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 第七章赤壁對壘

作者 ︰ 史杰鵬

1江陵封賞諸降將

江陵城議事廳內,炭火熊熊。♀+言情內容更新速度比火箭還快,你敢不信麼?曹操披著狐皮大氅,對坐在左右兩邊的一群謀士將軍道︰「孤派劉巴率兵南下,長沙、桂陽、零陵、武陵四郡已經奉辭歸順,現在除了劉備和劉琦盤踞的江夏,荊州全州基本都重返大漢,孤身為大漢丞相,奉天子詔令,要給此次有功的將士一一封賞。」

身邊侍從遞過一封文書,曹操向文書深深一揖,鄭重拆開,道︰「此乃天子詔命,諸君謹听。」

文武官員都伸長了脖子,望著曹操。

曹操清了清嗓子,念道︰「制詔荊州牧劉琮︰」

劉琮趕忙出列,跪在地下。

曹操繼續念道︰「昔楚有江、漢山川之險,後服先強,與秦爭衡,荊州則其故地。劉鎮南久用其民矣。身沒之後,諸子鼎峙,雖終難全,猶可引日。今荊州牧琮,心高志潔,智深慮廣,輕榮重義,薄利厚德,蔑萬里之業,忽三軍之眾,篤中正之體,敦令名之譽,上耀先君之遺塵,下圖不朽之余祚。鮑永之棄並州,竇融之離五郡,未足以喻也。朕甚嘉焉,其拜琮為青州刺史,封武成侯。」

劉琮身邊的荊州舊臣個個發出驚訝的聲音。

曹操對劉琮道︰「孤曾奏告皇帝陛下,讓公子繼續留任荊州牧,怎奈陛下不許,孤亦無能為力。好在青州地轄十一郡,也是大州,不至辱沒公子,望公子奉詔。」

劉琮惶恐跪下︰「臣父親葬在荊州,荊州是臣故鄉,臣寧願以一平民身份留居襄陽,為父守冢,望丞相恩準。」

曹操道︰「公子請起,此乃詔命。孤雖想幫你,恨力不及耳!何況公子的父親乃山陽高平人,論舊籍,公子的故鄉亦在青州,此次拜為青州刺史,不正是衣錦還鄉嗎?公子還有什麼不滿意的。」

劉琮見曹操臉色不好,只好應允︰「多謝丞相。」

接下來,曹操又相繼宣布詔書︰「拜蒯越為光祿勛,封樊亭侯。」「拜韓嵩為大鴻臚,封蓋亭侯……拜文聘為江夏太守,封關內侯……拜蔡瑁為章陵太守,封關內侯……」

大臣們個個奉詔謝恩,喜笑顏開。到蔡瑁時,曹操笑道︰「蔡將軍,久聞君一家皆任職水師,這次征伐東吳,希望將軍出力。孤欲拜將軍為水師都督,不知將軍意下如何。」

蔡瑁趕忙跪下謝道︰「蒙丞相看重,敢不盡力?」

曹操道︰「很好。」又對著眾臣大聲道,「孤一月前曾讓人送信給孫權,要他投降,豈料今日迄無回音,且諜報告知,柴桑守衛日益嚴密。既然孫權意欲負隅頑抗,孤只有親率王師,進擊殲滅了。」

眾將軍紛紛附和。曹操議事罷,群臣紛紛出門,蒯越和蔡瑁在闕下相逢,蒯越一臉喜色︰「蔡君,恭喜啊,被主公任命為水軍都督了。」蔡瑁淡然道︰「豈敢和君相比。君被天子封為列侯,官拜光祿勛;而瑁僅為關內侯,官亦不過太守。」

蒯越笑道︰「當日君若和我一樣早日下決心歸順丞相,依君的地位,至少應該和我等列。不過來日方長,君還有機會,只要這次奮力擊敗孫權,一定可以封為列侯。」

蔡瑁道︰「多謝指教。」隨即吩咐御者,「出發。」他的馬車迅即馳去,蒯越見蔡瑁對自己愛理不理,不禁怒從心頭起,他想了想,又回到議事廳,要求面見曹操。

曹操很奇怪地問︰「蒯異度不回家慶賀高升,反來見孤,有何見教啊。」

蒯越道︰「臣有一事不明,為何主公任命蔡瑁為水軍都督。」

曹操道︰「哦,有何不可?」

蒯越道︰「蔡瑁以前一直同情劉備,只是在臣極力勸說之下,見大勢已去,才決心歸順丞相,丞相尊賢重士,天下聞名,但對他這樣胸有城府的人,還是要多加小心啊。」

曹操沉吟道︰「嗯,孤自有主意。」

蔡瑁回到家不久,劉琮就進來了,大哭道︰「都是岳父大人誤我,現在要遠離故土,去青州赴職。青州人生地疏,丞相不知安排了多少親信在側,安有自由?」他的臉上滿是淚水。

蔡瑁也極為懊惱,劉琮若去了青州,自己的女兒也必得跟著他去,他又何嘗願意父女遠離?

但現在他只能安慰劉琮︰「琮兒,千萬不要哭了,丞相對我們肯定心懷猜忌,現在要是悲哭,被人听去的話,一定會惹來大禍。」

劉琮只好嗚嗚咽咽收住啼聲,道︰「倒是便宜了蒯越那個狗賊,看他是何等的得意。」

蔡瑁道︰「小人得志,我們也不可得罪他,免得被他在丞相跟前進讒言。」

2戰爭總動員

江東開始迅速進入戰爭動員階段,各戶曹連日整理戶籍冊,清算青壯年男子人數,以便征發。江東總人口大約在五十多萬,但是可用的青壯年男子不過六七萬,除了用于前線之外,還必須留一部分守護京城,後方有些郡縣的山越叛亂還未完全平息,也需要一部分軍隊駐扎監視,真正能撥給周瑜使用的不過三四萬人。黃蓋帶著幾個隨從策馬穿過市集的時候,就看見集市上紛紛擾擾,到處都是小吏穿梭,他們手里捧著文書,急匆匆跑來跑去。他看見一個小吏站在市集盡頭的一戶人家門外,大聲道︰「李二奴出來說話。」

一個蓬頭垢面的青年男子走了出來,拱手道︰「小人拜見里君。」

那小吏原來是個里長,他遞給叫李二奴的青年男子一塊竹版︰「要打仗了,剛剛下發的文書,你被征發為舟兵,兩天之內須去縣廷報到,過期重重有罰。」

李二奴憨憨地一笑︰「好啊,正愁這頓吃了沒下頓,這下可以去兵營吃官糧了。」

黃蓋想,原來有些人還是很願意當兵的。小吏胸前的布袋里裝著一捆竹簡,他拍了拍那捆竹簡,道︰「公事繁忙,我得去別家了,你好好準備一下。」

小吏急匆匆遠去,李二奴望著他的背影齜牙傻笑,突然一個年輕婦女從屋里沖了出來,道︰「你這該死的去營中吃飽了,老娘我和幾個小豬崽子怎麼辦?」

李二奴笑道︰「等我斬首立功,賜爵分地,有的是福讓你們享。」

那婦女破口大罵︰「什麼狗屁福,只怕你這天殺的很快死在江里喂魚,免不了老娘再嫁一次。」

李二奴大怒︰「老子還沒死,你就這樣詛咒老子,看來是巴不得老子死了,好去偷人。」說著沖了過去,揪住那婦女,三兩下按在地下,揮拳就打,嘴里道,「看老子不打扁了你。」

婦女邊兩手在李二奴臉上亂抓,嘴里猶罵︰「老娘怕你?你有本事就打死我們娘兒幾個。要是不敢下手,就是豬狗。」李二奴捶了幾拳,忽然幾個小孩也顫顫巍巍從屋里跑了出來,抱住李二奴的腰,想將李二奴扯開,邊扯邊哭︰「不要嘛,不要打我媽媽嘛!」旁邊百姓看不過去了,也有來勸的,也有的只管議論︰「窮人總是命苦,打仗不管輸贏,我等百姓,能有多大好處?」

