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女勵志記 第七十八章 雜貨鋪子

作者 ︰ 糯米團團圓

小孫氏一听,頓時氣火攻心,如若不是抓著門框,早就癱軟了下去,這事情在村子里不是沒有,怎麼說也是件敗壞門風的事情,傳出去柏家的臉面就會丟盡了。

按小孫氏以前的性子,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會出去嚎了,直到把柏家的臉徹底丟盡了為止,可是現在的小孫氏想法完全起了變化,如果柏二柱真的一發火把她給休了,她能有什麼地方去呢,就是回娘家也待不長遠,哥哥嫂子是容不下一個潑出去的水在家長住的。

在矛盾和煎熬中,小孫氏扶著牆回到自己的屋子去了,柏二柱本來是預備著小孫氏跟他大干一場的,誰知小孫氏竟然是這種反應,到讓柏二柱不知所措。之後想了想,也就繼續和魯氏鑽被窩去了。

自從小孫氏被柏二柱從官衙里接出來,不知道是被關傻了還是痴了,總有那麼一段時間小孫氏的精神會出先不正常的現象,時間非常短,而且就是在天氣陰沉的時辰,所以還沒有人發覺。

小孫氏如今跟柏二柱站在一起,那看起來似乎比柏二柱大了十幾二十歲,曾經眼中的精明被渾濁空洞的眼神所代替,如此,柏二柱壓根兒更不去小孫氏屋里了。

福子、祿子和勝水每日從學堂回來,吃過晚飯之後都要看書至深夜,王氏看孩子們辛苦,每日親自下廚做了夜宵給三個人送過去,畢竟三個人先前是斷斷續續偷听了些年,現在好容易有了好的環境,有了好的夫子教導,對現有的條件,三個人是相當珍惜,甚至都不願意浪費一分一秒。

加上沒幾日就要到來的童生試,讓三個人都感到無比的緊迫感。

熙兒的芙蓉閣在縣城里已經頗有名氣了,漸漸已經形成了穩定的客源,除了暢銷的產品之外,不斷有新品種的出現,使得很多穩定的客戶群更加的死心塌地。

每月收入的穩定中有節節攀高的趨勢,熙兒已經用這一部分淨利潤的一半用來置辦田地,爭取能做成大型的莊園,做個名副其實的有產

一族。

家里的賬本也由熙兒記錄,從石溝屯村的腌菜作坊,到芙蓉閣,再到田地,一筆筆收入和支出都是清清楚楚,賬本有助于了解家里的資金情況。

到目前為止,熙兒家除了固定資產外,存銀已經有了幾萬兩,算是真真正正的步入了中產階級,現有階段完全可以大量的購買田地了,而且熙兒還打算在縣城開間大的雜貨鋪子,就相當與前世的超市一般的模樣。

雜貨鋪子最適合開在人居住密集的地方,貨源熙兒到關注了一段時間,品種需要全面,當然質量得有保證,從吃喝拉撒到日常所需,得耗費不少的心血。

芙蓉閣已經可以放心的交給妹妹四兒學著打理,柏三柱負責買地種地這塊兒,于是熙兒可以完全的放心去做雜貨鋪的事情。

最先要的就是各類的選貨,少不得要找了宋掌櫃的幫忙,宋掌櫃人脈本來就廣,介紹幾個以後進貨的作坊,對他來說就是小菜一碟,對熙兒來說則是大忙。

從租下鋪面到選貨到訂貨,都是熙兒親力親為,整整準備了快兩個月,基本上才快上路子。

也就到了福子三個考試的日子,童生考試考五場,分別考八股文、試貼詩、經綸、律賦、策論。

由于先前準備充足,三個人加上宋連也是輕松的就進考場了,一番昏天黑地下來,出來時,神色都還是比較輕松的。

這幾天鄭氏也特地從石溝屯趕來為兒子助陣,她見勝水臉色紅潤,似乎還胖了一些,就能猜出王氏對她兒子照顧的有多用心,心里自然也是感激不盡,更是盡心打理腌菜作坊了。

當考試的結果出來後,四個人早早的就相約去放榜的地方等待放榜,那場面真是人山人海,虧的幾個人去的早,佔住了最前面的日子,自然也就是一放榜就能看到。

後面的人自然要等前面看過榜的人擠走,才能擁到前面來看。

當衙門的衙役把紅榜張貼開來時,排在考前的就是祿子,其次是宋連,福子排在四十幾名,勝水考的也考前,在七十六名,四個人都考過了童生,也就有了考秀才的資格。

接下來自然是一起開心的慶祝,之後回歸理性,再之後是回到書院,繼續接下來的讀書的日子。

福子幾個考過童生後,柏三柱說要回趟石溝屯,給祖宗上上香,給柏老頭送個信兒。

王氏也要跟著回去,宋掌櫃這幾天才喊了熙兒過去,就腌菜作坊的事情說了說,福熙堂的腌菜已經在天竺國打響了名氣,各式腌菜的需求量是越來越大,估計熙兒家的腌菜作坊已經屬于供不應求的狀況。

熙兒思來想去,決定在縣郊靠近自家園子的地方再買下幾畝地來,再擴建一個新的腌菜加工作坊,這邊的腌菜作坊就建的大些,之後兩邊作坊間派兩個人專門跑腿聯系。

石溝屯的腌菜作坊早就有了規模,而且運轉模式也非常正確,只要從石溝屯派幾個有經驗的人到這邊的作坊來管理,不用多久,縣城的腌菜作坊也就能快速運轉起來了。

當然除了買地和蓋作坊需要先進行外,買原料和人手也得提前準備好,光這些準備工作,熙兒就覺得自己一個人實在是有些兼顧不過來。柏三柱負責地里的事情,暫時月兌不開身,哥哥們熙兒不想去打擾他們,還是安心讀書來的踏實,四兒雖說頂起了芙蓉閣,但畢竟還是個小姑娘,出去采買也不方便。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傻女勵志記最新章節 | 傻女勵志記全文閱讀 | 傻女勵志記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