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零紀事 第一章︰長安古道馬遲遲 第四節

作者 ︰ 水龍

笑忘丘在終南山群峰之中實不起眼,小路很是曲折細小,走了約有一個時辰,才上了終南山的棧道大路,行人漸多,再向前去便是直通長安城的官道了。書生也不覺得勞累,看到路邊有販賣馬匹的商販,略一思索,掂掂懷中錢囊,終于決定不購置新馬,就這樣走去長安。

主意既定,行路更不遲疑,一會想想方才所見,一會又想想到達長安後如何游玩,幾天後又如何在長安考試,不知不覺天色漸黑,待到書生發覺,最近的驛站也已經錯過了。不過長安城外這條官道修建日久,道路平坦,路上又沒有什麼強人悍匪,加之那書生性情甚愛天然,抬頭看看夜空,一輪明月,滿天星輝,不由得嘻嘻一笑,索性連夜上路趕赴長安。

這樣一個秋日里的月明之夜,書生自己獨行在古道之上,神清氣爽,步履輕盈,偶爾心中思索事情,想到妙處,還輕輕哼上幾聲曲子。一夜之間走過許多路程,待到第二日清晨,天際微微顯出朝陽的邊際,輝光灑到地上,照出萬物輪廓,便能遙遙望見一座巨城,那即是大唐西京,天下首府長安了。

書生精神一振,加快行路,只見那城郭在眼中越來越大,越來越宏偉,又向前走了近半個時辰,才真正到了長安城下。仰頭觀望,見城牆高有三五丈,覆蓋極廣,城牆之上也極寬闊,想到听別人傳說長安城牆寬闊,足能四馬同驅,如今親眼看到,只怕不是虛言。

天色初明,時辰尚早,城門剛開,門後雖然立著一隊銀盔銀甲的雄壯官兵,卻大半都神色困頓,向城門口瞟也不瞟上一眼,自顧自地瞌睡著。門前職守的只有兩個兵丁,甲冑頗有土色,顯是和門後的衛隊不屬同列。這二人倒是精神不錯,把住門口,盤檢入城人物。此際剛剛開城,行人猶自不多,兩人樂得清閑,偶爾還能和挑著菜筐的相熟農人打聲招呼。

書生見了這般悠閑景象,心下也甚輕松,向前幾步來到城門入口,不待兩個把門官兵開口詢問,已先把文解遞了上去。見來人如此配合,兩個官兵神色也頗和善,右邊一個身量較瘦較高的,拿過文解隨便看了看,忽然輕輕「咦」了一聲,奇道︰「你這是省試的文解?」見書生點頭應是,那官兵愈感好奇,說道︰「你是舉人?我再看看……範陽郡舉人葉夢書,文書章印也都沒錯,這倒奇了,每年要應春闈的舉人,都是十月中下旬跟著各州郡進奉朝廷的貢品一同來到長安,是以又叫貢生,省試由是又呼為‘知貢舉’。如今才是九月末,鄉貢未到,小兄弟你這舉人卻來的忒也早了。」說罷,對那書生從上到下仔細打量起來。

只見這名叫葉夢書的書生皮膚白淨,面目清秀,神色恬靜,著實是謙謙君子的風度,乍一看只是十六七歲樣子,但看他眉目舉止,該是更成熟幾歲的青年。

這等人物,看得那把門官兵嘖嘖贊嘆,直言道︰「範陽乃是東北邊城,規模雖然不小,卻甚是苦寒。不曾想小兄弟長相如此清秀,看著不像個北地書生,倒像是江南士子。」

葉夢書平生常听別人說這等話,早就不放在心上,微笑道︰「在下確系範陽舉人,此次前來長安,乃是為了先應十月制舉,如若不中,再應明年春闈。這才向太守討了文解,先來長安。」

那官兵恍然,點頭道︰「果然十月份有一場制舉,近日來京里的文人墨客著實不少,不過似老兄你這般舉人身份的卻一個都沒有。」

葉夢書見官軍有所疑問,便耐下心,解釋道︰「幽燕邊域,比不得京洛重鎮,學館不多,教書先生亦少,所授經書更是有限,是以每年能來春闈應考的人並不算多。每到舉人赴京之前,太守皆要開宴送行,鄉里長者、州里長官盡都出席,行鄉飲酒禮,歌鹿鳴之詩,算的上一時盛事,光宗耀祖了。這等大大露臉的行徑,又有幾人舍得棄之不去,早早來此?」

