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我們終將相忘的江湖 第六十七章 問心

作者 ︰ 小魚骨頭

「蕭施主,你為何在此?」道凡和尚踏過門檻,首先便看見了我,一臉疑惑地問道。♀尋找網站,請百度搜索+

我正欲解釋,那老和尚搶先問道︰「道凡與這位小施主相識?」

道凡雙手合十,恭謹地向老和尚施禮道︰「回稟師傅,弟子此去大名府沉香谷,多虧了這位蕭左蕭施主搭救,不然恐無法安然回寺。」

「哦?」老和尚目光深沉,听道凡言語之中似是遭遇了一番凶險,于是關切地說道︰「你且將此行之事慢慢道來。」

道凡點了點頭,便將太平教佔據沉香谷控制藥人的惡行,以及我們連番惡戰的前因後果向老和尚詳細地說了起來。

我一直靜靜地坐在一旁不敢言語,其實心里面七上八下的。原來這個老和尚就是道凡的師傅,永明寺的主持,受世人敬仰的延壽禪師。一想到剛才我還跟他瞎扯什麼物理學,也不知道他會不會把我的那些言論當成異端邪說。

我越想心底越是冰涼,給延壽禪師的第一印象大抵就是個夸夸其談,裝模作樣的浮夸小子,他會不會因此而對我不喜,不再給我驅毒?

我心不在焉地听著道凡事無巨細地向他師傅稟告。這道凡和尚的口才卻也不錯,說得繪聲繪色,讓人身臨其境般,听得一直面色平靜的延壽禪師也眉頭深鎖。

道凡說了半個多時辰,才講到我如何為他們解毒,又如何再次中毒,以及為何隨他全往永明寺的緣由。

「弟子此番將蕭施主帶回寺來,便是想求師傅為其除去身體內的劇毒。」

終于說到我最關心的部分,我激動地看著延壽,滿懷期待地希望他馬上就答應給我運功驅毒。♀

可惜等了半天,延壽不置可否,而是轉而言及其他︰「不知那服食了陰菇後的水無形水施主現在如何?」

道凡見自己師傅在關于替我驅毒的事情上沒有任何反應,尷尬地看了我一眼,才回道︰「回稟師傅,那水施主自沉香谷大戰一場後,似是功力全失,後來被藥隱前輩帶走,想來是藥隱前輩定能助其恢復神智,定也不會惹出什麼禍事來。」

延壽點了點頭,便道︰「道凡你且先行下去歇息。」

「那弟子帶蕭施主回禪房休息。」說著道凡向我打了個眼色,我會意地點了點頭。雖然對延壽的態度挺失望的,但也不弄不清楚延壽心里面對我是個什麼想法,興許老和尚正氣我用營養學來擠兌出家人不殺生不吃肉的不科學。

算了,我還是先跟道凡離開,等延壽氣消了在說吧。正當我站起來準備離開,延壽冷不丁地冒出一句︰「我與蕭施主卻也投緣,此番正有一些疑惑需他為我解答,道凡權且一人退去便行。」

延壽朝道凡揮了揮手,道凡不好再說,便一個人施施然退了出去。他這一走,我就更尷尬了,想禮貌客氣地向高僧行禮,卻又怕他覺得我虛偽。想直接問問他到底替補替我驅毒,又不敢開口。

不過如果延壽還是想跟我探討一下自然科學,也是件好事,這一次我一定會把握住機會,撿好听的,還有用科學的宗教觀來挽回他對我的印象。我心底暗暗想著,有點焦急地等待著延壽開口。

「施主,齋菜涼了便不可口了。」延壽端起飯碗,拿著筷子卻不動,而是目光灼灼地看著我。♀

我木然地看著桌上的齋菜,不是要討論一下物理學嗎?怎麼又扯到吃齋菜上來了。看來他是看穿了我之前用物理學做引子引出一番不吃肉危害論的意圖︰其實是我自己挑剔齋菜不想下口而已。

哎,我嘆了口氣,老和尚這是在報復我吶。知道我有求于他,便可以隨意給我甩臉色。我忍了,只要您老能消氣,我吃還不行嘛

我苦巴巴地看著一桌子的齋菜,硬著頭皮拿起筷子把炖得稀爛的菜葉子夾到碗中,牽強地笑著︰「想不到永明寺的齋菜果然可口啊。」

「食不言,寢不語。」

「………」

宋初的時候,在烹飪上面炒菜還不流行,大部分關于炒菜的技巧都被一些烹飪大師敝掃自珍,一般只有高檔酒樓和富貴人家才有機會嘗到炒菜的滋味。雖然我來到這個世界的前五個年頭里也沒嘗過炒菜,但起碼偶爾能吃到菜肉包子。可現在要我面對眼前這些毫無烹飪技巧的和尚做出來的清淡齋菜,我吃一嘴,便感覺膈應得慌。

