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煉逆修 第一章 塵起

作者 ︰ 白凡

()燕趙邊境,寒山城外,馬蹄聲聲,煙塵四起。(鳳舞文學網)趙國寒山城城樓之上,只見一個頭戴鐵盔身穿鐵甲的中年士兵,正單膝跪地,帶著粗狂雄渾而且激動的聲音,向著一個背對著的身影回報。

「稟報呂將軍,敵國率兵來犯。」那個身影皺了皺眉頭轉過身來說,「敵國?」

「是的將軍,來犯還是燕國。」中年士兵對這個身影很是尊敬的說。中年士兵知道,這個身穿白袍,劍眉星目的年輕男子,是整個趙國的驕傲,同樣也是整個趙國的希望。只要他在,趙國可固,百姓可安。正因為如此,趙國皇帝趙源,派他駐守寒山城。

趙源,是趙國第十四代皇帝,趙成之子,好學善文,不喜國事,整天吟詩作畫,不理朝政。大家都知道要不有呂亮駐守在外,恐怕趙國早就滅亡了。正因為如此趙源對呂亮是又喜又怕。而呂亮是趙國護國將軍呂忠之子,因父戰死,且二十歲的他隨其父屢建奇功。子承父位,位居護國之職。前段時間,呂亮剛打退燕國入侵的軍隊。沒想到一月之後,燕國再次來犯,邊關戰事又起。

而寒山城地處燕趙之間,兩地彼此相去四十里,一旦寒山城失守,敵人則可長驅直入,直奔趙國皇城,後果不堪設想,所以寒山城是趙國防守燕國和其他國家的重要城池。

「賊心不死,還敢來犯,這次定叫你們這些狂妄之徒有去無回。」男子大喊一聲「常山,傳我命令,集合三軍!」

「遵命!」男子單膝跪地重重的抱拳回答到。

說完叫常山的男子,從右腰間拿出一個犀牛做的號角,號角約一尺長,前端呈現粗薄圓筒狀,後端尖而細,號角周身暈潤光滑。常山走到城樓的邊緣背對著城外,大吸一口氣,雙手握著號角的中間部位,然後吹響號角。頃刻間,號角聲傳遍寒山城內。這一刻不論是士兵還是將領,都面帶嚴肅神情激動的集合而來。

「報將軍,三軍集合完畢。」常山回答到,只見這時白袍將軍看著眼前這個虎狼之師,很是滿意的點頭,走到眾將士面前。面帶狠色心藏憤怒的激昂。

「將士們,當兵為何!」而當鏗鏘有力的聲音傳人軍中時,軍中將士更是群情激昂「保家衛國!」「好!」白袍將軍向前再走了一步說,「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現在敵軍賊心不死,再侵我趙國疆土,犯我趙國之國威。我們作為將士又當如何?」又是一問,直指眾將士的內心。

是啊,當兵為得是什麼,大的說是保衛國家,小的說保護自己的親人。可國之不在,家又何存呢?這個簡單的道理誰都明白。白袍將軍正是用這種方法來激勵自己的士兵,為國而戰,為家而戰。同時也戰得的有動力,戰的正義,戰得無所爭畏懼,戰得所向披靡。這也是他在戰爭中,屢戰屢勝的原因。

「殺!殺!殺!」頓時三軍,士氣高昂。白袍將軍一看時機成熟,手拿一把方天畫戟,翻上一匹棗紅色戰馬,大喝一聲「開城門!殺!」帶著狂野和必勝的信心,帶著士氣激昂的士兵,猶如離弦的箭一般,沖出城門。

勒馬揚塵,不一會就帶著士兵沖到敵軍面前。豎戟立馬,又是一聲大喝「來著何人?報上名來!」

話音剛落,只見對面軍中,一個頭戴鐵盔滿臉絡腮胡的敵軍大漢,左手握著韁繩,右手拿著一把九環大砍刀,駕馬來到兩軍之間。自報家門「我乃燕國常勝將軍,秦武量。一月前你殺我燕國將軍吳風,今日特來領教閣下的威名。怎樣可敢與我一戰。」雖然嘴上這麼說,可是秦武量眼中充滿了不屑。

原本以為殺死吳風的會是個老將,沒想到會是個乳臭未干的黃口小兒。雖然吳風有幾分本事,但是在燕國確是不入流的角色。

其實秦武量這樣想也情有可源。趙國,因為趙源的昏庸。趙國除了呂忠,就是呂亮了。現在呂忠戰死,趙國就也只剩呂亮在軍中還有些本事。而且呂亮一直隨父征戰,在軍中也一直做前鋒,才剛剛崛起不久。很少與各國老將交手,所以威名鮮有人知道。

而燕國卻不同,他是現在燕、趙、韓、楚四國實力最強的國家。所以一直對其他三國虎視眈眈,野心勃勃,意圖吞並其他三國。這也是燕國出兵趙國的原因之一,毫無疑問,四國之中趙國最弱。看來大家都喜歡拿軟柿子來捏。可是燕國沒想到的是,趙國這個軟柿子,還有呂亮的存在。