另一個道︰「據說曹操此番征討東吳,是想得到二喬夫人。」

「也不是沒可能,曹操攻下南陽,納了張繡的嬸嬸;攻下冀州,又為兒子搶了袁紹的兒媳……」

「所以說打來打去,我等都是為別人保護妻子兒女,自己的老婆說不定反要守寡。」

「哪有寡守,便宜了那些幸存的男子罷了。」

不知道怎麼改,你覺得不妥,就直接幫我改罷。

「唉,這是命啊。人不得認命嗎?」

有個百姓看見黃蓋駐馬在望著他們,趕忙止住那些百姓︰「別說了,那邊有位官吏在看著我們呢,再說只怕惹禍上身。」

黃蓋望著那些百姓,心頭火起。大庭廣眾之下,竟敢議論軍國大事,這些難道是他們應該管的嗎?他們的任務就是給君上繳納賦稅,君上和他的官吏們則只管發號施令。你們要想發號施令,就得像我這樣不怕死,靠浴血奮戰去獲得爵位官職,在這里像蒼蠅一樣嗡嗡亂叫有什麼用?戰亂的時候,你們躲在屋里苟且貪生,等別人打下江山,穩定了時世,你們又恨不得也錦衣玉食,榮華富貴,不服從管束,還哀嘆自己命苦,我看不是自己命苦,而是膽小怕死。怕死當然就只能像奴才一樣活著。他想起自己一生的經歷,不禁頗為自豪。他出身于零陵郡泉陵縣的一個沒落官吏家庭中,從小過著食不果月復的生活,後來跟隨孫堅打仗,攻城野戰,殺人無數,才升到今天的位置。當初他在死中求活的時候,這些百姓在干什麼?大概躲在家中,像豬狗一樣在槽中拱食罷。現在竟來說風涼話,簡直太不要臉。

看見黃蓋臉色不悅,他身邊有位隨從趕忙獻殷勤︰「將軍,這些百姓好像在議論政事,實屬不法,要不要全抓起來。」

黃蓋想了想,很快就要出征,何必橫生枝節,況且自己很忙,于是說︰「算了。我們走罷。」說著催馬就走。

那些說話的百姓剛才看見黃蓋和他的士卒往自己這邊張望,嚇得臉色蒼白,以為這下難逃法網。卻不料他們遲疑了一下,徑直走了,真是大松了口氣。有一個人見過黃蓋,告訴眾人︰「你知道這位是誰嗎?就是大名鼎鼎的零陵黃公覆黃將軍。」

百姓都吸了口氣,表示贊佩,其中一個道︰「哦,黃將軍有什麼功績。」

「功績大著呢,自小就跟著咱們東吳的老孫將軍,身先士卒,蹈刃屠城,立下了赫赫戰功,官拜丹陽都尉,食奉邑如漢朝列侯。後來在小孫將軍麾下,也很受重用啊。」

另一個道︰「你懂得還真不少,但關鍵的你沒提到。我听說這位黃將軍最大的功績是在吳郡一戰中,為了保護大喬夫人的安全,身被數創,差點斃命。為此大喬夫人說服小孫將軍,要讓自己的兒子和黃蓋的女兒結親。」

「這件事也是有的。大喬夫人貌若天仙,可惜我等不能親見。」

「你也不瞧瞧你的德性,不三不四,就想看到天仙。」

「我等不要議論至尊,免招禍患。」

眾百姓點點頭,各自散去。

3老將救美惹情絲

黃蓋回到家,妻子迎了上來,給他月兌下外衣。黃蓋道︰「我奉都督號令,明日就要整軍出發。」

知道丈夫一向是個悶聲不響的人,這樣的辭別也早司空見慣,所以黃妻的回答也很陳舊︰「夫君在外辛苦,千萬珍重。」

黃蓋道︰「我知道。」說罷再也無話,兩個人默然相對,黃妻突然想起一件事︰「剛才大喬夫人送信來,要我去她宮里一趟,帶著孩子。」

黃蓋有些驚訝,隨口道︰「哦,是嗎。那去罷,我們兩家有婚約,也許她想看看女兒。」

「也許是罷。」黃妻道,「我最近也去過幾次,總覺得大喬夫人如今越來越陰郁了,要不,你也去看看?」

黃蓋淡淡地說︰「她從來便沒快樂過,又有什麼奇怪。」

黃妻嘆了口氣︰「孫討逆將軍已經死了七年,七年過去,她仍是那麼年輕美貌,青春守寡,心情不快,也容易理解。」

黃蓋不悅道︰「你知道什麼我的意思是,孫討逆將軍生前,她也從未笑過。」

見黃蓋突然發怒,黃妻非常奇怪,因為這是很少有的事。黃蓋打仗雖然勇猛,治軍也很嚴厲,殺人如麻,但在家里卻一向溫恭和悅。她惶恐問道︰「公覆,你怎麼了。」

黃蓋自知失態,掩飾道︰「畢竟是前主公的遺孀,我等人臣,不要妄加評論。」

「哦。」黃妻理解了,以卑議尊,不是什麼好事,她點點頭︰「我只是覺得她太可憐。」

黃蓋低下頭,專心致志地整理自己的竹簡圖書,沉默不語。過一會兒,黃妻又道︰「公覆,你怎知道她從未笑過?」

黃蓋抬起頭,長嘆了一聲,道︰「我一直沒對你說過,當年我和主公遇到伏兵,我奉令護送她回京口,一路坎坷十幾天,她一直抑郁不語。當時敵兵勢大,亂箭如雨,我雖然久經戰陣,也不由得心生恐懼,她卻神態恬然,對危險無動于衷。」

黃妻道︰「這倒奇怪,世上難道還有不怕死的人,尤其像她這樣的美貌女子,上天生之不易,更當自我珍惜才是。」

見妻子急切切的樣子,黃蓋不由得笑了一笑︰「上天生之容易與否,那是上天的事,你著急干什麼?」

黃妻道︰「像她那般千嬌百媚,我雖是女子,見之猶憐,何況男人。對了,市集上傳聞,听說曹操此次起兵伐吳,其中一個目的就是為了二喬,不知是真是假?」

黃蓋突然站了起來,道︰「休要听他們胡說。就算是,我黃蓋誓死也不答應。」

黃妻愣了,覺得黃蓋今天的舉動殊為奇怪,道︰「你作為東吳將領,保家衛國是你的職分,何必突然激動。」

黃蓋一時語塞,還好僕人進來解了他的圍,僕人稟報道︰「老夫人,大喬夫人又派來使者,讓你攜帶女公子進宮,若黃將軍願意,也請一並前去。」

黃妻道︰「好,我這就動身。」回頭喚黃蓋道,「公覆,既然大喬夫人邀請,你也陪我去罷。都是兒女親家,雖然地位有高低,也應當時時來往。」

黃蓋想了想,道︰「也好。」

他們很快來到大喬的府邸,天氣已經很冷了。庭院里樹枝光禿禿的,一片寂寞。大喬手里捧著一個小炭盆,招呼黃蓋夫妻落座。

黃蓋、黃妻和他們的女兒跪倒︰「拜見夫人。」大喬伏席回禮︰「免禮,請起。」又吩咐,「來人,把紹兒帶來。」

孫紹蹦蹦跳跳地出來了,見了黃蓋的女兒,欣喜道︰「你來了。快,我們去後院玩。」

大喬叮囑道︰「不要欺負妹妹,好好玩耍。」

兩個孩子蹦蹦跳跳跑到後院去了。侍從給黃氏夫婦獻上清茶。寒暄了幾句,大喬問道︰「據說黃將軍明日就要出征?」

黃蓋道︰「正是,多謝夫人垂詢。」

大喬道︰「將軍覺得此次出征,勝算幾何?」

黃蓋道︰「勝負未敢逆料,但只要黃蓋有一條命在,就不能看著曹操入我東吳。」

大喬不答,呷了一口茶水,輕輕地說︰「據外間傳聞,曹操此次出兵,是為了我們喬氏姐妹?」

黃蓋激動道︰「原來夫人也听說了,這都是百姓妄言,曹賊想篡漢自立已久,只是畏懼我家主公,倘若此番佔領東吳,就無所顧忌了,其他都是借口。」

大喬點了點頭,道︰「可是,我卻覺得曹操是個英雄。」

此言一出,黃妻大驚︰「夫人,你……」黃蓋更是無比惶恐,多年來,他和這位大喬夫人共享一個天大的秘密。雖然這個秘密破壞了他心中對孫氏的忠誠觀念,但是他不惜忍受這個破壞,並因此覺得幸福。在戰場上,他感覺自己是個冷血的殺手,不知道為什麼面對大喬夫人的時候,所有的雄心壯志都一下子消弭于無形。這究竟是為什麼,他想不清楚。

