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大兵 正文 第三百三十七章 機械化反坦克連

作者 ︰ 月月逍遙

在督戰團的軍官們短暫互相交流後,軍官們就按照上級的命令,紛紛前往各自部隊的臨時營地,著手收納奉命前來報到的士兵,組建戰斗部隊。

機械化反坦克連的臨時駐地,距離督戰團的團部不遠,就在莫斯科市北面多條鐵路線交匯處的東面,一片植物茂盛的起伏地區里,後來這個地方被改建成了科學院植物園。

天氣雖然嚴寒,但在這片被植被覆蓋的地區,還是有很多耐寒的植物,傲然地在風雪中頑強地生長著。一頂頂臨時搭建的行軍帳篷,不規則地分布在這些植被之中的土地上,為了不被德軍偵察機輕易發現,大部分帳篷的頂上都用干樹枝或者干草作了偽裝,從天空上看下來,就好像是蘇聯平民為了喂養牲口而在冬天堆放的草垛。

連長夫及指導員列斯基可夫在12月15日的中午來到機械化反坦克連的軍營後,大概下午一點鐘的時候,就有幾名少尉軍官拿著調令前來報到,這些軍官將擔任連隊中的副連長或各個排的排長,而連隊中的班長骨干們,則在稍晚些時候,大概兩點半的時候奉命前來報到。

「報告!」正當夫在連部的行軍帳篷中,坐在一個小火爐邊的木桌旁,逐一整理業已報到的軍官及骨干的名單,準備登記造冊時,一個渾厚響亮的聲音在帳篷門外響起。

「進來。」夫沒抬頭,依然拿著鉛筆在桌上的一本新筆記本上寫著,隨口命令在帳篷門外報告的人進帳篷,這個時候來的一般都是連隊的班長骨干。

「報告!莫維奇.維爾斯基.契可夫上士,奉命前來報到!」一個兩米多高的斯拉夫大漢,掀開行軍帳篷的牛皮帳幕走了入來,啪的一聲立正敬禮,向還低著頭的夫大聲報告。

這個聲音穿入夫的耳中,覺得那樣的熟悉,夫馬上放下手中的鉛筆,抬頭打量來者,一張粗獷的闊面,下巴一圈濃濃的胡須,一雙豹眼圓睜,給人一種不怒而威的氣勢。

「契可夫班長,沒想到還能見到你,這實在是太好了!」就著火光夫看清楚了大漢的樣貌,夫立即激動地從木桌後大步走出來,張開雙手和對方擁抱。

「你是,夫嗎?」這名奉命前來報到的蘇軍上士,本以為這名連長會向自己訓話幾句的,沒想到對方熱情和自己擁抱,頓時也仔細瞧清楚連長的面容。

「正是我,夫啊!」夫肯定地點了點頭,摘掉了自己頭上的軍氈帽,露出了他那一頭標志性的短直金發。

「真是夫啊,你這小子了不起啊,竟然當上中尉了!」契可夫上士這才確認了面前的軍官就是夫,才熱情地同夫擁抱了一下。

「就算我當上了軍官,也是你帶出來的兵。」夫一邊說一邊搬來另一張木凳,拉著契可夫上士一起坐下。

「當初就覺得你與眾不同,是塊當兵的料,幾個月不見竟然就成連長了。」兩人坐下後,免不了互相詢問了一番對方的近況,看著夫軍裝領章上的中尉軍餃,又看了看自己肩膀上的上士軍餃,契可夫頗為感慨地說。

「如果不是班長你在幾個月前的戰斗中受傷,以班長你的能力,必然也能提干當軍官。」夫對于契可夫的夸獎,只是笑了笑,對于這位曾經在多次戰斗中並肩作戰過的班長,夫對其評價還是頗高的,是屬于那種能戰斗敢打硬仗又有一定親和力的軍事人才。在斯摩稜斯克地區的突圍戰中,契可夫已經升任排長的軍職,後來因為在戰斗中被手榴彈炸傷,才月兌離部隊送往戰地醫院接受治療。

「說來話長,我出生到現在,還是頭一次進醫院住病房,還一住就住了兩三個月,直到前段時間才康復出院。」說起自己住院接受治療的日子,這位斯拉夫大漢契可夫就連連搖頭,嘆了口氣說到︰「本來以為自己會重新回到老部隊去的,听說203坦克團擴編成了203機械化旅。但沒想到我出院後,卻忽然有一批人來對我進行政治審查,接著就被要求去學習了三天的政治課,然後被調到莫斯科衛戍部隊,做了半個月的城防工事修築隊的小監工,直到前天才拿到了新調令。」

