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盡梅花 第一章 滄海水無底,人心難測量

作者 ︰ 梵火

人言炎黃,必談漢唐。

強漢猶如一把利劍,為華夏民族在荊棘之中,斬開一片天地。融合汲取百家之長,形成獨特的漢家文化,是江山一統的民族豪情,是雖遠必誅的鐵血誓言。更是那奮發向上、自強不息的斗爭j ng神。若漢如劍,則唐如刀斧。大刀闊斧橫掃千秋,萬邦朝賀。一時間意氣風發,獨秀于世界民族之林。

天下之事,有合必有分,有盛必有衰。福禍相依從古便是至理。一代聖主唐太宗皇帝更是明白這個道理,想要國祚綿長民為貴,君則輕。但是有些事情,即便是一代聖君也不能免俗。這一r ,太宗皇帝喧奇人袁天罡、太史令李淳風覲見。讓二人為他推演大唐國運。兩人興起,便開始推演起來,最後兩人推演百年,越算越心驚,袁天罡覺得不能泄露天機,于是推了一把沉浸其中的李淳風而去。

「萬萬千千說不盡,不如推背去歸休」。最後得圖六十張謂之為推背圖。太宗皇帝見二人不肯告之,便廣尋奇人異事,想知道圖中的意思。卻一直無解。

後來武後r 月當空,得到帝位,卻備受質疑,憂心匆匆。後尋得一奇人指點,才傳位于玄宗。李氏江山得以再續,玄宗心懷感激,想立奇人為國師,卻被奇人拒絕,並告訴玄宗,這推背圖上說唐運將盡。玄宗大驚忙求奇人指點。

奇人道出玄機,大唐按五行屬木德,木失水而枯。民為水,君為舟,勵j ng圖治不可自斷根基。另奇人還算出唐後五龍鬧海之局,吸取大唐國運,讓玄宗造出厄運五行龍針,放置于五岳之巔,以竭五龍之脈續大唐之國運。

玄宗皇帝听信奇人之言,動用全國之力,得到五行靈石造五行龍針,置東岳泰山木龍針,南岳衡山火龍針,西岳華山金龍針,北岳恆山水龍針,中岳嵩山土龍針。

玄宗任用姚崇、宋璟為相,勵j ng圖治,創開元盛世。然而好久不長,玄宗晚期朝政懈怠,任用ji n相李林浦,完全背棄了當初民為水的誓言。致使安史之亂爆發。動亂之中五行龍針不翼而飛,得其一者可封疆裂土,得其全者便可九州共同,天下英雄為之追逐。

就此盛極一時的大唐,就猶如綻放的牡丹,妖嬈美麗,卻經不住風雨。沖透長安的漫天金菊,在嚴寒中盡卸黃金甲,落下滿地哀憐。仰望半空,牆角露出一只紅梅。風雪中吐出一絲新意。凌寒獨自開,幽幽暗香來。

後晉,天福二年。(公元937年)

太原府陽曲縣出現一件異事,有一石匠在村後的石峰山采石,一錘子竟然打出一眼泉水,泉水出水口只有碗口大小,且不能滿流,石匠嘗之,甘之如飴,沁人心脾。石匠便將這事告訴鄰里,石頭山里出了泉水,鄰里本不相信,見石匠誓言旦旦,便跟隨石匠去山中看一看。

眾人來到石山,果然見山中一巨石中,有一石眼,泉水涓涓。眾人本打算取水嘗嘗,突然卻見,泉水漸盛,如同涌注。便隨泉涌時有龍吟之聲。眾人皆恐。有膽大者,上前取水給眾人品嘗。卻是沒有人敢喝。膽大者自己便自己喝了一口,不等下咽便噴了出來,原來泉水竟然又酸又咸。眾人便把這件奇事報告給官府。

陽曲縣縣官姓楊,本是後唐的官員,不料想後唐變成後晉,政權更迭之快讓人稱奇,更奇的是楊大人的官位一直是雷打不動。听見治下百姓的報告,楊大人也暗之稱奇,找來自己的師爺商量。這位師爺可不簡單,曾經遇到過高人,學了些玄黃易術,據說能開天眼,通鬼神。在這亂世之中很吃得開。

