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民帝師 第三十六章 江南寧家

作者 ︰ 冰上的青蛙

《三字經》原本是宋時出現的,出世以來,就被譽為蒙學經典,在中國的歷史上,不但被譯作滿文蒙文,甚至在全世界範圍內也有英文、俄文、法語等等版本,國外甚至將其與「四書」、「五經」並列,可以想見其在國學諸經中的地位。

作為一本蒙學讀物,《三字經》的內容並不復雜,盡管劉成加以修改,使之更加適合現行的歷史,但是里面的經典之處卻並未修改,不說其他的,那「人之初xing本善,xing相近習相遠」的經典詞句卻是無法也不可能要進行修改的,所以以寧煙的眼力,自然知道這樣一本完全超越了《字經》的蒙學讀本一旦出世,將會在士林之中產生怎樣的影響,而且這家伙竟然還專門為自己的這本書寫了一個序言,作了一本注解,這就更加無法讓人動搖這本著述的地位了。

要知道即使是「詩經」「論語」這樣的聖人學說也沒有聖人注解,僅僅是後人們憑借各家的理解進行解釋的,如果要深究起來,卻是有些牽強,但是這本《三字經》卻不一樣,著述之人直接作出了最為權威的注解,還有人能夠反駁得掉嗎?即使有,那也只不過是後來之詞,一家之言而已。

只是以劉成的年紀,卻是有些驚世駭俗了,但是對于天才之人,人們從來就不吝惜贊譽之詞,古有甘羅十二拜相,劉成八歲能寫詩文,能撰《奇文》,如今作一篇蒙學讀物,也並非不可能之舉。

其實這本書的序言乃是劉成近幾ri方才寫出來的,大體的意思就是︰我乃茂林少年劉伯玉,自幼喪父,身體天殘,得母照顧數年方才開口能言,母因教子數次遷居。年長時習得前朝《字經》,自以為字體生僻晦澀,習之甚難,後遍觀茂林文卷千余冊,得聞天下故事,學得前人之舉,作《三字經》,教授家中僕從子弟識得文字,並費時數年,于苦思冥想之際,實驗得出造紙奇術,此術其難,數載方得紙數十卷,于山林之中抄錄蒙學之物《三字經》,以供天下幼童識字之用,不求聞達于天下,只求問心無愧,小子自覺學識淺薄,空有其身,難以侍奉君王,不足以為黎民謀生計,難為天下建立工業,然天下之興亡匹夫有其責,故隱于山林,潛心學問,他ri當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劉成知道,既為揚名之用,那麼這序言就要表達出幾個意思,第一個是要寫明自己的經歷身份,以便為人所知;第二個就是要寫自己如何著述,因何著述,以此為立名之基;其三要表明自己為君王建功立業為天下蒼生立命的理想,以此獲得道義上的制高點,只有如此,才能夠一舉成名,待到及冠之年,天下人必聞美名,此時方可出仕。

但是劉成沒有想到的是,他寫的這幾句話雖然在後世的時空里,因為太過于經典所以常為人所知,但是在這個時節里卻沒有幾人知曉,甚至無人有此感悟,所以這幾句序,尤其是後面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以及「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幾句,一出世幾乎就可以視為聖人之言,所引起的轟動也就不足以為人所預想了。

但是寧煙卻是整個心思都被那書中的內容所吸引了,竟然沒有看完整這序言里的那幾句話,只是看了開頭的幾句便以為只不過是著述者的自我描述,也就沒有細看,倘若她看到的話,定然會勸阻劉成要慎重這如同聖人一般的言辭的。

匆匆幾ri,劉成繼續造紙釣魚,樂在其中,期間每ri里都教授福旺東來識字,小蘿莉景韞每逢此時總是睜大眼楮在一旁看得仔細,就是不說話,但是劉成知道她想學,所以也不刻意問她,只是說的時候語速緩緩變慢,直到她若有所悟時才繼續講,自從半個月前開始教三人識字以來,劉成卻是發現三人中,恰恰是景韞最聰慧,其余二子中,東來較好,為中人之姿,而福旺,簡直就是孺子不可教,劉成也不管三人學得如何,只是隨xing去講,能學多少純看個人機遇。

劉家的ri子也變得漫無聊賴起來,燕管家漸漸恢復了往ri里管事的xing子,沉著不驚,劉成倒是極為欣賞這樣的xing子,寡言少語卻心思透明,柴劉二家也極為規矩,整ri里就在原本劉楊氏開闢的幾畝薄地里侍弄莊稼,在湖里養些魚蝦,ri子倒是過得悠閑得緊,只有燕小樓整ri里逼著燕青陪他練拳,整天都能听到燕青嗷嗷的叫聲,壯實得跟個石墩子似的福旺竟然央求著劉成讓他去跟二人學拳,這倒是他所沒有料到的。

此間平靜,然而此時江南郡卻在醞釀著一股躁動。

對于劉成的兩本用白紙合編成的書冊,寧煙也不敢隨意做主,盡管她知道這少年有驚世之才,但是她也不敢肯定這二卷書一出世到底會引起多大的轟動,所以也是極為慎重,一回轉茂林便快馬帶著幾個健壯的家僕往江南郡城江城趕了去。

江南寧家乃是上等士族,門閥顯貴,世代尊榮,當今寧家家主修緣公乃是天下聞名的名士,文采通達,徐州揚州之地,素有陸家文夫、寧家修緣、謝家不移的說法,說的就是這兩州最為出名的三個文壇領袖,陸家的陸機陸文夫,貴為當朝龍淵閣大學士,謝家謝邈謝不移是當朝御史大夫,雖不及丞相,卻也是位列三公,其中最為官卑的卻是寧家的家主寧修緣,這卻是因為他不求高官,醉心學問之故,再加上其弟寧家千里駒寧修德,不到四十已經位列東閣大學士之列,恐怕離改任地方州牧的ri子也不遠了,州牧乃是堪比三品的大員,可見寧家之榮。

此時在江城寧家家主的書房里,江南郡守寧修緣正在手持墨筆揮毫寫字,在一旁侍候的正是寧家的長子長孫寧重。

「厚德,為父這一手字寫得如何?」

對于這個有些像自己,不求名利,xing格溫和的長子,寧修緣還是比較青睞的,但是也隱隱有些可惜,不知道是可惜了自己未位列朝堂高位,還是可惜了寧家的長孫將來恐怕也是個閑雲野鶴的xing子,只不過每每想到此處,就會想到那獨自在洛都太學求學的二子寧缺和近在茂林的小女寧煙,只可惜了小女並非男兒身啊。

寧重年約二十,身形修長偏瘦,已經初具了乃父之姿,一言一行都像極了其父,沉穩卓然,眼神澄澈,一身雪白儒袍,三條銀s 的衣邊極為醒目。

「父親的字已然大家之風,兒恐難及其一。」

「哈哈哈,不可妄自菲薄,你自幼得為父教導,雖不像你二叔那般才學驚人,也不是愚笨之人,往後勤學苦練,定然也是有所成的。」

「兒定當謹記父親教導,ri夜不墜。」

正當父子二人談得興起時,門外卻是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寧郡守不由得皺了皺眉,他自是不喜歡在寫字的時候有人打擾的,這個習慣家中的下人沒有不知道的。

「大人,大郎,三小姐回來了!」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平民帝師最新章節 | 平民帝師全文閱讀 | 平民帝師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