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闊天高 第107章

作者 ︰ 艮龍

「本官不請自到,擾了莫年兄的好興致,卻是職責所在,還請勿要見怪!」一個聲音突兀地在管家身後響起。

莫鐘書扭過頭去,就看到一身官服的謝一鳴,只得丟開那條還在做著垂死掙扎的魚,拱了拱手︰「不知謝通判大駕光臨,有失遠迎。」

「本官今日登門,是為玻璃工場之事。」謝一鳴一想到可以看到莫鐘書驚慌惶恐的樣子,他就一刻鐘也不願意多等,趕忙來好意地給他「通水」了。

莫鐘書回來後已經听說,上個月玻璃工場又打死了一個企圖偷窺生產技術的賊子。這時代的法律完全不保護賊,就是普通老百姓也可以把當場抓獲的賊暴打一頓泄憤,只要不出人命官府就不會過問,就算打死了送到官府也是走走形式。也是因為這個緣由,王三和張七當年才會認識莫鐘書後就心甘情願地跟著他。

因為那玻璃生產技術是莫鐘書用參觀的借口從大食人那兒「偷」來的,雖然呂熠認為像莫鐘書這樣的天才絕無僅有,一般人就算看過十次八次也未必能參透其中的秘密,但他還是擔心,生怕這來之不易的技術被別人用同樣的伎倆偷了去,所以從籌備之時起,玻璃工場便是與外界完全隔絕的,里面用的都是簽了死契的工匠,大門更是連蒼蠅都不放過。可玻璃的利潤太可觀了,即便這樣嚴防死守,每年總有幾個不懷好意的人偷潛進來,企圖竊取技術機密。工場的大管事王長貴,原本是呂熠身邊的大太監,一向狐假虎威慣了的,從沒把三幾條人命放在眼里,又兼得了呂熠的指示,每次抓到這種賊,直接就是一頓亂棍打死。

莫鐘書因為他自己也曾在大食干過這個勾當,勉強算得是這些賊子的同行,倒是有些同情那些人,要是有機會,他一定要點撥他們一番︰「要偷技術,你正大光明地跟主人打了招呼再去偷啊,帶著腦袋擦亮眼楮就夠了,干嘛弄得跟偷雞模狗的似的?你們走錯方向了啦!」可惜這些話他從沒有機會說出口,因為每次等他得到消息的時候,那些人只有出的氣沒有進的氣了。

不過,正主兒呂熠都不發話,莫鐘書一個掛名老板自然也不會瞎操心,松江府那邊大概已察覺了玻璃工場的幕後老板不是凡人,再加上被打死的人確實是理虧在先,這些人命案子就都不了了之。

但謝一鳴來了松江之後,正愁抓不著莫鐘書的把柄,一听說是他的工場出事,就把案子從知府陳琨手中要了過來。朝廷有規定,通判職責相當于知府副職,兵民、錢谷、戶口、賦役、獄訟听斷之事都可以插一手,甚至還有資格直接向皇帝奏報知府等地方官員的情況。這陳琨只知道莫鐘書背後那人來頭極大卻不知具體何人,又怕謝一鳴向皇帝打他小報告,便干脆讓他全權負責此案,自己樂得抽身事外。

謝一鳴接了案,就拐彎抹角地暗示苦主告那玻璃工場之主莫鐘書。可是莫鐘書當時出海未歸,便只好先壓著。一听到莫鐘書回來的消息,他便又把這案子提出來了。

「只因苦主一口咬定,這打死人的事乃是莫年兄指使,言之鑿鑿,本官也不得不請年兄明日屈尊到公堂上來一趟。因恐指派官差衙役來傳喚,有失年兄臉面,所以特意親來相請。」謝一鳴的臉色陰沉,擺出一副極為難的姿態,說完就盯緊了莫鐘書,等著欣賞他的慌亂。

莫鐘書的神色卻是如常,平靜得似乎只是接到一個飲茶喝酒的邀約,「好說,明日巳時初刻,對吧?我一定準時到。」

謝一鳴沒看到希望出現的場面,很是失望,告辭的時候一再道︰「本官也相信年兄不是那殘暴濫殺之人,可不管如何,本官既然接了這案子,便得盡忠職守……」

他還很好心地指點莫鐘書,「年兄還是想辦法證明自己的清白吧。本朝律法規定,舉人行為不檢是要被革去功名的。」

謝一鳴當年考秀才和舉人的時候,成績一直讓莫鐘書壓著,被方睿起了個「謝二名」的花名。後來莫鐘書放棄科舉出海,他連考兩屆會試,才終于中了個三榜第二名,又屢次被方睿取笑。方睿是個世襲的小侯爺,謝一鳴奈何不了他,一腔怨氣便都傾注在只頂了個舉人頭餃的莫鐘書身上,此時終于逮到個可以把他功名革掉的機會,真覺著自己熬出頭可以揚眉吐氣了。莫鐘書一直不說話,他便很善解人意地將這沉默理解成茫然無措,心里直叫痛快。

