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傳 第二十一章

作者 ︰ 徐剛

沈括是奇才奇人,而且是大才全才,他對自然科學的所有領域都有興趣,也均有建樹,沈括之世歐洲一片沉寂,而沈括之見在當時地球上可稱為明燭炬火,照徹長夜。♀言情穿越書更新首發,你只來+

沈括第一個對我國華北平原的成因作出了關于海陸變遷的精彩論述︰

予奉使河北,遵太行而北,山崖之間,往往餃螺蚌及石子如鳥卵者,橫亙石壁如帶。此乃昔之海濱,今距東海巳近千里。所謂大陸者,皆濁流所湮耳。

沈括告訴我們,太行山中有螺蚌殼證明了地球演化過程中,曾經有過的滄海桑田之變,同時他還指出今華北平原是帶泥沙的河流沖積而成的。「今距東海已近千里」的東海當是渤海,因為渤海在東,古人亦稱東海。

沈括游雁蕩山,寫有《雁蕩山記》,共約450字,抒情、寫景、懷人卻教人目不暇接。開首便道︰「溫州雁蕩山,天下奇秀,然自古圖牒,未嘗有言者。」這是為什麼呢?直到宋真宗祥符年間,「因造玉清宮,伐木取材,方有人見之,此時尚未有名」。即便是號稱山水詩聖的謝靈運為永嘉太守時,「游歷殆遍,獨不言此山」。到底雁蕩風景藏匿何處呢?沈括接著寫道︰

予觀雁蕩諸峰,皆峭拔險怪,上聳千尺,穹崖巨谷,不類他山,皆包在諸谷中。自嶺外望之,都無所見;至谷中,則森然干霄。其原理,當是為谷中大水沖激,沙土盡去,惟巨石巋然挺立耳。如大小龍湫、水簾、初月谷之類,皆是水鑿之穴。自下望之,則高岩峭壁,從上觀之,適與地平,以至諸峰之頂,亦低于山頂之地面。

沈括明確指出了雁蕩山的流水侵蝕之自然成因,並「包在諸谷中」,倘不人谷進山那就無所見了。沈括進而聯想到陝西黃土高原的溝壑,也是流水侵蝕分割之故,「亦雁蕩具體而微者,此土彼石耳」。

竺可禎先生論及沈括雁蕩之見時概而言之道︰「在我國十一世紀時,而有此種見解,可稱卓識。」地學思想中的沈括,其見地和想像力以及廣泛的野外考察所得的實據,在當時之世堪稱天下第一。歐洲經歷中世紀的黑暗的模索,表達同類見地並為科學地球史奠基,比沈括晚了至少400年!沈括的出現與成就都不是一種孤立的現象,而是與整個宋代社會科學思想的活躍,四大發明在長江流域的完成密切相關。

雕版印刷起于唐五代時期的成都與杭州地區,可以說是民間工匠的創造。五代晚期,雕版已用來刻印經書,一般認為後蜀母昭裔的九經刻印早于後周馮道。到宋朝,雕版印刷盛況空前,以長江流域為最。其原因不外乎讀書、寫書的人多,推動刻書之風;紙張與印刷技術的進步;出版的自由和思想活躍。

紙的歷程告訴我們,從麻料到樹皮縴維造紙是一個進步的台階;由木本植物的韌皮部到以整個草木植物的睫干,又上了一個台階。竹紙出現于宋朝,以竹的整個睫干造成,長江流域竹子資源的豐富為後盾,竹紙的鮮亮讓別類紙張大遜其色了。蘇東坡在《東坡志林》中說︰「今人以竹為紙,亦古所無有也。」長江流域宋時竹紙最負盛名的,在江浙一帶,謂「越竹紙」。南宋的《負暄野錄》說︰「今越之竹紙,甲于他處。」還寫了制作過程︰「又吳人取越竹,以梅天水淋,瞭令干,反復捶之,使浮茸去盡,筋骨瑩澈,是謂春膏,其色如臘。若以佳墨作字,其光可鑒,故吳箋近出,而遂與蜀紙抗衡。」《會稽志》又說︰「然今獨竹紙名天下,他方效之,莫能仿佛,遂掩藤紙矣。竹紙上品有三︰曰‘姚黃’,曰4學士’,曰‘邵公」,三等皆佳。」宋代竹紙以越產為佳,首先是因為越竹的青翠細膩、品質精良,而加工程序則大同小異,是有一方山水一方竹、一方青竹一方紙之謂。

