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言令色 5女3女中豪杰之一

作者 ︰ 笑嘆無憂

唐惜春回家,自然有一場團圓酒吃。

唐惜夏听說兄長回來也很是開心,來不及放下書本就去了唐惜春的院子,不停的圍著唐惜春問東問西,親近更勝以往。唐惜春問他,「付六沒再欺負你吧?」

唐惜夏捏著小拳頭,「沒,同窗們知道哥你一個打了六個,都對我很客氣。」

「難道以前他們對你不客氣?」

「現在更客氣。」唐惜夏其實有些小小遺憾,他現在天天練習兄長教的拳術,自覺已成小半個武林高手,只盼著能有朝一日派上用場,結果連付六都跟他稱兄道弟了,讓唐惜夏一身本領竟無施展之處,內心深處好不寂寞。

阿玄端來蜜水,唐惜夏道謝接了,又偷偷的問,「哥,你見著菊表姐沒?」

「干嘛?」唐惜春沒好氣地。

唐惜夏作賊一般悄悄跟他哥說,「大舅說哥你跟菊表姐有親事,哥,你是不是真要娶菊表姐給我做嫂子?」

「有話好好說,作甚嘟嘟囔囔,好不爽快!」訓唐惜夏一句,唐惜春道,「沒影兒的事,別亂說。」

唐惜夏拍拍小胸脯,舒緩一口氣,「那我就放心了,母親也說菊表姐配不上哥。我覺著她還不如阿玄姐姐好看。」

唐惜春笑,「你這才屁大一點,就知道美丑了?」想到日後唐惜夏那一窩子鬧心的娃,唐惜春模著唐惜夏的頭感嘆,「惜夏,你才是真人不露相啊。」

唐惜夏不解的看向他哥,唐惜春神秘一笑,「惜夏,你現在才九歲就會看美丑了,將來肯定有很多女人。」

唐惜夏小臉兒燒紅,竟然害羞了,強辯道,「還不是大舅他們說哥你要娶菊表姐,我才仔細的看了看她。她還沒哥你好看呢。」

唐惜春哈哈大笑,繼續逗他,「惜夏,你以後想娶什麼樣的老婆?」

唐惜夏畢竟是男孩子,許多事不會與父母講,卻很樂意與兄長傾訴。想了想,唐惜夏道,「娶妻娶賢,賢良的吧。」

唐惜春訓他,「沒出息,要就要才貌雙全的。只是賢良有什麼用,若是無鹽女,看著都不順眼,如何能過日子。」

唐惜夏老實的說,「只要人好,想要漂亮的,納妾就是了。」

唐惜春頗是欣慰,笑,「果然長江後流推前浪,汝子可教也。」怪道能生出那一窩孩子呢。

唐惜夏彎著眼楮笑問,「哥,那你想娶什麼樣的?」

「才高八斗,貌賽嫦娥,還要賢良淑德,樣樣不缺。」

唐惜夏倒抽口冷氣,目瞪口呆的表示,「哥,世上有這樣的女人?」

唐惜春感嘆,「我也尚未見過。」

唐惜夏內心深處很可憐他哥,深覺如果按著他哥的標準,可能他哥要打光棍了。

唐惜春問,「劉亮劉海對你怎麼樣?」

唐惜夏悶悶道,「就那樣。」

「那樣是哪樣?」唐惜春又說他,「男子漢大丈夫,怎麼就沒個痛快勁兒。你再這樣跟悶頭鵝似的,我可揍你了。」

小孩子最會看人臉色,以往借唐惜夏兩個膽子他也不敢在唐惜春面前放肆。如今他知唐惜春對他好,便嘰嘰咕咕的道,「我要是說表哥們不好,怕哥你為難哩。」

唐惜春敲他腦門兒一下子,「我為難個甚!難道我不分遠近親疏,他們再是親戚也帶了個表字,你才是我兄弟,要不我問你好歹干嘛!」

听這話,唐惜夏臉上放光,嘻嘻一笑,湊近唐惜春,「我就知道哥你跟我最親!」

「這可真是廢話!」其實唐惜夏也不是啥好鳥兒,生出那一窩狼心狗肺的小子來!唉,唐惜春內心長嘆,義正嚴辭的對唐惜夏道,「看到劉亮劉海這等不成器的東西,我們就該引以為鑒,惜夏,以後你生了兒子,一定好生教導,萬不能叫孩子長成劉亮劉海這樣!」