莫鐘書笑了笑,這大概就是謝一鳴的目的了。本來莫鐘書還很納悶,他不在場的證據確鑿充分,工場就算出了一千一萬條人命也不可能關他大牢,謝一鳴費那麼大力氣繞上他干什麼?原來目的只是要革他舉人的功名!要是莫鐘書還在澄州莫府,也許會害怕被剝去這個護身符。但現在他已在松江開門立戶,昔日所謂功名就成了一張小學畢業證書,除了躺在抽屜里佔個地方之外再無別的作用,誰想要拿走莫鐘書都不會惋惜。

第二天上午,通判衙門正式開堂,審理玻璃工場打死人這樁案子。

莫鐘書按時到來,對著端坐在公堂正中的謝一鳴拱了拱手當是行禮,他現在還是舉人,有資格和官場中人平等說話,所以現在就直挺挺地站在堂上。他昨天就已經想到,大不了革掉功名之後他就躲著不見這些狗官,反正他的膝蓋是堅決不跪活人的。

謝一鳴的準備工夫做得很足。原告那邊跪了一長溜兒的老弱婦孺,哭著喊著請青天大老爺給他們做主,還死者一個公道。所謂公道,就是要指使打死人的工場主莫鐘書賠禮賠償了。

莫鐘書原是興致勃勃地來看戲的,一見這些人對著自己又哭又鬧,就開始煩了,翻了臉︰「你他娘的胡說八道!老子去年初就出海去了,前幾天才回來。老子肉眼凡胎,也沒哪個神仙提前告知你們家的烏龜兒子一年後要來工場盜竊機密,怎麼就留下話來害你們養的王八蛋了?」他掌著船隊千余人的飯碗,平時說一不二地發號施令慣了,盛怒之下言語中就帶著一股威嚴氣勢,倒把那些原告都嚇住了。

謝一鳴只得拍響驚堂木,要求被告注意用詞文明。

其實莫鐘書雖然長時間和船上的水手混在一起,一雙耳朵早對粗話髒話習以為常了,那張嘴巴卻還不怎麼會說,來來去去也就是自稱老子罵對方是烏龜王八蛋,罵個tmd還得翻譯一下才能說出口。但堂上的主審官要拉偏架,自然揪著這一點不放了。

莫鐘書不怕他,不過也懶得再費那口舌工夫,干脆冷眼看著謝一鳴怎麼演戲。他很抱歉地望著跪在堂中的工場大主管王長貴,這老太監大概做夢都沒想到會被迫跪在一個小六品官兒面前。

王長貴當然矢口否認一切指控,反告死者當時闖入工場,偷竊生產資料,破壞工場設備。這言語雖然有夸大,但也有大半的話是真的,可惜那位頭頂懸著「明鏡高懸」匾額的青天大人不听他的,反倒叫衙役打了他一頓板子。

老太監挨了打,恨得咬牙切齒,宰相門前七品官,他是當今聖上的親信,京城里多少大官權臣在他面前都得點頭哈腰。只是他現在公開的身份是聖上潛邸的一個太監,已經告老回了江南,跟著莫鐘書混飯吃,抖不出威風來。

案件越審越僵,原告苦主哭哭啼啼,兩個被告一個推得干干淨淨一個拒不認罪還反咬一口。

謝一鳴很想打莫鐘書板子,可他身負舉人功名,市舶提舉司那又有明確日期的出入境記錄證明事發時他已經離開松江一年多未歸,證據確鑿,沒有任何理由能對他用刑。

後來還是陳知府听到消息趕來,吩咐暫時休堂,原告被告都各回各家吃飯去,也叮囑了結案之前不許擅自離開松江城。

莫鐘書無所謂,他剛出海回來,怎麼著也要在家呆幾個月陪陪家人的。他扶起挨了打趴在地上起不來的王長貴。謝一鳴並不是個體恤百姓為民請願的好官,如果玻璃工場不是掛在他莫鐘書的名下,就算再多殺十個八個,謝通判也不會吭一聲,這老頭子是被他連累了。

王長貴倒沒那麼多的心思,只琢磨著怎麼跟大老板匯報才能既出了氣又不挨罵,盤算著要怎麼整治這不長眼的謝一鳴。

經過陳知府這一打岔,這個無頭案就應該被無限期地拖延下去,可誰都沒料到事情的發展。

松江城里覬覦玻璃工場的人比過江之鯽還多,听說莫鐘書吃了官司,就有幾個腦子活又膽子大的想要趁機吞了那玻璃工場。至于莫記船隊,因為莫鐘書剛剛沉了一條船死里逃生,其余的船又都出海未歸,倒暫時沒有人提起。這些人從審案過程便可窺見謝一鳴對莫鐘書的同年之誼有多深厚,便找上了這位謝通判。

而謝一鳴正因沒算計成莫鐘書心有不甘,一見有可能讓莫鐘書吃癟的機會又怎肯放過。雙方見面之後只三言兩語,便一拍即合。

莫鐘書沒多久就接到了通判衙門的通知,玻璃工場數年來一共打死三十七人,罪孽深重,判處賠償每位死者紋銀三百兩,罰款五千兩,必須在三日之內交清罰款賠款。通知的最後一句話才是重點,玻璃工場也要被通判衙門收繳。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海闊天高最新章節 | 海闊天高全文閱讀 | 海闊天高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