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機 第十八章

作者 ︰ 高冕

和珅在拉關系方面堪稱超級高手。♀言情穿越書更新首發,你只來+他像一只雄心勃勃的蜘蛛,隨風擺蕩、精巧縝密地將銀絲固定在大樹枝干上。乾隆三十二年,和珅娶內務府大臣、戶部侍郎英廉孫女為妻,找到一座靠山。雖說和珅父親是從一品都統,英廉的內務府大臣、戶部侍郎是正二品官秩,但清入關後重文官輕武官,內務府大臣、戶部侍郎又屬朝廷要職,因此和珅能成為英廉孫女婿,也算是攀了高枝。且英廉此人當時聖眷正隆,仕途看漲,和珅成為其孫女婿後連續升官,乾隆三十四年擢為刑部尚書,四十二年晉升為協辦大學士,四十五年提拔為東閣大學士,升至文官最高品秩。仕途擁擠而坎坷,英廉為和珅早期出人頭地,起到指點捷徑、充當引路人的作用。處理李侍堯案歸來,和珅又與皇帝結成兒女親家,使自己與皇家的君臣關系成了裙帶關系。乾隆四十五年,乾隆帝將年僅六虛歲的十公主許配給和珅獨子,待長大成人時成婚,並賜名未來女婿為「豐紳殷德」,滿語為福澤綿延之意。乾隆帝共生有十個女兒,其中五個夭折,長大成人的五個女兒中,他最疼愛皇十女和孝公主。小女兒是他六十五虛齡那年所得,年過花甲又添一女,殊屬難得。乾隆帝對十公主特別鐘愛,視為掌上明珠。小女兒和孝公主嫁給豐紳殷德之事,乾隆帝鄭重其事地頒發了一道上諭,這令和珅父子風光無比。豐紳殷德與和孝公主同齡,他比公主晚十六天出生,兩人于十五虛齡時結婚成親。和孝公主出嫁時,乾隆帝賞給她大量珍寶、土地、莊丁做陪嫁。能將皇上視為掌上明珠的女兒娶來做兒媳,可見和珅拉關系的水平絕對超一流。有來無往非禮也!和珅不想只佔皇上便宜,經過一系列眼花繚亂的撮合,他又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乾隆帝孫子永鋆為妻,將佷女(其弟和琳之女)嫁給乾隆帝孫子綿慶為妻。♀這幾樁顯然精心謀劃、錯綜**的婚姻,使出身平平的和珅家族,與大清國最顯赫的皇室緊緊捆在了一起,使和珅又獲得一個青雲直上的平台。和珅與乾隆帝結成兒女親家後,官運接踵而至,當上正白旗領侍衛內大臣,任《四庫全書》館正總裁,兼任理藩院尚書。結成天下最過硬關系網絡的和珅,仕途隆隆直上,令人瞠目結舌。

