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閨玉計 金閨玉計 第六十九章 佛前還願

作者 ︰ 亂舞群魔

田蜜在酒巷子里打了二兩桃花釀,拎著酒葫蘆走到街上,見得來往的行人間或拿著香蠟錢紙,不由頓住腳步,向城西望去。

今日十九,早上出門時,娘親說過,他們一家人要去還願,中午要留在那里吃齋飯。

田蜜望著那處香煙繚繞,直上青雲,腳步一轉,便向著那人聲鼎沸處去。

昌國百姓信神佛,每月十九,無論家遠家近,都會帶上供奉前去祭拜。因此,月十九這天,寺廟煙火旺盛,信徒來往如織。

天宮廟是這富華縣最富盛名的寺廟,恢宏大氣,巍峨肅穆,座上寶相分外莊嚴,座下蒲團排排相連,有僧人梵唱,百姓許願。

田蜜看著這人滿為患的寺廟,覺得腦袋有點疼。

有沒有搞錯,今天下著雨哎,怎麼還有這麼多人?觸目所及,全是連成片的各色油紙傘,雨滴成簾,傘下行人,皆只露出下半截身子,她上哪兒去找娘親和弟弟?這寺廟佔了小半個山頭,她又打哪兒去吃齋飯?

等等,齋飯,這個點正是飯點,跟著大部隊,應該就能找到大齋堂。田蜜搜索著哪處人流最多,不妨眼神一飄,忽見一個熟悉的身影。

呔,那個前呼後擁的嬌小姐,不是楊柳村的王鳳仙嗎?這才多久不見,她排場便如此之大了?旁邊一婆子,左右兩丫鬟,前前後後還有四個家丁。

這廟會,果然熱鬧,該遇見的沒遇見,不該遇見的倒是出現了。

田蜜可不想跟楊柳村的人再有什麼交集,于是避過那處,往後山去。至于楊賢的酒,什麼時候給他不一樣?他願意等便等,不願意,那就讓他自己解決吧。

大雄寶殿前。王鳳仙頓住腳步,狐疑地看著一個矮小的身影在人潮中擠來擠去,那小姑娘有傘不打,為圖便利。借著人家接連的傘底飛快溜去。

嬌小玲瓏,發絲黑長整齊,頭上梳雙鬢,著一身粗布裙裾。這背影,有點熟悉。

王鳳仙秀麗的長眉一挑,暗自琢磨開去。

身邊的丫鬟跟著頓住步子,左右張望了下,沒看見什麼特別的,便疑道︰「小姐,怎麼了?」

「我好像。看見了一個熟人。」王鳳仙嬌美的唇瓣一勾,狹長的鳳眼亮了起來,她向丫鬟輕招手,在她耳邊低語幾句。

丫鬟領命,飛快退下去。

王鳳仙精致寬廣的袖擺一掃。轉身步入大殿,笑意盈盈地道︰「我們走吧,先祈願去。」

田蜜顯然不知道自己被盯上了,就如同她不知道原來寺院可以這麼大這麼復雜,她自認為不是路痴,可一路走來,還是被那差不多的建築物給繞蒙圈了。連續問過好幾個僧人後,她方尋到一處院落。

不應該啊,大齋堂這會兒應該有很多人才對,怎地如此冷清?