本來想隨意吃幾口敷衍一下老和尚,可延壽卻不給我這個機會,一直笑眯眯地熱情朝我碗里面夾菜,最後我索性豁出去,埋著頭,生硬地扒飯。

這一餐是我這輩子吃得最痛苦的一頓飯了。不禁是食之無味,並且還戰戰兢兢。老和尚雖然不言不語,但一直盯著我,那眼神感覺只要我不吃光就跟我沒完似的。

「施主對敝寺的齋菜可還滿意?」

「滿意…滿意,滿意得不得了。」

放下飯碗,我忙不迭時地朝延壽點頭。延壽微微頷首,笑得跟個彌勒佛似的,「施主關于膳食的一番見解,令貧僧耳目一新,不知施主如若人不食五谷雜糧,若何?」

「那當然是餓死。」我不假思索地回道。

「那施主又以為世間飛禽走獸于人何異?」

我猶疑地看著延壽,佛家講世間萬物,眾生平等,又講上天有好生之德。延壽這麼一問,看似是在反駁我對肉食的論調,實際上卻是在考驗我的人品心性啊。

我考慮了一會,說道︰「世間萬物,花草蟲木,地上跑的,水里游的,天上飛的,其中也包括我們人,都是生活在一個公平而自然地環境里,不分高低,不論貴賤。」

延壽欣地點頭,看起來很是滿意我的答案。「天道不常,世間殺孽不絕,眾生悲苦。塵世紛紛擾擾,便是佛也不能一一度化,何況我等。出家人,修己身,修佛法,以求弘揚于世。我佛慈悲,知生命可貴,托生在世不易。是以不殺生便是弘佛法,不食肉便是慈悲心。」

我呵呵笑著,和尚的心確實是以慈悲為懷。但是你不殺生,別人就不殺了?你不造孽,就能讓別人慚愧?一直以來我都是抱著一種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態度活著。可實際上,這十幾日來,我不惹別人,卻總是惹來太多的禍事。幾番周折,生生死死,讓我心力交瘁,也同時感受到,這個江湖是那麼的血腥,說下毒就下毒,說動刀就動刀,完全一點都不敬畏生命。

現在這個老和尚,出家人,卻跟我講一番不要殺生,慈悲為懷的高尚論,瞬間把我心底里的悲憤激發了出來,「大師可知,人無傷虎意,虎有害人心。你對別人慈悲,別人只會覺得你軟弱可欺,你對別人留情,別人只會當你可笑。江湖便是一個泥沼,一旦陷入其中,卻只能越陷越深,即便最後僥幸拔了出來,也是一個污穢不堪的人。天道是無常,人心何其歹毒,又怎麼是想獨善其身便能安然無事的。你不殺伯仁伯仁也會因你而死,你心懷慈悲不殺生不食葷腥,那飛禽走狗也會變成別人砧板上的肉。」

延壽听得我一番譏諷之言,卻不怒反笑,溫和地看著我,欣然道︰「萬物萬法行于天地間,皆有其理。辯明是非曲直,實則已成曲直是非。身于困頓之中,還須見心問性,莫要被外物所擾。心中有味,食何物不知味?心中無苦,何處又有煩惱?你執一念,便有一念之苦痛,你放一切,便一切皆在你身。」

你執一念,便有一念之苦痛,你放一切,便一切皆在你身。

我默默地在心里回味著這兩句話,恍然間明白過來!才懂得延壽禪師這一席話的真正含義。他不是在跟我辯論該不該吃肉,吃肉算不算殺生,殺貓殺狗算不算是造孽。而是想引出我心氣,讓我發泄多日以來的苦悶,然後告訴我人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顆豁達的心,身在局中,無謂旁人,只問自己的心。正所謂「直指人心,見性成佛」。

雖然我表面上跟平時一樣,看似什麼都不計較,其實一直很困惑。他看穿了我的心,看到我因著連日來的打打殺殺,而迷失了本心。一時間我不知道該怎麼去面對江湖的險惡,更加不知道該持什麼心態來面對今後的人生。

此刻我听得他一席話,如醍醐灌頂,讓我豁然開朗。我不屬于這個時代,不應該用自己原本的世界觀去衡量這個世界。我適應這個江湖,不應該拋棄自己的本心,受別人的影響。我不該去執著于去思考什麼江湖人性,而是要做好自己,沿著自己的心向前走。

「大師,」我深深地朝延壽鞠了一個躬,此刻我對他心悅臣服,感激地向他道歉︰「是小子莽撞,萬望大師勿怪。」

「還望施主心中郁結之氣已然散去,莫要違背了本心才好。」

延壽站起來收拾碗筷,放入食盒之內,然後提起食盒,朝我說道︰「施主願與我一同出去走走?」

(l~1`x*>+``+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致我們終將相忘的江湖最新章節 | 致我們終將相忘的江湖全文閱讀 | 致我們終將相忘的江湖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