宋時文人,宋時書法,宋時竹紙,雕版印刷後的宋版名著大為流行,今北京圖書館館藏乾道七年《史記集解索隱》、紹興戊辰《毗廬大藏》,均為竹紙刻印者。公元971年,在成都刻印的全部《大藏經》共1046部,5048卷,雕版達13萬塊,花費了12年,這是世界印刷史上規模浩大的工程之一(《科學的歷程》,吳國盛著印刷質量的另一關鍵是墨,到宋朝墨業發展、墨品優異、墨工輩出,而使宋版書「墨色如漆」、「墨質精純」,傳為千古佳話。墨中之寶為歙墨一即徽墨。歙墨起源于奚超,于唐末和其子廷掛自易水渡江,遷居歙州,南唐賜姓李氏,始有「二李歙墨當世一絕」之譽。二李之墨以膠法聞名,宋時墨工得其真傳,繼承了傳統工藝,造墨名人接二連三。比如柴珣、沈掛、張遇、潘遇、張谷、潘谷等。《春渚紀聞》的作者宋人何遼自雲兒時曾于彭門寇鈞國家見其先世所藏李廷珪下至潘谷十三家墨的盛況,用了八個字︰

斷王圭殘璧,燦然滿目!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美、深奧,僅以一本書而言,首先包括了紙和墨,然後是書法、學問、才情、識地,到雕版、印刷、裝訂的各種細節。如果所有細節都是精美的,整體的精美自不待言,而且這樣的精美又豈能僅僅以精美言之?

宋時理學大行其道,但沒有文字獄,出版也相對自由。朝廷印書,地方印書,書院印書,私家坊間只要有財力也可刻可印。「對本朝歷史、歷書以及屬于國家機密的書,原來不準私人印刷,神宗熙寧年間,連這種禁令也放松了。宋羅璧《識遺》說得好︰‘禁刻一弛,則私刻坊刻,風起雲涌,刻印遍及全國。’」(《中國長江流域開發史》,萬繩楠等著)

中國書籍有版權頁,並鄭重聲明「版權所有,不得翻印,盜印必究」之類的版權術語,也起源于宋代。印刷業興盛,盜印必也隨之而起,宋人便史無前例地提出了版權問題。宋程舍人宅刻本《王稱東都事略》目錄後有長方碑記,上有「眉山程舍人宅刊行。已申上司,不許復版」之語。不甚了然的是「已申上司」是什麼意思,想來不會是「三審通過」,而只是知會地方官或專門負責相關事務的官員,待考。也有另一類的保護版權之法,如宋刊本祝穆《方輿勝覽》自序之後,有兩浙轉運司的告白︰禁止翻刊、翻版,如有翻版人,允許陳告追究,毀版施行。

編著、印刷、出版又與宋代教育事業的發達景象相關,其時除了京城的太學等學府外,地方上有州學、府學、軍學、縣學,而最具宋時長江流域教育特色的是書院。

書院一詞始見于唐代。唐開國以後廣收典籍,購求散佚。開元初年,馬懷素、褚無量等人上書請求進行大規模圖書整理。開元六年,乾元殿更名為麗正修書院,開元十三年又更名為集賢殿書院,隸屬中書省。該書院非讀書之地,而是收藏整理圖書,「刊輯古今之經籍」。不過無論如何,總是集中了一批飽學之士,書院自然而然成為一時學術中心。約略言之,書院之名起于唐,唐也有了私人書院,到五代成為一種教學方式,其名或稱書院或稱精舍,合講學、藏書、祭祀于一體,而確立與興盛在宋代。

宋初有天下四大書院之說,各家所指有異,但白鹿洞書院、嵩陽書院、應天府書院、岳麓書院、茅山書院、石鼓書院均為名噪一時的大書院。到南宋時,一方面國勢日衰、土地淪陷,官學教條而**;另一方面,書院卻更加欣欣向榮。