田蜜邊走邊琢磨這個問題,待她繞過一道小門,透過扶疏花石綠林。隱約間聞得前方有鼎沸人聲,心中一喜,抬腳往那處邁去。

田蜜轉過假山的步伐忽而一頓,她微微側身,往前方看去。

只見一身著銀白廣袖對襟綢袍的少年。手執一五彩福袋,立于游廊中。

游廊空曠,只他的對面,有一身披袈裟的僧人。

僧人接過他手中沉甸甸的福袋,執杖一禮,拈花念了句佛號,便與他錯身而去。

督審司的監察使,他竟然會出現在這里。

田蜜若有所思地模著下顎,一時沒注意,再抬頭時,發現那處空落落的,早已沒了人影。

「怎麼都這麼神出鬼沒的……」低聲咕噥了句,田蜜抿抿唇,繼續道︰「這年頭,就不能有個正常人嗎?」

「誰又不正常了?」突然,背後有人清冷冷地道。

田蜜一僵,忽而想起某個花好月圓的夜晚,喬宣說︰日後莫要隨便靠近陌生男子,尤其是,會武功的。

其實,她還想再添一句︰日後最好連看都不要看陌生男子,尤其是,捉模不透的。

田蜜暗嘆一口氣,拉攏著腦袋,轉身,有氣無力地道︰「說我,是我不正常。」

阿潛幾不可見地勾了勾唇角,轉身,拾步往熱鬧的地方走。

「听說,得隆要搬遷了。」阿潛沒有回頭,道︰「是你提的意見。」

「是啊。」一談起公事,田蜜就格外自在了,她接道︰「搬到平康巷,那里地價便宜,上游賣家多,距下游幾大藥鋪的距離也近,不遠處就是朝廷設的倉管,運輸相當方便。而且,那里基礎的設施和其他地方比起來算是好的了,有幾大口深水井在,不必費勁去打水。」

古代打一口水井是相當費勁的事,很多人家要跑很遠的路才挑得到一旦水,不像現代,城市到處都是輸水管。

阿潛忽然止步,清冽透亮的眼楮看向她,問︰「上游?下游?基礎設施?」

這些上輩子用慣了的詞匯,田蜜還真是沒辦法時時刻刻地注意著改正,一開口,自然而然地就吐出了。再則,比起這里復雜的稱述,這些簡單的詞匯,顯然更適合流傳下去。

于是,路上,田蜜便變成了名詞解釋器,並且,她也不藏私,把工業園區、作坊布局、坊邸規劃……也順帶提了出來。

阿潛多年監管商戶與稅務司,對這些並不陌生,田蜜一解釋,他便能理解下來,也正是因為他都懂,所以才更覺驚嘆。

田蜜有超越千年的學識,阿潛有附合實情的認知,兩人你一言我一語,在這方面,倒是意想不到地互補。

「朝廷若是能做好資源的優化配置,不知道要節約多少人力物力。」說話間,兩人走到了大齋堂,田蜜適時打住話頭,墊著腳尖四處張望。

阿潛在心里不斷琢磨著她的話,覺得自己這麼多年的經驗見識,都在今天被徹底顛覆了,這姑娘如此年幼,所思所想。卻遠遠高出他們。若是能按她的提議建設,可以預見,商戶能從中節約多少開支。而商戶利潤上去了,州府的政績不是同樣上去?

只是。可惜了。

阿潛的神情一直請冷冷的,讓人看不透他在想什麼。他見田蜜東張西望,便問道︰「可是在找人?可需找這里的僧人問問?」

「不用了。」田蜜已經看到了,她往那出走了幾步,又回過頭來,隨口道︰「吃飯了嗎?要不一起去嘗嘗齋飯?」

阿潛頷首默了片刻,竟點頭道︰「也好。」

田蜜便領著阿潛,在人群中找到譚氏和田川,把阿潛引薦給兩位後,她便去打飯。

她打了兩份齋飯回來。將其中一份遞給阿潛,便坐下來,邊和家人聊天,邊吃飯。

齋飯清淡,素色一片。阿潛拾起筷子,只將姜蒜挑出去,便不緊不慢地吃了起來。

簡單吃完齋飯,四人走出大齋堂,天上仍舊下著小雨,山間霧氣朦朧,四人各自撐著傘。在泥濘遍布的路口頓住腳步。

譚氏雖則荊釵布裙,但她天生貌美,細白的手指輕握雨傘,袖口下斜,露出一截蓮藕般的皓腕。柳腰碧傘,俏立雨中。說不出的動人,引得行人頻頻投來目光。

見阿潛只是那麼執傘而立,沒有半點開口的意味,譚氏螓首微垂,避開那些窺探的目光。想了想,低聲道︰「大人,不知大人接下來要去往哪里?」

阿潛當真認真想了想,卻是搖頭道︰「隨便走走,哪里都行。」

這,可就沒準了。譚氏遲疑了下,想到女兒中午時間不多,便再次輕聲道︰「小婦人一家正準備前去還願,大人可要同行?」

「也好。」阿潛提步,竟就這麼當先走了出去。

一家子有些愕然,而後連忙跟上去。

大雄寶殿內,金色佛像前,黃色經幡飄揚,各種法器成列,使得寶殿莊嚴,望之肅然起敬。

譚氏在功德箱中投了銅錢,與敲著木魚的僧人互行一禮,便拉著田蜜和田川在蒲團前跪下,雙手合十,嘴里不斷低語,一臉虔誠。

田蜜不信神佛,可她一轉頭,便看到悲憫佛像前,自家娘親光潔的面孔似乎有聖光流轉,煞是高潔無垢,心中不免升出幾分敬畏來,便也雙手合十,望向那普渡眾生的佛。

「信女茵芙,得我佛庇佑,有幸逃出生天,與一雙子女,安于市井。信女此生已足,唯願我一雙兒女安好,不求他們富貴榮華,只願他們平安一生。」譚氏婉轉如低唱,她雙手交疊,俯身拜倒,「願以我畢生悲苦換他們一世安康,我佛慈悲。」

