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傳 第九章

作者 ︰ 徐剛

岷江水利和大佛

濁的金沙江和碧清的岷江,在四川宜賓附近匯合,始稱長江。♀尋找網站,請百度搜索+

岷江是長江最大的支流之一,也是長江水系中被誤解最深的一條江。從《禹貢》所稱「岷山導江」起,古代一直視岷江為長江正源,直到明朝末年由徐霞客明確指正︰金沙江才是長江的上源。但和者甚寡,反對者太多。直到江源認定,岷江才從長江源流的位置上退下來,岷江也由原先的稱之為「江」、「大江」、「江水」正名為「岷江」。

在這之前,岷江只是別稱。對岷江的誤會其實並沒有結束,作為岷江干流的樂山市以上段岷江,無論長度、年徑流量還是流域面積,遠不及大渡河,只是因為大渡河如金沙江一樣穿行于萬山峽谷,存而不露,大而不顯,不為人知,大渡河便被當作岷江的支流,一直沿用至今。

傳統與習慣在久而久之後,人們就不辨真偽了。

確切地說,根據「河源惟遠」的原本記載,岷江應是大渡河的支流。

岷江發源于四川松潘與甘肅交界處的岷山南麓,全長735公里,流域面積13.6萬平方公里。南行,被邛崍山與茶坪山夾持,青城山擋住去路,東行至灌縣今都江堰市,復往南流。奔突于岷山腳下的岷江山高浪急,水量和水力資源在長江各支流中均首屈一指。這是一片格外濕漉漉的土地,川西一帶是全國著名的多雨中心,素有「巴山夜雨」、「西蜀漏天」之說,蛾眉山一帶的年降雨量竟達2000毫米以上,你看那里的小草總是女敕綠欲滴,那里的土壤能捏出水來就明白了。岷江得到大量的雨水補給,年水量達868億立方米,相當于黃河的一倍還多,其充盈富足可想而知。可是當岷江一旦進入成都平原,江面驟寬,流速急減,泥沙沉積,掀塞河道,或者泛濫,或者干旱,這又是岷江的另一面了。

大渡河發源于四川和青海交界的巴顏喀拉山支脈果洛山,在樂山縣注入岷江,全長1070公里。

1996年深秋的蒙蒙細雨中,我第二次踏訪都江堰。

秦昭襄王三十年,約公元前277年,蜀郡太守李冰,在前人治水的基礎上,率當地工匠、民眾建造的這一航運、灌溉、防洪三者兼備的水利工程,其秦漢時代的名稱已經失傳。晉、北魏時稱湔堰、湔塴、金堤、都安大堰,唐時稱犍為堰,宋朝時改稱都江堰至今。

人類找到了河流,也就是找到了生命之源;人類親近河流的時候,又發現水還能淹死人,讓家園成為澤國。愛水、用水、治水便相互纏結著,巴蜀文化因而給人以濕潤感,從川江號子到巴蜀神話,無不浸透著水的魅力,其中也包括了對治水者的神聖的頌揚。

都江堰渠首工程選擇在灌縣城西玉壘山下,岷江出山後的一個彎道處,正好是成都平原三角洲頭,至今巳有2200多年的古堰,依然灌溉著27個市、縣,900多萬畝農田,為成都市提供工業用水和生活用水,為岷江上游提供木材漂送通道。李冰造都江堰的過程,以及都江堰造福天府之國的悠久歷史,無不透徹著自然哲學的神妙和人的智慧,波濤流水是天人合一的和諧之曲。

《史記,河渠書》載︰「蜀守冰鑿離堆,闢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則溉浸,百姓饔其利。」漢武帝元鼎六年,即公元前111年,司馬遷由長安出使四川、雲南,途中游覽了都江堪。

