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零紀事 第四章︰杏園宴上 第二節

作者 ︰ 水龍

郭子儀見一擊得手,連忙大步向前,想要先制服老人,再行解釋。不想剛剛踏出半步,就听見背後有人一聲暴喝︰「何人在此放肆!」宛如憑空打了個響雷,隨之又覺勁風襲體,出手之人的力氣當真非同小可。

身當勁風,激發了郭子儀的武將血性,熱血上頭,也並不退讓閃躲,而是同樣一聲大喝,回身擊出一拳。

雙拳相對,「咚」地一聲悶響,兩人同時退後三步,都暗暗驚訝對方神力。

葉夢書見此刻又來一人,心想這里乃是忠帥府邸,都是他的心月復,就算郭子儀神威無敵,能壓服一人兩人,誰知道這屋里還有幾人?何況他們兩個是前來拜會,若是得罪了王忠嗣,那實在是大違本意了,此情此景,非得立刻講和不可。故而一見場面稍靜,連忙喊道︰「各位莫要發怒,請慢動手,我有話說。」

其余三人听見,一同把目光轉向葉夢書。三人皆是熱血武夫,三雙眼里神光凜凜,葉夢書一介書生哪里經過這等陣仗?被目光一逼,反而一時說不出話來,只得舉目環視。原來方才和郭子儀對了一拳的,是個極雄壯的中年漢子,此刻站在廳堂門口,和郭子儀並肩而立,見葉夢書看過來,喝道︰「這書生,你有何話說?」

郭子儀身量已然很高,和那漢子相比卻還要矮上半頭,葉夢書不過中等身材,在他面前就更顯得瘦弱。那漢子五官面貌不似中原人物,但一口漢話乃是長安口音,說的十分標準。葉夢書見他發問,無可奈何,只得硬著頭皮一躬到地,說道︰「我與郭兄,當真是為了拜會忠帥而來,絕無冒犯之意,兩位且莫急躁,有話請問,不要動武。」

那老人兀自憤憤不平,恨聲道︰「你們說的輕巧,我們在這里何其隱秘,不是李林甫的人,誰能知道?」

郭子儀接口道︰「郭某在京中十余年,自有不少相識的,知道忠帥入京,便多方打听,和李相無半點關系,如有虛假,天誅地滅。」

那雄壯漢子也是個明智之人,此時听三人言語,已經猜到大概,先是對那老人道︰「左伯,我知你憂心忠帥安危,性子急躁也是難免。然則如今情勢急迫,咱們可不能不分敵友,節外生枝。」轉而又對郭子儀道︰「這位朋友,院里不是說話的地方,請進屋一敘。」

郭、葉二人見他甚明事理,心中都松了口氣,踏步進屋。那老人卻不進去,向前幾步走到門口,就站在那里,不知是防止有別人近屋,還是怕郭、葉兩人逃跑。

那雄壯漢子見郭子儀也是十分英偉之人,便先存了幾分好感,待三人落座,搶先向郭、葉二人抱拳施禮道︰「我叫哥舒翰,不知這位郭兄如何知道忠帥來了長安?」

郭子儀平素懷才不遇,所以反而對天下名將的故事傳聞十分用心,一听哥舒翰報上名字,驚喜道︰「原來是大斗軍副使哥舒將軍!昔日苦拔海一戰,閣下半截長槍殺敵,連破吐蕃三路沖鋒;積石軍麥田設伏,全殲吐蕃五千精騎。戰績彪炳,郭子儀久仰大名,今日幸能得見。」

這兩場大戰乃是哥舒翰平素最得意的事跡,他也借此揚名邊疆,加官進爵。此時郭子儀一口說出,又表現得真情實意,哥舒翰立時便對二人好感大增,謙遜道︰「哪里的話,都是為國家盡力,何談功勞?想那吐蕃人把積石軍麥田呼作吐蕃麥莊,一旦少糧就來侵擾掠奪,我氣不過,才在麥熟的時候布下埋伏,等了他們一個多月,才抓住機會一舉全殲。」

葉夢書心想︰「郭老哥果然年紀比我長了一倍還多,人情世故明白得很,幾句話就說得氣氛大是緩和。果然逢人就夸贊幾句對方平生的得意事業,乃是攀交情的不二良方。」

見哥舒翰已無敵意,郭子儀繼續說道︰「哥舒將軍且莫驚奇,郭子儀得知忠帥在此也是十分巧合之事。此時年關將近,陛下特地賜下許多綢緞珠寶,犒勞在梨園別院里休假的飛龍禁軍與隴右鐵騎,我負責發放朝廷賞下的物件,方知八百鐵騎兵入京。天下將領之中,能帶這等精銳軍兵入京的,除去忠帥也不作第二人想了,由此才起心打听忠帥行蹤。」說完再拜道︰「郭子儀雖然只是一介左衛長史,但和這位葉兄弟,都是向來傾慕忠帥戰績功勛的。此次前來,純為拜見結識,別無他意,如有失禮之處,還請哥舒將軍代為美言幾句。」

