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零紀事 第二章︰馳奔未得時 第四節

作者 ︰ 水龍

董庭蘭一曲終了,看到李泌和葉夢書全都含笑看著自己,不禁也是一笑︰「怎麼,二位覺得我這首曲子太過于失禮了麼?」

李泌搖頭道︰「霓裳羽衣曲是當今聖上所做,雖然用于宮廷宴樂,但朝廷堂皇高雅,說是靡靡之音還不能夠,何況又本是法曲,自有其莊嚴肅穆的一面。先生的彈奏技藝自然是極高的,卻故意劍走偏鋒,曲調十分,十分……」

葉夢書心想︰「果然是霓裳羽衣曲!」便開口接道︰「先生所奏,盡是劍走偏鋒,十分混沌的靡靡之音。將堂皇法曲奏成相反的意思,琴藝固然是精奧無比,但一味炫耀技藝,把高雅低俗刻意區分,那是落了下乘。想來以先生高才,必然有所致意。」李泌又道︰「大抵是先生並不在乎這一曲彈成什麼樣子,而是想試試我等能否听出樂曲中暗含的意味,依我听來,這首霓裳中的靡亂之意盡美而不善,方正之意盡善而不美,我曾聞‘子謂韶盡美矣,又盡善也,謂武盡美矣,未盡善也。’……」葉夢書接道︰「先生所用的七弦琴乃是仲尼琴,盡善盡美正是孔夫子在樂理上的追求。孔子取梧桐木做琴,他自己也常被人比作鳳凰,鳳凰非梧桐不棲,正如君子尋找知己。」

李泌最後道︰「鳳凰落梧桐,高山遇流水,先生一曲琴,意中卻是求知音。」說完和葉夢書對視一眼,心想對方對于曲中意味的猜測,所思所想和自己暗合,何嘗不是互為知音。

二人你一句我一句,直把董庭蘭心事說得點滴不差,董庭蘭仰天長笑道︰「正是如此,這一曲琴是求知音,一旦有人懂了,便已經是我知音。董某學琴以來,雖然技藝練得高了,名聲也略有一些,可真正知音卻始終不多。未曾想一夜之間和兩個真正知音相聚,著實是平生首屈一指的賞心樂事,當浮一大白。」又拿起一壺酒喝盡。

把酒喝了,董庭蘭站起身來,對兩人道︰「我年輕時本是個不通文墨的尋常乞丐,混吃等死罷了。後來累逢奇遇,入了丐幫,又慢慢習得一身高明武功,二十余年里,竟成了丐幫弟子之首。那時朝廷政治清明,江湖上卻是腥風血雨,前任幫主死于非命,那些個長老便勸我做幫主。我本來對江湖上比武殺人的勾當不甚喜歡,但想著身為丐幫中人自然要為幫里出力,就勉為其難接了這幫主之位。起初只是帶著一眾弟兄在江湖上討生活,誰知我運氣好,偏偏把丐幫帶得十分興盛,等到諸般事情了結,他們又不許我退位讓賢,我只能又埋頭干了幾年,心中對打打殺殺的生涯愈發覺得無聊。後來偶然間因為一個女子接觸到音樂琴藝,從此這點愛好便一發不可收拾,丐幫的事務盡數不管,每日里彈琴听曲,好不逍遙自在。那時候長老們見我鐵了心不管事,只好許我交出幫主的職位,從此我更是樂得清閑,周游天下,四海為家。只是這幾年技藝越高,樂理越深,許多時候便會升起孤獨寂寞之感。」說完,抬頭望著天上明月,若有所思。

葉夢書見了這番情景,心中忽然想道︰「多半他還是忘不了那個讓他接觸琴藝的女子,不知那該是個怎樣出色的佳人,世間又是否真的有這般讓人終身難忘的人物和感情?」他自幼閉門書,沒怎麼接觸過女子,雖然書多了,許多事情心中明白,但沒有親身試過,總是有少許模糊,一時之間,憑空生出許多綺念。

李泌出身江湖世家,卻知道董庭蘭當年帶領丐幫叱 江湖,自己的武功也差不多到了四顧無人、高處不勝寒的地步,想的則是︰「董先生說起來容易,其實人生一世,無論什麼事情,一旦進入了高深境界,大多會升起空虛寂寞之感。但無論才華多高,武功多好,又總難免被俗事拖累,其實大家都是凡人,入世出世又有多少分別?」