都江堰沒有取「攔河築壩」、「集流引灌」之法,而是「無壩引水」。其主要工程是鑿離堆,開出一個寬20米長40米的引水缺口,成為引岷江之水進人成都平原的咽喉,世人亦稱「寶瓶口」。令人驚訝不解的是,2000多年間有文字可考的測量記錄說明︰不管岷江洪水多大,進人寶瓶口的流量從不超過每秒800立方米。其二是「壅江作塴」,即建造一處分水大堤,也稱「分水魚嘴」,取分流法使岷江成為內江和外江,內江引水,外江分洪排沙,達到分洪以減災、引水以灌溉的目的。然後是在「寶瓶口」下開鑿並拓寬郫、檢二江,再按一分為二、二分為四類推,分解出諸多渠道,使蝸江之水分流成安瀾細水自流灌溉成都平原,人稱「飛沙堰」。「分水魚嘴」把不馴的岷江分為內江和外江了,「飛沙堰」既飛沙又溢洪並且流進萬家良田了,而「寶瓶口」總是自然而然地控制著水量,仿佛有一種神力在把握。都江堰是2000多年前的古人設計創造的一個系統工程,當分水、飛沙、瓶口成為一個系統之後,在互為依存、互相關聯、互助協作之下,便產生了超過各自自身的整體功能。都江堰告訴後人︰

一個工程系統的最根本的結構原則,應是工程與自然環境的一致性,然後是工程各部分的一致性,始能成功地既不破壞自然,又能造福人類。

李冰不會想到,近現代百年間中外水利專家紛至沓來,面對都江堰無不感慨莫名,勘、測量、計算、論證之下,後來便總結出正面取水、側面排沙、二級排沙、動力平衡原理等科技含量很高的經驗,從而達到「使引水與排沙在時間上統一,在空間上分開」。顯然李冰及其都江堰的建設者們,至少在理論上並不了解這一切,他們遵循的是乘岷江之勢而利導,「深淘灘,低作堰」,「逢正抽心,遇彎截角」等簡單的道理,用的也是簡單的結構和竹簍卵石等簡單的材料。

《華陽國志》載︰李冰刻三個石人立于水中,這是都江堰最早的水情標志。《宋史|河渠志》中已有明確的記載,也是從宋代開始定下了「穿淘」的歲修制度︰「歲暮水落,築堤壅水上流。春正月,則役工浚治,謂之穿淘。」並且規定︰「凡堰高下、闊狹、深淺’以至頃畝、夫役、工料及監臨官吏,皆注于籍。歲終計效,賞如格。」開寶五年,宋太祖勒石重刻「深淘灘,低作堰」六字訣于灌口江干。如今李冰廟前石壁上所刻的「深淘灘,低作堰,六字旨,千秋鑒」等語,為清同治十三年灌縣知縣胡圻撰寫的。

一個千載不朽的工程,也必定是被千載呵護、珍惜的過程,其後年復一年的維修者要比建造者多得多。倘不,都江堰早已是亂石一堆了。

中國人現在還有這樣的耐心嗎?

都江堰的建造初衷,司馬遷所記最為可信,即除水患、利行舟,「有余則用溉浸」。♀不少論家忽略了這句話,尤其是「有余」二字至關重要。都江堰還揭示了這樣一個大背景下的人類進程︰當距今12000年前的最後一次冰期結束,地球上幾個古老文明中心,幾乎同時步入原始農牧時代。隨之而來的是洪水泛濫,在中國便有了大禹治水的傳說。至春秋戰國時期,水利建設已經和一地一國的軍力國力密切相關。其時鄭國渠灌區畝收一鐘,顏師古注《漢書》言「一畝之收至六斛四斗」,近185市斤。溉田比旱田畝產高出二斛以上,以鄭國渠灌區漢畝115萬計,每年增產糧食近7000萬斤。一次20萬人費時兩個月的戰爭,以每人每天吃糧3斤計,需3600萬斤。秦國富強攻城掠地實在是與水利、溉田密切相關的。

戰國與秦漢,曾經有過兩次興修水利的**。這首先應歸功于水溉之田的糧食豐收,無論爭霸天下或是安定民生,有飯吃能吃飽是頭等大事。然後是堅利鐵器的使用及推廣,較之粗放耕種漸漸進入精耕細作的階段,漢武帝既「籠鹽鐵」,又「爭言水利」,可謂得歷史風氣之先了。與此同時,這一時期中國已經有了《九章算術》、《管子》、《考工計》等著作,對于測算和勘察大有助益。

