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機 第三十章

作者 ︰ 高冕

洪秀全率領的太平軍,道光三十年十二月初十日(1851年1月11日),在廣西桂平縣金田村正式發動起義,宣告討伐清廷。♀不是所有站都是第一言情首發,搜索+你就知道了。咸豐二年,這支兩萬多人的隊伍,圍桂林、破全州、佔道州、奪郴州,出廣西,入湖南,一路北上,銳不可當。七月二十八日,太平軍圍攻長沙。當時的長沙城,寬五里,長十里,周長二千六百三十九丈。太平軍兵力太少,一時難以合圍長沙城。清軍趁機調集六萬軍隊保衛長沙。太平軍先後四次炸塌長沙城牆,但都未能奪取該城,由于久攻不克,軍中油鹽斷絕,太平軍于十月十九日撤離長沙城。這年底,太平軍攻入湖北,用地雷炸塌武昌城牆,攻佔起義以來的第一座省城。

清廷對太平軍的迅猛發展和清軍的軟弱渙散非常震驚,急忙采取應對措施,令各省興辦團練,訓練本地鄉勇民兵,協助官兵維持當地治安。湖南方向,咸豐帝想到了奔喪在籍侍郎曾國藩。咸豐二年十一月底,咸豐帝頒諭湖南巡撫張亮基︰「前任丁憂侍郎曾國藩,籍隸湘鄉,聞其在籍,其于湖南地方人情自必熟悉。著該撫傳旨,令其幫同辦理本省團練鄉民、搜查土匪諸事務,伊必盡心,不負委任。」

這道上諭從紫禁城發出,在路上走了十三天,落到一身素服的曾國藩手中。對此,曾國藩很有顧慮。母親尸骨未寒,這個時候「墨經從戎」,怕招天下人恥笑。當時,官員死了父母須丁憂,明文規定,不論什麼官員,死了父母都要解職回鄉居喪,在家守制盡孝三年(實際為頭尾相接的二十七個月)。如果該官員工作確實無合適人選可以替代,經皇帝特批,也可在任守制,稱做「奪情」。但曾國藩知道,喪期仍然當官做事,極可能招致言官彈劾、輿論抨擊。康熙朝寵臣李光地死了母親,被康熙帝「奪情」,沒有回家守制盡孝,就遭到御史的猛烈彈劾。曾國藩篤信理學,十分重名節,視「孝」為人臣大節,又了解有關歷史掌故,知道「奪情」終會為士林詬病的可怕結局,因此起草了一份上疏,竭力請求皇帝讓他在家守制。但這份上疏寫成後沒有發出去。十二月十五日,他接到巡撫張亮基來信,獲悉武昌已于該月初四日落入太平軍手中,對自己守制服喪產生動搖。武昌陷落,很可能導致長沙不保。巢空傾覆,焉有全卵?哪一天湖南若落入太平軍之手,曾國藩又怎能為母盡孝守制?這一日,摯友郭嵩燾趕來吊唁曾國藩母親,官轎走了一百三十里地,到白楊坪已是深夜。但郭嵩燾毫無倦意,與曾國藩秉燭長談,而後又與曾父反復交談,引經據典,規勸曾國藩改變主意,抓住時機,施展抱負,盡忠皇帝,保衛家鄉。

在好友再三勸說下,經過激烈思慮,曾國藩橫下一條心,決定披孝從戎。他在寫給友人的信中說︰「大局糜爛至此,不欲復執守制不出之初心,能盡一分力必須拼命效此一分,成敗利鈍,付之不問。」于是,他結束四個多月的家居生活,于咸豐二年底趕到省城長沙。

