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警戒之新帝國的誕生 第054章 軍隊建制

作者 ︰ 大刀老猿

()「我們的官職和軍隊建制是不是也要改一下?我感覺禮部尚書的名字比文化部部長的名字更威風一些,翰林院也不錯。(鳳舞文學網)再說你不覺得咱們的軍隊就這點人,只用連排班的名字太沒有氣勢了嗎?」早就和李庠熟悉的楊軒開始打諢道。

李庠從沒打算靠著部下們和自己保持距離板起面孔來樹立自己的威嚴,但此時他對楊軒的一些建議真的有些頭疼,真想和他拉開點距離,避而遠之。

比如他所說的官職就很雷人,真要把現在的職權劃分一下子換成三省六部九卿的方式,恐怕連李庠自己都要犯迷糊。

現代社會的精神核心是民主大眾。那一套復雜的官制只會讓普通人費腦筋。華夏文化復興,不是復古,而是需要擇其利而避其弊。

「你先完善好了官制能通過國民大會的討論再說吧!」李庠一下子把這個問題推給了民眾來解決,如果大眾選擇了這樣,那它就是合適的。

至于楊軒所說的軍隊建制的改革,李庠倒是要考慮一番。

不為別的,現在人數一共251人的軍隊,只用一個營來稱呼確實有些寒磣。

見李庠意動,楊軒立即推薦了一個人。

他雖然也舉著憤青的牌子在各種軍事論壇上打醬油,但終歸只能算偽軍迷,但他卻認識一個常年泡在軍事論壇上的軍迷,軍隊建制的改革主要就是來自他的提議。

「我們華夏冷兵器時代一般需要配合的最小攻守兼備的單位是隊伍的伍,五人一組,或執盾,或舉槍,或持弓舞刀。也有三人何意者湊起來的小隊,但不常用。倒是什伍制度最為常見。另有火、隊、旗、曲、屯等不同的稱呼,一般以五和十進制組成了古代軍隊下層建制。

近代火槍的出現,需要排成一列列的集中火力,才有了排等單位,從國外翻譯尤其是日本的翻譯以及學習日本德*制,才有了從班到軍的一系列建制改革。」薛安山侃侃而談,也想趁機表現一下自己,但他不知道的是,既然他能來到這個島上,成為太平國的其中一名公民,底子早就被李庠通過時空影像模透了。

「隨著現代戰爭的發展,各*隊編制都在縮減,尤其是像我們這樣軍事人員匱乏的國家,更需要打造一支精干的隊伍。

海軍和空軍不說,單純陸軍方面,以前的大兵團前沿作戰方式已經有些過時了,適于應付小規模的沖突的特種作戰方式逐漸在流行,就連常規隊伍也在講究時效性,改組快速反應部隊。

各國都在探索建制的變化,蘇俄解體後,軍一級規模的單位逐漸都在弱化,甚至師一級的單位也在弱化,美國和俄羅斯都在計劃取消師級編制,代之以更為靈活的混合旅。

現代化的通訊手段,可以讓指揮部直接下達命令到每一個士兵,這樣壓縮指揮鏈,多兵種混合作戰,對軍隊建制改革的趨勢已成必然。

我們一切都是從頭新建,改革的難度會更小。一開始打好了基礎,打造越完美的體制,以後就會少更多的麻煩。」薛安山的最後一句話讓李庠心動了。

「我們的士兵都已經把很多稱呼深入到了骨子里,軍隊有軍隊自己的特色,貿然改變容易引起很大的麻煩!」在之前的討論中,雷石反對這一切看似花哨的改革。

他的話反而讓李庠多了些擔心,他倒不怕雷石的異心。從時空影像中,他了解了雷石的為人,即使他的家人因素而導致其他意外,李庠也做了防備,此時整個島上的軍隊大權還在李庠手中,一年同甘苦的訓練,已經讓李庠培養起了自己的嫡系,雷石的重要性已經不是去年一開始的時候了。