李冰擔任蜀郡守的下限不祥,從有關資料分析約三四十年,除創建都江堰水利工程外,還有不少建樹,在我國古代地方官中實為罕見,根據史料列舉如下︰

修都江堰,鑿離堆開寶瓶口,建魚嘴、飛沙堰、百丈堤,作三石人、三石馬等。

開鑿、疏浚由都江堰渠首經成都入岷江的郫江和檢江,溝通成都西、南、東三個方向的水路。

在成都二江上刻石犀有五,作鎮水之寶;架七橋,人稱「七星橋」,以為市郊交通。

開鑿成都石犀區,溝通郫、檢二江。

開鑿人工干渠羊摩江,灌溉川西平原岷江右岸部分土地。

在廣都(今雙流、仁壽一帶)造鹽井,一變蜀地缺鹽之困,由外購而外銷。

治理今宜賓一帶長江水道。

疏導石亭江入沱江。

在川西平原大興水利修建渠網,改山地為梯田。

協同漢中修建了「千里棧道」。

發展了對身毒(印度)及四川、貴州的經濟往來。

《華陽國志‘蜀志》稱,李冰造都江堰後,「于是蜀沃野千里,號為‘陸海’。旱則引水浸潤,雨則杜塞水門,故《記》曰︰水旱從人,不知饑饉,時無荒年,天下謂之‘天府’也」。整個川西平原「溝洫脈散,疆里綺錯,黍稷油油,粳稻莫莫」。蜀地因而成為秦皇統一天下的戰略要地,以及劉邦的立國之本,也是歷史上割據者、草頭王的必爭之地。

李冰深知長江諸水對蜀地的無比重要,治蜀先治水,得水便得蜀。可是在修造都江堪之前,他的動員方式是先造三座祠廟,以祭蜀神,從而得蜀人之心。揚雄《蜀王本紀》謂︰「李冰以秦時為蜀守,謂汶山為天彭闕,號曰天彭門,雲亡者悉過其中,鬼神精靈數見。」這是說古時蜀人的一支由岷山下遷,沿岷江之水而行至川西平原定居,死後魂歸岷山,途經天彭門。李冰踏訪都江堰水文地質時,宣稱自己「仿佛若見神」,接著下令在江邊立祠三所,百姓歡呼。秦滅六國天下一統後,曾經令負責祭祀的官員將各地名山大川之鬼神編排人冊,上奏朝廷,統一規定祭祀的規格級別,當時全國46郡,朝廷通過的只有18座,蜀郡獨佔2座。即︰瀆山,蜀之汶山;江水,祠蜀。這便是李冰所立三祀之二,一祭山神,二祭江神;另一祀為望帝祠,祭蜀王杜宇(據《史記一封禪書》)。

過去的科學,有的已成為宗教,或被視為迷信;古代的真實,有的巳被當作神話,或者竟巳失傳。

中國歷史上的風水說,是中國古代環境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著漫長的演變發展史。在殷商廢墟的發掘中,經常能見到「卜作宅」、「卜作邑」的甲骨文,至戰國秦漢已趨于普遍化,在《易經》、《太玄》等書中有大量反映。人們廣泛地應用風水理論來選**居、城址、城門,規劃道路等等,這又說明了風水與家園的緊密相關。

風水理論認為︰「督藩大府,京都畿甸,皆平野曠闊,水為纏繞,不見山峰。蓋不如此則氣象不寬,堂局不展,如頭面窄、規模狹,止可作小小縣鎮,亦不可作大縣也……望之無限,不見所際,根據無憑,不見所倚,然百十里間,皆是環衛」(清江子《宅譜問答指要》李冰治蜀有種種實績,貫串融會其間的卻是蜀人的宗教信仰以及風水說,尤其是關乎生存、生產、川西命運的「水口」選擇。在古代風水理論中,水的重要性對一村一鎮一城而言,遠遠超過山勢龍脈。「水口」包括人口和出口,「水口」安則大地安,「水口」富則人群富,「水口」亂則天下亂。「水口」距村鎮城市的距離沒有嚴格規定,距村鎮約在1至70里之間,城市當在百里之外,關鍵是流水是否順暢、豐盈。李冰選擇寶瓶口為「水口」入口,這是岷江的一個拐彎轉折處,秦漢蜀人又稱這里為灌口、天彭闕、天彭門,是魂靈的出口,人間天上的必經之關口,作為自然地理的一處地點,已經由蜀文化和神秘意識所籠罩。中國風水中的水口有天然形成的,也有人工整治的,即便後者也只能在有水之處開鑿而成,而寶瓶口可謂兩者兼而有之。兩晉時寶瓶口又名「渠口」,左思《蜀都賦》謂「指渠口以為之門」,五代前、後蜀時指寶瓶口為「京口」,京乃成都也,明確地喻寶瓶口為成都之口。