這位師爺來到石峰山一看,嚇得三魂出竅。趕緊回去報告楊大人說︰這是一只天佛眼,時而悲憫憐愛世人,涌甘露澤可醫百病,時而怒惡降罰蒼生,流惡疾與萬世。而且這天佛一眼一開,這世間幾年之後必有大事發生,或是賢聖大治,或是妖孽禍國。楊知縣一看這事自己扛不住,便要上報。

這時候卻發生一件事。讓他放棄了上報。發現石泉的村子發生了瘟疫。除了石匠一家,所有村民無一例外。這個時候瘟疫幾乎就是絕癥,患了瘟疫便沒有治愈的可能,楊知縣無奈之下,便命人封村,讓村民自生自滅。當村民死絕之後,一把大火毀尸滅跡。為了滅口,沒有患病的石匠一家,也成了殉葬品。像這樣事本應瞞不住,可是此時恰巧後晉三鎮叛亂,事關江山社稷的大事,便將這個角落里的慘案掩蓋了下去。

但是從此這個村落和石峰山便成了一處禁地。

自古以來,天理循環報應不爽,楊知縣沒想到報應很快就到了。這一r 府上來了一位姓劉的將軍,這位將軍官拜馬步軍都指揮使。劉將軍身體魁梧,樣貌不俗。卻不曾想這位將軍看上了自己的妹妹楊三娘。楊三娘年方二八天生麗質。若論官職楊三娘嫁給劉知遠也得算的上高攀,但是劉知遠早已經娶妻,而且是入贅于女家。讓自己的妹妹嫁給這樣的一個人切是萬萬不能。于是婉拒了劉知遠。

這位劉將軍出身低微,年少時多受凌辱,經過多少次生死才有了如今的地位。自尊心極強,被拒絕後,一直懷恨在心,終于在一天得到機會,強暴了楊三娘之後,揚長而去。楊知縣知道後雖然怒急,卻沒有任何辦法,福無雙至,禍不單行,楊三娘竟然懷了孕。五代時雖說沒有「生死是小,失節事大」的說法,但是未婚先孕卻也不是什麼長臉的事,更何況是一縣之父母,這件事讓劉知縣丟盡了面子,便把一身的怒氣撒在自己的妹妹身上。怒罵毒打,飽受欺凌的楊三娘缺堅持活了下來,十月未過在家中石磨之上早產一子。因無人接產,三娘便用嘴咬斷臍帶。看著躺在石磨上,在鮮血中哭泣的兒子,三娘恨透了姓劉的將軍,也恨透了自己的哥哥。三娘抱起自己的孩子,血淚之中,給兒子起名曰︰石敢當。棄父姓是不齒,棄母姓則是愧,石姓取于這石磨,天大地大只有一石磨,可容二人之身。敢當寓意為敢作敢當,男子漢立于塵世,豈能敢做不敢當?

守法朝朝郁悶,強梁夜夜歡歌,損人利己騎馬累,正值公平挨餓。厄運並未離多災多難的孤兒寡母遠去。惡魔的雙手在一次伸向那個最無辜的母子。

這楊知縣平時極信命理,最近總感覺諸事不順,便請自己的師爺佔了一卦。師爺佔卦之後,便言府中有妖孽作祟,並直指三娘的孩子,宮帶七煞,厭天惡地,時盡所不容。且奪他人氣數,逆天而行,禍亂清寧。

楊知縣對此深信不疑,便讓師爺處理,師爺趁三娘不在,偷出孩子,摔在地上。見孩子滿臉是血,眼見是不能活了。才叫來一個姓江的管家,讓他把孩子扔掉。江管家是個心善之人,不忍小公子暴死荒野,便把孩子放在一邊,尋個地方葬了。可是當他在回來的時候,地下孩子已經不翼而飛。

滄海無底尤可量,人心難測神不知。;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歌盡梅花最新章節 | 歌盡梅花全文閱讀 | 歌盡梅花全集閱讀