按照咸豐帝初衷和清廷本意,是要曾國藩興辦團練,而不是編練一支不屬于朝廷直接控制的地方武裝。

當時清代國家正規武裝力量,有八旗兵和綠營兵兩種。綠營兵是清初因八旗兵力少,以及出于以漢制漢需要,仿明朝邊防鎮戍制度,募漢兵成立的地方軍。由于其用綠旗為標志、以營為基本建制單位,所以稱綠營或綠旗。八旗兵的戰斗力,在康熙朝平定「三藩之亂」時已明顯衰敗。到乾隆朝,乾隆帝斷定,八旗「還不如綠營奮勇」,八旗主力地位已漸為綠營取代。綠營兵平時擔負大量雜役,戰時為八旗兵打頭陣當炮灰,待遇、裝備低人一等,士氣低落,人心渙散,至嘉慶初年鎮壓五省白蓮教起義後,也走向衰落。現在,病入膏肓的八旗兵和綠營兵,在太平軍凌厲攻勢之下,或一觸即潰,或聞風而逃。國家武力後盾敗壞至此,咸豐帝及其智囊無余之下,任命各省丁憂或在籍官員興辦團練。于是,全國各地一下冒出四五十個團練大臣。

曾國藩知道,團練不是新鮮玩意兒。此制始于唐朝,後歷代沿襲,到了清代,已由原來的國家軍事組織演變為地方自衛武裝。他十分明白,辦團練難成氣候。團練是不遠離本鄉本土的民間武裝,由鄉紳捐款供養,听任鄉紳使喚,沒有什麼戰斗力。如果加以改編,「練鄉兵為勇營,以兵制部勒之」,就與團練大不一樣了,很有生氣,頗具戰斗力,長沙保衛戰中江忠源所率五百「楚勇」的表現就是明證。

曾國藩明白,要另創一支新軍絕非易事。他也考慮過將綠營兵改造成一支勁旅的方案,但此路走不通,此路不能走,因為綠營兵已經到了不可救藥的地步︰「就現有之綠營兵練之而化為有用,誠為善策。然習氣太深,安能更鑄其面目,並蕩滌其腸胃?恐怕即使是岳飛復生,半年雖可以教成其技藝;孔子再世,卻三年不能變革其惡習。故鄙見以為,現在之綠營兵絕不可能練成勁卒,新募之勇卻可以練之以替代綠營兵的作用。」他的好友江忠源,曾深刻剖析綠營兵一觸即潰的根源︰「其病根在于綠營兵不用命,將不知兵,兵與將不相習,將與將又各不相下,所以才潰亂成現在這個樣子,以至于不可收拾。♀」曾國藩同意江忠源的看法,他對綠營的弊端看到更細更深一些︰「今日大弊,在于兵勇不和,敗不相救。而其不和之故,由于征調之時,彼處數百,此處數十,東抽西撥,卒與卒不相習,將與將不相知。地勢乖隔,勞逸不均,彼營出隊,而此營袖手旁觀,或哆口而笑。欲以賊平,安得而可?今欲掃除更張,非萬眾一心不可。」他內心清楚,清軍將領不直接統兵,遇有戰事臨時選調擔任指揮,兵與兵不相知,將與將不相識,將與兵之間難以建立私屬關系,說穿了,這種指揮體制不是為打勝仗設立的,而是為了防範統兵者擁兵自重、造反割據。這就是說,綠營兵根子上就壞了,即使傾盡心血為之培土、修枝、澆水、施肥,一概徒勞。

他深知,不能搬用綠營兵的辦法編練軍隊。綠營兵如同**泛蛆的染缸,練勇一旦采用它的模式進行編練,就會立即像它那樣徹底**。

擺在面前的敵人非常強大。他們作戰神勇,視死如歸,令人生畏。欽差大臣賽尚阿在給皇帝的奏折中,描述過有關情形並分析過其中原因︰賊匪一經加入拜上帝會,謀反從逆,全都愍不畏死。臣等對所有軍前臨陣生擒及地方拿獲賊匪奸細,加以刑拷,他們竟絲毫不知畏懼,也絕不哀求免死保命。這是因為,他們信奉其天父天兄邪謬之說,所以至死不移。目睹這些人頑愚受惑的情況,真使人莫可其哀矜,更感到無比的憂慮。