千家萬戶,川西平原,成都一邑最要者是什麼?是水,岷江水量豐富但也時有旱澇之災,因而必須治水,使水適量而安瀾。水是命脈,水從何入、怎樣分流則是命脈之口,這就有了中國風水中水口的選擇。

自從有了寶瓶口,成都便既不缺水,亦無泛濫之災。

你看成都人人都是茶客,你看酒樓茶肆里那一把大壺長長的壺嘴及其出口便知道了︰水正從水口流進人口,也流進成都之口。

蜀地一年一度的開水節,是對江水之神的祭祀。

開水節又稱放水節,李冰建都江堰後同時也祀李冰。♀把清明節定為開水節,則在北宋太平興國三年即公元978年,這一古老的水利民俗文化節,在成都平原已經相沿1000多年。

開水時節還意味著都江堰歲修的結束。每年冬日枯水時,都江堰渠首用「榪槎截流法」’築成臨時圍堰,修外江時攔水人內江,修內江時再攔水進外江。清明時節雨紛紛,內江灌區開始春灌,都江堰渠首拆除攔河榪槎,放水人渠。有《灌陽竹枝詞》為記︰都江堰水沃西川,人到開時涌岸邊。喜看榪槎頻拆處,歡聲雷動說耕田。

古代成都的開水節均由總督、督撫等高級官員主持大典,任主祭官。開水的前一天,主祭官從成都啟程,中途先祭古蜀國治水有功的望帝和叢帝,當晚宿灌縣行台衙門。次日清晨,鼓樂和儀仗開路,百姓雀躍而至,主祭官坐轎,隨從抬祭品于轎後緊跟,先到伏龍觀,再沿玉壘山古驛道出宣威門、玉壘關,到李冰廟。清代規定的祭祀李冰的禮儀是牲用少牢,祭列九品,主祭官穿袍服,二跪六叩禮罷,讀祝文︰

惟神世德,興利除患。作塴穿江,舟行清晏。灌溉三郡,沃野千里。膏腴綿絡,至今稱美。鹽井浚開,蜀用以饒。石人鎮立,蜀害以消。報崇功德,國朝褒封。茲值春灌,理宜肅恭。

尚饗!此時古堰兩岸,人頭攢動,盤山路上,彩旗迎風,主祭官一聲令下︰開一水!三聲禮炮後幾個剽悍的川西漢子縱身跳上內江攔河榪槎,揮動利斧砍斷盤杠結點竹索,再用大繩系住榪槎頂,岸上十幾個漢子齊發一聲吼把榪槎拉倒,碧清的江水于是月兌韁而出,涌入內江。堰工們一邊唱開水號子,一邊手持長竹竿,朝向內江中的水流輕輕拍打,以為囑咐,大意是︰水流清清兮,灌我良田;岷江安瀾兮,載我小船;水安民安兮,川西有幸;大江遠去兮,萬古流芳!孩子們沿江飛跑,用小石子投向內江流水的最前端,名為「打水腦殼」;老人跑不過年輕人便早早地在前路候水,並爭舀頭水祀神,禱祝合家平安、五谷豐登。開水後的主祭官是最緊張的,他必須立即坐轎或乘車飛奔回成都,趕在「水頭」抵達前先到一步。如果稍有松懈落在「水頭」之後,這一年川西平原與成都市就有可能鬧水荒,主祭的官員便被視為失職,告到朝廷就是「罪無可道」’因為他對天地流水缺少敬畏虔誠。

1940年的開水典禮,是由國民政府主席林森主持的,盛況空前傳為佳話。其時都江堰渠首各主要工程豎起高八尺、寬一丈的工程介紹牌,二跪六叩大禮改為對李冰神像三鞠躬,參祭人等齊聲頌讀《迎神詞》︰