長江流域沿江書院佔宋代書院379所。其中最為史家稱道的有白鹿洞書脕、岳麓書院、東林書院等。

唐德宗貞元年間(公元785年至804年),洛陽人李渤與其兄李涉在廬山五老峰下隱居讀書,並馴養了一只白鹿,人稱李渤為白鹿先生,隱居所在的山谷從此被稱為白鹿洞。南唐昇元四年,李氏朝廷在白鹿洞建廬山國學,也稱白鹿洞國庠、白鹿國學、廬山書堂、匡山國子監,是與當時秦淮河畔的金陵國子監相似的官立學校。南唐覆滅,廬山國學也告終結。

宋初,有江州讀書人在廬山國學舊址重開學館,人稱學堂也稱書院,這是白鹿洞書院的真正開端。

太平興國二年(公元977年)江州知州周述將白鹿洞書院辦學情況奏聞朝廷,宋太宗將國子監刻印的九經等書賜送,以為嘉勉。以後整修並塑孔子像,可惜毀于戰火。白鹿洞書大宋掠影魯院真正成為海內知名書院,是在南宋淳熙年間(公元1174年至1189年1179年秋色宜人時,朱熹到了白鹿洞北宋書院遺址,山光水色中感慨無限。書院舊跡可尋,有林泉之勝而無市井之喧,實在是讀書好去處。朱熹便呈送了《申修白鹿洞書院狀》。1180年3月,踏青時節,書院修復初具規模,朱熹率官吏及師生至白鹿洞,祭祀先師先聖,再行開學典禮,朱熹升堂講第一課——《中庸》首章。

朱熹列立《白鹿洞書院揭示》,也稱「白鹿洞洞規」,即五教︰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為此又有為學、修身、處事、接物之要目。

為學之序是︰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修身之要是︰言忠信,行篤敬,懲忿窒欲,遷善改過;處事之道是︰正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接物之旨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諸己。

朱熹為白鹿洞書院所立課程,是從《禮記》中輯錄而出的《大學》、《中庸》,與《論語》、《孟子》合成四書,置于五經之上,而在教學過程中朱熹青燈伏案所撰寫的《四書集注》,為學者所愛,是書院的教材。朱熹在白鹿洞書院所采行的是導師制教育方法,山長、洞主作為主講者,在德行、學問各方面實行全面指導。既升堂講學,正襟危坐;也自學理會,沉思默想;還互有切磋,推敲質疑。有時同赴山水之間,共享林泉天籟,這時候可以不拘禮規,能夠手舞足蹈,大約是讀書人難得的開心時刻。由此,白鹿洞書院成為「天下書院之首」。

岳麓山中有岳麓書院,自晉以來到清光緒二十九年改為湖南高等學堂的近千年間,在不同歷史時期,均不同程度地代表或影響整個中國書院的發展趨勢,是中國古代一處重要的學術中心。

南宋時,岳麓書院是當時學界影響最盛的湖湘學派基地。紹興末年,湖湘學派的創始人胡宏的門徒張拭為岳麓書院主講,他反對把書院當作獲取功名利祿之地,反對科舉取士之道。在「三代導人,教學為先,人倫明、小民親而王道成」的理想之下,岳麓書院在世風日下、人心不古之世,一時成為不計利祿一心求道,經世濟民博取精守,刻善治學尊師重道之地。

岳麓書院學風廣大,博采諸家,1167年秋曾有朱熹與張木式會講之盛舉,轟動學界。會講的題目是「太極」與「中和」,各抒己見,各有妙論,辨析異同而又不失斯文。朱熹理學在南宋、元代和明初為極盛,王陽明以「心學」、「致良知」與之抗衡,于1507年到岳麓書院講學,使人耳目一新。

近代以降湖南學風大振、人物眾多,岳麓書院就文化淵源來說,其影響輻射廣布湖湘,實為孕育之地。一種風氣之下,才會有雨霖甘澤,而百木爭生之地,自能出棟梁之材。

東林書院是原宋代理學家楊時講學之地,在無錫惠山腳下。明萬歷三十二年顧憲成在楊時舊地正式建東林書院,並與高攀龍一起主講。「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便是顧憲成為東林書院所題之對聯。東林書院影響之大,無錫《金匱縣志》稱︰「遠近名賢,同聲相應。天下學者,咸以‘東林’為歸。」東林書院以儒家正宗的面目出現,但其學風卻相當活躍,反對明哲保身、傳食諸侯,而且議論朝政、褒貶人物,並倡導清廉、主持正義。上則「廟堂亦有畏忌」,下則百姓以東林之人為賢良,是有「一堂師友,冷風熱血,洗滌乾坤」之譽。