正是不知道說什麼好的時候,這時後院傳來小孩哭聲,黃蓋當即吩咐妻子,「你去後院照看孩子們,我和夫人在此商談國家大計。」

黃妻看了黃蓋一眼,應道︰「好。」又向大喬道,「夫人,失陪了。」

大喬點頭道︰「你去罷。」黃妻慢騰騰走了。

黃蓋望著大喬,心情激動︰「夫人。」大喬笑道︰「將軍,你從心底里評判,你認為曹操不是英雄嗎?如果曹操不是,那麼孫策又何嘗是,難道他就比曹操更加忠心漢室嗎?」

黃蓋站起來,不顧嫌疑,關緊門戶,又回來落座,低聲道︰「夫人,老臣請夫人言語千萬謹慎,老臣知道夫人心中不樂,但事已至此,夫人又生下了孫氏血脈,何必自苦如此?」

大喬眼淚漣漣︰「當初我就請求將軍讓我死在亂箭之下,將軍又何必舍命救我。」

黃蓋道︰「老臣奉主公嚴令,豈可輕忽。況且夫人美貌絕代,上天生之不易,怎可輕生,辜負上天厚意。」

听黃蓋這樣言語木訥的人說出這樣的話,大喬也不禁破涕為笑︰「將軍又非上天,怎知其不易?」

黃蓋囁嚅道︰「這是老臣第二次看見夫人笑了。」

大喬擦擦眼淚,輕輕地說︰「也是我自從被孫策搶來之後,第二次笑。」她這句話一出口,發現黃蓋臉色激動,眼中溢出奇異的光彩,想說什麼,但迅即又眼光暗淡,嘆了口氣,止住了。

大喬低聲道︰「也罷,將軍是忠厚之人。雖然如此,還是多謝將軍當日舍身救助之恩。明日將軍就要遠征,我為將軍彈首曲子,以壯行色罷。」

黃蓋低首道︰「豈敢豈敢。」

大喬不答,跪坐琴邊,手指揮動,琴聲如泉水一般汩汩流出,伴著琴聲,她嘴里還唱著︰「蒲生我池中,其葉何離離。傍能行仁義,莫若妾自知。眾口鑠黃金,使君生別離。念君去我時,獨愁常苦悲。想見君顏色,感結傷心脾。念君常苦悲,夜夜不能寐。」

黃蓋听著曲子,暗暗品味唱詞,不由得痴了。

4周瑜西征

冬日的陽光下,京口的江邊仍舊寒氣襲人。江東艦隊桅桿林立,等到岸邊三聲鼓響,所有船只上的水兵搖槳而上,向上游駛去。寬闊的長江水面,被一片桅桿的林海塞滿了,好像水中生長出來的森林。

周瑜站在主艦的艦橋上,眺望著遠方,那是他決心要留名青史的地方,他心中充滿了期待,毫無一絲畏懼之情。

與此同時,曹操也站在江陵城頭,檢閱著他的艦隊。賈詡道︰「丞相真的要在明日出發東征嗎?」

曹操道︰「孤的將士已經集結齊備,難道在江陵坐食糧草,無所事事?」

賈詡道︰「冬日江上極為寒冷,我們從鄴城南征劉表之時還是夏天,攜帶冬衣不足,恐怕會生變故啊。」

曹操道︰「那依你的看法如何?」

賈詡道︰「丞相不如先坐鎮江陵,獎勵吏士,安撫百姓,使荊州士民對丞相心服口服,再擇春夏暖和的良時進兵,方可穩操勝券。」

曹操嘆道︰「文和君,非是孤不欲,乃不能也。如今韓遂、馬超盤踞關中,若孤坐鎮江陵,只怕他們趁機作亂。不如趁士氣高昂,一鼓作氣,將東吳剿滅,則韓遂、馬超等也只有束手稱臣了。」

賈詡道︰「既然如此,那丞相就不妨一試罷。」

第二天早食後,所有軍隊全部集結完畢。曹操站在主艦艦橋上,滿意地看著自己的艦隊,下令道︰「出發!」

整個江陵渡口頓時響起了巨大的歡呼聲︰「丞相下令,出發啦!」

江陵城下,比東吳京口更多更廣的一片桅桿的森林突然搖動了起來,接著,整條寬闊的長江也迅即被船只塞滿了,仿佛要截斷江流。這些船只順著江流,呼嘯迅疾地向下游駛去,相比東吳的艦隊,這支水軍的速度快多了。

在夏口的劉備仍舊天天站在望樓上向東翹首眺望,等候東吳方面的消息。士卒們看見他,都不由得怯怯私語︰「左將軍又來了。」「不知諸葛軍師此去東吳游說是否成功。」「據說大獲成功,孫權已經派遣周瑜率兵西上,聯合抗曹。」「周瑜,就是那個天下聞名的美男子周郎嗎?這回可要找機會看看。」

關羽、張飛兩人對劉備的情緒非常擔心,因為近一個月來,劉備總是沉默寡言,連談笑的心情也絲毫沒有。當初他們在新野的時候,處境也不順利,劉備卻從不像今天這般憂愁。張飛平常雖然大大咧咧的,什麼都敢說,什麼都敢做,但見了劉備這個樣子,也無能為力。他暗暗慫恿關羽︰「你去勸勸大哥,不要這麼擔心嘛。我,我是個老粗,勸來不管用,你天天捧著《春秋》,懂的道理多,去跟大哥好好說說。」

關羽拍開張飛拉扯自己的毛茸茸的手,道︰「說個屁。我心中比大哥還急呢,誰他媽的來勸我。」

劉備正在眺望,突然一個士卒氣喘吁吁跑上來,叫到︰「主公,據諜報,曹操的艦隊已經從江陵出發,順流東下,過不幾日就會到達夏口,請主公早作御敵良策。」

這個消息如同晴空霹靂,劉備跺腳大叫道︰「此天亡我也。」說著大叫一聲,跪在地上。

關羽、張飛仍在台下爭執不休,听見劉備慘叫的聲音,趕忙跑了上去,雙雙扶起劉備,喚道︰「大哥,你怎麼了?」劉備甩開他們的手,嘆道︰「二位兄弟,劉備無福,不能再連累你們了,你們走罷。」

兩個人七手八腳把劉備抬下望樓,張飛垂淚道:「大哥,別擔心,曹兵來了,大不了如你當日所說退往嶺南,投奔蒼梧太守吳巨嘛。」

關羽打斷他︰「三弟別添亂了,那是騙魯肅的,豈能當真。」

張飛氣得大叫︰「那就跟曹賊拼它個魚死網破。」

劉備兩眼發直︰「我害了孔明先生……」

這時站在望樓上的候望卒忽然驚喜地大叫起來︰「左將軍,左將軍,東邊來大船了,好像很多很多。」

劉備像蛤蟆一樣彈了起來,連聲道︰「哪里?哪里?」候望卒答道︰「距我營大概不到半個時辰的路程,請左將軍上來觀看。」

劉備瘋狂往望樓上跑,關羽、張飛緊緊跟在他身後。劉備站在望樓上,手搭涼棚遙望,只見黃昏的陽光下,一隊艦船從長江下游正溯江而上,檣櫓旌旗依稀可辨。

張飛也看到了,喜笑顏開︰「太好了,太好了,終于等到了。」

劉備久陰的臉也舒展開來,但是關羽冷冷道︰「若是青、徐臧霸麾下的水軍則當如何?」

臧霸原先是徐州牧陶謙麾下的大將,陶謙死後,追隨呂布,呂布被曹操擊破,于是投降曹操。曹操拜他為瑯邪相,總督青、徐二州,但他一直不肯專心侍奉曹操,在自己的領地上保持相對的**性。曹操忙于征戰,對他也沒有過于約束。直到曹操擊破袁紹,臧霸才死心塌地追隨曹操,主動提出將自己的家屬送往鄴城當人質。臧霸手下有一支不大不小的水軍,如果曹操派他從東面夾擊夏口,也不是沒可能的。