和珅更是斂財專家。他于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四月當上內務府總管大臣。內務府的職掌大體類似秦漢時期的少府,隋唐時期的殿內省、殿中省,遼朝的著賬戶,金朝的殿前都點檢司、宣徽院、衛尉司,元朝的宣徽院、中政院、經正監,明代的二十四衙門。清代內務府總管皇室禁宮事務,職責是「奉天子之家事」,「凡府屬吏、戶、禮、兵、刑、工之事皆屬焉」。內務府組織機構龐大,擁有七司三院兼轄四十余衙門,是清代國家機構中職官人數最多、機構組織最為龐雜的衙門。清代吸收明代內外府庫職責權利混淆、導致國家財富多為宮中耗盡的深刻教訓,明確區分了內府庫藏的收入來源及用途,以限制皇室對國賦的索取範圍和數額。因此,內務府總管的一個重要職責是替皇帝及其家人理財。而要替皇帝擔起這一重要職責的,必須是理財高手,否則他就混不下去。內務府所屬內庫的財源,基本來自戶部撥款,乾隆時期部庫撥銀六十余萬兩作為內庫常年經費;另一部分很重要的財源,來自內務府官員把持的鹽政,通過其控制的部分鹽引交與皇商經營獲利,通過向鹽商發放借貸內帑獲取高額帑息,通過鹽商「報效」、「捐納」搜刮錢財,還將鹽課的一部分解交內務府;再一部分是來自榷關的收入,這是僅次于地丁錢糧、鹽業的第三大宗國家稅課,通過內務府司員對榷關實行壟斷,使榷關部分稅銀滾滾流入皇家私庫內帑;第四部分,則是來自貢品,包括各省土貢、外藩貢品和每逢新年、萬壽等慶典各處官員及商人的報效獻納,從這個意義上說,皇帝是天下最厚顏無恥的勒索者。除這些大宗收入外,內務府還利用赫赫皇權,通過沒收、罰贖和捐官收斂充實內庫錢財。同時,內務府還替皇上從事商業活動,通過皇商、織造、鹽政、關差等變賣宮中物品和皇室壟斷的東北特產人參,通過開設當鋪、錢莊和發放營運生息銀兩,搜括金銀,因此,乾隆帝是天底下最霸道的商人,他雖天天居廟堂之高,不打一個算盤子兒,不沾一點銅臭味兒,但他有辦法將天下最善理財者找來替他打理,和珅之輩便是他的賺錢機器。此外,清代皇帝還擁有私有地——皇莊,內務府總管和珅作為皇室事務管理者,當然具有管理皇莊的職責。皇莊分為畿輔皇莊和東北皇莊,其中畿輔皇莊的發展在乾隆年間達到鼎盛,田畝數量巨大,共擁有二萬八千五百九十四頃四十四畝,對莊頭、莊丁以實物、貨幣、勞役地租三種形態進行盤剝,交實物地租的納糧莊,除上交正項錢糧外,還要向皇帝交納鵝、雞、鴨、鵝蛋、雞蛋、鴨蛋、豬、秫秸、草、紅花、燈油、掃帚、瓢、芥子等名目繁多的物品,乾隆帝是名副其實的大地主,和珅則是貨真價實的地主管家。

皇帝集天下之物為己用,是全國最大的消費享用者。他本人、皇後及一大群嬪妃日常奢華的膳食、服御用品要花銀子,名目繁多、排場十足的各類筵宴、賞賜要花銀子,皇太後、皇帝萬壽、皇帝及皇子大婚等各類規模浩大的內廷重大慶典要花銀子,修繕宮殿、苑囿、陵寢以及祭祀要花銀子,皇帝出巡包括他一生四次東巡、六次南巡、四十次秋狩要花銀子,內務府衙門所屬五十多個機構、三千來名官員、近三千名太監、四五千名打雜蘇拉、成千上萬的宮女和匠役發薪資也要花銀子。為體現皇帝仁愛,皇恩浩蕩,皇帝需要花銀子的地方太多了,他老人家有千百個理由多多斂財。不說其他數量巨大、沒邊沒岸的開支,僅論內務府各衙門人員日常辦公和發放薪水費用就大得驚人,以光緒二十年為例,這項開支共花白銀一百二十五萬七千二百九十三兩五錢一分六厘,錢十五萬九千二百三十二串四百五十五文,光白銀就是戶部所撥常年經費的兩倍多。乾隆帝與其祖父康熙帝一樣喜歡豪宴,祖孫分別舉行過兩次千叟宴,四次參加宴會人數達一萬四千人,以乾隆五十年八百桌筵計,平均不到四人一桌,每桌以四兩四錢三分銀計算,光酒水菜肴米飯就花銀一萬五千五百零五兩,林林總總的賞賜還不在里邊。大的慶典花錢所費錢財更巨,乾隆八十大壽慶典,各類開銷無法確切統計,其中僅各衙門報效白銀一項就花費一百一十四萬兩;皇帝大婚之類更有理由大肆鋪排了,不知康乾鼎盛時期皇子大婚花了多少銀子,王朝行將崩潰前夕光緒帝大婚時,總共耗費白銀五百五十余萬兩,其中內務府所掏銀子佔了百分之八十。乾隆帝要標榜在錢財上家國有別,皇室只花費戶部所撥的常年經費,並非濫用國家錢財,又不能讓內庫入不敷出,出現巨額虧空,就得物色一位斂財高手,為他多多掙錢,源源不斷地充實內庫。和珅無疑是有這份本領的。他任內務府總管期間,內務府其他各項收入遠遠超出戶部的年度撥款,內庫「歲為盈積,反充外府之用」。終乾隆一朝,戶部部庫撥給內庫常年經費始終控制在六十萬兩以內。到道光朝,內務府其他收入來源大大減少,部庫不得不要求內庫增撥銀子,每年增加三十萬兩。和珅工于算計,善于巧取豪奪,既當過內務府總管,替皇上理財,又長期擔任戶部尚書,替國家理財,以他「馬屁學院院士」的悟性和水平,當然分得清大小王,懂得糊弄好皇上是他的第一要務,他會巧立名目將「大河水」注入「小河水」,將內庫金銀填得滿滿當當的,任憑喜好鋪排的乾隆帝如何流水般花錢,總是花之不盡用之不竭,以至還能出現內庫金銀反撥外庫的奇跡。