宋時書院之多可謂舉不勝舉,還如衡州石鼓書院、紹興稽山書院、婺州麗澤書院、吉州白鷺洲書院、邛州鶴山書院、福建龍溪書院、桂林象山書院等均在南方而主要又是在長江流域興起的。

書院既非官學也非私學,是中國古代特有的一種民間教育結構,為傳播、弘揚華夏文化可稱其功至偉!書院講究選址,避喧囂而求寧靜,講學自由,教訓合一,有教無類,人才迭出。其所以選址大都在長江流域,一是南人好讀書,二為環境使然。♀山空鳥靈,林盛泉幽,才是做學問的地方;而層嶺綿延之間的草木,瀑布飛瀉之下的山巒,無不是天地大書展開的章句。

在大自然的懷抱中,讀書、明理、冥想都要貼切而簡提,並能為山水間的萬類萬物所啟迪。因而構成了少有人言及的書院一大特色︰回歸自然。

中國古代書院,是值得中國人永遠懷想的。

沈括在《夢溪筆談》中還記錄了活字印刷的發明︰

慶歷中,有布衣畢升又為活版。其法︰用肢泥刻字,薄如錢唇,每字為一印,火燒令堅。先設一鐵板,其上以松脂、蠟和紙灰之類冒之。欲印則以一鐵範置鐵版上,乃密布字印,滿鐵範為一版。待就火煬之,藥稍熔,則以一平板按其面,則字平如砥。

活字印刷術的發明時間為北宋慶歷年間(公元1041年至1048年)發明人為布衣畢升,這個偉大的布衣使印刷技術又一次產生了飛躍。有論者認為畢升是個刻字工人,但畢升在何處發明了活版印刷,以及生平籍貫等均不詳。1993年初,湖北發現畢升墓,生于斯,葬于斯,畢升生活的地域當在長江流域,應無疑義。

畢升活字印刷的原理,與現代的鉛字排印完全相似。公元1450年,德國古騰堡訪畢升之法,開始了歐洲活字印刷時代。歐洲中世紀的沉睡與黑暗就要結束了,為這一天到來所作的最重要的物質準備,卻是由中國人完成的。馬克思說︰

火藥、羅盤、印刷術一這是預兆資產階級社會到來的三項偉大發明。火藥把騎士階層炸得粉碎,羅盤打開了世界市場並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術則變成新教的工具,並且一般地說變成科學復興的手段,變成對精神發展創造必要前提的最強大的推動力。

火藥在唐代末年就已經在中國出現了。

火藥的發明首先要歸功于煉丹術士。中國的煉丹術與西方煉金術一樣源于原始巫學、巫術,帶有很濃重的神秘色彩,不過煉丹術追求的是長生,煉金術希望得到的是黃金,僅此一點,東西文化差異的顯而易見與根深蒂固,便是清清楚楚的了。自戰國以來,因為長生之術對帝皇的吸引力,中國的煉丹術士得以繁榮煉丹事業。正是在煉丹過程中,大約經常被炸,煉丹者發現了硫磺和硝石的特性,掌握了火藥的基本配料。炭、硝石與硫磺相混合的黑色火藥配方,到唐末,已經用于打仗了;真正成為較完備的火器是在宋代。

煉丹術士的八卦煉丹爐里,從未煉出過長生不老之丹,卻意外地發現、發明了從此使多少人喪生的火藥。

這是巫術的科學?

還是科學的巫術?

火藥用于戰陣之初,也僅僅制造大火,焚燒對方的兵丁營地,所謂火箭、火炮也就是將帶有火藥的火球拋擲到敵方。唐福于公元1000年發明火蒺藜,火藥中混有砒霜、鐵釘等,殺傷力驟然增大。南宋初年陳規鎮守湖北安陸時發明火槍,《德安守御錄》記為「長竹竿火槍二十余條」,德安即安陸宋時之稱。此種用粗大毛竹制成槍筒以噴射火藥的火槍,是世界上第一次出現的原始管形火器,是後來各式管形槍械的老祖宗。宋理宗開慶元年又有「突火槍」問世,內安「子窠」,火藥燃燒後將「子窠」發射出去。南宋末年,宋朝政府還在荊州與建康建有火藥兵器制作院。荊州制作院每月能制出鐵火炮1000到2000支;建康制作院在兩年多一點時間里造了38000件火藥武器,並能造出大量突火槍及5公斤重的鐵炮殼。宋代長江流域的火藥與火藥武器,是當時之世的最先進武器。