劉備想到這層,心中重新又起恐懼,沉默了一會兒,他下令道︰「你們趕快去吩咐士卒做好準備,封鎖東邊江面,同時派邏卒乘小船過去詢問。」

5周劉初會

這支水軍正是周瑜的艦隊,他站在艦橋上望著遠處江夏的城樓,以及渡口上緩緩豎起的江上屏障,笑道︰「劉備果真不凡,原以為他只擅長陸戰,水寨布置卻也井井有條。♀」

他身旁的黃蓋也望著江夏渡口,渡口的水營寨門正在緩緩關閉,有不少士卒爬上城樓,密密麻麻的,黃蓋道︰「那他為何防備我們?」

周瑜道︰「恐怕懷疑我們是臧霸的水軍,殊不知我們東吳水軍強大,臧霸的水軍豈敢在長江上送死。派人去送信,就說江東水軍大都督周瑜親率水軍到達,我們就在對岸駐扎罷。」

周瑜的艦隊越駛越近,劉備遙遙看見周瑜坐船上的「周」字,臉上充滿了喜色,道︰「二弟、三弟,你們看,果真是周郎的軍隊。」

關羽、張飛也笑道︰「現在大哥可以放心了。」

劉備猶自伸長脖子,道︰「看,他們拋錨了,在對岸扎下了營寨。」

周瑜和黃蓋等人正在船營中興致勃勃地看著士兵們忙碌地下寨,有人報告︰「夏口的左將軍劉玄德派人前來犒勞大都督。」

周瑜道︰「召進來。」

劉備手下的文臣糜竺走了進來,對周瑜深施一禮︰「下走糜竺,奉左將軍命令,特帶來牛酒,為大都督勞軍。大都督駐扎水寨,設施簡陋,夏口城中頗有精舍,左將軍希望大都督能率將士前往居住。」

周瑜道︰「使者免禮。本督奉孫討虜將軍命令,親率大軍迎擊曹賊,責任重大,不敢擅離軍營一步。左將軍的好意,本督心領了。」

糜竺道︰「大都督身負重責,的確如此。不過孫、劉兩家既然結成聯盟,雙方主帥應該會面商討一下軍情才是。」

周瑜馬上接口道︰「如果左將軍肯枉駕光臨我們營寨,我們當然非常歡迎。來人,送客。」

糜竺只好怏怏出去。他走後,眾將對周瑜道︰「听說糜竺是劉備的小舅子,都督為何對他如此無禮。」

周瑜笑道︰「劉備久負盛名,本督須得殺殺他的威風。」他想了一下,又道,「我剛才觀夏口營寨,發現劉備治軍嚴整,是個勁敵,將來對我東吳不利,不如引誘他來,就此殺之,襲奪其軍,裹挾西進,迎擊曹操,諸君以為如何?」

黃蓋馬上叫道︰「萬萬不可。我們主公之所以下決心抗曹,就因為看見劉備還在,劉備若死在我們手里,關羽、張飛怎會善罷甘休,只怕立刻會去投降曹操,與我們為仇,都督萬勿魯莽。」

其他將軍也紛紛贊同黃蓋。周瑜大笑道︰「諸君勿驚,剛才戲言而已。劉備雖然驍勇,我周瑜卻不把他放在心上,諒他跑不出我的掌心,不必急著殺他。」

黃蓋道︰「都督說得是,一切等滅了曹賊再說。」

劉備興奮地在屋里兜圈,有人報︰「糜竺先生回來了,」劉備急忙說︰「趕快讓他進來。」糜竺面色沮喪地走進來,道︰「周郎甚是無禮,要將軍親自去見他。他不過是孫權屬下一位水軍都督,而將軍和孫權身份相當,豈有自降身份反去拜他之禮。」

關羽捻須冷笑道︰「這個牧豎,當真輕薄。大哥,他初來地形不熟,不如我們夤夜率軍襲擊他們的營寨,斬下他的首級警告東吳。」

張飛搖頭道︰「二哥這個計策我看不好,殺了周瑜,一下子收不了場,就得繼續打下去,等到曹兵一來,豈非坐收漁翁之利。不可,萬萬不可。」

劉備一揮手,沉吟道︰「也好,大丈夫可與守經,不可與權,明日我親自去便了。另外,不知諸葛軍師是不是來了,我得去看看。」

第二天一早,劉備派出信使,告知自己將親自前去拜見周瑜。中午時分,劉備等人乘坐的小船駛入周瑜營寨。周瑜沒想到劉備果然會親自登門,趕忙站在營門口迎接,由衷道︰「左將軍親步玉趾,光臨敝寨,瑜等深感榮幸。」

劉備道︰「都是一家人,何必客氣。」

兩人走進水寨,分別坐定,侍者奉茶而上。劉備喝了一口水,道︰「久聞江東周郎是個將才,今日一見,名不虛傳,水寨布置井井有條啊。」

周瑜笑道︰「彼此彼此。」旁邊諸將都哈哈大笑,劉備道︰「大敵當前,備也就不虛與委蛇了,不知都督這次來,帶了多少兵馬?我想還有後續兵馬未到罷?」

周瑜道︰「左將軍真是行家里手。還有兩隊兵馬未到,令軍師諸葛孔明就在後續兵馬當中。」

劉備道︰「哦,那總共幾何?」

周瑜伸出三個手指。

劉備月兌口而出︰「三十萬?不……」

周瑜笑道︰「斬曹賊首級,豈需三十萬,三萬足矣。」

劉備嗒然若喪︰「啊,才三萬,未免太少。」他皺皺眉頭,重復道︰「太少了。」

周瑜冷笑道︰「瑜以為足夠了,左將軍但作壁上觀,看瑜親斬曹賊首級。」

劉備心不在焉︰「哦,那就看都督的了……對了,子敬先生在否,備想見見他。」

周瑜道︰「他也在後續軍中,和孔明先生一起,這兩天應該會到。」

劉備道︰「哦,那都督下一步怎麼打算?」

周瑜道︰「願先聞左將軍高見。「

劉備道︰「備是北方人,不懂水戰,還請都督示下。」

周瑜道︰「那就恕在下無禮了。在下認為,我們兩家休整一天,立刻開拔,溯江西上,邀擊曹兵,打他一個措手不及。左將軍意下如何?」

劉備道︰「曹兵順江,我軍逆江,要邀擊他們,是否有一定難度?不如就在夏口以逸待勞,守株待兔。」

周瑜搖頭道︰「兵法說,善戰者,必將士卒置之死地,離家鄉越遠越好。曹操從江陵發兵,舳艫蔽天東下,志得意滿,極為驕狂。我們要打擊他們的囂張氣焰,就不能守株待兔。」

劉備想了想,道︰「也好,水戰都督是行家,那麼各方職責如何分擔?」

周瑜道︰「我東吳軍隊為先鋒,你們殿後。」

6戰前誓師

十二月的長江上,寒風凜冽,曹操的坐船用錦幔圍得密不透風,還算溫暖。他正在船艙里和諸位謀士閑談,忽然蔡瑁求見,曹操命令︰「召進來。」

蔡瑁拜見完畢,道︰「丞相,據各部曲司馬報告,軍中發生疾疫,已經死了好幾個兄弟。」

曹操「哦」了一聲,道︰「你擅長治理水軍,這情況你們以前也曾遇到過罷?」

蔡瑁道︰「很少。這次發生疾疫的士卒都是北方人,恐怕是因為水土不服所致。我們荊州水卒飲用長江之水,已經習慣了。」

曹操沉吟了一會︰「若說水土不服,孤也是北方人,怎麼完好無損?」

蔡瑁道︰「想是丞相乃上天所佑,故而無事。」他心想,你養尊處優,躲在如此溫暖的艙中,天天好酒好肉地吃喝,凡事又都有人侍候,怎會得病?那些士卒衣不夠暖,又只能喝生水,當然會水土不服了。你這麼問,豈不是太無聊了嗎。但這些話只能在心里想,嘴上還只能揀好听的說。