唐惜夏道,「那是當然的啦!」心知大哥只與他好,唐惜夏心中十分愉快。

兄弟兩個說了會兒話,便有老太太的丫環來請,晚飯的時辰要到了。

唐惜夏笑,「哥,你見過小丫頭沒?」

「還沒。」唐惜春道,「太太忙的很,等她閑了,我再去看。」

唐惜夏道,「等吃過飯咱們一道去看吧,生的可丑了。」

唐惜春險些噎死,上輩子並沒有唐惜秋的存在,如今羅氏老蚌生珠,又是女兒,唐惜春並沒什麼惡感,倒是唐惜夏這話……唐惜春道,「惜夏,你可不能這樣說妹妹。都說女大十八變,以後會好看的。」

唐惜夏很為妹妹的容貌糾結,苦惱道,「難道要等十八年才能變漂亮?」

唐惜春倒是自信,「放心吧,咱們家沒丑人,不論是像老爹像太太像你或者像我像祖母,都不會丑,惜秋也難看不到哪兒去?」

唐惜夏苦著臉,「母親說惜秋生的像太姥姥。」

唐惜夏的太姥姥……

此老太太絕對是大鳳朝名人,連唐惜春這等成日游手好閑的紈褲都听說過此老太太的彪悍事跡。說來,唐惜夏外家不過三品侍郎府第,但,唐惜夏的外婆馬氏出身卻猶為的不簡單。

馬氏出身帝都平陽侯府,馬氏的娘更是出身不凡,乃當年靖國公府方家嫡出的小姐。當然,靖國公現在比較落魄,因礙了今上的眼,被降為越侯。

但,在先帝年間,靖國公府實無愧于大鳳朝第一名門之稱。無他,先帝的發妻方皇後便是出身靖國公府,而方皇後正是唐惜夏太姥姥同父異母的嫡親姐姐,情況與唐惜春唐惜夏關系相仿,雖然不是一個娘,但,唐惜夏太姥姥身為繼室嫡女,亦是赫赫顯耀。

就是拿到現在,這老太太出身也是沒的挑,結果,人到花齡,卻落個老大難,婚姻上猶為不易。無他,人生的太丑。

據說,方家一家子沒丑人,方皇後更不必說,哪怕受親生子戾太子的連累最後被廢尊位,先帝死後也只肯與她同葬,今上的親娘魏太後卻要另建陵寢,百年之後一人獨眠。

結果,這樣美人遍地的靖國公府竟生出了一位貌比無鹽的六姑娘。傳言,老帥哥靖國公一時也不能相信自己竟生出這麼丑的女兒,還偷偷的滴血驗親了兩回,結果,就是他老方家的種,抵賴不得。

原本憑靖國公府出身,憑在宮里的皇後姐姐,憑自己的國公爹,方六姑娘哪怕貌比無鹽也並不難許嫁,無非是條件放低些,有的是男人願意與靖國公府結親。

方六姑娘之所以落個老大難,是因為她還有一樁怪癖,非美人不喜。

家里給她說的那些男人們,總是不入方六姑娘的青眼。

其實,就是方六姑娘在彼時早已有心上人。

方六姑娘的心上人倒也並非別人,正是當年的平陽侯世子,現在平陽侯世子他爹。

彼時,平陽侯府已漸漸落敗,唯一爵位安在而已,與正鮮花著錦烈火烹油的靖國公府沒的比。但,哪怕這樣,方六姑娘想嫁平陽侯世子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無他,這位小世子實在生的太俊,從小世子十二歲起,就有大把人跟平陽侯府提親。把平陽侯愁的夠嗆,答應一家,必然要回絕無數家,想來想去,給兒子結親竟成了一件無比得罪人的事啊。

平陽侯是個面瓜,愁白了頭發也沒能給兒子定下一家親事來。結果,把個俏生生的小世子耽擱到二十高齡尚未許婚,平陽侯不急,帝都城有閨女的人家都急瘋了。急吼吼的要平陽侯給句準話,尼瑪快點給兒子定一個,總不能你兒子一個不娶吧!咱們可都陪你家耗了十來年了!

