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月 第7章 回故里終成慕家人

作者 ︰ 一枚銅錢

第七章回故里終成慕家人

那三個大字董韶華和方巧巧也看見了,想過慕宣身份不低,卻沒想到竟是個將軍。進了里面,第一道大門,前頭中軸筆直,兩邊栽種著樹,已鋪了些許飄雪。進了玄關,又是寬長中軸,兩邊仍是各種景致。單單是瞧見的,就佔了好些地方。

阿月四下打量,一路都有下人彎身問好,心想這老爺爺果真不是個簡單人物。

慕老太太得了下人通報,已經在正堂里坐著與嬤嬤閑說。見慕宣抱著個女娃進來,微皺眉頭,視線往前,一眼就看見董韶華,身子骨已然一顫,禁不住拄杖起身,秦嬤嬤忙扶住她。

慕宣放下阿月,跪身問好。除了董韶華一家,其他人等都隨之跪安。老太太上前拉扯了董韶華的手,細細看他,這眉眼,真跟自己兒子年輕時一個模樣,就是少些英氣,帶著儒雅,喜極而泣︰「可算是回家了。」

董韶華不知母親與這老太太的過往,一瞬還覺老人十分親切,這才終于有回到本家的感觸。

老太太問了他的年紀,听見已娶妻生子更是歡喜,拉著兩個曾孫便入座,讓人拿了吃的過來塞他們手里,詢問多大念過什麼書。秦嬤嬤在旁提周波勞頓的,兩位小少爺也累了。老太太這才萬般不舍,抬手讓他們都去歇著。

秦嬤嬤領著他們一家去聚芳院,還好整個院子都收拾了一番,否則又得重新捯飭。畢竟是府里的老人,猜猜就知為何信上沒提娶妻有子的事,只怕老爺對當年一事對老太太心有芥蒂。

長青和長善將手里好吃的勻給阿月,三人還小,不懂將要發生的變故,這個地方,現在看起來還是很不錯的。三兄妹吃著蜜餞,如此想到。

聚芳院共有十一間中小房,一間大房,喻為眾星捧月。

董韶華和方巧巧住在大房,三個孩子各自一間房。阿月被領到屋里,只覺這里空蕩蕩的,有些怕人。以往都是跟爹娘睡一間房的,這如今分房,怕得很,想要去大房,就被僕婦攔住了,笑道︰「若要過去玩,可行。可去住,就不能了。」

阿月看著屋里四個僕婦婢女,沒有做聲,抱著暖爐坐在房里等爹娘。一會董韶華和方巧巧與秦嬤嬤說完話,過來領她。阿月听見腳步聲,立刻起身往那奔去,撲到董韶華懷里︰「爹爹。」

董韶華將幼女抱起,小臉還掛著一絲委屈,笑道︰「我的小阿月怎麼了?」

阿月附耳低聲︰「爹爹,這兒不好玩,我們回家吧。」

董韶華面露難色,不想騙女兒,不知如何回答。阿月是自在慣了的,他最擔心的便是她難以適應。方巧巧倒看的開,刮了刮女兒的臉蛋,笑道︰「阿月,娘教過你什麼?不要等著環境適應你,要自己去適應環境,知道嗎?腳下踩的仍是黃土,那地方就沒變。」

阿月細想了一下,咧嘴笑道︰「不但腳踩土地,爹娘和哥哥都在身邊,哪兒都一樣。」

董韶華稍感欣慰︰「阿月能想通就好。」

方巧巧也笑說︰「這才是娘親的寶貝女兒。」

得了爹娘夸贊,阿月心情大好︰「爹爹放我下來吧,我去找大哥二哥玩。這兒好大,我們得好好認認路。」

阿月一落地,就往外跑去,找剛才去看房間的哥哥。她這一跑,後面就跟了一條尾巴,四個婢女僕婦緊隨,生怕出了差池。

董韶華見女兒又開心起來,自己原本的心結也被覆蓋了。慕家是大世家無疑,那他也定要生根立足,將那晦暗心思掃進角落,為妻兒撐起晴天才是。

稍作歇息,便一起用食。慕宣與丁氏所生的兩個外嫁女兒也回來了。見了與慕正林生的幾乎無異的董韶華,想到過世的哥哥,又少不得紅了眼抹淚。勸慰一番,齊坐圓桌共食。

慕家規矩是食不言寢不語,可規矩是人定的。老太太高興,讓曾孫長青坐到一旁,拿淨筷夾了許多菜給他哄他吃。這一頓飯下來,氣氛並不算太沉悶。

過了兩日,宗親那邊的儀式已安排好。這日早早出門,前往慕家祠堂告知祖先。

一身布衣退去,換上光滑綢緞,每處裝飾都是刺繡,上好的線毫無差錯行針嚴密,羅列平鋪。方巧巧給夫君系好腰帶,理好衣裳褶子,退了幾步看他,搖頭道︰「換了個人似的。」

董韶華看著妻子華服在身,容光艷艷,發髻插著明珠步搖,一搖頭便听見金器聲響,淡笑︰「巧巧也變了模樣。」

方巧巧抬眸看他︰「那是好看了還是不好看了?」

董韶華小心翼翼在她發上落了一吻——面上額上都是脂粉,親不得︰「一直都如此好看。」

難得听見有些呆子氣的丈夫說情話,方巧巧笑紅了臉。想來她也才二十八的年紀,嫁了他,還沒享受甜蜜戀愛,在這沒有避孕東西的年代,馬不停蹄的生孩子,一眨眼,竟是三個孩子的娘了。操勞的時日多,溫存的時間少。這偶爾說說情話親昵些,少女情懷仍會冒頭。