曹操又指著身邊謀士道︰「他們又為何沒事。」

蔡瑁道︰「能被丞相重用,都非凡人,想必也是上天眷顧的。」心想,這些人雖不如你過得這麼舒服,身邊卻也不缺僕人侍候,自然也不會得病。

曹操哈哈大笑︰「豈有此理。我看都是士卒自己不注重飲食潔淨所致,傳孤號令,以後汲用江水,必須煮沸才可飲,將已經生病的士卒全部隔離。」

蔡瑁道︰「遵命。」說著出去了,曹操的命令的確說中了要害,可是時值冬月,又在江上漂流,二十幾萬大軍都要喝沸水,哪里去找那麼多柴火。荊州水兵喝慣了長江冷水,倒也無妨,北方人那是絕對不會習慣的。

曹操看著蔡瑁出去,似乎自言自語地說︰「蔡將軍臉上為何總是怏怏不樂?」

一旁的蒯越趕忙進讒言︰「臣以為蔡瑁恐怕有不臣之心。」

曹操看著他︰「哦,此話怎講?」

蒯越道︰「他雖然備受丞相重用,卻老恨自己受封爵位太低,僅僅是個關內侯,幻想重新割據一方,什麼水土不服,都是借口,危言聳听。恐怕是想沮軍疑眾,罪當腰斬啊。」

旁邊一名叫劉馥的謀士道︰「臣認為蔡將軍主動獻上荊州,非敢沮軍,他說水土不服也是可能的。當年郭奉孝自知來南方必然因水土不服而死,最後也正如其言啊。」

郭奉孝曾是曹操手下最負盛名的謀臣,名嘉,字奉孝。跟隨曹操十一年,出了不少奇謀,在幫助曹操統一中原的大業上立下了不朽功勛。但是在去年染病身亡,享年僅三十八歲,讓曹操大為悲痛。這人在生前曾斷言自己不服南方水土,到南方必死,但仍然勸曹操南征,自己拼死也會跟從,讓曹操非常感動。蒯越知道郭嘉的事跡,為討好曹操,稱贊道︰「郭奉孝雖知水土不服必死,猶自勸丞相南下,此所謂公而忘身者也,豈如蔡瑁這般自私自利?動輒以水土不服為借口,勸丞相不要東征。」

劉馥道︰「蔡君不過是擔心士卒死亡太多而已,何言自私,又怎麼會反對丞相東征。」

曹操抬手道︰「不必說了,且看將來。」

剛到夏口的周瑜听到劉備說曹操已經率艦隊東下的消息,知道大戰在即,現在的任務就是要鼓舞士氣,讓東吳士兵對曹操同仇敵愾。他深知踫到弱敵的時候用嚴厲軍法約束部伍可以奏效,但是一旦踫到強敵就不管用。因為自己倘若戰敗,敵方就會接管軍隊,自己也就沒能力懲罰士卒。用財帛獎勵士卒的方法也捉襟見肘,因為敵我實力差距太大,就算士卒想獲取獎賞也會考慮是否有命去花。而唯一有用的辦法就是宣傳,他要極力丑化曹操,把曹操麾下的士兵都丑化為無惡不作的魔鬼,一旦他們打下東吳,就會大肆燒殺搶掠。這樣,為了保護自己家人的安全,自私的士卒們才會人自為戰,戰爭才有獲勝的可能。他站在艦橋上大聲道︰「各位江東的兄弟們。」

喧嚷的士卒們全部安靜下來。

周瑜繼續道︰「四年前,曹兵攻陷袁紹的大本營鄴城,曹操的兒子搶了袁紹的兒媳為妻,天下禮儀冠帶之族都視為悖亂人倫,無恥已極。曹兵更在冀州燒殺搶掠,無數冀州百姓的生命遭到踐踏,無數百姓的妻子女兒遭到凌辱。這次他率賊兵侵略我們荊州和東吳,據說又想搶走我們前主公孫討逆將軍的夫人大喬,以及我周瑜本人的妻子小喬,曹賊對自己的兵士說,除了二喬之外,其他的江南美女,誰先搶到歸誰。諸位兄弟想想,你們的妻子女兒願意遭到曹軍的蹂躪嗎?」

士兵們齊聲答道︰「不願!」

周瑜繼續吼道︰「你們不願,我周瑜也不是懦夫,我也要拼命保護我的妻子女兒。現在,我就要率領你們繼續西上,邀擊曹操,在離我們東吳越遠的地方擊潰曹兵,我們的家鄉,我們的妻子女兒就越安全。」

也不知怎麼改,你自己改罷。^_^

士卒們又是一陣群情激奮的聲音。

周瑜大聲道︰「那好,!」

他宣布的聲音被傳令候望卒一層層傳送,整個艦隊又開始緩緩啟動,向上游而去。樓船像浮在江面的蝗蟲一樣密密麻麻,前面是掛著青色旗幟的東吳艦隊,後面緊跟掛著黃色旗幟的劉備荊州艦隊。留守夏口的水兵不斷向船上的士卒招手告別︰「擊破曹兵,賞錢賜爵,過好日子。」「千萬注意自家安全。」「放心,一定斬獲首級,立功凱旋。」

在艦隊的行進過程中,周瑜下令以伍為單位,把自己的講話精神一遍一遍地在士卒中宣傳,一定要讓每個士卒掌握自己的談話精神,以便在即將到來的戰斗中真正做到人自為戰,擊潰曹軍。于是,艦隊中的各個部曲掀起了學習周瑜講話精神的狂潮。

7曹營內訌

雖然船艙用錦幔重重圍住,曹操仍覺得手腳冰涼,他在船艙里搓著雙手,道︰「南方冬天果然寒冷,比北地有過之而無不及。」

蔡瑁道︰「丞相,長江上就是如此,這還算是晴天,要是踫上下雪,寒風凜冽,那才是難以忍受。」

這時一位侍從面露喜色,掀簾進來,道︰「丞相,我們快到巴丘了,好壯觀的洞庭湖啊。」

曹操笑道︰「好,孤出去看看。」

他穿上裘皮大氅,在群臣的陪同下走出船艙,只見甲板的左面是一片浩渺無際的煙波,朝陽照在水面上,泛出粼粼的光澤,不時有白色的水鳥從水面掠過。曹操站在船舷邊,望著眼前的如詩如畫的美景,不由地感嘆道︰「沒想到長沙僻郡,竟然景色如斯,真如天上仙境一般啊。」

旁邊的謀士們都連連點頭︰「景色雖好,百姓卻困苦不堪,還得靠丞相廓清宇內,解黎民于倒懸啊。」

曹操含笑微微點頭,這時听見臨船船艙里傳來申吟聲和吵鬧聲︰「哎喲,肚子疼啊,受不了了。」接著,從茅草覆蓋的船篷里突然跌跌撞撞跑出一個士卒,撩起褲子就蹲在船舷上,對著曹操的坐船,噴出像水一樣的大便。在寒風的勁刮下,有幾滴糞便還飄過來,濺在曹操身邊一位女侍的衣裙上,星星點點。