因兒子這親事,據說平陽侯還遭人套過麻袋,打過悶棍。

總之兒子太出色,倒成了平陽侯的一樁心事。

其實,公允的說,此刻平陽侯的困苦心事與一人倒是相似的,那人就是老靖國公,方六姑娘的老爹。人家平陽侯家的兒子是太出色,提親的人太多不知娶誰。方六姑娘是無視自身硬件,一門心思的要吃天鵝肉,簡直能愁死她老爹。

靖國公府與平陽侯府皆是帝都公侯府第,哪怕一家興旺一家落敗,亦都是名門府第。何況,小世子少年便有美男名聲,方六姑娘早覬覦人家良久,自然是見過的。

老靖國公早知女兒心事,只是,哪怕素來沒臉皮沒節操的老靖國公也實在對人家平陽侯府張不開嘴。小世子的美男名聲多麼響亮,方六姑娘無鹽女的名聲就有多麼響亮。老靖國公擔心一開口,被人套麻袋打悶棍的人會換成自己。

方六姑娘見她爹死活不肯去跟平陽侯府提親,索性一不作二不休了。要說方六姑娘,雖說容貌平平,卻有一樣常人所不及的本領,她武功高強,乃大鳳朝為數不多的高手。方六姑娘親自出馬,將平陽侯世子擄走他處,自此蹤跡全無,待一年後兩人再回帝都,方六姑娘已經身懷六甲,小世子眼瞅就要喜當爹。聞此信,滿城姑娘哭斷肝腸,恨煞方六,因方六武功高強,倒沒人敢套她的麻袋,只是在那一年,無數閨秀開始學著做布偶人,恨不能隔空咒死方六。

連素來好脾氣的先帝都有些看不過眼六小姨子的霸道,私下對小世子道,「若六娘彪悍,朕定為愛卿做主。」

小世子反是很看得開,道,「丑妻近地家中寶,六娘別有好處。」

兩人日後竟頗是恩愛。

方六姑娘自然是別有好處的,她的親外甥,方皇後的親生子戾太子宮變,方六姑娘一柄長劍殺出重圍引禁衛軍入行宮救駕。之後先帝平叛戾太子之亂,方六姑娘親自說服自己的外甥女敬敏公主出馬,由敬敏公主說服方皇後勸服先帝立今上為儲君,之後今上登基,小世子承平陽侯爵位,方六姑娘遠隨丈夫趕赴西北,節制西北二十萬兵馬。

哪怕今上再厭惡靖國公方家,其實也沒真正將方家怎麼著,方家雖由靖國公府降為越侯府,到底爵位仍在,苟延殘喘亦好過真正跌入泥底。

回憶了下方六姑娘彪悍事跡,唐惜春道,「若是妹妹似太姥姥,只得先跟青雲師父打聲招呼了。」

「嘎?」唐惜夏一時未解。

唐惜春長嘆,「若不學得絕世武功,日後如何嫁得如意郎君喲。」全靠自己搶了。

唐惜夏深以為然,道,「這兩天惜時哥回來,先問問惜時哥。」

兄弟兩個已為小小嬰孩的終身大uo扳昶鵠礎 br />

團圓酒分了兩席,男女各一席。

唐惜春唐惜夏皆跟著唐盛坐男席,除了唐家父子三人,另有劉家祖孫四人,分別是劉太爺、劉大舅、劉亮、劉海。劉二舅在家看著地里收成,未來。

劉家人一見唐惜春便激動不已,紛紛對他問好問歹,唐惜春滿心只有最疲倦沒有更疲倦,不過,依舊打疊起精神同外公舅舅表兄弟們應酬。望著劉家人親切的臉孔,唐惜春哪怕活了一輩子仍想不通為何這樣親切臉孔的人會在一瞬間化作妖魔,讓他一無所有。