曾曾小子,胚胞黃農。長被澤流,永贊神功。神之格思,百福所賜。作之述之,為萬世利。

頌畢,隨從以鮮花捧送林森,林森親置李冰神像前,然後合唱紀念歌︰

系維我祖溯炎農,禹州稷谷,大國奮為雄。遐邇被澤,敷崇殷中。民國福利,糧食是先鋒。大造生產,川人果月復慶豐年,足食足兵齊推重。青城八百里,都江十七縣,維王建奇功!1950年清明節,新中國建國後首次開水典禮,由川西北臨時軍政委員會副主任李井泉主持慶典,奏樂鳴炮,剪彩放水,一切如儀。1957年以後,都江堰修建了電動鋼制閘門,可以隨時開啟閉合,都江堰內江不再斷流,以往刀劈榪槎的放水儀式也不再舉行了。從文化的層面來說,可能也和中國幾十年來的「破除迷信」有關。我在踏訪都江堰時,當地的老人均以此為憾,他們說︰「啥子叫迷信?對岷江你能不迷信嗎?對都江堪你能不迷信嗎?沒有水,什麼也談不上。有了這堰堰,才有天府之國。水土是啥子,水土是根本!」1990年,都江堰恢復傳統的開水節,兼有清明藝術節和燈會,水的主題水的旋律回蕩在岷江的波濤之上。

都江堰西南16公里處的青城山本名清城山,唐開元十八年,即公元730年,去水旁為青城山。大概是因為滿山青翠、林木幽深,諸峰環繞之下又狀若城郭而得名。又據傳說,黃帝曾封青城山為「五岳丈人」,故又名「丈人山」。東漢時,五斗米道創始人張道陵曾在山中修煉,道家便稱青城山為「第五洞天」。明清以降,青城山香火最盛時,有道觀和景點百處,杜甫在《丈人山》詩中寫道︰「自為青城客,不唾青城地。為愛丈人山,丹梯近幽意。」四川人酷愛巴蜀的山山水水,他們會用極富想像力和夸張的方言、語調告訴你︰哦眉向佛,青城得道,峨眉向佛時可見天下之秀,青城得道後心懷天下之幽,先上蛾眉還是先去青城,大路小路你慢點兒走。

都江堰水系如同一張錯落有致的水網,彭山縣江口鎮則是水網的一個結扣。內江、外江之水在這里匯合,岷江繼續以其清澈的浪潮南下,浸潤兩岸沃土。北宋文學家蘇洵、蘇軾、蘇轍父子的故里就在岷江西岸的眉山縣。三蘇故居在眉山縣城的西南角,明洪武元年,即1368年改建為三蘇祠,明末頹敗,清康熙四年重修再造。有三蘇塑像、三蘇著作的各種版本及手跡碑帖。祠內有茶室,可飲蓋碗香茶。祠中翠竹夾道娟秀清新,會使人想起東坡名句︰不可居無竹。

岷江過嘉州小三峽一犁頭峽、背峨峽、平羌峽一至樂山接納大渡河、青衣江。青衣江古稱平羌江,因為24歲的青年李白買舟而過信手寫下的《峨眉山月歌》而膾炙人口,詩雲︰

峨嵋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峨眉山位于樂山市西30多公里,與五台山、普陀山、九華山並稱為中國四大佛教名山。游客通常所指的是哦眉山之大蛾山,其實它由大蛾、二哦、三峨、四峨四座大山組成。「蛾眉」之名最早見于左思《蜀都賦》,北魏酈道元在《水經注》中寫道︰「去成都千里,秋日澄清,望見兩山相對如娥眉焉。」這是說,大峨、二哦相對而出,千嬌百媚如美女的一對修長的眉毛,山因而得名。也有人這樣解釋︰蛾者言其高峻,眉者喻其秀色。峨眉山在東漢時便有道教活動,晉初佛教上山,唐宋時兩教並存。至明代中葉後,佛教日盛而道教衰落。到明清兩代,峨嵋山佛教達到鼎盛,大小寺院近百座,如報國寺、伏虎寺、千佛禪院、洗象池、哦眉金頂等。金頂為蛾眉最高峰,海拔3099米,400多年前建有華藏寺,銅瓦鋪頂,金光閃爍,故有金頂之謂,1890年失之火災。今日游人上金頂是為了看「佛光」,時在午後,天空晴朗,從金頂絕處俯望,但見五彩光環浮出雲際,莊嚴祥和之氣自天而降。雖然科學有明白的解釋,說這是陽光透過空間塵粒、水氣所折射而出的自然現象,但不少香客仍堅持認為此乃佛祖顯靈、佛光普照,手之舞之,欣然下山。

岷江滔滔流去。

當我一次又一次地在岷江岸畔漫步,濕潤的空氣充滿心靈時,一種神聖的感覺便會油然而生︰岷江是帶著宗教的氣息流向遠方的。我們當然不能說岷江創造了宗教,但假如允許我大膽放言,那麼我要說︰

