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之晶村传奇 第43章 43晶玉

作者 : 剑之晶

一聊到水晶,孙仕黑虎灰豹半天的脸慢慢就广寒红锦起来。孙仕告诉朝正,水晶历史源远流长,早在远古时代就有,统称玉,石之美者。汉唐时就有“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水晶如意玉连环、下蔡城危英颜破”等诗句。说着孙仕就摇头晃脑地吟诵起来。

李朝正惊奇不小。舅舅和父亲一样,也是大字不识几个的人,背起这几首古诗来倒是字正腔圆地很。他吃惊之下,心念道,无利不起早,为了赚钱,再懒惰的人也会变得好学上进。想到这,朝正看了眼又躺回去的表弟。

孙仕所知道的水晶知识,来路繁多,其中倒有一半是在挑选水晶棺材原料时,听105矿厂技工所言。稍炫了下自己的渊博知识后,孙仕又为水晶的产量太低、人们对其知之甚少而感慨不已。

朝正对围绕水晶的各种故事与传说知道的不多,但对水晶的来历、现状及未来的发展前景,脑海里倒是有很清晰的印像。朝正理解舅舅的感慨。做水晶眼镜,虽说利润丰厚,但费时耗力,要求又高,远不如用绿石白玉做些把玩之物、佩饰之品来得划算。同时不同命。而且绿石白玉做为装饰品,历史更为悠久,文化更为深厚,再加上历代统治者不遗余力地推广宣传,时至今日已是路人皆知的状态。

红男绿女。许是中国男人在母系社会受了太多的虐待,因此死赖在父系社会里不愿出来。满脑子天下之大不如我大、凡事不尊唯我独尊的想法。这反应在具体事物中就有诸如对绿帽子的感慨。几千年的奴隶、封建社会,男人间互相攻击时,问候对方祖宗的方式向来不占九五之位,能够具有人挡杀人、佛挡杀佛的终级裁断权的却是“绿帽子”的戏虐之言。“绿帽子”,言简意赅,又恶毒无比。问候对方父母,还会有一笑了之的大度,笑言“绿帽子”,则绝对是青筋暴突的愤怒。如此,因为它绝无仅有的恶毒,人们的喜好也就爱屋及乌式地对所有绿色之物多了些极端,不仅有极其讨厌的竭力避免,也有快意恩仇的全盘喜欢,比如这“红男绿女”,一词就尽显文人志士之鄙恶心理:女人,永远卑贱!

这一切要归功于曾经的“强汉盛唐”。王朝更替、星转斗移。前期年富力强时,帝王们忙于开疆拓土;后期年老力衰时,天子们担忧江山的延续。诸多伟人在忧虑后世子孙平庸的同时,更恐惧着臣属中有不世之才的诞生。因此,有着远见的千古一帝们,争先恐后地无视外邦番国的进发,只醉心于阉割本族血性的精华。汉武帝提拔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软骨头;唐明皇推波助澜,亲小人远贤臣,看起来中华大地欢歌笑语、欣欣向荣,却不料一场安史之乱就搅得天下大乱、生灵涂炭。安、史是胡人,生来就不知儒家为何物。

如此覆卵的庙堂政策,江湖生活怎能不潜移默化?

多年中庸教育之下,中国人又凡事明哲保身,既号称富贵不能yin,威武不能屈,又宣扬能屈能伸,戒急用忍。因为中庸,所以含蓄。不管做事,还是做人,亦或做学问,都喜欢藏头纳尾、掩浊盖污,故弄玄虚得紧。长此以往,具体表现,对个人就是由里及表的胆小怕事,对大众则是代代相传的保守不化。而生活中对玉器、古董的赏玩,更能表明中庸之道的大行天下,虽中庸,也是大为。无论达官,还是庶民,对把玩之物的爱戴,钟情的常是些顶着不可貌相头衔的普通之物。若以常人眼光看之,主人笑而如佛般大度。若以求教心态问之,主人半推半就中就过分谦虚起了骄傲,“此物乍看之下貌不惊人,其实……”。直接吹捧物的博大精神,间接吹捧自己的高深莫测。

现代意义上的玉,就在此种情况下登上了历史舞台。

玉,它初始的定义为石之美者。普遍认为,不管翡翠、水晶还是玛瑙,都统称玉。稍专业称呼些,就是多为绿色,间有白色,不透明的石头。美在何处?若让一没有经过阉割荼毒的孩童面对玉石和水晶,任选其一,那孩童往往会奔往晶莹夺目、光洁照人的水晶。

水晶原石晶光闪闪、棱角分明,远不如玉之圆润,握可盈手。北齐元景皓面对委曲求全就可避免的杀身之祸,喊出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钦钦之语。此处所说的玉,一般指认为水晶。水晶破碎后更是光芒四射、锐不可当,寓示着人之虽亡,铁骨唯留傲铮。如果是一块绿色的玉石崩裂于地上,那就缺棱少角、色暗泽灰,似乎还不如瓦全来得坚强。玉的现代定义,文雅的多也令人灰心地多——儒之集大成者。

古人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后世饱读圣贤书的皇帝们眼见中华四方不是蛮夷就是荒漠,也就一个个放下戒心,大胆地装疯卖傻起来。他们非但不禁止祖上的杀鸡取卵传统,还想方设法地鼓励起臣下属民们放开地玩物丧志。于是乎,在一片斗鸡走狗大潮中,为男人谈之色变、见之汗颜的绿色,也就堂而皇之的登上大雅之堂。登堂归登堂,总归不是那么理直气壮,因此黎民和百官在以绿为美的情况下,偶然也会喜欢些白色的玉石,就当是培养兴趣之时顺便起些混淆视听的作用。长此以往,是美,是丑,就见仁见智了。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剑之晶村传奇最新章节 | 剑之晶村传奇全文阅读 | 剑之晶村传奇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