也正是呂亮的存在,吳風率五萬大軍盡然沒有滅掉這個弱小的趙國。于是引起了燕國高層的注意。因此這次經過商議燕王決定,派常勝將軍秦武量來趙國。一來秦武量在軍中戰斗力非凡,最近勢頭正盛。二來可以試探一下趙國隱藏的實力。

看來燕國這次也是下來血本,給了秦武量十萬人馬。而趙國也只有曲曲二十萬人馬而已,寒山城原本駐守了三萬,吳風來犯調來一萬。後來為以防萬一,呂亮又在附近幾座城池征兵三萬,這滿打滿算也就是七萬。而燕國秦武量可是帶兵十萬啊。

一邊秦武量與呂亮正在叫戰,而另一邊遠在燕國皇城內。燕國大將軍正在皇城內與燕王商量這什麼。

皇城的宮殿里,燕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大將軍上官裂風,此時正跪在一個身穿龍袍面色威嚴的中年男子身前,低著頭對中年男子說「燕王陛下,派秦武量去攻打趙國是不是有點太著急了點啊,我擔心其他國家會起疑心,到時候我怕對陛下您的計劃有所影響。」

燕王瞥了一眼上官裂風,而此時上官裂風正好抬起頭,順著燕王的眼角,看到那冰冷的目光,霎時上官裂風面色蒼白,跪得更緊了而且連身體身體都瑟瑟發抖,仿佛對面是什麼洪水猛獸一般,不知所措。燕王卻不以為意,目光更加陰冷。許久之**殿里響起了一句話「擋我者死!」,之後就再沒有了聲音。

再回到另一邊,面對秦武量的叫戰,呂亮並沒有膽怯,也不可能膽怯。雖然兵力相差三萬,但是呂亮一直相信,兵在精,不在廣。只要士兵戰斗力強,以一當十也未嘗不可。同時呂亮也沒有輕敵,因為他知道敵軍陣容強悍不容小覷。秦武量話音剛落,呂亮便策馬來到他的對面。

「在下趙國呂亮!」四目相對,電光火花。

也就在這時雙方的戰鼓同時響起,「咚咚」之聲間雜著雙方將士的吶喊聲「殺!殺!殺!」。

呂亮與大漢同時右手揚起各自的兵器,喊殺聲瞬間停止。

也就在這時,秦武量右手持大環刀,目露凶光向著呂亮而來。而此時呂亮左手拽緊韁繩,右手抓緊方天畫戟,朝著馬上就是重重的一拍。馬驚而起,揚起前踢,同時呂亮左手一拉韁繩,馬頭後仰。馬借著沖擊力四蹄向前竄去。轉眼間呂亮就與秦武量戰在了一起。

一照面,呂亮就揚起方天畫戟,然後重重擊在環刀上,震得環刀在秦武量手中顫動。使秦武量覺得手臂發麻。心道好小子,有兩下子啊。頓時也收回了蔑視的眼光。開始認真起來。掄起九環大砍刀,當頭就砍。呂亮看刀臨頭,並沒有慌亂。而是抬起方天畫戟擋住砍刀。

這時兩馬相向而過,又是一場拼殺。大戰十幾個回合。最後越打越激烈。別看秦武量在軍中勢頭很盛,可對上呂亮他也是遇上了對手。可是呂亮好像沒盡力的樣子,但就是這樣也是把秦武量逼的四處奔走。秦武量也糾結啊,怎麼這麼厲害啊,看起來這麼年輕。後悔當初輕敵。

終于呂亮看情況差不多了,秦武量越打越急,現在已經內心大亂,呼吸不均。

正是趁你病要你命的好時候。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呂亮賣了個破綻,假裝力氣不足,沒接住橫頭劈來的砍刀。勒馬就要走。

這時,秦武量也看見了,心想看來還是將是老的辣啊,力氣不足了吧。無知小兒。

駕馬便追,就當他正打算生擒呂亮之時。呂亮突然勒馬而住,然後就是一個回馬槍,方天畫戟刺向秦武量的胸膛。突如其來的一戟,把秦武量從夢里驚醒。

醒悟過來卻已晚矣,呂亮的方天畫戟已經結結實實的扎在了他的胸口上。戟上巨大的力道,使得戟頭直接穿透了,秦武量的盔甲,此時他嘴角溢血,兩眼上翻,跌落馬下,死的不能再死了。

呂亮從秦武量身上拔出滴血的長戟,目視前方,緩緩的抬起戟尖指向敵軍。大喊一聲「眾將听令,殺!」

頓時三軍振奮,在呂亮的帶領下,殺入秦武量軍中。而秦武量雖然率兵十萬,但是作為主帥的他卻戰死。三軍無帥,士氣大減。士兵被呂亮的部隊沖的是四分五裂,潰不成軍。最後在圍追堵截中。燕軍潰敗。

最後這場戰役以呂亮殲敵五萬大勝而歸。

一戟敗燕軍,也因這場戰爭,呂亮之名傳遍四國。封侯拜相在所難免。

可是令呂亮沒想到的是戰爭才剛剛開始,一場更大的危機就醞釀開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百煉逆修最新章節 | 百煉逆修全文閱讀 | 百煉逆修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