所有的宗教都是從水的習性和精神中得到啟不的。

源遠流長的江河境界本身就是宗教的,充滿著宗教的況味。

人類對江河流水的關愛以及對洪澇干旱的懼怕,都可以生出宗教情節。

因而,一條大江也是流動的歷史文化長廊,宗教在其中佔有獨特的地位和光彩。

樂山大佛在岷江東岸的凌雲山西壁,棲鸞峰斷崖處鑿成一尊彌勒造像,因而又稱凌雲大佛。查嘉州地方志,大佛為唐開元元年即公元713年,由和尚海通創建。初衷是凌雲山前江水滾滾,檣傾楫摧者有之,水患常常殃及民生。海通和尚倡儀鑿山造佛以為鎮水之寶,苦于經費無著,便奔走大江南北到處化緣,居然化得不少銀子。回樂山,籌建鑿山時,卻有貪官將海通傳到堂上令其交出銀子。海通和尚先是不發一語,再伸出雙手自己把兩只眼珠從眼楮里摳出,血淋淋地置于盤中,說︰雙目奉上,銀子要修大佛。從此,貪官不敢染指。鑿山造像還未完工,海通辭世,詩人、劍南西川節度使韋皋繼續海通未竟之業,于唐貞元十九年即公元803年完成,前後斧鑿90年。大佛頭部與山頂等高,背靠陡岩,腳下江流,以微笑、慈祥泰然面對岷江、大渡河、青衣江匯合後的洶涌澎湃。

大佛通高71米。其中頭高14.7米,頭寬10米,肩寬2.8米,眼楮長3.3米,鼻長5.6米,耳長7米,頭上共有發髻1200個,耳孔可並立2人,頭頂能置一大圓桌,腳背上可容100人坐而論道,堪稱世界上石刻佛像的最大者,真個是︰山為一尊佛,佛乃一座山。大佛鑿成後通身彩繪,並建有13層樓閣,名大像閣,宋時稱天寧閣,毀于明末戰火,而大佛無恙。大佛身後,古人還建有一套縝密的排水體系,使之雖經千百年風雨剝蝕而依然強健生動。1986年,我國測繪專家對大佛作精確測量,測得從頭到腳高58.7米,較之通高樂山大佛矮了12.3米,不過文物界認為,樂山大佛整個坐像的高度應包括現已不復存在的蓮花寶座在內。

現在我們再來看看岷江驕子古城成都。

四川是一個由群山包圍的盆地,惟盆地西北有一片約8000平方公里的平川,這就是中國西南地區面積最大、最為富庶的川西平原,也叫成都平原。因有岷江之水溉浸,這個平原這一條大江便孕育了成都這座城市,早在春秋戰國時,蜀人便在這里開墾種植,並出現了最早的城邑,成都是蜀國的都城。《太平寰宇記》記載了成都何以得名︰「……一年成邑,三年成都,因之名曰‘成都’。」《水經注》則寫道︰「江水又東,經成都縣。縣以漢武帝元鼎二年立。」公元前316年,秦惠王滅蜀國,設蜀郡。公元前311年,張儀在蜀國舊城的基礎上,按照秦都咸陽的格式造城周12里、城高7丈的「張儀城」。相傳築城的城牆屢立屢倒,忽有神龜從江中爬出,緩緩而行,其跡可尋,于是沿神龜之路掘土夯基,城牆便巋巋而立,成都一張儀城——亦稱龜城。城分東西,東為大城,蜀郡太守官衙所在地;西為少城,有鹽鐵機構,為商業居民區。

後來,李冰修都江堰,又「穿二江成都之中」。考古資料證實,早在商周時代,成都的西南邊緣就有河流且能航船。司馬遷筆下的「穿」字實乃穿鑿疏浚開流之意,而不是平地插鍬。李冰疏導成都郫、檢二江,又建七星橋,按北斗七星的布局建造,並以七星名之。秦漢間流行數字與陰陽五行、方位家國的氣運相聯結,揚雄在《太玄》中說︰「一六為水,二七為火,三八為木,四九為金,五十為土……二與七為朋,居南;三與八成友,居東;四與九同道,居西;五與十共守,居中。」李冰疏二江而造七橋,正是「二與七為朋,居南」的具體表現。

