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香秘境 第十六章

作者 ︰ 珍妮

佛教在唐代的興盛對香文化是一個重要的推動。♀言情穿越書更新首發,你只來+鑒真和尚東渡,把佛教和香文化同時傳到日本。平安時代後,香料開始月兌離宗教用于「美」的目的,貴族們學起「唐人」的樣子,經常舉行「香會」或稱之為「賽香」的薰香鑒賞會,這也是鑒真和尚帶入日本又經「和風」燻陶形成的一種風習。後這種燻香逐漸演變成日本的「香道」。

日本香道文化起源大約于六世紀左右。最初「香」又名「晡燒香」,僅于寺院重要法會活動時,燃香供佛、清淨壇場之用。後來「香」從佛壇走入王宮貴族,貴族們將香作為淨化居家、頭發及衣服薰香的用途,于是焚「香」的風氣,逐漸廣泛的傳開來。室町東山文化時代,香道文化盛極一時,與當時的茶道、華道(花道)並列為最高雅的社交活動之一。

香道之中的香,主要分四種︰沉香、檀香、龍涎香和麝香。這就是古人常說「沉檀龍麝」,四香之中以沉香為首。這大概也是繼承了中國唐代奢華的薰香作風。香道所用的香木也大多以沉香為主,而沉香的種類繁多,由于沉香木是在不同樹種不同部位的沉香木上在不同的自然環境下結成的香塊,因此不但品質不同,每塊香木的香氣都有不同,在不同的溫度、濕度中點燃也有差異,世界上沒有兩塊完全相同的沉香木,這就給人們留下了很大的藝術和想象空間。♀

據說室町時代足利尊氏的親信佐佐木道譽是香木大搜集家,他生前共搜集了一百七十八種名香。之後足利義政時期的文化界名人三條西實隆、志野宗信、村田珠光等人,將香木依其產地分類,名為伽羅(梵文黑香木之意)、羅國(暹羅)、真南蠻(印度馬拉巴爾海岸)、真那賀(馬來半島麻六甲海峽)、佐曾羅(印度)、寸門多羅(蘇門答臘)等六類,又因其香中含有苦、甘、咸、酸、辛等五味,故有「六國五味」之稱。

據說,眾香中以「蘭奢待」最為名貴,最有價值,是天下第一名香,其長一•五公尺,重十二公斤。「蘭奢待」其實就是沉香木的一種,品級還達不到唐人追崇的沉水香。但這「蘭奢待」非凡的價值,主要為曾經深受日本聖武帝的喜愛,日本光明皇後于天平勝寶八年(公元756年)聖武帝駕崩後,將其遺愛品送入東大寺的正倉院秘藏。直至足利義政、織田信長、德川家康及明治天皇慕其名,曾將其截成小段,焚香聞味,評賞一番。♀而香木上的缺口因留有這些權勢人物所寫的字箋,更成為最可貴的珍寶,目前「蘭奢待」仍被妥善的安置正倉院中。

六世紀左右,「香」文化從寺院走入王宮貴族,乃至平安時期衍生出「薰物」(所謂薰物是混合各種香料而成),成為人人以聞香為樂的流行風尚,「香」文化于是與人的生活緊密結合,成為日本傳統文化的代表之一。

鐮倉時代(1192∼1333年)香木的自然香取代「薰物」,尤其將士們出征打仗前,皆以沉香作為定神的寶物,甚至將其薰入盔甲,幫助醒腦提神,有利于征戰沙場,因此「香」也成為權勢者的玩物。室町時代(1333∼1467年),有許多權勢者,愛香如命,為了搜集各式各樣的名香,藉著權利之便,從中得到不少價值非凡的香。甚至于聚會時,彼此將搜集的名香,一一點燃,並互相評監香味的勝劣,這就是香道的雛型。及至東山文化時期,香道品監風氣更盛,此時與茶道、華道並列為重要的社交活動文化。

及至江戶時代(1625∼1868年),人們流行結合數種香木,表現古典詩歌、故事、傳說的文學性,及四季風景意境的「組香」,因此「香道具」也越來越精致,越來越講究,而此時的香道才算是進入完備期。

不過事實上,古人宴請賓客時,必須要插花、焚香、茶點三樣具足,才算是合乎待客的禮節。現今,香道、茶道、華道雖然各自發展出一套細致高深的禮儀軌則,各有各的流派,但從其所表現出「沉」、「靜」、「定」的品味看來,這三種傳統文化的精神意境,受到佛教禪宗很大的影響。

「香」是一種嗅覺文化,它的深度及美學是一種超越國界、心靈共通的語言,也是我們身邊最容易理解的文化。正因為如此,它也是最能夠得到人類的共鳴。所以當我們聞香時,透過純淨的香氣,無形中可以淨化心靈的雜質。

香道來自于天然,香道充滿人情味,它告訴我們如何去享受和愛護自然的美,又啟迪我們如何運用她的美去創造生活的美,天然芳香花草茶、芳香食品、芳香天然洗滌劑、芳香貼花、用芳香植物制作的各種藝術品,都讓人們在美的自由空間盡情享受,盡情發揮。

香道的「道」包含了道德、道路等含義,她向我們指明了一條芳香的道路,健康我們的身體,美化我們的肌膚,明亮我們的心靈,高尚我們的情操。與人寬厚善良、創造與他人和睦相處的心理能力;給環境以呵護與培育,培養人與自然環境的感情,使人性得以提升。

「香道」發展到今天,已經不單純是品香、斗香的概念,而是一種以天然芳香原料作為載體,融匯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為一體的,感受和美化自然生活,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創造人的外在美與心靈美的和諧統一的香的文化。正如同人們熟知的「茶道」的概念,「茶道」的含義遠遠超越了喝茶和茶制品本身,而是通過茶這個載體達到修養身心,培養高尚情操,追求人性完美的茶的文化。

(四)

唐高宗永徽二年(公元651年)阿拉伯國家與唐通使,至唐太宗李世民時設「關市」揚州、洪昌等地,都有商賈足跡,朝廷接朝貢也增加,公元647~762年間波斯遣來使就有28次之多,外來輸入香藥、有**、沒藥、沉香、木香、砂仁、訶黎勒、蘆薈、琥珀、蓽撥、蘇合香、烏片(鴉片)、底野迦(含鴉片的膏丸)、牛黃、犀角、海狗腎等。此時胡蘆巴也傳人了中國(此外還有象牙)

南方的越南輸入中原的有白老藤、庵摩勒、黎勒、丁香、詹糖香、訶黎勒、白茅香、櫚木、白花、沉香、琥珀、真珠、檳榔、蛇膽甚至馴象,其中以蘇方木輸入量最大。

與印度往來也多起來,唐貞觀16年(公元642年)接納火珠、郁金香、菩提樹、龍腦香。隨交往中將已傳入中國的佛教經書等前後翻譯有十一部,其中包括《耆婆所述仙人命論方》、《龍樹菩薩和香法》二卷。

`11`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芳香秘境最新章節 | 芳香秘境全文閱讀 | 芳香秘境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