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機 第三十五章

作者 ︰ 高冕

咸豐十一年(1861年)七月,咸豐帝在熱河病逝,拋下一個內外交困的爛攤子。♀尋找網站,請百度搜索+隨後發生宮廷政變奪得政權的慈禧、奕訢,為支撐大清王朝這個四處透風的老舊破屋,更加依賴漢族地主勢力,委以曾國藩更大權力,命他統轄江蘇、浙江、安徽、江西四省軍務,並掌有節制巡撫、提鎮以下官員的大權。與此同時,太平軍在奪取湖北、保衛安慶戰役失利後,進行戰略調整,采取西線防御、東線進攻的策略,調過頭來猛攻浙江、威逼上海,試圖將富庶的蘇浙兩地經營成太平天國的戰略後方。兵鋒所指,上海官紳惶惶不可終日,一邊向英法等列強「借師助剿」,一邊火速派代表赴安慶向曾國藩乞請救命之師。上海人做事精明,在面對曾氏初次踫壁後,探知李鴻章是曾氏親信幕僚,便登門拜訪、曉以利害,在他身上做文章。上海富甲東南,「為蘇杭及外國財貨所驟,每月可得厘捐六十萬金,實為天下膏腴」,而且一旦佔據上海,還可對以天京(南京)為核心的太平軍形成夾擊之勢,可謂一箭雙雕。李鴻章動心了,積極替上海官紳代表幫腔勸說,曾國藩這才幡然動心。分兵援滬,誰為主帥?對此,曾國藩頗費思量。開始,他想把這樁好事留給胞弟曾國荃,派李鴻章等人輔佐他。哪知,被曾國荃斷然拒絕。李鴻章積極爭取,「欣然以肅清自任」。曾國藩有些猶豫,笑道︰「少荃去,我高枕無憂矣。惟此間少一臂助,奈何?」李鴻章已歷練成熟,深知機不可失,鷹眼鎖定獵物,遂「堅請赴申」。但他怕曾國荃日後省悟過來嫉恨他,欲擒故縱,寫信給曾國荃「固請」其擔任赴滬軍主帥,曾國荃依舊予以拒絕。這時,曾國藩將李鴻章統兵赴滬好處看得更為透徹,此舉除能佔有餉源、夾擊太平軍外,還可招募淮勇組建一支新軍,解決湘軍戰線延長兵力不足的矛盾,實現上年秋萌發的設想。曾國藩遂鐵了心,任命李鴻章組建赴滬之師。♀李鴻章說干就干,先是網羅老家廬州一帶舊有悍勇團練,把他們改編為淮軍。僅兩個多月,五營淮勇就集合在李鴻章麾下︰劉銘傳的銘字營,張樹聲的樹字營,潘鼎新的鼎字營,吳長慶的慶字營,張遇春的春字營。一個營五百人,五營二千五百人,而且大多是戰守難恃的新勇,要赴滬開創新天地,力量單薄了點。李鴻章懇請恩師調撥數營湘勇,作為建軍骨干。曾國藩有意將淮軍建成湘軍那樣能征善戰的軍隊,對弟子鼎力相助,慷慨撥給八營湘勇,其中包括他自己的兩營警衛親兵。同治元年(1862年)淮勇初步成軍,共十三營,六千五百人。二月,李鴻章陪恩師曾國藩檢閱各營,宣告淮軍正式建成。接著進軍方式成了突出問題︰如何率六千五百淮勇越過太平軍控制的廣大地區移師上海?經過精心謀劃,李鴻章決定「暗渡陳倉」。三月初七日至五月,上海大亨們雇佣的七艘外國洋輪,將淮軍分批運往上海。洋輪掛有洋旗,整個航程淮勇全部悶在艙底,無論如何不得露頭,騾馬軍械隨船起運。最玄的是過南京附近江面,兩岸到處是太平軍屯兵,江中還有太平軍兵船來來往往,但不知為何,太平軍始終沒有觸犯這些洋旗飄揚、形跡可疑的外國輪船。三月初十日,李鴻章進黃浦江抵滬。渴望藍天的蒼鷹,終于撲騰著翅膀,投進屬于自己的天空。

李鴻章獨統軍隊棲落滬濱之日,就是他官運大起之時。三月二十七日,這是一個重要的日子。統兵抵滬十七天的李鴻章,奉命署理江蘇巡撫,一躍成為從二品封疆大吏。這一年,李鴻章三十九周歲。回首仕途,其路漫漫。當年在京當翰林院編修,那只是個七品芝麻官。後來浪戰于安徽,雖獲得知府餃和候補道員官職,但均非實授,徒有虛名。♀因而可以說,從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進京趕考,到同治元年(1862年)統兵赴滬,在坎坷仕途艱辛跋涉近二十年,實際上仍是個微不足道的芝麻官。槍桿子里面出權力,簇擁他抵滬的數千淮軍,手握重兵的曾國藩的舉薦,使他隆隆直上、飛黃騰達。