田蜜震愣在那里,直到田川悄悄拉了拉她衣袖,她才與田川一起,竭誠以拜。

「信徒田川,也願姐姐與娘親此生安好、長樂無憂。」田川嗓音尚顯稚女敕,飽滿的天庭卻重重落于地上,沉聲道︰「願以我陽剛之軀,擋世間酸、苦、辣、咸,唯剩甜,求佛祖成全。」

「信女……信女田蜜……」田蜜額頭觸在冰冷的地面上,她眨了眨濕潤的長睫,緊抿了下唇,深吸一口氣後,才艱澀開口︰「信女田蜜,願以再世靈魂起誓,此生,必竭盡所能,護母弟周詳。」

「阿彌陀佛。」僧人一聲梵唱,于木魚聲中,為他們禱告。

今日雖有綿綿細雨,但白日里,仍舊有光,天光斜照進寶殿大門,驅走黑暗,為萬物渡上一層保護色,只余下斜角照不到的些許陰影。

阿潛就站在大門旁邊的陰影里,一言不發的看著他們一家子溫情脈脈。他薄唇淡抿,清冷冷的眼中,閃動著幾分瑩光,以至于整張臉,都柔和了下來。

良久之後,譚氏才由跪拜,改為跪坐,她從袖口小心翼翼地拿出兩個平安符,招手讓姐弟兩靠近。

田川沒有起身,就著蒲團,跪行至譚氏面前,輕聲喚道︰「娘。」

田蜜有樣學樣,也就著蒲團,跪行至譚氏面前,盈盈望著她,喚道︰「娘。」

「這是娘親手所繡,特求大師開過光的平安符。從今往後,你們需貼身帶著,可驅災避禍,保平安康泰。」譚氏邊說著吉利的話,便親手為他們帶上,細長的紅繩繞過脖頸,譚氏溫軟的呼吸的就在耳邊,她柔和的嗓音一直化進心里。

「嗯。」姐弟兩乖乖點頭,手模著三角形上那由譚氏一針一線繡成的平安二字,眼中是十二萬分的珍重。

譚氏滿意地看著兒女脖頸上的平安符,心滿意足地笑了,滿心熨帖中,她忽而想起還有一個人來。

譚氏搜索了一圈,待看到陰影里佇立的少年時,再想不起什麼大人不大人,只覺得這少年也不比自家孩子大多少,卻太過孤冷孑然,不像她們一家,日子再難都有人做伴。這心啊,一下子便軟了。

她遂輕移蓮步,行至阿潛身旁,執了一佛禮,道了聲︰「萬法皆緣。」

阿潛抬眸看著面前的婦人,見她眉目溫軟,神態安詳,很是親柔。不自覺地,便放下了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清冷。

「大人,此乃小婦人閑時繡的平安符,您若是不嫌棄,收下可好?」譚氏將為自己準備的平安符遞出,眉目平和,通身是對待晚輩的寬容,含笑望著他,似乎在鼓勵他伸手。

阿潛看著那潔白手掌上那一抹醒目的黃,久久不動。半響後,他才抬頭,伸出光潔的手指,捻起它來,收進袖口,神色仍舊清冷,微微頷首,淡淡道︰「多謝夫人。」

阿潛緊了緊廣袖中的平安符,細密的針線印入掌心,摩擦中,有些微暖。

譚氏看了看殿外的天色,回頭對田︰「時辰差不多了,你先去上工吧,若是遲了,東家怕有不快。」

「嗯。」田蜜點點頭,問阿潛︰「你呢?要一起走不?」

「嗯。」阿潛應了聲,對譚氏斂身一禮,道︰「夫人,告辭。」

田蜜對佇立在殿門上的兩人揮揮手,回頭撐起雨傘,與阿潛一同離去。

到了大街上,兩人分道而行,阿潛自去督審司,田蜜自回得隆藥坊。

田蜜晃悠了老大一圈,才打酒歸來,楊賢自是不滿,可無論他念叨什麼,田蜜都能屏蔽。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金閨玉計最新章節 | 金閨玉計全文閱讀 | 金閨玉計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