「哈哈,督戰團機械化反坦克連,熱烈歡迎契可夫同志加入部隊。」夫也簡單地說了一下自己這幾個月來的經歷,才正式接過契可夫手上的調令,並以連長的身份歡迎對方的到來。

「呵呵,能在夫同志這樣的連長手下當兵,希望我這個粗人能有用武之地。」對于自己調到新的部隊後,契可夫的心情相對于前些日子明顯好轉。

「加入督戰部隊,就要有打硬仗的心理準備,以後我們將會在極為艱苦的戰場作戰。」夫把契可夫的調令按照程序略作處理後收好存檔,才為契可夫簡單地說明機械化反坦克連的情況及性質。

機械化反坦克連,分為連部、指揮排、反坦克裝甲排、機械化反坦克步兵排、反坦克炮排,後勤排,是一個五個排組成的加強連編制,總人數接近兩百人。(這可是貨真價實的加強連,41年底的時候,有的蘇軍團級部隊也才五六百人,就叫一個團。)

該連配備了蘇軍最新裝備部隊的步兵裝甲車六輛,半履帶裝甲運兵車三輛,卡車牽引的100mm反坦克火炮五門,指揮通信吉普車六輛,載重卡車五輛,反坦克狙擊槍六十支。

從機械化反坦克連的裝備可以看出看,其實這也是一支帶著試驗性質的部隊。所謂的步兵裝甲車,說白了就是當初德別克斯夫教官搞出來的卡車上裝了火炮的車。不過這次清一色都是用繳獲來的半履帶裝甲運兵車經過精心改裝後的產品,裝甲厚了火力猛了,而且全部是前置57mm火炮,這種車是蘇軍反坦克殲擊車的前身。(後來的SU-76戰車,SU-100戰車,都是在這種車的理念上制造出來的。)

而該連配備的100mm反坦克火炮,也是蘇聯軍工廠最新的產品,專門用來直瞄轟擊敵坦克之用,後來由于這種炮在實戰中取得較好的戰果,而被大量裝配到了坦克底盤上,造就了SU-100戰車的傳奇。

至于三輛半履帶裝甲運兵車,也是蘇聯軍工廠最新的自主研制的新產品,借鑒了德軍的該種車輛的技術,其車輛體積更長,每輛車可搭乘十五名配備了新型反坦克步槍的士兵。

而在連隊中配備指揮排,裝備多達六輛的載有無線電台的吉普車,用于戰場上組織指揮及通信,也是一種新的嘗試。

連隊中大部分的士兵,都乘坐載重卡車參戰,令整個連隊實現全面機械化,在戰場上的機動能力大大提升。

當所有的連隊骨干都前來報到後,夫組織骨干們召開了第一次連務會,宣布了對副連長、排長、副排長、班長的任命。

「彼得連科少尉,任副連長兼反坦克炮排排長。」

「奧科夫少尉,任反坦克裝甲排排長。」

「韋什金少尉,任機械化反坦克步兵排排長。」

「科羅博夫少尉,任指揮排排長。」

對于排一級的任命,上級早有安排,夫只是按照命令宣讀而已。作為連長真正能按照自己的意思任免的是班一級的軍士長或班長。與夫相熟的契可夫上士,被夫任命為機械化反坦克步兵排副排長兼該排一班班長。

在下午四點過後直至傍晚時分,一輛一輛運輸卡車從莫斯科附近的兵站開來,把連隊所屬的士兵運送到軍營。指導員列斯基可夫為了安排好士兵入住帳篷,親自坐鎮指揮,基本上做到井然有序,這讓夫省心不少,有更多的時間來考慮如何安排部隊的訓練計劃。

事實上這些士兵不需要怎麼訓練,就能直接投入到戰斗中去,因為這些第一批調入連隊的,都是有實戰經驗的老兵,其中還不乏獲得戰功勛章的優秀戰士。而上級留給督戰團各連隊整編隊伍的時間也不多,只有短短的三天時間。

夫也只能安排各排的人員熟悉一下車輛裝備及武器的使用情況,連實彈射擊也沒嘗試,就接到了率領連隊前往火車站待命出發的命令。

41年12月下旬,列寧格勒市正經受被德軍重重包圍後的第一個冬天,因為德軍一度切斷了拉多加湖的列寧格勒市補給線,令到城市中的軍民陷入斷糧的危機之中。蘇軍為了重新奪回對封凍後的拉多加湖冰上補給線路的控制權,同德軍展開了激烈的爭奪戰。

而最高統帥部列寧格勒地區督戰團,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通往蘇聯北部地區的漫長鐵路線,被緊急運往列寧格勒地區,加入到同德軍的慘烈戰斗。

已經由一名士兵轉變為基層部隊指揮官的夫,將在列寧格勒接受接二連三的新挑戰,游走在生與死的邊緣,發揮出其優秀的軍事才能,在烘烘的戰爭大熔爐中,鍛造出一支鋼鐵部隊,成為反擊戰專家、巷戰專家及游擊戰專家集于一身指揮官方向成長。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二戰大兵最新章節 | 二戰大兵全文閱讀 | 二戰大兵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