董庭蘭靜靜立了一會,回過神來,忽地拿起一壺酒來,將一顆白色藥丸投入壺中,晃了一晃,說道︰「萬事有盡,終有一別!難得今夜相談甚歡,董某便把這枚漸磐三花丹當作臨別的禮物,送給兩位忘年小友。這藥丸贈予兩位知音,李公子也無需拒絕,葉公子也無需推月兌,藥已溶在酒里,不喝便請潑掉,我這就去了。」不等兩人開口,已抱起七弦琴,足下一點,輕輕飄出。

董庭蘭躍出數丈,忽然想起一事,回手拋出一本書來,朗聲道︰「我與葉公子是初識,這是霓裳羽衣曲的曲譜,當做見面禮補給你罷。」說話間他已經縱出十余丈,遠遠落到一間院落的屋頂上,再一提縱,便沒了蹤影,只有夜空深處傳來幾句長吟︰

「弦上知音世所難,幾人能解董庭蘭?仲尼琴奏霓裳曲,猶帶風聲數百年。」

他掌力運使恰到好處,那曲譜輕輕落在葉夢書懷里,葉夢書拿起來翻了翻,薄薄一冊,但注解說明都甚是詳盡,不由得一聲感嘆︰「不想江湖草莽之間,卻有如此高潔之士!」

當下葉夢書和李泌又談論了一會詩書,李泌把那溶了漸磐三花丹的藥酒倒在兩只玉杯里面,遞給葉夢書一只,說道︰「果然萬事有盡,李某體弱,在樓上想再吹吹風,黑盔奴卻是不許了。葉兄飲了這杯酒,今夜便先別過,我就住在這座院里,日後隨時可來找我。」這樓上果然涼風吹拂,葉夢書一介書生,吹了半天也有些吃不消,便不推辭,和李泌對飲了杯中之酒,拱手告辭,順著原路回到自己居所睡了。

這仍舊是他來到長安後的第一天,卻已是第二次入睡了。只是這一覺比起下午的那一覺來,卻不那麼舒服,想來是喝了那壺藥酒的原因,睡眠之中忽而覺得燥熱難耐,忽而又寒冷發抖,直折騰了兩個時辰,才歸于一片平靜,迷迷糊糊地睡實了。

次日醒來,葉夢書只覺渾身舒泰,神清氣爽,心想必然是因為自己昨夜宴會飲酒不多,在落雨庭院和李泌、董庭蘭也只喝了些清酒的緣故。他卻不知道那顆漸磐三花丹乃是天下靈藥,強身健體之外,還有增進功力的效果,他一個普通人,功效更加明顯,喝了半壺藥酒,等于憑空增進了武林中人一兩年苦修的功力,自然精力充沛,勝過平時。

吹花別院里余下的考生就沒有這等奇遇,除去雨奇子、長孫飛星兩個內力頗強的武林中人和早早離席的杜甫,今天還能正常起床備考的屈指可數,都是些真正酒豪,平時就飲酒無數,練得一身海量的。連嚴武都因應酬太多,喝得爛醉,倒在床上宿醉不醒。

葉夢書閑來無事,便拿出那本霓裳羽衣曲的譜子,坐在院中的梧桐樹下慢慢觀看。深秋時節,白日里梧桐偶爾落葉,另有一番迷人景色。葉夢書一會書,看一會景,悠然自得。那霓裳羽衣曲譜里有許多董庭蘭的注解,他是當世一等一的音樂行家,見識獨到,又因為近來要去北地搜羅外國樂理,這書中便有許多邊關胡曲的樂理知識。葉夢書看了半日,對許多平日里不大明晰的地方都通透了許多,一天下來,一首霓裳羽衣曲已經牢牢記在心中。

這一天過得甚快,沒什麼事情,只有入夜前杜甫前來拜訪,通知葉夢書按照規矩,明日一眾考生要去拜會本次考試的主考官李林甫。

次日一早,葉夢書便隨著眾人到了李林甫的宅院。

李林甫主政十余年,一開始是禮部尚書,後來又兼了中書令,前些年皇帝改元天寶,拜了他做右相,總攬朝政這麼久,一座宅院自然修的氣勢磅礡,規模宏大。雖然早有準備,但入得大廳,葉夢書心中還是非常驚訝,同來的考生將近百人,他一座大廳居然盡都容下,大家站在里面,空間還十分富余。