「惜春真是越發出息了啊。」劉太爺歡喜的贊嘆。

唐惜春知道劉太爺還有另一種臉孔,他會眼中帶著得色,惋惜又感嘆,「我雖是你外公,但一碼歸一碼,惜春,誰叫你這樣無能,連祖業都守不住。」

「是啊,長的越發像妹妹了。」這是凌大舅的話。

其實,凌大舅還說過,「果然是唐家的種,無德無才是刻在骨子里的,天生的敗家子。」

「听說表哥連天象都會看,可真了不起。」這是兩個表弟,劉亮與劉海。

他們沾沾自喜于唐惜春的愚蠢,總是無數次提醒,「當年姑媽可是陪嫁了大半個家當過去,這是唐家欠劉家的。」是啊,唐家欠劉家的,似乎永生永世傾家蕩產都還不清的債。

唐惜春一時恍神,唐惜夏底下掐他大哥一把,小聲提醒道,「大哥,咱們一家子團聚,外公說一起喝杯酒。」

唐惜春望著一桌子殷殷切切的目光,忽然心生無比厭惡,仿佛當年他借助唐惜時的力量奪回祖業,劉家人跪在地上苦苦哀求之時,那種感覺,連恨都多余,唯滿心厭惡。唐惜春本就不是什麼八面玲瓏之人,重生一回,亦無多少長進,他性本乖張,忽就冷冷道,「惜時還沒回來,說不上一家團聚!我累了,先回去歇著!」

說完之後,完全不顧滿桌尷尬,直接抽身走人。

唐盛怒拍桌案,喝道,「混賬!好端端的,你擺臉色給誰看!回來!」

唐盛絕對不缺威風,他乍然大怒,唐惜夏都嚇的不敢說話,更不必提劉家人了。唯一不在乎的大概也只有唐惜春了,唐惜春是天生的本領,他生就不大會看人臉色。

唐盛怒不可遏就要著奴僕將唐惜春捉來賠禮,劉太爺忙道,「孩子大老遠的回來,勞累是難免了,何苦為難他,又不是外人。讓惜春歇著吧,一會兒我去瞧瞧他,他便好了。」

唐盛緩一口氣,道,「岳父不必理會那孽障,一會兒我自會教訓他,叫他給岳父大哥賠禮。」真是狗脾氣啊,幸而先跟唐惜春提過醒了。

劉大舅笑的和氣,「上牙還有磕著下牙的時候,何況一家人。」

唐盛自責,「都是我把他寵壞了。」

沒有唐惜春坐陪,一席酒到底喝的不樂,早早散了去。

晚間,唐老太太對兒子道,「咱們惜春,自小吃要吃好的,穿要穿好的,哪里叫他受過半分委屈。如今突然听說這樁親事,別說惜春生氣,我每想到劉家辦的事也來火。」不是說劉菊不好,也不是她夸自己孫子,但,就現在來說,這樁親事真的不大般配。

唐惜春身為嫡長子,念書上卻不大成,正因如此,唐老太太與唐盛母子兩個都憋著心氣兒給唐惜春說門好親事,好彌補唐惜春自身不足。

劉菊自幼沒念過書,論學識還不如唐惜春這半文盲。再看兩人出身,唐家現在也稱得說「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本身嫡長媳交際往來的素質,劉菊同樣不俱備。哪怕不論門第,唐老太太與唐盛總不能給唐惜春娶個扯後腿的媳婦吧。

何況,看著劉菊,可不似有當年劉氏的聰慧。

唐老太太便說了,「菊姐兒這孩子,瞧著聰明伶俐,卻是個糊涂心腸。你岳母水土不服,她一個孫女不在身旁服侍,反天天來我跟前說笑。」雖知劉老太太是裝出來的病,但,裝病也是病,劉菊真不知是聰明還是笨了。

想想也是,若劉菊真有劉氏當年的明敏智慧,萬不能叫家人做出先斬後奏這等結親的方式。哪怕唐家人不好出言否認,劉家人此事一干,在唐家人的眼里難免就走了下流。更何況,退一萬步講,哪怕親事成了,劉家人功成身退,劉菊卻要在唐家討一輩子生活的。

一個女孩子,何苦自輕若此。

唐老太太嘆口氣,難得劉菊似乎還心有余力怡然自得。

「惜春素來直性子,心里存不住事,暫且看看再說,莫要翻臉為上。」

唐盛早有準備,道,「我也是這個意思。」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巧言令色最新章節 | 巧言令色全文閱讀 | 巧言令色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