那女侍臉色尷尬,沮喪地望著曹操,滿臉苦色。曹操大怒︰「這是怎麼回事?」身邊的衛卒見他發怒,趕忙對這那拉屎的士卒大喝道︰「那豎子,大膽,還不快滾下船艙。」那士卒抬起頭,看見曹操的船,嚇得面如土色,也顧不得拉上褲子,趴在船幫上就向曹操叩頭求饒,江上寒冷的空氣很快將他濕漉漉的凍結了薄薄的一層冰凌,他的月復瀉猶未止住,還在自告奮勇地噴薄出稀薄的大便。曹操忽然有些憐憫,正要揮手叫這生病士卒退下,免他無罪。誰知這時他身邊一個侍衛忍不住了,或者想討好曹操,張弓搭箭射去,一箭正中那士卒額頭,那士卒慘叫一聲,撲通栽下水中。

身邊謀士看到,無不嗟嘆。曹操也不好責罵自己的衛卒,畢竟是這衛卒是愛護自己,他肚子里的怒氣一時無從發泄,大喝道︰「蔡瑁,怎麼回事?你怎麼約束的水軍?」

蔡瑁趕忙跪下︰「丞相,臣前日稟報過了,軍中發生疾疫,而且人數越來越多,無法嚴格隔離。現在有些士卒月復瀉不止,性命堪憂,臣命軍中醫工精心治療,雖然略有效果,一時卻也無法痊愈。」

蒯越道︰「雖然如此,你也不能讓水卒在船舷排泄,污穢滿目,甚至在丞相面前也毫無顧忌,實在是大大的不敬。」

蔡瑁對曹操道︰「粗鄙士卒,不知忌諱,望丞相海涵,況且那士卒剛才也不知道丞相坐船就在跟前。」說著望了一眼被江水卷走的尸體,眼圈紅了。

蒯越道︰「那士卒被丞相左右射斃,完全是咎由自取,難道你有什麼不滿嗎?」

蔡瑁道︰「此人驚擾丞相,罪當萬死。臣怎敢不滿……蒯異度,我和君素無恩怨,在荊州就一直是同僚,如今俱投降丞相,為何苦苦相逼。」

蒯越冷笑道︰「什麼叫投降丞相,丞相乃天命所歸,我等臣僕應當叫歸順才對。」

曹操見蒯越有點過分,揮手止住蒯越,對蔡瑁道︰「蔡將軍,孤不怪你,快去詳細調查一下患病人數,在巴丘讓他們下船駐扎養病。不要漏掉一個,以免疫病繼續蔓延。」

蔡瑁道︰「多謝丞相,臣遵命。」

跟在周瑜艦隊後面的是劉備率領的舟兵,他此刻心中七上八下,對諸葛亮道︰「軍師,如果這次我們打不贏怎麼辦?」

諸葛亮道︰「打不贏就只有死,主公還想怎樣?」

劉備沒想到他回答得這麼干脆利落,不禁愕然。張飛倒笑了,道︰「原來軍師毫無信心啊。」

關羽冷笑道︰「軍師不過也是凡人,難道比我們多一個心不成。」

諸葛亮不理會關羽,對劉備道︰「主公放心,周郎把老婆都帶到船上了,他總不會是親自坐船來給曹操獻老婆的罷。江東水軍善戰,當年黃祖水軍號稱長江精銳,卻敗在江東手里。曹操現在所率的襄陽荊州水軍由蔡瑁指揮,蔡瑁治軍能力連黃祖也遠遠不及,加上又受曹操猜忌,怎能抵抗周瑜?我們只要考慮戰後怎麼瓜分荊州的土地就是了。」

劉備受了慰藉,喜道︰「如果真是這樣,那就太好了。軍師可曾和他談過如何瓜分荊州?」

諸葛亮道︰「很簡單,我們要荊州的江南四郡,至于江北靠近曹操的宛、葉數縣,讓東吳去對付好了。」

周瑜雖然躊躇滿志,但也並無必勝把握。他把妻子小喬帶到軍中,就已經打定主意,萬一戰敗,和妻子共死,絕不讓曹操的意圖得逞。小喬不大習慣船上的生活,江上的顛簸也讓她屢屢想嘔吐,她依偎著周瑜,抱怨道︰「沒想到江上這麼冷。」

「我希望更冷一些,越冷越好。」周瑜的回答讓小喬很意外。

她不解地問︰「為何。」

周瑜摟緊她,笑道︰「曹兵都是北方人,不耐水濕,會比我們更怕冷,這樣我們擊破他們就更有把握。」

小喬道︰「哦,原來如此。夫君,有件事妾身還是想不明白,雖然主公準許夫君帶妾身出征,但妾身听說,打仗是不能讓女人在軍中的,以免影響士氣,夫君怎麼不忌諱這些?」

周瑜道︰「一則我不想違逆主公的好意,二則我周瑜確實從來不信這個邪。況且這次機會難得,不讓我的美人親眼看看曹賊怎麼死,不是太可惜了嗎。」

小喬笑道︰「我看夫君你是真把曹賊當成情敵了,你是不是心里也認為,曹賊還確實算個英雄?」

周瑜笑道︰「恐怕你姐姐是這麼認為。」

小喬有些尷尬︰「你怎麼知道我姐姐的看法。」

周瑜輕拍小喬,安撫道︰「別擔心,她的想法怎麼樣,那是孫氏家事,我管不著。孫討逆將軍生前曾對我抱怨,後悔當時沒把大喬給我,小喬留給他自己。」

小喬臉紅了︰「為什麼,難道孫討逆將軍覺得妾身更好看。」

周瑜揶揄道︰「那倒不是,你們姐妹倆都天姿國色,難分彼此。孫將軍是覺得,你那位姐姐心思完全不在他身上,而在另一個人身上。」

小喬道︰「誰?」

周瑜笑道︰「夫人心里知道罷!」

小喬臉色又紅了,道︰「夫君別取笑了……那都是因為孫討逆將軍不解風情,如果他像夫君這般溫文爾雅,哪位冷傲的女子不會為之融化呢?」

8勇猛當數甘興霸

曹操的船隊到了長沙郡的巴丘縣江邊,當地官吏早已得到曹操的艦隊即將路過的文書,日日派候望卒候望,得到確切消息後,不顧江邊寒冷,親自列隊,帶上了牛馬車輛在江邊迎接。

艦隊在巴丘江岸停下,小小的巴丘縣從來沒有停過這麼大的艦隊,每條船都大開艙門,患病士卒相互提攜,紛紛下船。曹操環視著沒有患病的士卒,發現很多士卒在寒風中簌簌發抖,他想了想,對身邊的人道︰「傳我命令,患病的士卒將被褥以及多余衣物全部留下,不許帶走。」

蔡瑁急忙勸諫︰「丞相,這個命令不妥啊。」

曹操道︰「為何不妥,他們不能打仗,當然要把被褥衣物留給能打仗的士卒御寒。」

蔡瑁急得跪下了︰「丞相,他們都是受寒生病的士卒,急需衣物御寒,如果奪走他們的衣物,他們只有凍死一途,這樣做的話,將有傷丞相的愛士之心。另外,這些患病士卒的被褥難免不潔,只怕會將病傳染給其他身體完好的士卒啊。望丞相三思!」

曹操道︰「話雖然說得有理,怎奈我船上士卒還有很多人衣物欠缺,孤全仰仗他們斬首立功。那些不能打仗的,要衣物干什麼?被褥不潔,清洗後烘干就可。你且退下,不要再說了。」

蔡瑁叩頭咚咚有聲︰「丞相,不能這樣啊,丞相如果想收復天下,就應當以百姓生命為念,才能獲取民心,請丞相三思啊!」

曹操有些慍怒,沒想到蔡瑁如此不識相。什麼民心,民心值幾個錢,是能吃還是能穿?他呵斥道︰「蔡瑁,你敢沮軍疑眾嗎?還不快快給我退下。」

蒯越幸災樂禍地看著蔡瑁,心里暗笑。賈詡則暗暗夸贊蔡瑁的忠厚,他知道曹操現在的心態驕狂一定到了極致,听不得一點反對的意見,像蔡瑁這樣固執,前景恐怕不妙,于是趕忙上前拉起蔡瑁,勸道︰「蔡將軍,丞相也是以大局為重,並非不愛恤士卒,快快給丞相賠完罪下去罷。」