指南針,又稱羅盤針,是一種利用磁極的物理性來確定方向的工具,戰國《韓非子‘有度篇》里有「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之語。公元1世紀初東漢王充在《論衡》中談及司南,較為詳細︰「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柢指南。」這很像是指南針的初始之作了。

沈括在《夢溪筆談》中最早提出了指南針的制造技術。沈括還指出在磁石上磨過的小鐵針磁性更加穩固,以此代替天然磁石為佳,他還研究了磁針支掛的四種方式,即「水浮」、「指爪」、「碗唇」、「縷懸」。「水浮」法應用較多,但「水浮多搖蕩」。「指爪」及「碗唇」「堅滑易墜」。相比之下,沈括認為「不若縷懸為最善」,所謂「縷懸」就是以細線將磁針懸吊,無風之時指向效果很好。

指南針發明之後,便在宋代用于航海了。

宋徽宗宣和年間,徐競奉命出使高麗,船中置有「水上浮針」,以在浩茫大海波峰浪谷間辨別方向。其法是將指南針穿上幾節燈草使之浮于水面。磁針所指,即為南方。徐競歸來寫有《宣和奉使高麗圖經》。徐競船上所用的指南之法,即沈括說的「水浮」。

南宋時,航海「全憑南針」,吳自牧的《夢粱錄》有記載,南針即指南針。吳自牧寫道︰「若欲船泛外國買賣,則自泉州便可出洋。迤邐過七洲洋,舟中測水約七十余丈。若經昆侖、沙漠、蛇龍、鳥渚等洋,神物多于此中**。上略起雲朵……頃刻大雨如注,風浪掀天,可畏猶甚。但海洋近山樵則水淺,撞礁必壞船。全憑南針,或有少差,即葬魚月復。」宋代長江流域的造船業巳經代表了當時中國及世界的先進水平,也是中國古代造船技術臻于成熟的標志。北宋在明州(今浙江寧波﹞所造的四艘出使朝鮮的「神舟」,已是巨型遠洋海船,長100多米,可載重1100噸左右,在當時絕對是龐然大物,船泊高麗港口時,「傾國聳觀,而歡呼嘉嘆」(《宣和奉使高麗圖經》,徐競著)。

1974年夏天,福建泉州灣後渚港出土的宋代海船共分隔成13艙,兩艙之間隔板為杉木所制,船舷是三重木板,各板之間采用榫接,隔艙板與船殼板之間的餃接處以扁鐵和鉤釘相連,並以麻絲及桐油灰膩密板縫,水泄不通。船如觸礁或互撞,有的艙破損漏水也不致沉沒。此種「水密隔艙」技術,宋時中國領先世界1000多年。

宋代是一個多才多藝的時代,你讀歐陽修的《洛陽牡丹記》便深有此感了,一敘花品,二釋花名,三論風俗,是我國最早的牡丹專著,成書于1031年。《桐譜》成書于1049年,是我國歷史上僅剩的泡桐專著。全書分10目︰敘源、類屬、種植、所出、采斫、器用、雜說、記志、詩賦等,全書近8000字。還有《荔枝譜》、《芍藥譜》,前者成書于1059年,後者為1073年。《菊譜》是宋徽宗崇寧三年(1104年)由彭城(今徐州)人劉蒙所撰。範成大歸隱鄉居後又寫了《梅譜》。而《菌譜》成書于南宋淳祐五年﹝1245年然後有《全芳備祖》成書于南宋寶佑四年(1256年),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植物學辭典。

回溯歷史,筆者所記的不過是九牛一毛而已,卻不難看出兩宋長江流域的經濟、文化與科學技術已達致何等高度,不能不慨而嘆之︰陳寅恪、嚴復、鄧廣銘、李約瑟所言不虛,精當之極!使宋之造極于時代的造極人物,除已經寫到的沈括等人,再約略言之,如唐宋八大家中除韓愈、柳宗元,其余宋代6人皆為南方人。再翻查一下典籍,蘇洵、蘇軾、蘇轍父子為四川眉山人,歐陽修為江西廬陵人,王安石為江西臨川人,曾鞏為江西南豐人,均屬長江流域,無不在長江的風雨濤聲中,成就一時名流,萬古文章。