那高瘦官兵世居長安,又是初次見到不隨鄉貢來京的舉人,哪里曉得這許多道里,直听的出神,恍然道︰「那小兄弟你怎地非得來應制舉,留在範陽飲宴豈不甚好?」

這句話卻是勾起了葉夢書的心事,微微苦笑道︰「別人出席都是為了光宗耀祖,臉上生輝。可前些年遇上瘟疫,我家中親人俱都不在了,光宗耀祖,卻是為得誰來?」

那官兵一陣默然,略覺尷尬,但對葉夢書的身份再無疑問,又看了兩眼文解便遞還過去,放葉夢書入城了。

看到葉夢書入了長安,漸行漸遠,那高瘦官兵猶自感嘆不已︰「這小兄弟一表人才,卻是舉目無親,忒也命苦。不過他年紀輕輕就中了舉人,早晚能賺個功名在身,也算不錯。不像咱老哥倆兒一輩子當兵站崗,就這樣了。」他對面那個官兵嘿嘿一笑,不服道︰「這可難說,那書生明年春闈如何倒不一定,下個月制舉只怕是無望。」見對面的同伴一臉不解,不禁啐了一口,說道︰「你平日站崗站傻了!難道不知下個月制舉是李相爺主持的麼,這書生年紀輕輕就中了舉人,才學必是不錯,但終歸是朝里沒人,李相爺是什麼名聲,這一科的結果還用想麼?」

高瘦官兵听了,一拍額頭道︰「是了,是了,這科主考是李……」正要說下去,見到同僚連打眼色,望望身後一眾精神稍振的銀甲軍士,立時明白這話不宜多說,便強忍住停嘴不說,只是意猶未盡,憋了一會,還是出聲道︰「可惜了,可惜了……」

葉夢書這時早已去的遠了,听不到二人議論。他性喜周游,來長安前便刻意繞路,先過洛陽,再經終南山到達長安,中間路過十幾處城鎮,開元年間重新劃分天下州域為十五道,如今已然走過五六道。這時一入長安,立時便覺與別處不同,論及繁華亮麗,洛陽城或稱得上與長安各擅勝場,但說起輝煌大氣,則長安實是舉世一切城市所不能比,高屋廣廈,碧瓦雕檬,觀之不盡。

他自範陽行來,路上每每和人談論天下異事奇聞,早知道長安城覆壓數百里,自己乃是從正南明德門入城,若是一直走到盡頭便是皇城了。而皇城以外有街二十二條,縱橫交錯,將外城分作一百一十坊,東郭西郭都各有一座鬧市,那是天下最最繁華的街道和市集,如今既然初入長安,豈能不先走一遍?加上自己雖然知曉長安城大體格局,一路行來卻偏偏忘了詢問舉人入京應該住在何處,正好往集市上尋人打听打听,于是背著行囊向東邊一拐,繼續在長安城里游玩觀覽。

書人自孔子之時便稱為「四體不勤,五谷不分」,可葉夢書身子卻是不弱。他自幼長于北地,雖然面目文弱秀氣些,體質比起尋常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倒要健壯幾分,尤其他性好周游,腳力甚強,是以才能從終南山官道一夜不休地走到長安。如今初入長安城中,興奮不已,更是絲毫不覺勞累,一口氣又走了大半個時辰,直到辰巳相交,自安義坊走到平康坊,已是沿著長安城東面外圍繞了半圈。眼見得行人漸多,道路略顯擁堵,他不耐煩市聲吵嚷,這才稍覺困頓,找人問了,方知長安西邊有待賢、群賢兩坊,歷來考生入京應試多在那邊居住。

唐時制度,凡省試的舉人須得三人一組,同住一處,互為擔保,以考察舉人品行,一旦哪個舉人被檢出品行有虧,保人便需連坐。而制舉應試者不拘泥于舉人,自然也無需設置保人。不過此時在位天子乃是李隆基,其治下開元年間的制舉尤其興盛,西京長安里往來考生連綿不絕,為了管理方便,朝廷特地在待賢、群賢兩坊里設立了諸多院落,專供應付科舉的考生居住。

這年制舉的考生都住在群賢坊里吹花別院,問明了具體方位,葉夢書更覺疲憊,心想自己已然奔波近兩日,實需好好休息一番,長安城風光雖然不能看遍,但是自己在此來日方長,總能一一盡覽。何況自己自負才學,制舉春闈兩場,好歹博取一個功名在身,日後跨馬游街,杏園宴上曲水流觴,把酒拈花,再來賞游時必然更是快意。

如是邊想邊走,不覺一路上行人居然越來越少,葉夢書心中大奇,暗道︰「這邊乃是長安主道,平時必然車水馬龍,行人無數,怎地如今竟看不見幾個人影?」心中十分疑惑,再向前走了一段,便見不遠處人頭攢動,圍得水泄不通,怕不是有數千人圍在一起。

葉夢書好奇心頓起,趕了幾步來到人群邊上,拍拍外圍一人肩膀,問道︰「老兄,這里是何事如此熱鬧?」那人亦是一臉茫然道︰「我也不知,只是這邊人山人海,過來看看。」

葉夢書又連著問了數人,回答都是如此,心中頗為煩躁,不由得大生感概︰「這些人不知所以便來湊熱鬧,擠不到里面,卻偏不散去,若是遇事,除去白白添亂也實在于事無補。看來無論是範陽這等邊疆,還是長安這般都城,此等好事愚人所在多有。既然這般,就算我再往前面去問,有知道一星半點消息的人說話,只怕也多是夸張不實的,听與不听,實無多大區別。」再向前去打听湊趣的心情頓時消減不少,一轉身便繞開人群,徑向群賢坊去尋吹花別院。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飄零紀事最新章節 | 飄零紀事全文閱讀 | 飄零紀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