,先帝是怎么做的。

我看底下吵的差不多了,一拍桌案道:“你等可要做党争?”

当下群臣大惊,立即跪下道:“不敢!”额头冷汗都留下来了,身体也在天子之怒中瑟瑟发抖。为何蜀汉的臣子这么害怕呢?党争是任何一个皇帝想要,却又不敢大要的东西。

党争就是官员结成党派为争取政治利益互相攻击。而皇帝讲究平衡,要平衡两个党派的实力,让两个党派的人都为了攻击对方苦思良策,和现在的美国很像。而皇帝所需要做的就是接受一方的建议,如此则可天下大兴。但如果只是为了攻击对方而不顾皇帝死活,就是党争。

党争的可怕,谁都知道。所以群臣听到皇帝一说,立即跪下请罪。

皇帝看着火候差不多了,开口道:“此时朕早有一言,长安者乃吾大汉百年国都。先帝居于成都,心中也苦思如何取长安之事。今日即取,朕又如何不能迁都长安?不必复言此话,着丞相诸葛亮日夜打扫长安南门,朕不日即到长安!”

“陛下圣明!”

不管是愿意,或者不愿意。也不管党争如何的争,群臣如何势大,也只是臣。如果碰上献帝、历史上的刘禅这样的皇帝,那肯定任由群臣摆布。这也是大汉之所以衰败的这么快的原由之一。

但一个厉害的皇帝,不管你是谁,自己说的就是王法。

其实我也明白为什么平时安分守己的两派这样大打出手的原因,不为别的。巴蜀的臣子看不起荆州的人,认为他们是过来投靠巴蜀的。而荆州的臣子也认为自己是中原重镇的人,向来看不起巴蜀这样的山林里的人。

两者之所以大打出手就是因为一个长安,荆州的人想着既然荆州去了,那就让你巴蜀也不能如愿的继续有皇都在巴蜀的高高在上感觉。巴蜀这样奋力阻止也是因为有着皇都这样的名号在,可以人人高过荆州一等。

这种事情不是我的本意,而是刘备埋下的祸根。刘备死时托孤,诸葛亮代表的就是荆州一派,而李严所代表的就是益州一派。但诸葛亮太过厉害,谁都不敢和他作对。

如今诸葛亮在外,所以牛鬼蛇神都起来了,就为这个诸葛亮压得住群臣的能力我也不能失去诸葛亮。

心中思定,自然说得出上面的那番话。

不过长安自古就是大汉的皇都,我迁都过去,也是为了告诉天下人,大汉未衰,想要仗着自己拥兵自重妄自称帝的人注意一下。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三国之蜀汉后主最新章节 | 三国之蜀汉后主全文阅读 | 三国之蜀汉后主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