宋代的江西極其輝煌,不僅擁有唐宋八大家之三,還有江西詩派的代表人物黃庭堅——江西豫章人,民族英雄、詩人文天祥一江西廬陵人,理學大師朱熹一江西婺源人。

是時也,長江以及長江流域,是一種何等氣派!科學昌明,技術先進,教育發達,商事繁忙,到南宋時,有了世界最大的都市,世界最大的船只,世界最先進的印刷業、火器等等,考慮到有宋一代的分裂狀況戰事頻繁,如此成就更是來之不易。文治武功,豈非兩全?

南宋滅亡了,使大宋江山灰飛煙滅的元軍來自草原,除了剽焊貿猛,科學文化均不能和南宋相提並論。這時候我們會發現︰文章救不了一個王朝,火器救不了一個王朝,指南針也救不了一個王朝。史家爭論不休的一個話題是︰南宋之亡亡于吏治**?官僚機構的疊床架屋?還是天命使然?或者竟是先進了反而挨打、野蠻者才能制勝?

改朝換代本不足惜,中國封建社會的歷史本來就是如此,有一點卻是肯定的︰中國在中世紀科學發展遙遙領先的局面,行將結束。

長江載著繁華而去。載著繁華而去的長江啊李煜不做皇帝去做詩人就好了,而做了皇上卻又迷戀于寫詩填詞司樂唱戲盡情表演的,大體都是亡國之君、亡國之兆。

金陵王氣水又東……

南京,古稱金陵,地處長江下游平原,卻又坐落在險峻而又秀麗的丘陵地帶,北依號稱天塹的長江,東南聳峙著以鐘山為首的群峰,西邊有石頭山為終結的諸山作屏障,南面秦淮河與太湖水系溝通和長江三角洲相連。玄武湖、莫愁湖如兩面鏡子,瓖嵌在古城的東北角和西南角。

山水形勝,必有名城。

現在我們經常引用的是三國時代諸葛亮出使東湖,途經金陵騎馬上石頭山時的感嘆︰「鐘阜龍蟠,石頭虎踞,真乃帝王之宅也。」之後,三國時的東吳,東晉,南朝宋、齊、梁、陳,五代南唐,明朝開國之初以及太平天國、民國均曾于此建都,為中國七大古都之一。

人類之初,更多的是為了生存的漂泊流徙,是尋找安身的洞穴,捕魚種稻、造城建都那是後來的事情了。

考古發掘證實︰早在公元前5000年至6000年的新石器時代,南京便巳經是原始先民的勞動棲息之地。那時人和地都是無名的,沒有文字,如果有感嘆也付之大江流水了,只留下一些埋沒的石器與谷糠之類。

因為發現于南京北陰陽營遺址而得名的北陰陽營文化,已經吐露出新石器時代長江下游的若干特色了︰它早于良渚文化,約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經濟生活以稻作農業為主,石器的打制和磨光已有較高的技術,玉器細膩而美麗,陶器制作處于手制輪修階段,尚未發現成年男女合葬墓,陪葬品以陶器為主。

有學者認為,「北陰陽營文化大致處于母系社會末期,但已孕育著父系氏族社會的萌芽」(《長江文化史》第10頁)。

從父親的力量、陽剛、霸道與權威出發,人類社會更加激烈的變化就要開始公元前495年,吳王夫差在今南京城西朝天宮一帶築城,冶煉青銅器,名曰冶城。這是南京地面上最早的一座土城,它所給出的信息卻是明明白白的︰城為劍而築。公元前473年,臥薪嘗膽之後的越王勾踐滅吳,大臣範蠡在今秦淮河附近築了一座較大的土城,名為越城,周遭2里。公元前333年,楚國並吞越國。相傳楚威王為南京山川氣勢所動,為防以後有人在這里稱王稱霸,埋黃金以為鎮而壓之,再築城邑,故稱金陵邑。後來秦始皇東巡會稽,途經棲霞山見金陵散發王者之氣,便下令開鑿秦淮河斬斷王氣,並改金陵邑為秣陵縣。公元212年,孫權改秣陵為建業,並以石頭山舊金陵邑為基礎築造石頭城。229年,孫權遷都至此,于石頭城東修建業城,城周20里。東晉時加累磚石,隋、唐兩次重修,明洪武年間,石頭山段古城又加築,成為城的一部分。