眼見富麗堂皇,果然有一國首輔的氣勢,葉夢書想到馬上就能見到這奸相之名傳遍天下,卻能把持朝政十二三年的權臣,不禁微覺緊張,舉目四望,周圍同樣緊張的考生著實不少,大家忐忑不安,種種心思蔓延,站在廳中等候。誰知道等了近一個時辰,最開始把大家領進屋來的僕人早就沒了蹤影,除他之外,就再沒人出來接待。考生們耐不住,便聒噪起來,議論紛紛,不知道為什麼李林甫要把大家晾在這里。

又等了一陣,大家清早來此,眼看天色近午,不少考生餓的肚子咕咕作響,許多人便生氣起來,高聲呼喊。有的說︰「李相爺為何不來相見?」有的說︰「國家科舉取士,卻如此怠慢士子,實在令人心寒。」大家全都心中有氣,見有人開頭,不多時大廳之中的考生便盡數喊叫起來。

吵嚷了一陣,便有人向內堂走去,還沒走到,就見那邊轉出一個管家模樣的人來,見了眾人也不施禮,冷冷說道︰「諸位請回吧。」

眾人哪里肯听,見有人出來,便一把拉住,大聲喝問。那人見多了場面,並不驚慌,冷笑道︰「你們這些考生,前日里飲宴,大說相爺的壞話,傳到相爺的耳朵里啦!他老人家這兩天正因為那些個狂徒生事煩心生氣,你們這些不識時務的混賬還偏來給他添堵,沒有直接轟走就已經很不錯了。」眾人想不到李林甫耳目如此靈敏,前日大伙飲宴談天的事情,居然已經被他知道。想起李林甫是出了名的記仇,有的人便暗暗害怕,多是那些談論攔車鞭人故事的考生,那個當眾敘述的全姓書生更是怕的體如篩糠,抖個不停。

也有人立身方正,性子剛直,听了這話絲毫不怕,反而高聲喊道︰「李林甫自己做了丑事,難道還怕人宣揚不成?那日圍觀的不下千人,天下人悠悠之口,他還能一一堵上麼!」又听有人喊道︰「我們來此拜會,是因為他做這次制舉的主考官,他卻如此怠慢,日後我們這些人里無論是誰,一旦有了功名,面見聖上的時候都要把今日情景上奏朝廷。」還有思維靈敏之人,看著那人,冷笑道︰「老兄你怕不是因為那攔車鞭人的事情才升職當上管家的吧?看來那件事于你也沒有壞處,何苦為此為難大家?」

那管家對眾人說話全不搭理,只是自顧自地冷笑,見眾人七嘴八舌說了一會,漸漸聲音小了,才道︰「相爺說了,歷來制舉都由尚書和吏部負責,他雖是本科主考,許多事情規矩不熟,便容易出差。之前將本科內容定做了‘博學廣知科’,十分不妥,現在他與諸位同僚商定,上書天子,已把科目改成了‘博學宏詞科’。這些朝廷大事忙的很,今天你們誰也見不到相爺他老人家,趕緊散了,回家去準備吧。」听他口氣,竟是本次制舉臨考改制,從博學廣知科改成了博學宏詞科。

當下有人歡喜有人愁,本來「博學廣知科」的制舉,勝在一個「博」字,有一技之長者都能來長安踫踫運氣,考生之中就有幾個只是粗通文墨,卻是別有特出技藝的奇人異才。但若是「博學宏詞科」的考試,重點卻在「詞」上,那是要考校詩賦政論,選拔為天子草詔的人選,卻是葉夢書、杜甫這樣文采出眾的文人大大佔優了。是以眾人听了這話,無不深為震驚。

在場的也有心思活泛之人,馬上就想︰「自古說文無第一,詩賦文章的優劣,別人說好就好,說壞就壞,那是全憑一己好惡評判的。听這人言語,這一科結果如何,到底還是李林甫一句話的事情,他在朝廷上一手遮天,尚書和吏部的人不也得仰李林甫鼻息麼?看來還得從李相爺身上著手。」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飄零紀事最新章節 | 飄零紀事全文閱讀 | 飄零紀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