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大兵 正文 第三百三十九章 強化訓練

作者 ︰ 月月逍遙

在這個時候把督戰團派到列寧格勒地區來,其政治上的意義不言而喻,蘇聯統帥部已經認識到列寧格勒市存在著隨時陷落的危險。鑒于在面對德軍重重包圍之下,列寧格勒地區的300萬軍民難免出現人心浮動的情況,督戰團的到來能很好地防範軍民嘩變的發生,代表著統帥部對于該地區的高度重視。

而在戰略上來說,列寧格勒市長期堅持下去,能有效分擔蘇聯戰場戰略正面上的巨大壓力,能拖住德軍三個集團軍及一個坦克集群,因此列寧格勒市絕對不能陷落。

在戰術上來說,督戰團的到來,就好比為該地區的蘇軍部隊打了一支強心針,成為伏羅希洛夫元帥手下一支直屬武裝力量,作為西北戰區總司令的伏羅希洛夫元帥,就能利用這支部隊督促其他部隊積極地投入到戰斗中,必要的時候還能利用這支精銳部隊作為救火隊,彌補防線上的缺口。

到達列寧格勒地區後的第二天一早,督戰團團長莫洛托夫上校,就向全團下達了備戰的命令,個營連部隊必須組織為期一個星期的強化訓練,調整好人員的士氣及車輛裝備的狀態,為即將到來的戰斗做好準備。

關于如何強化訓練的計劃,夫早在軍列的旅途中就構思好了訓練大綱。由于夫機械化反坦克連的武器裝備,大多數都是新列裝部隊的,這訓練的大綱上級沒有,只能靠基礎官兵自己模索。

夫根據自己的戰斗經驗及連隊武器裝備的特點,制定出了三套戰術預案,分別是機動作戰戰術預案、野外穩守反擊戰術預案及城市防御戰術預案。並根據這三套戰術預案,來進行強化訓練。

強化訓練的頭兩天,夫率領全連,環繞列德涅沃轉運站周邊地帶展開機動拉練,及行進中投入戰斗,快速展開陣地等內容的演習。

機械化反坦克連,顧名思義,就是一支機動能力強,反坦克火力猛的部隊。全連所有人員都乘坐各種車輛,按照夫在地圖上標定的多個地點坐標形成的路線,訓練由吹號集結、人員登車、車輛有序開拔、快速機動、中途轉向等機動科目。以及反坦克裝甲排移動中發炮攻擊假想目標、反坦克步兵連迅速下車展開步兵防線。在前兩個排進展順利後,反坦克炮排也相繼展開炮陣地,與此同時指揮排派出偵察車輛收集戰場情報,後勤排覓地隱蔽。

當機動戰術完成後,連隊就轉入穩守反擊戰術,在展開的陣地上,構建多層次的反坦克火力網,反坦克裝甲車在防線的兩翼小範圍機動防御,反坦克步兵在防線正面據守陣地,而反坦克炮則分布在防線中間發炮迎擊。

按照夫的設想,100mm反坦克炮,是連隊的中堅力量,擁有反坦克狙擊槍的步兵是鞏固防線的主力,而連隊裝備的六輛反坦克裝甲車是反擊敵人的利器,只有在取得一定優勢時,才會突出陣地逆襲來犯的敵人。

至于城市防守的巷戰計劃,因為目前的條件限制,只能是在地圖沙盤上模擬進行,拉多加湖的東岸可沒有大片的城鎮建築供夫帶兵操練。

強化訓練的第三天開始,就進入到與督戰團其他連隊配合演習的階段。在這個階段里,夫機械化反坦克連主要同團里的炮兵連配合演習。按照團部下發的作戰計劃,當督戰團向戰場進發時,機械化反坦克連將為炮兵連提供行軍掩護,保護炮兵連的安全。而在督戰團遇敵時,機械化反坦克連除了要掩護炮兵連展開炮兵陣地外,還要與工兵連一起,拱護團部的安全。

強化訓練的最後兩天,是團協同作戰的訓練,當督戰團處于防御狀態時,機械化反坦克連處于團陣地的中後位置,主要以反坦克炮火及反坦克裝甲車的炮火,支援機械化步兵營抵御敵人。而當督戰團處于反擊或進攻狀態時,機械化反坦克連則跟隨坦克營戰斗,從側翼支援策應。而一旦督戰團需要從戰場上撤退,機械化反坦克往往需要擔任殿後掩護大部隊的角色。

從督戰團的戰術中可以看出,夫所指揮的機械化反坦克連的作用是防守中堅及反擊助攻,是督戰團戰斗力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在督戰團進行強化訓練的一個星期里,納粹空軍對位于拉多加湖面上的蘇軍運輸公路,實施了多次規模不等的空襲。其中有兩次空襲,德國空軍把拉多加湖東岸的列德涅沃轉運站列入了轟炸的目標,但由于蘇軍在該轉運站的內外,新增加部署了十門85mm高射炮,密集的防空炮火令德軍轟炸機難以靠近,先後擊落了多架敵機,德軍空襲的效果並不理想。

督戰團此時被部署在列德涅沃(又翻譯為拉夫羅沃),其地理位置處于拉多爾湖南端的東岸,是列寧格勒市「生命之路」冰上交通線兩個起點轉運站之一,另一個轉運站在其北面10公里左右的科博納。在列寧格勒被圍困900天的日子里,大部分的補給物品都是通過這兩個轉運站運進列寧格勒市的。這麼一個戰略要點是不容有失的,一開始就把精銳的督戰團放在這麼個位置上,可見蘇軍高層將領對于此地的重視。

在督戰團到達該轉運站的前十天,蘇軍才成功進行了一次反擊戰,收復了曾一度被德軍佔領的,位于轉運站東南方向的季赫溫,恢復了對鐵路干線的控制權,從蘇聯大本營運來的人員物資可以通過鐵路接近運送到拉多加湖東岸。

此時的戰場態勢是,德軍被趕過了沃爾霍夫河西岸,蘇軍的大部隊沿河據守建立防線。督戰團的駐地西面20公里,是蘇軍第54集團軍的一個步兵師沿著納濟亞河(沃爾霍夫河的一條主要支流)建立的防御陣地。督戰團駐地的南面20公里,就是沃爾霍夫方面軍的空軍第4集團軍的野戰機場。而拉多加湖東岸與奧涅加湖西岸之間的狹長地域,就是著名的卡累利阿防線,蘇聯的第7集團軍與芬蘭及德國組成的聯軍長期對峙。

從戰場態勢來看,把督戰團放在拉夫羅沃,能在必要的時候監督多個方向上的戰斗,在必要的時候能直接參戰,甚至還能通過冰上交通線,把督戰團開進列寧格勒市。(在封凍近兩個月後,拉多加湖的冰面已能通過兩噸至五噸的載重卡車,在42年1月初冰層最厚的時候,輕型坦克也能勉強通過。)

當督戰團正在進行強化訓練時,蘇聯最高統帥部正在謀劃于42年1月初進行一次大規模的反擊戰,以圖撕開德軍對列寧格勒市的包圍圈,投入兩個方面軍的多個集團軍,向柳班方向進攻,企圖反包圍該處的德軍部隊。後來由于種種原因,該反擊作戰被德軍提前察覺,德軍及時作出相應部署,致使蘇軍沒能達到作戰目標。

(這章是過渡章節,寫的是戰略態勢,就不寫多了,下一章開始督戰團將投入第一次戰斗,以抵抗德軍對納濟亞河防線的反撲,穩固轉運站的防御。)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二戰大兵最新章節 | 二戰大兵全文閱讀 | 二戰大兵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