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警戒之新帝國的誕生 第053章 祖神、漢服

作者 ︰ 大刀老猿

()關于那次祭祀,後世有很多種不同的說法,但都跟諸如祖神、民族英雄、漢服等幾個字眼聯系在一起。(鳳舞文學網)

後世公認的,華夏文化的復興崛起在那一天有了一塊堅實的踏腳石。

「你們拜祖神?什麼祖神?」對于天地和民族英雄,雷雲理解,但這個祖神讓他有些好奇。

「華夏先民們披荊斬棘,不斷戰天斗地,才使得我們華夏民族一代代的繁衍了下來,難道這些先民英雄不能被敬仰?有巢氏、燧人氏、神農、伏羲這些為華夏人做出了巨大貢獻的先民英雄們難道不能被祭祀?他們封神是因為他們對華夏族的貢獻,而被萬民敬仰,神化他們為華夏祖神,絲毫不過分。」雷石有些激動道,

「過去歷朝歷代都對祖神有所祭祀,只是後來出于統治需要和宗教神靈體系的完善,以及家族勢力擴大隨之帶來的祖先崇拜,才漸漸的讓祖神崇拜退出了民間。我們今天的祭祀祖神,就是為了懷念過去為華夏做出貢獻的先民英雄。我們不會崇拜上帝,我們也不會祈求神靈,我們只希望繼承先民英雄的精神,把我們的名字也篆刻在後人的紀念史冊上。」

「這不像是你說的話呀?」雷雲詫異道。

「這是祭祀時,太平王所說的一番話。不過,我認為確實很對。我們不靠天,不靠地,不靠神仙和上帝,不靠別人的援助和救濟,只靠我們自己。先民英雄的精神值得我們崇敬信仰。」雷石冷靜的說出了這番話,才讓雷雲突然意識到了李庠的目的。

「用這種方式加深凝聚力?」他驚訝道。

人活著,總要有些精神寄托。

在國家和各個集團中,更需要一個精神核心。

宗教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在現代哲學體系上建起了的一些思想體系嚴密的政黨也帶有了部分宗教的色彩,常常使得黨人也猶如信徒一樣的痴狂執著。

只是在天堂和西天世界難以求證真偽的彷徨中時,利益和現實已經早早的讓政黨的理想先破滅了。或許只有民族英雄們的事跡能一代代傳唱在人們心底,隨著文明的光輝一起世代不滅。

雷雲突然意識到了,無論是開啟華夏民族文明的先民英雄也好,還是抗擊外族侵略的民族英雄也罷,都是凝聚向一個核心,那就是為了華夏文明的傳承。而這個核心也必將產生強大的凝聚力,吸引著每一個華夏人的精神信仰。

沒有政黨思想體系,沒有嚴密宗教神系的李庠一下子把握住了華夏文明核心的思想脈絡。

「國內尚還體會不到那麼深刻,體會到民族重要性的海外華人又沒有那麼大的能力,各家各戶的祖先崇拜畢竟和國家中間隔著點什麼。李庠倒是通過華夏祖神和民族英雄一下子凝聚了人心。沒有可借助的宗教,沒有完善的政黨體系,他能這麼快想到用這個辦法統一思想,確實不簡單。」雷雲瞅了瞅雷石感嘆道。

在他看來,這麼點地盤,這麼點人,在建國初期,不等某些矛盾暴露,李庠就先主動采取措施,加強思想凝聚力,肯定是心中早有謀算了。雷石的跟隨這樣的人物,未來成就如何,還真是難說。

「李庠已經向我們坦誠了這些,我們本來就不是為了造神而去洗腦,而是真心的敬仰。為民族作出巨大貢獻者得享香火,不應該嗎?」雷石笑道。若是都讓人心甘情願去做,人心自然凝聚。

……

「思想不可能一下子轉彎。有些事情需要慢慢的推行,不可能一步到位。」對來自楊軒這個狂熱的皇漢份子的提議,李庠有些頭疼道。

當初的祖神崇拜就是來自他和王明陽的提議,太平國推行黃帝紀年也是他的建議,祭祀也是他主持操辦,甚至漢服祭祀也是他的提議,為此經常征戰各大文化吧群的他被選為文化部部長。

只是一當上文化部部長,他就提交了一份長長的提案,準備大肆推行華夏文化。

對于復興華夏文化,以前也曾經以一名憤青的身份混跡各處華夏特**群的李庠一點也不反對。但是楊軒的步子似乎邁得太大,邁得太快了。

比如,國民大會剛確定了黃帝紀年為太平國的公歷,他就提出了要改得更徹底。

「元旦這一天本來就是紀念羅馬門神的,和我們華夏有何牽扯?當年黃帝元年,黃帝定甲子紀年時,以甲子建首,以日月合璧、五星連珠的那一天為起始點,定甲子月甲子日,這才是黃帝紀年的起點,這才是真正的元旦。」楊軒提議重新定日期,

「全球伊斯蘭人通行的伊斯蘭歷就是以西元622年7月16日為伊斯蘭歷元年1月1日,佛歷、希伯來歷也各有起點,為什麼我們華夏人偏要用西方那個只顧太陽的格里高利歷,而不用我們的陰陽合歷?一個文明連最為重要的時間都要用別人的,談何復興,談何崛起?」

李庠听了就有些頭疼,任何一項改革都需要顧慮人的習慣問題。華夏推行西元已逾百年,西元的概念已經深入人心。不說別的,一提起歷史,眾人滿腦子塞的全是西元的日期,貿然改變,恐怕連換算很多人都懶得去做。連各種生日、各種紀念日都讓人養成了習慣,甚至剛通過的西歷9月9日為獨立日,都要重新再定。

計算機和各種自動化儀器中的時間程序更改更是麻煩,當年一個千年蟲就折騰的眾人忙亂異常。

時間這個人身邊最為不為所覺,又是最為重要的單位,不可輕易變動,就連黃帝紀年推行都需要一個和西歷共存的過程。否則人們不認可,立言無威,不如不立。

「我們要一步步走,先推行黃帝紀年,再用一代人的時間在文化教育課上把日期再一點點改正過來!」李庠最後定論道。

「華夏族的概念範圍要大于狹義上的漢族,某些少數民族也曾今是當年的華夏族後裔世代演化而成,並被人為的割裂,但華夏族又不等同于那多民族的中華民族。我們有自己的民族特色,有自己獨特而包容的民族文化。文化的思想理念滲透到衣食住行各方面。華夏古人為何把衣放在衣食住行最前邊?因為我們華夏向來以服飾華采之美為華,以疆域遼闊的大國氣度以及優雅的禮儀為夏。

想我華夏族漢服之美,儀態之雅豈是西裝馬褂能比的?

復興華夏文化,當從正衣冠,明禮儀開始。我建議全面推行漢服。」感覺太過漫長,心有不甘的楊軒再次力推漢服,讓李庠一陣眼暈。

這孩子平日博學明理,怎麼一踫到皇漢題材就變身了?

漢服雖好,但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不便,費用也高,現在這種條件下,只適合在一些重大場合當禮服,卻不適合日常應用。就連蘇格蘭人,平日里都很少穿裙子了。畢竟時代不同了。

「重大場合,官方服飾都采用漢服!全民推廣,還需要一個過程。我們還是從下一代的教育入手,慢慢滲透,慢慢影響,慢慢來!」李庠再次祭出了從女圭女圭抓起的絕招。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全球警戒之新帝國的誕生最新章節 | 全球警戒之新帝國的誕生全文閱讀 | 全球警戒之新帝國的誕生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