誰知哥舒翰听了郭子儀的話,一臉惆悵,對那老人慘然道︰「左伯,原來咱們的士兵被安排到唱戲的地方去啦!」而後轉頭對二人苦笑道︰「你們兩位若是純為拜見而來,那怕是白跑一趟了。忠帥雖在長安,此處也是他的住所不假,但現在他卻並不在這里。」郭、葉兩人均覺詫異,又見哥舒翰一臉無奈,門口叫做左伯的老人滿面悲憤,心中更加迷惑。

郭子儀試探道︰「想來是忠帥入宮面聖去了?我二人在此地等待也好,或者改日再來拜會?」

哥舒翰眉頭一皺,還沒來得及回答,左伯已是不耐,叫道︰「我們那八百騎兵一入京城就被下旨調走,不知所蹤,忠帥自己前幾日入宮,便再沒出來,後來便有人傳話說是被皇帝拘禁了。你們兩個口口聲聲說是慕名而來,那便趕緊回去,若是替李林甫來打探消息的,看老頭子我打折你們的狗腿。」

二人大吃一驚,郭子儀站起來道︰「我們實在不知,還請兩位明示。」那老人兀自喃喃,哥舒翰卻是先對郭子儀存了幾分好感,先揮手止住老人︰「左伯不要著急,我看這兩位實不知情。」轉過頭來對二人道︰「無論如何,忠帥近日確實不在,兩位若要拜見是不能夠了,還是請回罷。」

郭子儀慨然道︰「哥舒將軍莫要小瞧郭某,我雖久在京中,卻好歹是個武官,常懷報國之心。忠帥久戍邊庭,忠心報國,天下為將者誰不知之,而今或有危難,我輩怎能坐視不管?」

哥舒翰頷首道︰「難得郭兄仁義,只是這件事情,多半是獲罪于天子,郭兄心腸雖熱,終究不是位高權重之人,怕是無能為力……也罷,既然郭兄有心問起,我便如實相告。」說罷把手往懷里一伸,模出一張紙來,交與郭子儀︰「郭兄請看。」

葉夢書這時也站起身來,走到郭子儀身邊,郭子儀見他過來,把手低了低,兩人一起觀看。只見那張紙上密密麻麻寫了不少文字,從頭到尾,乃是一封家書,題頭寫著忠嗣二字,落款處卻留白未標。

哥舒翰解釋道︰「這封信是陛下寫給忠帥的私信,一起來的還有一道聖旨,內容都差不多,乃是詔令忠帥回京述職。」

郭子儀奇道︰「原來這是一道上諭!我看這信上所寫,語氣慈和,大有親近之意,卻與忠帥被扣押有什麼關系?」哥舒翰道︰「本來我們也不以為意,只是自從忠帥失蹤,我們得不到訊息,心中焦急,日思夜想,才覺出這其中的古怪。」他還未說完,葉夢書就道︰「這其中道理也不難想。自古皇帝要臣子回京,一封詔書便已足夠,何必再加一封私信?多半是有小人讒言,使得天子對忠帥起了疑心。這封書信內容越是柔和,那情形便越是凶險。」

哥舒翰看了看葉夢書,心想︰「郭子儀是個特出人物,這年輕人隨他同來,果然也甚是聰明。」點頭道︰「不錯,不錯,這位公子見事明白,比我們邊疆武夫機敏得多。我們接到聖旨時見聖上不曾見責,心中十分慶幸,更想不到許多,現在回憶起來,那時便已埋下了禍根。」

郭子儀不解道︰「見責?見責什麼?」忽然一拍額頭,醒悟道︰「我怎地忘了,想來是為了前陣子攻取石堡城失敗的事情吧。」

哥舒翰道︰「正是如此。忠帥近年來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威行西域,這份大功世間無人不曉,朝廷自然也記得牢固。聖上對忠帥十分看重,去年皇甫惟明因為私下和大臣聚會被貶,忠帥便又加了皇甫的兩鎮節度兵力,從此一人獨領四鎮精兵,那真是咱們大唐開國以來將帥中的第一人了。雖然如此,忠帥性子卻甚是慈憫謙和,若不是迫不得已,從不輕起戰事。今年年中的時候,聖上降旨,讓忠帥攻打吐蕃的石堡城。那石堡城易守難攻,乃是吐蕃在隴右的最後屏障,若要強行拔取,只怕要犧牲無數士卒,功不補患。忠帥知道之後,上書陛下,痛陳厲害,艱拒不戰,聖上顧念他功勞極大,又是自己親自教養長大的義子,當時便許了我們按兵不動。」

葉夢書心想︰「果然自古知兵非好戰。我本以為天下的武將人人都想著建功立業,開疆拓土,卻不意王忠嗣身領四鎮最精銳的士卒,竟還能克制戰心。」但隨即又想︰「他既然已經有了四鎮節度兵力在身,早年間大破奚契聯軍,降服契丹三十六部,功業戰績早就到了天下第一的地步,再進一步已無必要,反而還要盡量避嫌,以免皇帝猜忌。只不過自古以來,人臣功業有至極的時候,帝王的野心卻從來沒有盡頭。」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飄零紀事最新章節 | 飄零紀事全文閱讀 | 飄零紀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