石頭山殘存一段長約3000米的古城牆,城基在天然山岩上開鑿,山岩石質發赭紅色,中段怪石突起,其狀獰,形似鬼臉,又稱鬼臉城。

當年,長江恰從石頭山下流過,山水之險于此為極,臨江的西面石壁在江濤沖擊之下,濡濕光滑,易守難攻,所謂大江天險,金湯之勢,于此可見。

孫權還做過一件聲名遠播的事情︰公元230年,他點將派兵共10000人,由金陵出發遠航台灣(時稱夷州可惜金陵王氣終于沒有成就東吳天下霸業,不過50年,石頭城上降幡飄飄。西晉太康元年,即公元280年,晉將王濬率兵從長江上游順流而下,直撲石頭城,東吳後主孫皓之將以鐵索橫江卻阻擋不住,晉軍火攻打到石頭城下。大勢已去,孫皓豎起降幡自縛雙手,抬著棺材開門投降。劉禹錫後來有詩記道︰「王濬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西晉滅吳,建業改稱建鄴、建康。東晉時(公元317年至420年)再次成為國都,然後是南朝宋、齊、梁、陳(公元420年至589年)均以金陵為都,開始了南京歷史上的極盛時期,史稱六朝繁華夢,更有「六朝金粉」之稱。東吳的土牆全部推倒,改用磚砌,皇宮有內外三道城牆護衛,稱為台城,有皇家花園。東之青溪,南之朱雀橋、烏衣巷為貴族富紳聚居地,南北東西各40里,人口28萬戶。

台城周長8里,有宮門6座,亭台樓閣3500間,御花園10處,美女無數,是歷代帝皇奢侈享樂之處,也是敗亡辱國之地。公元589年,隋兵伐陳,兵臨城下時六朝末代王朝的末代皇帝陳後主還在宮中與嬪妃宴樂,奏樂府吳聲《玉樹後庭花》、《臨春曲》。直到兵破台城,陳後主才慌忙走避,帶寵妃張麗華、孔貴妃潛入景陽殿側一枯井中。隋兵將其吊起活捉時,兩個貴妃臉上胭脂竟染紅井上石欄,拭之不盡,余跡猶存,是為胭脂井。

「六朝如夢鳥空啼」(韋莊句),亡國之後的六朝遺跡僅存一段古城雉,惟六朝陵墓石雕群仍不失當年風采,是我國古代的石雕藝術珍品。

六朝以後,五代十國的南唐于公元937年定都金陵,開國皇帝李昇,中主李瑰,後主李煜。

李璟不會做皇帝,南唐國勢日衰,但李璟的詩詞卻寫得不錯,詞中有名句流傳︰「細雨夢回雞塞遠,小樓吹徹玉莖寒。多少淚珠何限恨,倚闌干。」「手卷真珠上玉鉤,依前春恨鎖重樓。風里落花誰是主,思悠悠!」李璟死後,李煜繼位,他的詞寫得更為出神人化,而且每每真情畢露,皇帝卻做得更糟,一看公文就頭痛。公元975年,南唐為宋所滅。金陵破城之時,李煜正在寫詩,接報後不走不避,肉袓出降,逮往東京(今開封去國時寫道︰「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山河。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蘿,幾曾識干戈。一旦歸為臣虜,沈腰潘鬢銷磨。最是倉惶辭廟日,教坊猶奏別離歌,垂淚對宮娥。」囚居北方後,李煜思念故國家園,寫有萬古流傳的《虞美人》詞︰「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宋太宗趙光義讀後震怒,指使其弟趙廷美在李煜42歲生日時,賜藥酒,李煜被毒死。

亡國之君、亡國之人連思念故鄉的權利也被剝奪了。

故鄉的本源神聖,只是體現在因為各種原因而離鄉去國者的思緒中。

李煜不做皇帝去做詩人就好了,貧困如杜甫還可以漂泊,得罪皇上獲流刑遇赦者有李白,而做了皇上卻又寫詩填詞司樂唱戲盡情表演的,大體都是亡國之君、亡國之兆。

金陵王氣兩宋而元,金陵不斷更名,先後被稱建寧府、建康府、建康路、集慶路。公元1356年,朱元璋攻佔集慶改名應天府,在謀士朱升的「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進言之下,築高大堅固城垣,21年乃成。1368年朱元璋在應天府登帝位,稱明太祖,是為洪武元年。1420年,明成祖以北京為都城,稱應天為南京。