太平軍強大的原因在于,他們不是為肚子和金銀財寶而戰的蟊賊,而是用信念凝聚起來的,甘願為理想而戰。

要擊敗這樣一個強大而獨特的對手,必須更弦改轍,「赤地立軍」,編練一支更加強大的軍隊。

官場經驗告訴曾國藩,要想突破體制另搞一套,皇帝是不會輕易點頭的,朝野則會設置重重障礙。他便移花接木,借興辦團練之名,行組建新軍之實,在長沙拉開了創建湘軍的帷幕。

曾國藩在給咸豐帝的奏折中,玩弄障眼法,一邊打著遵旨興辦團練的幌子,一邊大談編練新軍的必要性。這道充滿官場智慧的奏折這樣表述︰「因于省城立一大團,認真操練,就各縣曾經訓練之鄉民,擇其壯健而樸實者招募來省,練一人而收一人之益,練一月有一月之效。自軍興以來二年有余,時日不為不久,糜餉不為不多,調集大兵不為不眾,而往往見賊逃潰,未聞有與之鏖戰一場者;往往從後尾追,未聞有與之攔頭一戰者;其所用兵器,皆以大炮、鳥槍遠遠轟擊,未聞有短兵相接以槍靶與之交鋒者,其故何哉?皆由所用之兵未經訓練,無膽無藝,故所向退怯也。今欲改弦更張,總宜練兵為務。」

曾國藩是玩弄模糊數學的高手。「立一大團」,這是一個看似明白的模糊概念。「立」為何意?「一大團」是何軍事單位?這一切,只有曾國藩心知肚明。咸豐帝看了這道奏折有他的理解,以為曾國藩只是奉旨辦團練,不過是想把團練規模搞得大一點,把訓練搞得扎實一點而已,這正合他老人家的聖意。他極可能沒往深處想一想就大筆一揮準了。曾國藩要的就是這效果。

經歷千辛萬苦、克服千萬難題,一支從體制編制到官兵來源都明顯不同于綠營兵的新型軍隊——湘軍,終于創建而成。這支新軍有四個明顯特點︰

特點之一,建軍方針別出心裁,概括起來六個字︰「選士人,領山農」。曾國藩認為綠營統兵者沒有文化、貪利怕死,士兵來源很雜,多為城市浮滑之人,不可教,這一毛病「深入膏肓,牢不可破」。統兵者應當像他本人那樣有「血性」、有理想抱負,士兵應是便于教育管理之人。因此,他選用的將領絕大多數都是書生、紳士,信奉儒教,士兵都是樸拙誠實、吃苦耐勞的山農,容易教育管理,便于重新塑造。他確定的選用軍官標準是︰「第一要才堪治民,第二要不怕死,第三要不急名利,第四要耐受辛苦。治民之才不外公、明、勤三字,不公不明則諸勇必不悅服,不勤則營務細巨皆廢弛不治,故第一要務在此。不怕死則臨陣當先,士卒乃可效命,故次之。為名利而出者保舉稍遲則怨,稍不如意再怨,與同輩爭薪水,與士兵爭毫厘,故又次之。身體羸弱過勞則病,精神乏短者久用則散,故又次之。」他還對招募士兵的條件作出嚴格規定︰「須擇技藝嫻熟、年輕力壯、樸實而有農夫氣質者為上。其油頭粉面,有市井氣者,有衙門氣者,概不收用。」他後來在上咸豐帝奏折中,對為何選擇山農為士兵作了解釋︰「大抵山僻之民多獷悍,水鄉之民多浮滑,城市多游情之習,鄉村多樸拙之夫。故善用兵者,嘗好用山鄉之卒,而不好城市近水之人。」曾國藩嚴格把好兵源入口關,要求招募新兵「不雜一卒,不濫收一弁」。