他擔心的是雷石的保守。這意味著很多軍隊出身的人從一開始就保守的拒絕一些改變,此時才一支小小的隊伍,未來龐大的軍隊體系下,形成了惰性後,恐怕變革會更難。

在對李紅軍等人的有意無意的詢問中,他們同樣也是不是很贊同貿然更改。在一眾退伍軍人的思維中,原來的模式已經固定,他們喜歡原來的軍營,原來的模式。

這種惰性的思想才是最令李庠擔心的。

華夏大陸軍隊的一切都已經深深的印在了他們的腦子里,即使是到了其他地方,也深深的突顯著原來的烙印,甚至是形成了一種條件反射式的本能。而李庠需要的是一支真正屬于自己,有自己特色的軍隊。

不止是軍隊,要完成自己腦海中的理想,李庠需要的是更多方面的變革,而不是繼承以前的傳統。

「一個陌生的環境,才容易讓人做出更多的改變!」王明陽支持軍隊的變革。

其實對于軍隊建制的稱號的改變,一開始李庠是抱著無所謂的態度,但發現了這種改革阻力後,李庠和王明陽商量了半天,決定也要對勢力最為龐大的軍隊開刀了。

一個稱謂的改變或許簡單,但卻可以發出一個變革的信號,讓人不自覺的能接受更多的變革。

第三天的國民大會中,李庠把薛安山的軍隊建制方案和軍隊的建設問題一起提了出來。

「陸軍最小建制單位是伍,5個人。美國人測試的特種部隊5人小隊模式已經卓有成效,而德國等一些歐洲國家的班的編制已經縮減到了6人。考慮到我們未來面臨的局面多數是小規模沖突,所以5人制更為靈活可行。

三個伍是一火,15人制。伍火兩級單位可靈活搭配。正常編制以火為一標準團體,相當于原來的班。火長和副火長也可以拆分隊伍,一分為二,應對特殊情況。這樣或二或三,靈活多變。

三個普通火加上一個機炮火為一卒。標準建制是60人。

卒以下為戰術作戰單位。之上為營,是戰術指揮作戰單位,更大的單位是旅一級戰略作戰單位,最大的單位暫定為軍團,是戰略指揮作戰單位,受總指揮部直轄。」在國民大會上作報告的薛安山沒有再提人數的問題,此時太平*隊一共才二百多人,根本達不到旅的單位,只能到營一級,由總指揮部直轄。

既然楊軒和薛安山主張改建制,扣上華夏特色,李庠也不介意用網絡上流傳的已經狗血的一些名字來命名自己的軍隊。

按照目前的軍隊部署,直接編制為五個混合編制營。

羽林營是直屬于李庠指揮的精英部隊,從各營中抽調精英,又不斷和其他各營交流,相當于教導隊的地位。

青龍營是主要配合海軍作戰的海軍陸戰隊,目前有3輛蘇俄的pt-76兩棲坦克和2輛美國人的aav7兩棲戰場作為訓練應用。氣墊船登陸艇目標太大,李庠沒有撈出來。只撈取了1艘美國人的200噸lcu通用登陸艇,改變了一些模樣,成了太平國的第一艘登陸艇。

白虎營是地面裝甲坦克為主的機械化部隊。目前擁有3輛t-72坦克和1輛豹2式坦克以及3輛bmp-2和2輛bmp-3步兵戰車為主,還有2輛改裝得有些面目全非的獵豹防空自行火炮。

朱雀營則是以直升機作戰和運輸機空降為主的部隊,目前擁有2架米-8和2架米-17,還有3架米-24雌鹿武裝直升機,除了米-17外,其他直升機都泛濫到大街,沒有太多人注意。

玄武營則主要是守護本土,掌管著防空火炮和防空導彈。

這些裝備大部分還在東南亞用于手下訓練用的,其中一部分被李庠用秘密運輸的名義,隨手就撈取到了某艘貨船上,運到了島上,藏在了寬廣的山洞中。

ps︰雖然這樣改後的軍隊建制有些不合適,但就當狗血一會吧。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全球警戒之新帝國的誕生最新章節 | 全球警戒之新帝國的誕生全文閱讀 | 全球警戒之新帝國的誕生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