蔡瑁涕泗橫流,望著賈詡懇切的臉,眼光中還有一絲悲憫,他知道賈詡是為自己好,只好怏怏地向曹操賠罪,出去了。他走到船舷上,這時岸邊那些病卒已經號呼連天,死死攥著僅有御寒的衣物,但是軍令如山,他們最後不得不松開手指,將被褥交了出去,抖抖索索地勉強小跑,在當地縣吏的帶領下,去巴丘縣歇息。蔡瑁深知巴丘小縣,絕對供應不起這麼多病人的衣食,只怕此番一去,會凍死大半。里面還有一部分是他的荊州士卒,他感到一陣揪心的疼痛。

黑暗的江面上,東吳和荊州的樓船個個燈火通明,好像散落在江面上的繁星,而且不住地向西緩緩移動。江上怒號的朔風,讓人愈發覺得這舟中的溫暖。

主艦上,周瑜仍在召集眾將開會,艦隊離開夏口,已經走了一天,他深知,前面隨時可能遭遇曹操的艦隊。「曹操絕料不到我們敢于溯江迎擊,爾等要嚴厲整飭部卒,隨時做好準備,一旦遭遇,立刻攻擊,第一場一定要贏,殺殺曹賊的銳氣。」周瑜諄諄囑咐道。

他的將領們自然也是摩拳擦掌,打贏了這仗,回去可以加官晉爵。實在打不贏,投降也不遲。當然,作為降將,現在的一切榮華富貴都可能沒有了。所以,還是希望盡可能的打贏。

周瑜命令手下的猛將甘寧︰「甘興霸,也許今晚就會踫上曹軍。君要率領自己的部曲嚴加候望,一旦發現曹軍,就親自率隊作先鋒攻擊。拿出君錦帆渡江的豪氣來,如果打贏這仗,將是首功,對我軍士氣大有鼓舞,君職責重大,能勝任否?」

甘寧乃是江洋大盜出身,平生熱愛的就是打打殺殺,常常率人在江上搶劫過往商船,將搶來的綢緞當成船帆,非常招搖,號稱「錦帆賊」。後來投靠劉表,只被任命為邾縣長,他覺得沒有得到重用,繼而改投東吳,把邾縣當成禮品獻給了孫權。他由盜賊改行當兵,就是盼望趁著年輕,多斬幾顆首級,能多斬幾顆首級,就等于為家族多爭得一份財富,這比在江上搶劫劃算多了,當然風險也大多了。好在他一貫喜歡冒險,听到周瑜讓他打前鋒,喜不自勝,大聲道︰「我甘寧雖不敢吹噓為萬人之敵,但在江上,還不曾怕過誰。請都督放心,不發現曹軍則已,如若發現,必親手斬下一敵將的首級獻于都督帳下。」

周瑜哈哈大笑︰「興霸君,主公經常稱贊君有賁、育之勇,果然不假。不過,本督以為,為將以善指揮士卒為上,萬不可親冒白刃,效匹夫之勇。」

甘寧想,到時我親冒白刃與否,你也看不見,答應你又何妨,于是回答︰「謹遵都督命令。」

周瑜又道︰「韓當、蔣欽听令。」

兩將立刻出列施禮︰「末將在。」

周瑜道︰「你們二人在左右夾輔甘將軍,以免有失。」

兩將應道︰「是。」

曹操的艦隊確實離周瑜的艦隊已經不遠,但是他們仗著自己順風下駛,船只又高大,一點也沒有警惕。而這時,東吳艦隊中一輛候望樓船的船頂上,候望卒發現了黑魆魆的曹操船隊,火速報告道︰「前面江上似乎有艦隊。」

甲板上守候的士卒馬上跑進船艙報告前鋒將軍甘寧︰「甘將軍,候望卒發現了敵人艦隊。」

甘寧大喜︰「來得好,立刻披上甲冑,拿好武器,跟我上。」

在曹軍前鋒船的船艙里,一群北方士卒還沒有睡覺。由于這次征戰準備不足,士卒籍貫又多來自北方,船艙內,這些北方士卒抵抗不住寒冷,正在閑談。雖然一路乘勝而來,他們顯得非常威風,但在曹操的龐大軍隊中,也不過如滄海一粟,不管如何,史書上絕不會留下他們的名字,在不得不記載的任何文件中,他們頂多是以甲乙丙丁等天干來記載的。

士卒甲道︰「這江南水上真他媽的冷死人,再挺下去只怕也要病了。」

士卒乙︰「那些投降的荊州蠻子倒是不太怕冷,不如我們去問他們討些衣服。」

士卒丙搖搖頭︰「他們都穿在自己身上,怎麼肯給?」

士卒甲開罵了︰「媽的,不給就搶,反正我們不能白白凍死。」

士卒丙有些畏怯︰「老兄,軍中私自斗毆,觸犯軍令可是死罪。」

士卒甲語塞,但是嘴上不甘心地罵道︰「老子辛辛苦苦地跑到東吳來打仗,連衣服都穿不暖。倒是那些荊州蠻子如魚得水。」

士卒乙見士卒甲憤憤不平的樣子,出主意道︰「不要亂嚷嚷,要是被上司听見,我們就慘了。我看啊,還是讓曹純將軍的虎豹騎帶頭,那是主公的精銳,就算觸犯軍法,主公只怕也舍不得處置。」

士兵丙忙附和︰「這個意見不錯,我看虎豹騎他們也冷得受不了,我們跟隨丞相一直打下荊州,荊州水兵只配當我們的僕從,憑什麼他們反而穿得暖暖和和的。」

士兵甲恨恨道︰「那又怎麼樣,別忘了,蔡瑁一個降將,主公還讓他當水軍都督呢。」

士兵丁︰「那是主公撫慰他罷了。你看他什麼事不要請示曹純將軍?」

士兵乙︰「虎豹騎都在別的船上,聯絡不通。我看這事到了駐地再說罷。」

士兵丙︰「那倒也是,先睡罷,說不定過幾日到了夏口,劉備投降,獻上衣物絲綿,還有美女,我們就可以到夏口城中好好樂樂了。」

他們聊到興起,對前途充滿了憧憬,忍不住都發出快樂的笑聲。在笑聲中,他們逐漸進入了夢鄉。而此時,危險正在悄然臨近。

在甲板上,曹軍的候望士卒正裹著厚厚的衣服在打瞌睡,睡夢中本能感覺到周圍有些不對,他眯縫著睡意蒙的眼楮一看,自己坐船上已經跳上了幾十個提著短刀的東吳士卒,在自己坐船的前面江面上,更是陡然出現了上百只小船。他大吃一驚,剛想叫喊,一柄短戟呼的一聲飛來,正中咽喉,他當即死在望樓上。

擲出短戟的正是甘寧,他大叫一聲︰「給我殺!」大隊東吳士卒迅疾跳上曹操的先鋒艦隊,見人就殺。船上響起的哀號聲,在寒風中尤其慘厲。

9周瑜的驚悚

在後面船隊中的曹操听見了哀號聲,從夢中驚醒,大聲道︰「來人,什麼聲音?」

一個侍從跌跌撞撞地跑進來,道︰「啟稟主公,踫到東吳艦隊,正在進攻我們的前鋒。」

曹操驚道︰「豈有此理,難道他們竟敢溯江迎擊,快去打探到底來了多少兵馬,是不是江上的水賊。」

侍從連聲答應跑出去了。「立即召集群臣來見孤。」曹操隨即對身邊的侍從頒下了第二道命令。

這時天已經亮了,朝陽正在曹軍的前方冉冉升起,江面上風平浪靜,甘寧指揮的東吳先鋒軍隊在一陣屠殺之後,發現曹兵後繼艦船紛紛趕到,開始撤退。曹兵艦船繼續迫近,東吳兵一陣箭雨,將他們射了回去。