上海易攻難守,但近代兵家都想佔為己有,原因無需千條萬條,只一條足矣︰上海是個大錢袋。軍隊與軍費的關系,李鴻章看得很明白,他直板板地說︰「天下熙熙攘攘,皆為利耳,我無利于人,誰肯助我?」咸豐年間,綠營與八旗軍名義上每月餉銀一至二兩,實際上綠營兵每年僅發二至五個月軍餉,八旗兵好一些,也未超過六七成,加之軍官以各種手段克扣糧餉、貪吃空額,「每月每兵僅得餉三錢有零」,這使得士兵無不勒索錢財、撈取外快或自謀營生。李鴻章深知,吃三錢多皇糧的軍隊,是不能戰勝太平軍的。因此,他決意接過恩師曾國藩經常晃動的利祿旗幟,將曾氏湘軍軍額自定、餉源自籌、糧餉自行經理的高明招數全部搬進淮軍。李鴻章不會當守著錢袋餓肚皮的傻子。他憑借掌握的軍政大權,羅致斂才高手,采用關厘分途、以厘濟餉之策,橫征暴斂,搜括錢財。當時江楚各省每年厘金不過百數十萬,而李鴻章轄管的蘇淞二百余里竟歲收厘捐達三百萬。自同治元年(1862年)四月淮軍抵滬至同治三年(1864年)六月底,湘軍攻佔太平軍都城天京,大約兩年兩個月時間,蘇滬軍需款項入庫總額為︰庫平銀九百四十八萬零二百零七兩,其中厘金收入佔第一位,為六百四十三萬九千余兩。這些數字出自李鴻章「恭呈御覽」清單,很可能還是打了許多埋伏的。李鴻章甩開膀子搜括錢財,鬧得雞飛狗跳、商怨沸騰,連他自己也承認,「各省厘捐之重,無如上海」。但他沒有因此住手,因為無論湘軍還是淮軍都太需要銀子了!

恩師曾國藩正亟待報效。抵滬半年,李鴻章就先後兩次協濟湘軍九萬兩。但恩師對他的期望值更高,提出「每月酌提四萬兩,萬不可減」。打仗就是打錢啊!面對恩師的獅子大開口,李鴻章一邊將大批錢財輸送給正在西線作戰的湘軍,一邊大發牢騷、叫苦不迭。曾氏恩師送弟子赴滬前曾諄諄叮嚀,「專以練兵學戰為性命根本」。恩師這話說的是啊,它落在李鴻章的心坎上立即生根萌芽。可是,要練兵練器、擴充軍備,沒有銀子能行嗎?銀子盡給恩師征去了,弟子豈不喝西北風了嗎?中國古諺說得好︰「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到滬後抓住機會迅速招兵買馬、擴軍備戰,建立一支強大的李氏淮軍,這一條李鴻章「奉為枕中秘」,並將它放在「性命根本」的戰略高度,積極籌劃,付諸實踐。師傅要花銀子,但如今弟子也需要花銀子,而且正急需花更多的銀子。湘籍大帥胡林翼贈給左宗棠的秘訣說得好,「聚人曰財」嘛!從同治元年初夏起,尋求急劇擴張的淮軍,沒有遵循湘軍「選士人,領山農」的建軍原則,而是吸收地主團練、太平軍投降者、舊有防軍為軍隊主體;擴充方式花樣眾多,既采取改編原有防軍、借將帶兵、收編兩淮團練和太平軍投降者的辦法,又采取請外**官練軍帶兵、截留常勝軍余眾等辦法,能用的方式一概用上。但李鴻章擴軍並非饑不擇食全無章法,有的則是原汁原味師承恩師的做法,比如組建骨干網絡非常注意人情關系,用同鄉、同事、師生、親族織成血肉紐帶。十五名淮軍核心骨干,皖籍多達十二名,其余湘籍兩名、川籍一名;有師生關系的十人,其中還有三個家庭七個兄弟。既用恩師之法,又不拘泥于恩師之法,這就是李鴻章!短短二三年間,淮軍一下增加三十多個營,比初建淮軍多出兩倍以上,其中包括一營水師。李鴻章麾下的水陸淮軍變戲法地成長,到同治三年九月,已達七萬之眾。

李鴻章采取「以滬平吳」之策,積極指揮淮軍剿滅太平軍。同治元年夏,李氏淮軍在上海徐家匯、九里橋、新橋、虹橋一帶,擊敗太平軍驍將李秀成所率太平軍,名聲大振。翌年冬,李秀成所率太平軍與曾國荃所率湘軍進行天京決戰之際,李鴻章督率淮軍及「常勝軍」攻陷蘇州,大肆誘殺太平軍降眾。李鴻章殺性之健,方法之巧妙,比恩師有過之而無不及︰在蘇州婁門外軍營,李鴻章以賜官授餃為名擺下酒席,宴請蘇州太平軍降將郜永寬等八人,「甫就席,有軍官自外入,投諜李公,李公就諜出。酒行,旋有武弁八人,各手一冠,皆紅頂花翎,膝席前,請大人升冠。降酋不知是計也,竟揚揚得意,起立,自解其額上黃巾,手冠者俟其側,從官盡起,目注之。轉瞬間,八降酋之頭血淋灕,皆在武弁之手。」殺掉八個領頭者之後,早已部署好的淮軍程學啟部立即闖入蘇州城,「無門不破,無處不搜,無人不魂飛天外」,被殺太平軍和誤殺平民尸橫遍地,僅城內雙塔寺院中就有三萬多具血尸。屠城後二十余天過去了,一些外國人目擊,這個院中「地上浸透人的鮮血」,蘇州城「拋滿尸體的河道仍舊水帶紅色」。李鴻章取得蘇州之役勝利,對太平天國來說是雪上加霜。總理太平天國政事的干王洪仁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玄機最新章節 | 玄機全文閱讀 | 玄機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