特點之二,將必親選,兵必自募。曾國藩確定,「勇營之制,營官由統領挑選,哨弁由營官挑選,什長由哨弁挑選,勇丁由什長挑選」。他認為,這麼做,好比一棵樹,統領像樹根,依靠樹根而生樹枝、樹葉,整個組織一氣貫通。這樣,密切了軍隊內部關系,「勇丁感營官挑選之恩,皆若受其私惠,平日既有恩誼相孚,臨陣自能患難相顧」。因此,「凡勇皆服原募之人」,後來湘軍上下抱成一團,「將卒親睦,各護其長。其將死,其軍散;其將存,其軍完」。官兵之間的親密關系,改變了綠營「軍興調發,而將帥莫知營制」,「將與將不相習,兵與兵不相知;勝則相妒,敗不相救」的痼疾,有利于提高戰斗力。

特點之三,軍額自定、糧餉自籌。湘軍要編練「一大團」,是曾國藩的初步設想。「一大團」到底招募多少官兵,咸豐帝沒有限制,朝廷也不定死,由曾國藩說了算。曾國藩認為,要能成軍打仗、有所作為,起碼得有一萬人左右。這是他確立的一個目標,規模能不能再大一些,取決于他的決心,也取決于所籌糧餉、所獲裝備的數量。湘軍的編制是由曾國藩拍板定案的︰以營為基本制度,每營五百人,分前、後、左、右、中五哨,每哨又分為五棚。營官上面,有分管數營的分統;分統上頭,又有自主一路的統領;統領上級,是分管一方的統帥;統帥之上,是統率全軍的大帥;大帥就由締造者曾國藩擔任。而綠營的建制是由清廷確定的,不能隨便改變。當時除東三省不設綠營外,其他地區以一省或數省為軍區,軍區的最高長官是文職出身的總督或巡撫。一省之內分若干鎮,每鎮由總兵統率。鎮下設營。全國綠營員額六十萬左右。清朝正規軍八旗兵、綠營兵,後勤供給無論平時還是戰時,在中央由戶部、兵部統一負責,在地方由各省布政司統一負責。湘軍是在辦團練的幌子下招募成軍的,而辦團練是朝廷在亂世之時的無奈之舉,涉及糧餉問題,戶部、兵部也好,布政司也好,當然不會統一供給,只能憑團練大臣各顯神通去募捐。曾國藩曾說︰「此時天下大亂,吾輩行軍,必須親自籌餉,不可仰食他人。」湘軍的月餉標準由曾國藩自定。當時綠營兵月餉與行糧加起來,折合白銀四兩多一點。曾國藩找一些勇丁調查之後,了解到他們一年收入大約有十多兩銀子。按照當兵之人收入應多于種田農夫三四倍的原則,他確定湘軍正勇的月餉為四兩二錢白銀。這個標準,名義上正好低于綠營兵戰時月餉和行糧之和,不會給人以練勇之餉高于正規軍的口實。曾國藩很巧妙,看上去他定的發餉標準稍低于綠營兵,實際上高于綠營兵,因為當時國庫空虛,加之層層克扣,綠營兵發餉往往不足應發總數的二三成。曾氏湘軍為了維持局面,籌餉辦法花樣百出,共開闢捐輸、運餉鹽、興厘金、撥丁漕、請協濟、提關稅、收雜捐七條途徑。湘軍從編練成軍到後來發展壯大為十二萬人,十二年間所耗軍費白銀三千萬兩,均自籌解決,沒有讓朝廷增添負擔。但是,有一利必生一弊。軍額自定、糧餉自籌,加上將必親選、兵必自募,導致湘軍上下嚴重的人身依附關系,兵為將有,不效忠朝廷而效忠上級,為後來軍閥割據埋下禍根。

`11`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玄機最新章節 | 玄機全文閱讀 | 玄機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