蔡瑁、張允匆匆跑進曹操的坐船。曹操一見他們,勃然大怒︰「東吳軍竟敢溯江而上,迎擊我軍,他們兵少,卻被他偷襲成功,你們作為水軍將領,是怎麼帶兵的?」

蔡瑁叩頭謝罪︰「是臣疏忽,本以為仰仗丞相天威,東吳不敢挑戰,哪知他們怙惡不悛,竟敢如此猖狂。」

曹操憤怒不解︰「軍令如山,爾等該當何罪。來人,推出去斬了。」

幾個甲士從船艙外跳進,來拖蔡瑁、張允。蔡瑁、張允大驚,大聲號叫︰「丞相,丞相,請饒命,容臣戴罪立功啊!」

劉馥在旁,忙低聲諫道︰「丞相,剛才不過小有挫折,奈何先斬自己大將。況且如今丞相麾下的水軍全為荊州兵馬,一向得到蔡瑁家族的撫循,如果斬了蔡瑁,只怕會引起兵變啊,望丞相三思。」

賈詡也道︰「劉君言之有理,望丞相三思。」

曹操想了想,道︰「也罷,姑且饒爾等一命,許爾等戴罪立功,若下次再敗,兩罪並罰。」

蔡瑁、張允叩頭道︰「謝丞相。」

蔡瑁又道︰「不過臣有一言,不知當講與否。」

曹操怒氣未消道︰「你還有什麼話說。」

蔡瑁道︰「臣以為北方士卒不善水戰,雖然手握武器,卻經不起船只顛簸,只能任由吳兵宰割。而荊州水兵又疏于操練,如今應當先立水寨,讓北方士卒在中,荊州水兵在外,每日操練,方可大用。不然下次接戰,我軍照樣不敵,雖斬我等之首,也不能擊破東吳,望丞相俯允。」

曹操恨聲道︰「既然如此,那我們就在這里下寨好了。此處岸邊叫什麼名字?」

蔡瑁道︰「北面江岸名喚烏林,南面江岸名喚赤壁。」

「哦,為何叫此二名。」曹操饒有興趣。

蔡瑁道︰「請丞相親移玉趾,到艙外一看便知。」

曹操走出船艙,縱目四望,只見船的左面是一片蓊蓊郁郁的森林,長著烏黑濃密的針葉,雖在寒冬猶自不凋。右邊則是一面血紅色的山崖,像一列巨大的血紅色屏風。山崖下是一片空曠的沙灘,沙子如霜似雪,襯著山崖之色,紅者愈顯其紅,白的愈顯其白。這不是一副靜止的畫面,遙遙可以望見有數不清的戰船正往崖下有秩序地集結。

曹操道︰「哦,怪不得。」他頓了一下,又緩緩道,「周瑜大概想在此阻截我軍,他們的船只已經佔據了赤壁,我們就後退一點,到烏林下扎寨。這片樹林茂密,正好可以幫我們阻擋朔風,讓士卒免受風寒。」

傳令卒馬上傳達命令︰「丞相下令,艦隊齊齊到北岸烏林駐扎。」

周瑜听說甘寧初次偷襲成功,共斬殺對方士卒首級數百個,焚毀對方船只十幾艘,大為振奮。但也看出曹操兵力果然充足,檣櫓遮天蔽日,不好對付。他下令在赤壁扎下營寨,列陣阻擋曹軍進一步東下。命令一下,營寨的士卒們匆匆忙忙構建水上工事,錘子、鑿子聲不絕于耳。赤壁崖下的正中位置停著周瑜的坐船,船上開始舉行慶功大會。

周瑜舉爵贊道︰「甘興霸果然驍勇,我已經命令郵卒立刻馳奔京師向主公報喜,君獲得頭功,來日主公定有重賞。來,請盡此杯。」

甘寧接過酒爵一飲而盡,謝道︰「多謝都督犒賞,末將一定再接再厲,為主公效命。都督慧眼不凡,曹操士卒果然不懂水戰,在船上搖搖晃晃,不需我們動刀,只要多踏幾下船板,他們就會栽到江中喂魚。」甘寧一邊說,一邊裝出搖晃的動作,在座諸將一起哈哈大笑。

這時有士卒來報︰「諸葛先生求見都督,說來賀喜。」

周瑜大笑道︰「快請進來,讓他親眼見識一下我東吳的猛將。」

一會兒,諸葛亮走入,躬身道︰「亮听說都督前鋒打敗曹軍船隊,特來賀喜。左將軍本來想親自來賀,只恨軍務在身,不敢擅離軍隊,只好派亮單獨來了。」

周瑜道︰「孔明先生,你來得正好。現在我們和曹軍隔江相持,先生有何破敵良策?」

諸葛亮笑道︰「有都督在,亮何必白費力氣。都督你來看。」說著諸葛亮走到樓船邊緣,指著隔岸的曹軍營寨。

周瑜舉爵走到諸葛亮身邊,向對岸觀看,但是除了江岸的暮色和曹軍艦船的輪廓,什麼也看不見。周瑜疑惑地看著諸葛亮,諸葛亮道︰「現在看不清,天馬上就全黑了,請都督點上燈,邊飲酒邊看。」

很快,夜色逐漸侵襲了船艙,周瑜下令點上油燈,將船艙中照得燈火通明,同時下令,將環掛在船艙四周的帷幔掀起。他的樓船非常高大,可以俯視面前陰沉沉的江面。這時江上的風已經停歇了,寒氣照舊襲人,只是缺了風聲的鼓舞,不那麼砭人肌膚。周瑜和諸將繼續興高采烈地飲酒,酒正酣時,周瑜望著對岸,眼楮突然直了。他望見對岸曹軍營寨開始陸續點燈,轉瞬間剛才還黑魆魆的江水對岸頓時燈火通明,沿著江岸一直延續向西,連綿不絕,一眼望不到邊。如果用長龍來形容也不確切,因為龍似乎沒有那麼長。

周瑜臉上的笑容當即凝固了,他沒想到曹操軍隊如此浩大,足足有三十萬人不止。若不是靠著長江天險,在陸地上和曹軍相逢,自己的這點兵力,一定像孤羊入狼群,不能幸免。他默然不語,好半晌,才對坐在身側的諸葛亮說︰「先生是想告訴我,曹兵勢大,我們雖然小勝,並不足驕傲。唉,先生是對的。」

諸葛亮道︰「豈敢豈敢。都督久歷戰陣,若在水上,曹操麾下將領無一是都督對手。不過曹兵確實太多,要徹底擊破他們,只怕還得另想良策啊。」

周瑜陰沉著臉,若有所思。他身邊的諸將也都直眼望著長江對岸,面如死灰,剛才的興奮都拋到九霄雲外了。

諸葛亮道︰「還有一事需要都督注意,曹操在對岸下營,只怕是為了訓練水軍。他有後方廣闊的地盤,可以源源不斷輸送軍糧和武器,他能耗得起,我們耗不起。如果等到春暖花開,他們水軍訓練得差不多了,士卒對江上氣候也適應了,我們將會全軍覆沒。所以為今之計,一定要速戰速決。」

周瑜心里已經有些慌亂,嘴上倒還硬︰「訓練水軍,哪有這麼容易。我自帶兵以來,在水上從未遇過對手,經常是以少勝多。我不相信曹操能訓練出什麼出色水軍,和我東吳抗衡。」

諸葛亮道︰「曹操手下掌管水軍的將領蔡瑁、張允,都是荊州降將,他們訓練水軍的能力雖然不如都督,但是只要訓練到能以三敵一,我們就難以幸免。換句話說,曹操損失了他這三十萬兵馬不要緊,他後方有的是人,而我們卻經不起多少消耗。」

周瑜不答話,默默看著對岸發呆。這場慶功宴會因為諸葛亮的到來不歡而散,周瑜知道諸葛亮的話並非危言聳听。他不顧隨從勸阻,決定去親自打探一下。

`11`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赤壁最新章節 | 赤壁全文閱讀 | 赤壁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