二江既通,七橋落成,更有都江堰水口寶瓶口的清水常流,蜀地果然興旺,天下太平,民生安樂。

二江流經成都,在風水學中還有為成都通氣的意義。成都地處四川盆地西側,近地面多逆溫層,不利于空氣向上擴散,秦漢以後的天氣狀況,據典籍實錄,便是陰天多、雲霧多、濕度大、風速小、日照少。此種境況下,成都二江暢通流水蕩漾,江河的通氣散污功能便愈加顯得重要。蜀地風水學、風水師對水的至關重要性的認識,遠勝于山和風。簡略言之,便是︰

眼中見水,心里有水,敬之畏之,珍之惜之。水氣充盈,地氣茂盛,有水之時,有福之年。

現代人常說建築是凝固的音樂,而蜀地風水學中的建築,卻常常以想象中的江河之水為載體,充滿著水感、流動感、柔順感、鮮活感,再與近處的二江稍遠處的岷江相連結,給人以流水家園、生生不息之感。成都少城街道布局便是一例︰街道是魚脊骨形,長順街縱貫全城為魚脊,將軍衙門乃魚頭,兩側胡同為魚刺。整副魚骨架南臨金河,豐水養魚也。長順街的走向與成都一年中的主要風向一致,順風通氣。這一切均可概括為孟子的一句話︰

雖有智慧,乘勢利導。

自此,成都平原吮吸著岷江甘泉,成為沃野千里。而成都自公元前311年張儀築城以來,其名稱與城址均無變化,這在中國城市史上也是絕無僅有的。

風氣流傳,風水常存。

西漢時,成都有城門18座,最著名的是少城西門宣明門。據說張儀沿神龜之路築城時,城勢少偏,故作門樓以定南北而匡方位,高百尺,人稱張儀樓,屹立至唐朝。岑參游蜀地,詩以記之︰「傳是秦時樓,巋巋至今在。樓南兩江水,千古常不改。」東漢時,城南建有錦官城和車官城,分營絲綢織造及車器制作,織錦作坊和工匠駐地造有圍牆類似城堡,又稱錦官城,流經城南的府河也被時人稱作錦江。因蜀錦華美,遠銷中原,成都也就被稱為錦官城了︰「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杜甫)至于車官城的車器制作,大約不是蜀人之所長,技術含量不足名不見經傳,後來連車官城的名字一起,均由錦官城取而代之了。

唐朝時,成都在中國巳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除有運河之利的揚州外,其他城市很難與之匹敵。李白詩雲︰「九天開出一成都,萬戶千門人畫圖。草樹雲山如錦繡,秦川百及此間無。」杜甫有「城中十萬戶」之句,其時成都人口約為58萬之眾,城市人口佔成都全府16個縣的70%。

成都七橋中最著名的是萬里橋一今南門大橋,是古時乘舟東航的起點,從橋下揚帆可至江陵、安慶、金陵、揚州。三國時費出使東吳,諸葛亮在橋上餞行,費舉杯嘆道︰「萬里之行,始于此橋。」萬里橋由此得名。

唐代女詩人薛濤家住萬里橋附近,她自制紅色詩箋,稱「萬里橋畔女校書」。明初,有人取城東南玉女津一今望江公園一之水仿制薛濤箋,後人遂把玉女津當做薛濤汲水制箋舊跡,謂之「薛濤井」,井邊還有清康熙三年所刻的「薛濤井」石碑。

這就是後人訴說歷史的困難,因為歷史是最雍容大度者,歷史並不到場,歷史決不會和你爭論。

惟其如此,歷史可敬而可畏。

位于成都西南郊的武侯祠,是紀念諸葛亮的祠堂,諸葛亮生前為武鄉侯,死後追封忠武侯,故名。諸葛亮為振興蜀漢曾六出祁山,奈何大勢所趨,天不遂人,應了他自己所言,空懷神機妙算而「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唐朝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冬日,朔風凜冽中,杜甫避安史之亂到成都,客居四年,在西郊浣花溪畔造了一座草堂,清貧慘淡,咬文嚼字。杜甫流傳至今的1400多首詩中,有247首是在浣花溪畔寫下的。有懷古之作如《蜀相》,「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已成失意者的絕唱。而以自己之貧念及天下眾生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作于公元761年,杜甫到成都兩年後,浣花溪畔草堂當是剛落成不久,忽遇秋風秋雨。實為萬古不朽之作,錄于後︰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胃長林梢,下者飄轉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俄頃風定雲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鐵,驕兒惡臥踏里裂。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五代前蜀詞人韋莊為紀念杜甫,在草堂舊址重造茅屋,北宋元豐年間又改建為工部祠堂。今為草堂公園。

江水又東……

這個有人類生命在其中的世界的惟一邊界,是河流,它彰顯生命並且奔赴海洋。

我們都是邊界上的子民,我們所賴以生存的這個邊界,足夠闊大但並非無邊無際,當河流消失它也將隨之消失。

遠古根節們已經看見長江了。

我們還看見了什麼呢?