乾隆帝非常賞識和珅的斂財本領。自任命他為內務府總管後,不管將和珅調用、晉升到什麼官位上,總與錢財直接關聯。乾隆四十二年命他繼續擔任國史館總裁兼步軍統領的同時,還讓他兼崇文門總督;四十五年提拔他為戶部尚書,同時兼任御前大臣、都統、議政王大臣;四十九年任命他為吏部尚書、協辦大學士,仍兼管戶部;五十一年授他為文華殿大學士,仍管戶部;嘉慶二年,身為太上皇的弘歷將他調任刑部尚書,仍兼管戶部。乾隆帝只要想叫內廷機器運轉得順順暢暢的、舒舒帖帖的、風風光光的,就再也離不開機器操縱師和愛卿了。和珅為乾隆帝掙了多少金銀財寶,官史無載,也難以說清。但從他替皇上賺錢之際為自己撈取外快的業績,還是可以大體窺見其斂財本領的。從當上內務府總管起,和珅為皇帝理財二十多年間,乘機為自己撈取了巨額錢財。出于曖昧因素,《嘉慶實錄》載,查抄和珅家產「累至數十百萬」,數額含混不清。確切數目多少,至今是個謎,史學家們對此眾說紛紜。蕭一山先生說,和珅家產不下于白銀「八萬萬兩」,當時清政府年財政收入七千萬兩,和珅「所蓄當一國二十年歲半額而強」。林鐵鈞先生認為,這個數額過于巨大,和珅家產「除某些稀世珍奇無法計價外,粗略估算,大概在二千萬至三千萬兩之間」。李景屏先生認為,蕭說因襲《清野史大觀》的有關材料,林說則只估算了和珅官俸和貪污所得,未將經營當鋪、錢莊、古玩鋪及地租收入算進去,這些收入無疑會大大超過其官俸所得。薛福成認為和珅家產約有二三億兩。韋慶遠先生則認為,「和珅財產總額很大,這是當時官方和後世史學家一致公認的。但準確的數目,迄今還是一個疑案。」當今全國中學采用的初中《歷史》教科書,對說不清道不明的,干脆采用模糊數學的表達方式︰「抄沒的(和珅)家產,除珍寶、古玩、字畫等無法估價外,還有白銀一二千萬兩。」和珅家產不管是數千萬兩還是八億兩,其中相當部分屬經營所得,當是不爭史實。

`11`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玄機最新章節 | 玄機全文閱讀 | 玄機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