公元1853年,太平軍攻克南京,改稱天京,為國都。1864年,曾國藩之弟曾國荃率清兵攻陷天京,火燒天王府。1911年辛亥革命後,南京一度是孫中山的大總統府所在地、民國首都。

佛教傳到江南,當在東吳時。後來「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江南已經佛寺林立了。可以說這是佛法無邊,也可以說芸芸眾生的心里都有潛伏著的宗教信仰之需求,捷足先登者便佔盡風氣了。孫權時,在建業修建江東第一座佛寺︰建初寺,又名大市寺。到南朝,僅建康一地佛寺過500,僧眾達10萬,其中有名僧,如道場寺的法顯,曾周游中亞、尼泊爾、印度、斯里蘭卡等地,著有《佛國記》(一稱《法顯傳》還有寶雲和尚,翻譯訂正了《無量壽經》等數十種佛經,對梵文之精通到了邊讀邊譯的程度。佛教藝術也隨之興旺,東晉顧愷之在瓦官寺作大幅壁畫維摩詰居士像,點楮之日觀者人頭撗動,點楮之後目光輝照全寺;東晉戴逵為瓦官寺雕鑄5尊銅佛像,一壁畫5銅佛加上獅子國(今斯里蘭卡)送的412尺潔白玉佛像,並稱為瓦官寺曠世三絕。南朝時又在棲霞山開鑿千佛岩。

雞鳴山上有雞鳴寺,寺在山東麓,原為梁武帝所建同泰寺。梁武帝蕭衍是南朝諸君中執政最長的,在位47年,曾經輕勞役、施文教、減稅賦,治國有方。他篤信佛教,3次進同泰寺「舍身」做和尚,群臣與朝廷只好用巨款將其「贖身」。太清三年(公元549年|,蕭衍正在寺中作盛大佛會,叛將侯景攻陷台城,並將梁武帝軟禁于淨居殿,只給少許飲食,梁武帝當時巳86歲,憂憤而亡,同泰寺也毀于兵火。唐韓愈在憲宗皇帝幾廢朝政、君臣上下狂熱禮佛之聲中進《諫佛骨表》,其中寫到梁武帝「前後三度舍身施佛,宗廟之祭不用牲牢,晝日一食,止于菜果,其後竟為侯景所逼,餓死台城,國亦尋滅」,弄不好還會「亂亡相繼,運祚不長」。憲宗大怒,下令殺韓愈,裴度等冒死求情才幸免一死,貶為潮州刺史,流放路上風雪載途,得名句傳世︰「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這是題外之話了秦淮河發源于蘇南低山丘陵,全長110公里。最初名龍藏浦,後稱淮水。秦始皇鑿秦淮河以斷金陵王氣之說其實不確,秦時「開鑿方山,斷壟為瀆」處是方山附近的石壩山,秦淮河自佔以來便是長江的一條天然支流。

秦淮河分內河、外河。從東水關人城,經夫子廟、鎮淮橋出西水關的為內河,也就是史書有名的「十里秦淮」。東晉以來,十里秦淮已成粉黛佳麗、南曲靡靡的代名詞。歌舞樓閣,游船畫妨,琵琶弦子,輕吟慢唱,成為迷醉之鄉。六朝時朱雀橋、烏衣巷、桃葉渡均在秦淮河兩岸,住有名門望族如謝安等,一時珠光寶氣車水馬龍,後來也都煙消雲散了。劉禹錫訪金陵,在烏衣巷前頗有感慨道︰「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人尋常百姓家。」桃葉渡因東晉大書法家王獻之在這里迎愛妾桃葉歸渡,並賦《桃葉歌》而得名,「桃渡臨流」,後來成為騷人墨客唱和之地。

金陵王氣眷晚唐詩人杜牧夜泊秦淮河,作《泊秦淮》︰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秦淮風月,到明代為極盛,民國仍有燈船泛舟河上。

`11`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長江傳最新章節 | 長江傳全文閱讀 | 長江傳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