當岷江及兩岸山野成為大地風景,使早先涉足的人群覺得是好的、美的,便流連忘返覓穴而居。後來又曾經被淹沒,洪水洶涌之下有的喪生有的逃到了山上,這就有了家園的適當的高度及距離、位置的選擇。同時也會生出對江水的思考,心懷敬畏並設法使之安瀾,借助神的威望和力量,也有人的奉獻。人與水的千絲萬縷的關系出現,物質和精神的創造也在愉悅及災難中產生。

開始是震撼,然後是想像,接下來便是表述。最初的語言完全代表心靈,後來的文字漸漸成為符號。

口頭文化是我們這個星球上所有大大小小的民族曾經擁有過的最燦爛的文化,那時語言和表情都是對著天空開放的天真爛漫的花朵,溝通及心靈的踫撞簡練而率真。最偉大及最細微的創造是由大自然完成並不斷進行的,充滿了啟迪。比如聲音,我們的先人多麼想發出自己的聲音,但’在這之前應該是先听見了聲音,大自然的聲音,得到啟迪,為之震撼,風聲雨聲雷聲濤聲都是震聾發聵的,然後才有了哭和笑之間的驚訝、感嘆、頌揚和簡單的敘述。人在大地之上的山水架構中辛勤勞作而又詩意地居住,蓋一座小房,築一條小路,造一架小橋,小心翼翼地保護著風水龍脈。

那時的人為生命而活著,不是為財富而活著,為生命而頌揚,不是為財富而頌揚。頌揚天、地、神,中國的眾神之中又有善惡之分,這就有了人與神的爭斗,大體圍繞著水。我們可以想見,在遙遠又遙遠的史前年代,口頭流布並遞代相傳的華夏歷史中,相當一部分都跟江河水有關,即治水和治水的英雄,治水即治國的千年古訓由此萌芽。

洪荒年代的信息至今仍是鮮活的︰看大地之上的江河海洋,便是讀人類歷史的興興衰衰。

是的,一條大江流淌著足以滋養這一片大地,以及這一片大地之上的萬類萬物的滔滔流水。如果歷史在開始時便是干渴的,中華民族能夠維系到現在嗎?因為長江、黃河,當我們回首湮遠時,才可以自豪地說︰歷史並不是廢墟的代名詞,它有濕潤感,因此我們這些已經在困境中的現代人的靈魂,仍然不至于太粗糖,偶爾還能生出靈感來。除了把心靈浸泡在歷史中以外,我們怎樣才能得到思想的源頭活水呢?

就是這樣,長江在大地規定的地形地貌上,有時艱難地彎曲著,有時簡單地勾勒著。凡是它流過的地域便有了連接,使那里小道縱橫,會有原始森林和各種洞穴,偶爾還會有岩畫。長江是一個偉大的先行者和召集者,火光、炊煙與生物多樣性均會隨之而來。

集合著所有生存之物。

這個有人類生命在其中的世界的惟一邊界,是河流,它彰顯生命並且奔赴海洋。

我們都是邊界上的子民,我們所賴以生存的這個邊界,足夠闊大但並非無邊無際。當河流消失它也將隨之消失。

這個生命的邊界,同樣也是文化的邊界。

尋訪巴蜀源流,神話與傳說帶著濕漉漉的氣息撲面而來。為它的優美和想像力感動時,人們也都憂慮著這些民間文化的失傳,實際上已經很少有人去關注它們的存在了,美好的一切都在飄逝而去。

那是長江催生的,附麗于長江的,有著濃濃水土氣息的文化瑰寶啊!我曾在青城山下的瀟瀟雨夜有幸傾听,現實錄于後︰

傳說之一︰神龜息壤。

`11`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長江傳最新章節 | 長江傳全文閱讀 | 長江傳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