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城 第一五六章 一片私心

作者 ︰ 秋風竹

王墨皺起了眉頭︰「崔平為何詢問西夜國?」

「百多年前,西夜國一帶發生了地震,阻斷了一道水脈,以致昆侖以東的地區沙化嚴重,那一帶的居民紛紛北遷——便是龜茲,也迎來了許多外族。崔平說武帝擔心這一帶持續沙化,西域諸國會不斷往敦煌一帶遷徙,最終威逼大晉,故而派他前來探查水源,尋求長治久安的大道。」

武帝派出太子少傅不遠萬里,來西域探查水源?

王墨覺得這個理由怎麼听怎麼荒誕。只有一種可能,崔平那時已經知曉西夜國寶藏的事情,來西域不過是要尋找線索。

「崔平來龜茲時,可有接觸過那張古琴?」王墨問道。

疏桐心里一驚︰他如何知道自己心里所想?自己突兀的詢問崔平之事,他也毫不驚訝?

白延尋思了片刻道︰「崔平來龜茲時,適逢三年一度的‘曲韻會’,不但西域諸國喜愛音律之人齊聚龜茲,就連中原也來了不少同好者。那張古琴當時存放在王城的器樂庫中,他有可能見過。」

如果說崔平在探訪西夜寶藏的過程中,發現了「絕響」背後的線索,按照常理來說,他必然要設法得到這張古琴。

果然,白延又道︰「在‘曲韻會’結束那日的宴會上,王妹帛寧曾用那張古琴演奏過中原的琴曲,崔平當時便笑問能否將此琴贈予他。我父王以為崔平也喜愛奏琴,便請他也彈奏一曲助興,崔平卻說他不會。我父王便笑答‘既崔使不會奏琴,送你這張古琴卻也浪費了,不如本王送黃金百兩美女若干?’」

听到這里。那些關于「絕響」和白慕冤案的線索碎片都慢慢拼合了起來。

最早發現「絕響」秘密的人,正是成都王司馬穎的老師崔平。崔平在龜茲索琴未果,對此琴十分留心。故而,當「絕響」被白延作為禮物送給白慕之後,他不但推薦了琴師羅秀入白府教琴,也寫下了檢舉信陷害白慕。

只是,崔平並未料到,白慕會主動上交「絕響」。更沒料到「絕響」一入國庫便被大鴻臚石統取走。在鴻臚寺找不到「絕響」,他便以為是白慕私藏了古琴,惱怒之下便勾結散騎侍郎王愷,在朝堂上以謀反罪請旨抄家滅門。

也是此刻,疏桐才想明白,父親書房里的那些遺物。為何會完整的保留在白果嶺的密室。為了利用那筆寶藏幫助司馬穎奪取王位,這位盡職盡責的王師,這些年來一直在父親的遺物中查找「絕響」和寶藏的線索!

而當石拓長大後。攜帶古琴「絕響」在洛陽琴界嶄露頭角,崔平才發現這張古琴的真正去處。早已不在朝堂的崔平不便出手,這一次便輪到了成都王司馬穎親自出馬。

依附于皇後賈南風的石家,權勢地位不同于小小的鴻臚寺主薄白慕,誣陷這種手段伎倆無法上演,司馬穎的目光便再次落在了曾與石崇斗富輸得毫無顏面的王愷身上。

疏桐清晰的回想起司馬穎做客寶鼎閣那日,王愷說過的話來︰

——「那‘絕響’,真的在石家?!」

——「枉我煞費苦心的找了這麼多年,竟還是被他奪去了……」

財富和地位,一直是王愷孜孜以求的人生目標。只要許諾以這兩者。司馬穎利用起王愷來,可謂得心應手。自始至終。王愷都在不遺余力的為司馬穎尋找「絕響」。將自己最疼愛的女兒嫁于司馬穎為側室,召回在王寺村學醫的庶子王墨,不過是王愷為著這筆寶藏,也為著王家鼎盛不衰的未來投下的賭注……

王墨靜靜看著疏桐,那被門齒咬得泛白的嘴唇,長睫下暗潮洶涌的眼眸。木幾下被手指揪拽得起皺的衣擺,無不暴露她此刻內心的痛苦和仇恨。

這個原本如梨花一般柔弱純淨的女子,肩負著滅門的血仇,在無盡的痛苦中掙扎著。這一刻,他也在苦苦隱忍,隱忍著想上前將她擁入懷中的念頭。

王墨忽然有些後悔。繞行千里來龜茲,不是為破解琴板背面的銘文,那段銘文權昱早就翻譯得清清楚楚。他藏著一片私心,以為用白慕結義兄弟白延的證詞,多少可以洗月兌一些父親在白慕冤案中的罪孽,令自己仇人之子的身份在她眼中所有改變,卻令她陷入了更大的痛苦。

茶味越發清苦。王墨看著手中陶杯里沉浮輾轉的茶葉,露出了一絲苦笑。自己也有這麼糊涂的時候?罪孽豈是由動機所決定的?就算父親不是那個寫檢舉信的人,不是為那筆寶藏而喪心病狂的人,他卻在崔平的利用下出面請了聖旨,帶著兵馬抄了白慕的家……

「如此看來,當年寫信檢舉陷害義兄的,極有可能就是崔平。」白延似乎也想明白了個中緣由,他再次轉首看向疏桐,面露疑惑道︰「這位施主為何突然想起了崔平?」

疏桐一怔。若直說緣由,自己的身份豈不就暴露了?王墨作為替司馬穎的「朋友」和「親戚」,若他知道自己的身份,又豈能放過?

略作思忖,疏桐掩飾道︰「我不過是突然想起,一位琴界友人說這位崔大人出高價想收買一張叫‘絕響’的古琴。」

友人?她指的是石拓吧?她還真是不會撒謊。王墨拎起木幾上的陶壺,替白延斟滿茶盞後,不動聲色道︰「此人尋找古琴的動機十分明顯,看來確實如大師所言。」

「若早知此琴會招來這等禍事,貧僧如何也不會送與義兄。」白延端起茶盞,卻又擱了下來,神色黯然道,「萬事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菩薩畏因,眾生畏果。貧僧這些年一直在反思此事……」

白延自洛陽歸國後,便進入了雀離大寺閉關懺悔。

起初,帛山以為他只是為友人的冤案悲痛過度心結未解,便由著他誦經禮佛。不料他一進寺廟便不再歸家,帛山數度催促後,他竟跪求放棄王位繼承權,決意終身侍佛。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碧城最新章節 | 碧城全文閱讀 | 碧城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