還沒好好回親他,外頭的婢女就敲門了︰「公子、夫人,該上轎了。」

等儀式過後,下人才能改口,因此如今仍是以客人身份稱呼。

阿月今日也穿了新襖子,是她喜歡的翠綠色,上頭還有小朵附藤的花兒,拽著大哥長青追問這是什麼花。長善打趣道︰「這是月亮花,阿月越乖,它就開的越盛。」

長青笑道︰「你又唬小妹。」

阿月撅嘴︰「二哥就喜歡騙人。」末了問道,「這世上可真有月亮花?」

話落,長善已捧月復大笑。素來像個小學究的長青也忍不住笑笑,看的阿月憤憤然——大哥也跟二哥都愛欺負她了,果然是那什麼近墨者黑吧。可黑歸黑,阿月還是不離兄長半步。

慕立成和孔氏領著女兒早早就在等候,見三人有說有笑出來,瞧的孔氏不悅。他們才是慕家的正宗,庶出的不過是別枝,等這告祖儀式過後,就真成慕家人了。

慕玉瑩瞧著阿月的新衣裳,一點褶子也看不見,是新做的吧。扯了扯母親的手︰「娘,待會回去我也要去做身新衣裳。」

孔氏心頭正煩,瞧了她一眼︰「你這衣裳不是時新的?」

「都穿了兩回了。」

慕立成听見女兒嘟囔,皺眉輕責︰「奢靡腐心,多讀些書罷。」

慕玉瑩不敢再出聲,對這父親無由來的害怕。

人陸續到了大廳,等慕老太太出來,才啟程往祖祠去。

慕家祖祠在離這半里外,有轎子馬車,很快便到了。族人早已等候在那,年紀小的、輕的,都在外面站著,長輩在大堂端坐。

阿月隨爹娘下車,原本喧鬧的聲音忽然消失了,幾乎所有人都往他們看來,頓時肅穆起來。她也不敢胡鬧,脊背挺直,腳如木頭一步一行。直至進了里面,已是香火縈繞,探頭往前面看去,一溜的牌位成了梯形,略顯幽深。

待眾人站定,一個老者走出,朗聲道︰「吾族一脈,蒙聖上隆恩,繁盛至今。今第十一代嫡孫重歸慕家,特,敬告祖先,佑吾族昌盛,長青不衰。」

董韶華接過旁人遞來的香火,叩拜三下,穩穩插在牌位前,再抬頭,從此他便以慕姓記在族譜中,而再不是董韶華。

因他是鳳娘還未被休時就已在月復中,便是正統嫡子——實則也不過是看慕家人如何安排身份罷了。族中長輩當即將他姓名、妻子姓氏、兩子名字記在族譜中。方巧巧最不滿的就是女兒的名字沒記入,可慕家規矩就是如此,外嫁女無名入譜。甚至日後家族祭祀,也幾乎跟她們沒有關系,不來無妨,多來反而會招人口舌。

這儀式很快就結束了,阿月以為可以回家睡覺。誰想回到家里,是另一個活動的開始——家族宴席。

因快到除夕,百姓認為,世事千難萬難,過了年便什麼愁苦都沒了。那昨日還懸掛在門前院子里的奠物,今日順理成章被取下,換上了過年的紅火東西。瞧著,倒有些可笑可悲的。

慕韶華和方巧巧還得一一去向長輩敬酒,由慕立成在前帶路認人。

三兄妹都坐在主席,長青和長善坐在老太太左右,依舊得著疼愛。老太太不喜阿月,只因她的眉眼長的與鳳娘像,看多了心頭悶得慌。受了冷落的阿月絲毫不在意,只要爹娘哥哥們疼她就好,旁人的看法她極少注意。

丁氏看著阿月吃的嘴角有油,提帕給她擦嘴。

丁氏性格溫婉,有著些許大戶人家小姐慣有的柔弱。喪子之痛揮之不去,看著這熱鬧景象,更為兒子不甘。可日子還得過下去,只能夜里落淚,掛念亡子。

阿月想道謝,又想到剛才嬤嬤千叮萬囑的話,她該叫他們曾祖母、祖父、祖母了。這些稱謂她還從來沒有說過呢。頓了片刻,笑道︰「謝謝祖母。」

丁氏驀地一愣,眼眸濕潤,強忍了淚意,柔聲︰「吃慢些,別噎著。」

慕正林的遺孀宋氏,女兒慕紫,看見丁氏大仁大義的模樣,已然將阿月當做親孫女,心里很不是滋味。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阿月最新章節 | 阿月全文閱讀 | 阿月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